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很重要的一点,是分类能力。从最简单的五种感官的使用,到复杂的生物分类,
是培养科学思维过程中,必须经常练习的哦。。嘿嘿。
先复习一个知识点: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
也就是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那么还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比如蚂蚱、蜻蜓、虎甲……
但是它们小时候,有的叫若虫,有的叫稚虫,为啥呢?怎么分的呢?
恩,这就要对昆虫变态进行系统的分类啦!
1、无变态:仔虫--成虫(衣鱼)(这个我想不通。暂时放在这里充数。一条衣鱼的一生里会经历大约八次脱皮;不过衣鱼不断生长,一年脱皮四次也不足为奇。幼虫与成虫仅有大小差异,生活习性相同)
2、直接变态
2.1半变态:卵--稚虫--成虫(蜻蜓)
2.2前变态:卵--稚虫--亚成虫--成虫(蜉蝣fu you)(蜉蝣先是蜕皮出水变成亚成虫的样子,飞出来之后,找合适的地方,再一次蜕皮为成虫)
2.3渐变态:卵--若虫--成虫(蚂蚱、螳螂、斑衣蜡蝉等等)
3、间接变态
3.1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蝶、蛾)
3.2过变态:卵--幼虫--拟蛹期--蛹--成虫(虎甲、芫菁(yuan jing))
这里面,就是一个过变态不好理解:真正的成虫和末龄幼虫之间有个可以高度自由活动的假蛹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