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常德临澧县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她的最高荣誉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 丁玲 一生著作丰富,出版有《 丁玲 文集》五卷。其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谓盖棺定论,一个人一辈子成功不成功就看追悼会了, 丁玲去世后,给她送花圈的名单:胡耀邦、陈云、邓颖超、聂荣臻、习仲勋、方毅、田纪云、乔石、李鹏、杨尚昆、王震、薄一波、荣毅仁、叶圣陶、巴金等人。北大荒人自发把缀有“ 丁玲 不死”四个大字的红旗覆盖在她的遗体上。有作家评价:“ 丁玲是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道悲壮的风景,足以妆点照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奖项,对于50年代的中国而言,影响力远非今天的诺贝尔奖可以比拟。
丁玲四岁丧父,随母亲在任教的学校里长大。丁母佘曼贞是个小脚太太,在常德女子师范速成学校读书时,和同班同学向警予结拜姐妹,成为心腹之交。1912年,两人一起考入新创办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丁母曾把年幼的 丁玲 托付给向警予照看, 丁玲 把向警予叫“九姨”。
1922年, 丁玲 为解除家中早已包办与表兄的婚姻关系,和女友王剑虹逃婚来到上海,入读的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不久经瞿秋白介绍入读上海大学中文系旁听。
1923年夏天,己是中共中央妇女部长的向警予,特地到上海大学看望在该校中国文学系旁听的 丁玲,勉励她不要辜负母亲的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漫长的校园生活,情窦初开的 丁玲对南开大学的一位表兄暗许情愫,展开热烈追求,无奈那位表兄生性木讷,循规蹈矩,面对她连绵如潮水般的爱意竟然逃之夭夭。有传闻期间 丁玲与瞿秋白一个弟弟过往甚密,遂闹得流言四起,但令 丁玲 着迷的是瞿秋白。直到瞿秋白告诉 丁玲 他要和王剑虹结婚了,天真的 丁玲才知道自己的亲密女伴和自己的仰慕对象一直在谈恋爱,一语惊醒痴情人,年少的 丁玲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一个人凄凄惨惨戚戚的回到家乡疗伤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