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小团团 于 2011-6-27 15:56 编辑

   我手里的是pdf的,但是有些大,简单的改成了word弄过来,没排版,各位将就看吧

在火车上终于把整本的《美国式家庭教育》看完了,颇有感触。
里面透漏着美国人的智慧与理念,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即,非通过打骂一样可以让孩子信服你,听从你的意见。而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是完全被尊重被理解的,丝毫没有任何强迫的味道。
在怀壮壮之前,甚至是有了壮壮之后,我的想法始终都是如果他不听话我一定会打他,尤其是男孩子。这也是多少年来我们成长的足迹。虽然我们不喜欢打骂的父母,但是我们始终坚信,打骂是一种让他明白事理接受父母想法的有效手段。不听话责打!一味的纵容,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表现。现在我知道,不打不骂一样可以不是溺爱,不打不骂一样可以征服孩子,关键在于方法在于理念。

最开始动摇是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面提到打骂孩子的父母是穿着西装的野蛮人,一点点观念有了转变。这次看了《美国式家庭教育》后,我的想法完全转变了。里面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无一不在讲述老美何如处理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前的问题,里面透漏着的是智慧、尊重的火花。

壮壮有段时间会到处乱画,我却舍不得牺牲家里的床单被罩;壮壮喜欢玩水,我却舍不得他把衣服弄湿,也不想看到家里一片汪洋的样子;壮壮喜欢到处捡石头玩沙子,他爸爸却说拿东西脏,孩子随时还会把手放在嘴里。可是老美看到孩子涂鸦之后会惊喜的赞赏孩子的创造力,与其牺牲一面墙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是不是这一面墙的牺牲是相当值得的。

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小事,但是不是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最后抹杀了我们原本充满幻想和创造的脑袋呢?以致我们成年之后不无感慨的赞叹老美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而我们原本可以一样拥有的创造力又是何时被何人谋杀了呢?

我学过教育学,没用心学,即便用心学了估计也学不到诸多先进理念。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在考试,而作为父母却没有人没有课堂来为我们讲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一直不理解,老外怎么能忍心在孩子18岁之后就让他们自己独立,然后对于孩子结婚买房咋就忍心一点都不支援呢?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这18年之间,他们一直在教孩子如何独立,如何能自己撑起一片天空。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不知道是谁的理论,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无比愚蠢的想法。孩子需要的不是点石成金的金子与手指,孩子需要的是点石成金之术。所有我们留给孩子的物质终有穷尽的一天,只有那些留在他心里的脑海里的才会伴他终生。
为什么动物园里的野生动物无法再回归大自然?因为他们被“富养”了起来,因为他们天天可以“不劳而获”,因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金子”,而遗弃了原本的“点石成金之术”。他们一样可以在野外奔跑、打滚、撒欢,但是无法生存,可悲吧。如果现在的你富养着你的孩子,他的命运就将如此,可怕吧。
大概是壮壮10个月的时候吧,开始接触到一些育儿的书籍,然后是网站,然后是资源······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一个好的心态。不急躁不功利,这是我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谁不想自己的孩子优秀,走到哪里都一片赞誉声,但是这个前提是什么?你的想法及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成绩好的孩子背后走过的路是不一样的。我们一样可以快乐的培养孩子,让孩子快乐的接受知识。
壮壮为什么叫“翛然”?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词的含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希望这就是壮壮的生活。甚至有些时候我跟壮壮说“听话”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你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吗?听话的孩子一定就是好的是对的吗?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怕,但是这确实是从我心底里蹦出来的想法?凡是我说的他都听就是我想要的孩子吗?不是!
昨晚坐火车回来,在车上跟老公聊天。我说孩子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会问稀奇古怪的问题,多数是我们无从回答的。我最近狂收百科的书一是自己看了也喜欢,二是希望以后能或多或少抵挡一下壮壮的问题。但是我能回答所有壮壮提出的问题吗?不能。那怎么办?告诉他收集答案的方法,这个才是壮壮最需要的东西。而孩子长大之后好多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等的课程他已经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所有的知识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课程并与无比残忍的考试挂钩,而孩子在那个时候已经失去了对世界探索的兴趣。所以,他小的时候在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他我们身边的知识与科学,这绝对胜过任何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课程。
想一想你是多大知道惯性的?如果每次坐车,启车与停车时,我们告诉孩子这是“惯性”在我们身上施展魔法,你想孩子会不知道什么是“惯性”吗?如果秋天树叶落下来,你跟他一起捡树叶,告诉他叶柄叶脉,告诉他大树冬天要换装他会不理解不喜欢吗?在于方法在于时机。在他最想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不停的泼冷水,你破灭的是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欲。
最近开始看百科的东西,弄得我现在看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前段看有关植物的书籍,里面提到叶子的分类,走过草丛的时候我自己都会慢下来观察一下身边的叶子,甚至会留意很多树叶上的“花苞”--那是虫子的小窝。我发现,我开始喜欢探索这个世界,而这个过程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探索,与考试功课成绩无任何关系。
壮壮看过Humf,里面有一集是Humf看到蚂蚁,于是每次出来会告诉他地上移动的黑点是蚂蚁。我们会一起找蚂蚁窝,然后用饼干洒在蚂蚁窝周围,而且我发现小一点的蚂蚁很喜欢我们的饼干,而大蚂蚁对我们的饼干不闻不问,而无论你在上面撒多么美味的食物,蚂蚁的第一反应都是迅速逃走。
昨天壮壮看到了苍蝇,他大叫着“蚁蚁”,告诉他那是苍蝇,会飞的虫子。
Humf里有一集是关于影子的故事,小小的Humf一直好奇跟着他的影子,晚上在路灯下我们跟着壮壮一起踩影子。婆婆说前几天壮壮踩了好久的影子玩。
你说生活中是不是处处都透漏着孩子可以学到的东西呢?看你怎么给孩子
我是顶讨厌书呆子型的人,但是并不是知识丰富的人都是书呆子吧。在于接受知识的方法,孩子是自己的,一味的全权交给老师是不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呢?

父母是我们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虽然没有正规的课堂及考试验证我们是否合格。但是孩子,孩子是最好的证明。成绩永远不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与父母成功与否的标志,孩子的快乐孩子的能力是伴随他终身的。
我觉得,想要当一个好的父母,观念很重要!心态很重要!


打算再看看《成长的烦恼》,现在看来应该是一部很优秀的父母教学片,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80 理由 收起
肉肉奶奶 + 20 非常有同感!
funfairy + 20 我很喜欢!
sammiyu + 20 很给力!
封疆大吏041010 + 20 欢迎开楼
7699 查看 71 收藏帖子 (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sammiyu

    2011-6-27 15:00:37 使用道具

    坐下来慢慢欣赏{:soso_e142:}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6-27 15:15:43 使用道具

    被你说的,我有点想败书的感觉,想看看《美国式家庭教育》。

    我也这么认为教育孩子“关键在于方法在于理念”。
    有时候仔细想想,还不够,父母还必须要水平滴。有些父母,永远不会想到是自身的错误给孩子带来了“失败”,我常常为这样的父母而感到惋惜。——悲哀啊!

    我很幸运~{:soso_e100:}
  • 行云jk

    2011-6-27 15:27:18 使用道具

    马上去搜索美国式家庭教育.....
  • funfairy

    2011-6-27 15:28:37 使用道具

    他不听话我一定会打他{:soso_e120:}

    庆幸偶从没这么想过,主要是听了太多的“每次打完后都后悔”这话听得多了,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所以不打?{:soso_e120:}
  • lisazgc

    2011-6-27 15:31:52 使用道具

    有时候道理很容易懂就是做起来又会相差甚远。明知打骂教育的可怕,可自己在关键时刻总沉不住气。我总觉得是自己修养不够,如何提高自己的修为呢?这一直是我最为困惑的{:soso_e143:}
  • zhangyj

    2011-6-27 15:32:03 使用道具

    偶也想败这本书了,你是在做广告啊。。。。。
  • 柳哨儿

    2011-6-27 15:32:08 使用道具

    如你所说 ,我闺女也是超级喜欢玩水,目前这个月龄,但是因为天冷,不让她玩,怕冻到了。

    想一想,我们限制了孩子很多很多。
  • qyaeon

    2011-6-27 15:36:08 使用道具

    ^_^,写得好。知易行难。一点一滴去做,是真不容易的。做一点是一点。
  • 依依妈妈

    2011-6-27 15:36:13 使用道具

    谢谢你的推荐,我不知道新浪共享在哪里,不过在网上也找到了,读了2章,确实是很触动人心。
    特意回来回个帖,继续去看去。
    {:soso_e163:}
  • newsun_74

    2011-6-27 15:37: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newsun_74 于 2011-6-27 15:37 编辑

    这个帖子和这本书,又得火一阵子了

    先找来看看

  • slzzz

    2011-6-27 15:39:53 使用道具

    楼主能分享下 美国式家庭教育的可打印版么?
  • lisazgc

    2011-6-27 15:41:36 使用道具

    funfairy 发表于 2011-6-27 15:28
    他不听话我一定会打他

    庆幸偶从没这么想过,主要是听了太多的“每次打完后都后悔”这话听得 ...

    遇到小孩子皮得无法无天的情况您是怎么处理的?
  • YOYO妈咪

    2011-6-27 15:43:20 使用道具

    拜读完了,我也想买这本书了,以前我觉得自己对孩子很有耐心,现在孩子越来越大,好像经常会发火了,得败败火气了
  • sunny04

    2011-6-27 15:43:39 使用道具

    感觉做个合格的父母,真的要有极高的修养,面对孩子的调皮有时控制不住会发火。
    看书去,谢谢楼主的分享
  • 蓝兰妈

    2011-6-27 15:49:38 使用道具

    孩子一天天成长的同时,也需要父母一天天提高自身的素质,一起进步,一起幸福!壮壮的名字有点难写,笔画多{:soso_e113:}
  • 两只猪妈

    2011-6-27 15:55:02 使用道具

    有时候我在想   女人在生孩子前应该组织学习两年的幼儿教育   像我这样又要上班 又要照顾两个孩子 又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我感觉真的很累……
       我感觉教育孩子这个事情吧不是书上那一种方法就行得通的   我家两个性格 个性 习惯都不同 就拿在墙上画的这个问题吧 在家画你可以不管 在别人家画你就要说了   跟老大说 掉头就忘  跟老二说 还有点用  转个头  老大又画了   老二见了 也去画了 ……
       一个孩子跟两个孩子在一起很多问题都不一样 问题也更多  所以常常会有人受到惩罚……
       总之  跟孩子相处 绝对是斗智斗勇的一件事!~
  • 小团团

    楼主 2011-6-27 16:01:14 使用道具

    两只猪妈 发表于 2011-6-27 15:55
    有时候我在想   女人在生孩子前应该组织学习两年的幼儿教育   像我这样又要上班 又要照顾两个孩子 又要学习 ...

    我最近也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真应该在有孩子之前看看这些,给自己洗洗脑。两个孩子还是一般大小的,更是斗智斗勇了。我同事家两个孩子,查了7岁,明显感觉到他家养老二就完全是踩着老大的经验过来的,得心应手多了,呵呵
  • 依依妈妈

    2011-6-27 16:12:33 使用道具

    我看到告诉她家孩子记账那章了,有个一直以来就困惑我的疑问也出来了:
    国外人老了是有什么福利待遇呢?

    依依刚出生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以后要告诉孩子珍惜钱,尽量每一分钱都有个合理去处。
    所以她出生以后得到的钱我都是另立账户,包括现在,家人朋友给她的每一分钱都带她去银行自己去存起来。
    (这个她可没有那个小女孩的待遇,我们有次存200多,碰到个柜员说这么点点钱有什么好存的!)
    有时候去买东西也是她自己带着她的小钱包或者大大的储钱罐去买。
    (虽然我总是要承担另类的目光,依依会得到额外的表扬和“同情”)
    相对的也就有了一个问题或者说困惑:
    虽然说她也会说我什么不好了,她出钱给我买。
    但是会不会也养成她长大我年迈以后,她也让我要吃什么用什么自己掏钱呢?
    并不是我打算老了要啃她,但是她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亲人,
    会不会养成她“冷漠”或者说太理智的金钱观呢?

    突然感觉表述有点困难啊,也不知道能否理解。
  • windy

    2011-6-27 16:18:13 使用道具

    书也看得不少,可有时还是忍不住发火,看来修练得还不够。
  • 小团团

    楼主 2011-6-27 16:20:5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团团 于 2011-6-27 16:21 编辑
    依依妈妈 发表于 2011-6-27 16:12
    我看到告诉她家孩子记账那章了,有个一直以来就困惑我的疑问也出来了:
    国外人老了是有什么福利待遇呢?
    ...


    我看明白了。
    我同学她老公是英国人,她婆婆就这么一个儿子,离异。现在儿子在中国,婆婆有心脏病。据说社会福利特别好,家里有个什么铃之类的东西,定期会有人跟老太太通话,如果长时间没人接听他们就会去看望老人是否发生意外。

    我觉得这本书里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适合国情,但是就存钱这块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想传递给孩子一种独立的观点吧,而孝顺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你去看望你的老人,为他们洗洗算算孩子的心里就会知道,原来我们对待长辈是应该这样的。很多观点是我们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如果你真担心养老问题,你就做个表率,而且也可以给她讲类似的故事。比如我就打算给我儿子讲讲妈妈比媳妇好的故事,哈哈,纯属胡扯啊{:soso_e144:}
  • liuna0724

    2011-6-27 16:25:27 使用道具

    我也这样检讨过自己,但是检讨都是“犯错”以后!孩子不好好吃饭,生气,孩子弄满地的水,生气……其实还是我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我现在可以控制自己,可是要是完全改变自己的想法,有难度!
  • 依依妈妈

    2011-6-27 16:28:5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依依妈妈 于 2011-6-27 16:31 编辑
    小团团 发表于 2011-6-27 16:20
    我看明白了。
    我同学她老公是英国人,她婆婆就这么一个儿子,离异。现在儿子在中国,婆婆有心脏病。据 ...


    呵呵,还有妈妈比媳妇好的故事么?
    你说的对,关于这个,可以讲孝顺的故事,更可以言传身教的。
    我现在对孩子真是你怎么对她,她就怎么样,也怎么对你深有体会啊。
    这个不比游戏,真是不能赌的。
    这本书确实讲了很多我们中国式教育的盲点,
    但是就大环境来讲,很多东西没法生硬搬套过来。
    还是要慢慢琢磨才行。
    真的要谢谢你,这个书冲击挺大的,我很久没思考过这类教育问题了。{:soso_e113:}



  • 小团团

    楼主 2011-6-27 16:42: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团团 于 2011-6-27 16:45 编辑

    刚才和同学聊天,她提到了我这里讲的“听话的孩子”,她说给她的触动很大。我们俩接着聊,聊这段时间各自对各自孩子的要求、火气,聊着聊着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孩子听话,只是因为他听话了我们就可以省了很多事情。他不玩水了,我们就不用擦地洗衣服,他按时睡觉了,一是睡眠保证了,二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时间看电视上网看书了。
    仔细想想,真的有些时候我们是为了自己省事要求孩子听话

    这本书里面有一部分东西即使我看了我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观点,比如让一个9岁的孩子去冲浪。但是昨天在同学家,壮壮在地上推着小车玩的时候我真的是袖手旁观,惹得老公生气的说你怎么不看着孩子?我做不到那对美国父母所做的一切,国情及大环境也不允许,而且几千年来根植在我们心中的很多传统观念我们依旧无法割舍,比如我们想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里面的方法转变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吧,呵呵

  • pengjy2004

    2011-6-27 16:46:05 使用道具

    多谢推荐,下单买一本好好研读研读。
  • 然然妈妈

    2011-6-27 16:52:59 使用道具

    谢谢,下来看看
  • 旦旦妈妈

    2011-6-27 16:54:57 使用道具

    谢谢推荐 正想找下好的育儿书籍看
  • oliverbobo

    2011-6-27 17:19:10 使用道具

    偶应该有这本书。。。。。
  • anqinana

    2011-6-27 17:26:27 使用道具

    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是该变一变了,好东西,下了慢慢看。谢谢。{:soso_e163:}
  • smartzz

    2011-6-27 17:48:14 使用道具

    下载,感谢团团版分享哈,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推荐,现在育儿书忒多,想全部看完难度好大。

    上周六带海宝去公园里玩球,玩个跟个泥人似的,我本心中还在为自己的“开明”暗暗得意时,周六晚上这小人就发烧到39度,奶奶说八成是玩出汗又吹风所致,让我别让孩子玩太疯。{:soso_e127:}

    关于玩水,我一直在想像夏天到了就让他自由玩水,可连他洗手时想多玩会儿水我都会制止。
    关于手指画,对手指画广告中那场景是羡慕已久,可啥时候能放开让孩子自己胡乱画呢?弄得满头满脸?天晓得我啥时候才能下定决心放开让他玩这个。
    我口口声声说不能追着给孩子喂饭,可当他奶奶这种举动时我也没反对。。。

    看来我得多看看此类书进行彻底洗脑。

    另,团版推荐些你看过不错的百科书吧,被你这么一提醒,我顿感胆怯,百科方面我懂的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