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高小宝

2014-07-07

[经典国学] 国学之我观

进了爸妈网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热衷国学,三四岁的小孩子都已经踏上了慢慢国学路,论语、大学、中庸,说起来头头是道,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妈妈们想淡定都难呢!我家MAX 已经4岁3个月了,该不该学?怎么学?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了。
       我是一个60后的妈妈,在我们幼时那个年代,世界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这么眼花缭乱,那时的父母还没有精致到给孩子买童书的程度。没有哥哥姐姐的我,小时候书几乎是我唯一的伴儿,家里仅有的《老残游记》、《镜花缘》,蔡东藩的历代史演义,没事就去翻翻,不知不觉中我认识了书中那个世界,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文字并且在一生中欲罢不能。记忆中,《三言二拍》、《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后来的三毛、琼瑶、金庸都是在课堂上偷偷看的。对古诗词则完全是一种由衷的热爱,"寒塘踱鹤影,冷月葬花魂“是少年时代萦绕在心中久久不去的情怀,直到今天,30年过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依然可以信手拈来,那是一种浸紝到骨子里,不许说不用想的熟悉。
      今天国学的热门书《论语》、《大学》、《中庸》,我都没有读过,甚至《三字经》我也只会几句,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古典文学的喜爱。国学的精髓是什么?不是哲学,哲学从来都是辩证的,更何况今天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积极入世的品质根本是和老庄相悖的。有助于世界观的形成?我们真正在意的是一本好书可以触动我们的内心,不管它是用那种文字来承载。对我来说,国学的精髓是一种文字从远古潺潺而来的韵律美。如果想把中文说得流畅优美,你就必须留意它的脉络,熟悉它的传承。看龙应台的文字,你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因为那是一个谙熟过去的人在跟你娓娓道来。我们都不是专门的文字工作者,我们做不到那样的高度,我们的孩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没有足够的时间浸泡在古籍中去细细揣摩。一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其根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酒瓶已经不能盛载不了民主科学的新文化。白话文取代之乎者也的旧文字是历史的必然。今天的我们,有必要走回头路重新钻回故纸堆里吗?
       Max4岁多了,从20个月开始中英文并行,每次遇到说英文的人,他都会自动转换。因为那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他心里没有一点阻碍的走进了一个图画的世界。也曾试过三字经,他会一句句地问:”人之初是什么意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 我不认为读过百遍自然会懂,那么小的孩子,干嘛如此纠结,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未来,在孩子认知能力足够理解这些文字的时候,如果他有兴趣,我也会陪着他读读楚辞离骚,我希望有一天孩子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心中自然会展现出绝美的画面,而孩子真正的成长,我绝对不会寄希望于一本《论语》或《道德经》的潜移默化。
      Max该认字了,最近想整理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词给他听呢!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05zwzw + 30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2468 查看 18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蛮子

    2014-7-7 12:46:16 使用道具

    双语教学现在很多英语好的家长从小会开始
  • 雅轩

    2014-7-7 12:52:12 使用道具

    没有更同意,我也觉得,随着心智而学
  • cl2039996

    2014-7-7 12:58:57 使用道具

    说得好,终于看到理智的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心自知

    2014-7-8 17:46:37 使用道具

    新文化也不见得就好,有时候新的取代旧的是自然规律发展使然,但这个“新”其实并不就=“好”,刚看完电影《超验骇客》,电脑智慧的产生是不是就是新的呢?对于生命状态和能力还是那肯定是更高级的,但对于人类算是“好”么?《黑客帝国》中的矩阵是不是生命的更高形式,在电影中几乎毁灭人类,对于这个宇宙来说也许它更新更好,但对于人类来说就未必了。终结者中的天网电脑系统,操纵核战毁灭了人类世界,它也是电脑智慧,是未来更高级的智慧,对于人类而言,这个技术进步算是“好”么?美国拍的类似反思的片子太多了,不在例举了,别说这都是科学幻想,当年凡尔纳的小说也是科幻,但到了今天大多都实现了。
    不去扯科幻片,就说身边的现实,当前人类面临的危险,核危机,污染问题,这都是楼主所说的“科学”的产物,对人类而言,这种发展就是“好”么?
    太阳升到中午后就是下落,那最高点后的时间,对于太阳的走向来说也是新的,但它是在向下走。也许无法和辉煌同在一个时代是悲哀的,但更悲哀的是从来就不知道那已经是辉煌了。
  • xinyi1020

    2014-7-11 22:24:2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xkky

    2014-7-22 09:12:52 使用道具

    和我想的一样,不要盲目跟风!
  • 嘻哈妈咪

    2014-7-22 14:47:19 使用道具

    我觉得我自己学着都有点费劲呢?
  • lilifr

    2014-7-26 04:40:48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看到不同观点,学习学习
  • 绵宝妈妈

    2014-8-5 11:20:25 使用道具

    同一楼主的观点,现在的小孩学东西都太早了,很多东西年龄太小是很难真正明白的,家长不应该对小孩期望和要求过高。
  • Genie_黄果树

    2014-8-5 12:18:55 使用道具

    我觉得三字经作为几千年来的启蒙读物是有它的优点的。“人之初,性本善”本身也是很好解释的。里面确实有些文字不好解释,但是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也是很乐意接受的。而且在和宝学三字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字重复率非常高,宝通过三字经认识了很多字。
    LZ的宝宝接受英语很快,但是我用了很多方法来给宝启蒙英语都效果甚微。只能说各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
    所以我觉得国学也好,英语也好,孩子按自己的兴趣都适当的学点没什么坏处,只要别成为负担就行。
  • 萱萱和曦曦

    2014-8-18 16:06:49 使用道具

    我大女儿在4岁多的时候学古诗,听的是《若虹妈妈讲古诗》,讲解得非常到位,学了百首左右有了些基础后开始学论语。我将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她有了些具体的理解。
    每天学习得不多,差不多20分钟,结合历史故事,她还是很爱听的。
  • anniesunshine_7

    2014-9-11 21:37:09 使用道具

    《论语》是孔子跟学生的关于言传身教的语录,并非高大上,孩子有理解故事的能力,对古文有一点语感,就可以试试的。我们也开始读《论语》,前面也做了很多铺垫。在我看来《论语》是一种精神传承,提炼,如果要跟孩子一起读,其实,还是很多现实生活的故事可以去诠释。《论语》能够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核心思想是: 积极向善;不管什么社会,这两种精神都是主流。跟孩子读经,一定要做足功夫,把理论拉回现实。
    孩子小学时段,在国学学习方面,经史应该是主食,诗词是辅食。仅个人之见。
  • 黄瓜鱼

    2014-11-28 20:00:15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我也这样想。可就是表达不出来
  • 51share

    2014-11-28 20:05:25 使用道具

    无论国人,还是政府,容易走极端。
  • 三月。微凉

    2014-11-30 13:46:06 使用道具

    请问楼主是怎么中英文同行的呢?具体的做法?有时间能开个贴详细说说麽?不胜感激啊
  • baober

    2014-11-30 14:48:46 使用道具

    我也同意 弟子规 千字文 有些内容连我自己都不太理解和认同的价值观 并不想跟风灌输给孩子
  • 猫吃鱼的幸福310

    2016-4-5 22:54:12 使用道具

    我也是从韵文开始,吟诵
  • hinduismduck

    2016-4-18 12:01:19 使用道具

    说得有道理,现在的社会不兴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