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小达人

2014-07-27

[文科学习] 我的文摘4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5-5-14 18:41 编辑

       家中陆续订过些文摘类杂志(《读者》《意林》《视野》《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特别文摘》等)。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篇好文章,过些时回头想用时没法从杂志海中找出来。忽然想到,要不从今天开始建一个自己的文摘楼,方便查阅,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好文章。
      之所以选择放在中学“文科学习”,是想着也许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或者范文。
      选文不设统一标准,有的适合家长看,有的适合学生读,所以,有深有浅,有庄有谐,有美文,有杂文,有心灵鸡汤,有时事辣评……
      
     因为《我的文摘3》已至百篇,所以另开一楼,继续添砖加瓦。

   《我的文摘3》
         http://www.bama.net/thread-199289-1-1.html
   《我的文摘2》
         http://www.ebama.net/thread-179359-1-1.html
  《我的文摘1》
       http://www.ebama.net/thread-168158-1-1.html

301、《你真的离不开新闻吗(摘自《读者》2014第13期)〈新闻是可口的,容易消化的——但长期食用却是有害的。〉
302、《女儿的自画像(摘自《读者》2014第13期)〈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站在孩子那边〉
303、《三种人生态度(摘自《读者》2014第13期)〈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
304、《艺术与创新(摘自《读者》2014第13期)〈我从来不以创新为目标
305、《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摘自《读者》2014第14期)〈一个家的幸福温馨,总是建立在有一个人默默无闻地付出,甘当配角的基础上。〉
306、《无声的尊重(摘自《读者》2014第14期)〈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307、《盘点语文课上的那些“假”(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第一、假课文 第二、假讨论 第三、假表扬 第四、假精彩〉
308、《乡村小学博士校长的孤独探索(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有些事改变不了,但是我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309、《衣香(摘自《读者》2014第14期)衣服实在比什么都更是女人的知己。
310、《把工作留在公司有多难(摘自《读者》2014第14期)〈 把工作留在公司,并不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开脱理由,相反,真正要做到这点,需要有很强的时间管理和工作能力。
311、《学问的八层境界(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312、《荒谬的苦难哲学(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
313、《木心的“最后一课”
(摘自共识网)〈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314、《农具的眼睛(摘自《意林》2014第16期)〈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
315、《中国人弄丢了器物精神(摘自《意林》2014第16期)〈今天我们的精神需求是低的或者说是不入流的,大家都奔着利而去,大家从小到大都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赚到更多的钱,很多人没有精神追求。
316、《生命教育的暗伤”(摘自《特别关注》2014第5期)〈 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一直缺位。
317、《卧游全世界
(摘自《意林》2014第16期)〈现在我们可以用更多、更好的照片,配上我们丰富的想像力,把它结合在一起,在家里面就可以卧游世界,不用东奔西跑了。
318、《好文当如老僧闲话(摘自《爱你》2014第8期)〈 散文也是一样,什么风格不是问题,关键看你如何去写,有没有写出自己的性情。
319、《莎士比亚是科学家?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人们熟知的莎士比亚有很多身份,唯一没有的是科学家。
320、《过于用力的母亲(摘自《视野》2014第16期)〈孩子总要长大,他必将离开家庭的庇护去探寻自己的命运,从那一刻起,他的冒险将超出你的视野范围。
321、《细节的背后(摘自《视野》2014第16期)〈中国人都是清流,有一种近乎苛责的道德洁癖,欣赏超人、完人和圣人
322、《古希腊哲学家答问
(摘自《视野》2014第16期)〈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323、《公主梦·公主病
(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6期)〈她们在做公主梦时,大概只记住了公主负责谈恋爱就行,却忘了白雪公主会扫地、会做饭、还会烤苹果派呢。
324、《孤独的海子(摘自《读者》2014第16期)〈 然而最重要的是海子精神的孤独、心灵的孤独,他的诗歌很少为圈内诗人所理解或者认可,这是他最大的孤独,天才的孤独。
325、《妈阁城的谜语
(摘自《读者》2014第16期)〈他们战胜不了几千年的遗传密码,那就是灾民意识,是贫穷给我们留下的心灵耻辱和创伤。
326、《我是文学的“吉普赛人
(摘自网络“中华儿女”)〈我的经历就像吉普赛人,到处走到处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不是那里的主人,只是一个旁观者。正因为这样的身份形成了我独特的敏感,如同神经裸露在外,所接触的痛感格外的痛。
327、《在德国考驾照记》
(摘自网络)〈在德国学驾照,先学习急救
328、《你让上帝如何分辨蚂蚁(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6期)〈连同蚂蚁搬家、枝叶换季一样,兴许这是上帝眼中,我们所能贡献的唯一意义。
329、《用心的悲哀》(摘自《读者》2014第15期)〈 在这个工业时代里,“用心成为一个匠人”有时候基本算是贬义的话。
330、《王瑶先生的四次教诲》
(摘自《读者》2014第16期)〈“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有知识,其次,他是分子。所谓分子,就是有独立性,否则分子不独立,知识也会变质。”
331、《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9期)〈把学生对我的爱看得比任何“荣誉”更重要。因为这是我内心的幸福,是别人不可能给我的,是不必看别人脸色就可以得到的。
332、《钱基博是如何教育钱钟书的》(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有四位国学大师:太仓唐文治,余杭章炳麟,吴江金松岑,无锡钱基博。〉
333、《情困与物困》(摘自《读者》2014第16期)〈“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334、《中国人独有的“时间”去哪儿了》(摘自《读者》2014第16期)〈 解决拖延症的最佳路径正是这种分割并重组任务法——将看上去遥远的任务重组为一个个清晰而紧迫的目标
335、《术语》
(摘自《读者》2014第16期)〈读研究生论文,我最突出的印象也是术语满纸,拿掉这些词汇,却所剩不多。
336、《遥远的自然》(摘自《读者》2014第16期)〈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
337、《当中国人成为镜子(摘自《视野》2014第16期)〈当出走的中国人成为他者的镜子,给他者带去启示,他者的清醒,也应该成为我们的镜子。
338、《地狱是由普通人组成的(摘自《视野》2014第16期)〈你做得,我也做得,大家合力把社会变成了垃圾堆。地狱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丝毫不为他人着想的普通人组成的。
339、《情怀(摘自网络)〈其实,好情怀是可以很奢侈地日日有的。。〉
340、《
中西绘画比较
(摘自网络)〈 西方的工具善于描写,而中国的工具善于抒发。
341、《课本已进死胡同 小改根本没用(摘自凤凰网)〈教材它只是一个引导,我们的学生不能之专注于教材,停止于教材,禁闭在教材里,就像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一个局限性之一,就是把学生禁闭在教材这个狭窄的圈子里。
342、《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0期)〈拿语文高考来说,随着总分的增加,考试的内容、方式会有哪些变化?对教学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备考应当朝哪些方面调整?
343、《教育的狂欢(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0期)〈大爱无言,润物无声,可今天晚上这样声嘶力竭,这样盛气凌人的演讲,真的是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诞生?
344、《台湾的主人(摘自《读者》2014第18期)〈现在台湾全民参与垃圾不落地,其实是在参与一场每天进行的社会管理。
345、《愚蠢也会成群结队地出现》(摘自《读者》2014第18期)〈 他们的价值观又如此混乱,他们不认为他们影响、侵犯了别人,甚至还认为这种影响和侵犯是理所当然的。
346、《一支烟的故事》
(摘自《读者》2014第16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面对自己的错,尤其不能用错上加错的方式去纠正自己的错。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你宁可选择不应对
347、《感恩的窗帘(摘自《意林》2014第19期)〈现在感恩教育很时髦,有下跪的,有洗脚的,有节日送别出心裁礼物的,电视上经常看见他们热泪盈眶。当然,比不教育好,但我觉得过于刻意
348、《弹幕来袭(摘自《意林》2014第19期)〈由于弹幕的实时性,各类搞笑吐槽内容在一个活跃的“讨论场”中能瞬间引起共鸣
349、《什么是好的生活(摘自《意林》2014第19期)〈我们整个社会也要有一种气氛,一种是保护和尊重体力劳动,一种是尊重那种安贫乐道的平凡生活
350、《揭开钱钟书过目不忘的秘密(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7期)〈以嗜书和博学著称的钱锺书先生,在其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读书笔记。
351、《我怕好事落下我(摘自《意林》2014第17期)〈人们总要得到全面的信息,要做出最好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352、《自信的试衣镜(摘自《意林》2014第17期)〈国际品牌的产品真有这么好?
   不见得,其实那几块试衣镜颇有玄机

353、《一场温情的乌龙事件(摘自《意林》2014第17期)〈在放下心中巨石的当儿,我也暗自惭愧自己愚昧的武断与庸人自扰的臆测
354、《没有人会被生活判定无用(摘自《意林》2014第18期)〈也许,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无用的东西,只要它想有用
355、《以日本为镜看“炫富”(摘自《意林》2014第18期)〈财富不等于金钱,“贫且贱焉”固为耻也,但“邦无道,富且贵焉,亦耻也”。
356、《富人搭公交才算发达国家(摘自《意林》2014第19期)〈一座城市的市政究竟办得如何,且看他们的市长自己愿不愿意天天搭公交上下班
357、《历史课的开场白(摘自《视野》2014第20期)〈这就是学习历史对现在的意义----培养你看待事物的眼界
358、《那些被大人说中的事(摘自《视野》2014第19期)〈你将来最亲密的朋友肯定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因为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你和对方的人生阅历已经趋于完整,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基本稳定,你才会懂得双方是不是适合做朋友,才能够相互认同,友谊才能够长久。。
359、《中国式拜菩萨(摘自《爱你》2014第10期)〈讨价还价,将取先予,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祈福。
360、《那些被大人说中的事(摘自《视野》2014第19期)〈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假如不喜欢,请回到他们的歌声里,因为中间没有妥协。
361、《高等教育因何“高等”(摘自《读者》2014第19期)〈“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作“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
362、《甜甜圈排队怪圈(摘自《读者》2014第19期)〈饥饿营销正是运用了这样的原理,让消费者在等待中获得自我认同
363、《野蛮是一口吐向天空的痰(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8期)〈有人说过,野蛮是一口吐向天空的痰,迟早会砸回你脸上,那是多么难看。
364、《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摘自《视野》2014第19期)〈网上孝顺只是表达态度,所有人希望的是,感情不要只停留在网上。
365、《后浪来袭(摘自《视野》2014第19期)〈90后如同原子一样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一颗原子天然和其他原子是平等的,也是天然各自独立的,更是坚固光滑的。
366、《西方国家的反腐(摘自《视野》2014第19期)〈反腐这件事情是在跟人性做斗争,而人性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信息公开。
367、《天上一朵云 人间一符号(摘自《视野》2014第19期)〈它并不是第一组天气符号,也不是最后一组,但或许是最简洁优美的一组。
368、《家园落日(摘自《视野》2014第19期)〈这个起伏田野上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369、《我们和我们的信仰(摘自《读者》2014第5期)〈这是我眼中的现世:所有的利益都集中在大城市,在那里,铁石心肠的野心家可以大显身手,其余的人则路断车轮生四角。
370、《写作的十三种力气 我青少年时代的文学阅读(摘自腾讯网)〈试图用某种气质来归纳他们其实不恭敬,也肯定不准确,我只是想用这种方法短平快地勾出眼中他们的特征,从而折射自己所受的影响。
371、《我为什么不看电视 (摘自《读者》2014第20期)〈看书还是最好,因为看书你可以主动跳读,撷取精华,而不被节目死拖活拖。
372、《别挣扎了,你暴露年龄了(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21期)〈原来看电视是最容易暴露年纪的
373、《影子教育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2期)〈要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公立学校就要做出改变,否则,自由化的市场就会代替它们完成这些任务
374、《卫生与文明之关系(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2期)〈或许文明本来就只有差异而无高下
375、《重科研还是重教学(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2期)〈考核教师,看科研能力还是教学水平
376、《我们的教育正在伤害孩子的创造力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2期)〈也许不仅仅是家长,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都能关注每个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过他人的发展。
377、《北美环保,听起来很美(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21期)〈近几年,西方国家极力渲染中国的污染和碳排量,可是,从人均排碳水平上看,西方国家才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378、《热带为何多穷国(摘自《爱你》2014第11期)〈 我当然不会满足于地理老师给出的诸如黑奴贸易、列强征服掠夺之类含糊其词的答案
379、《欧洲人其实比你想的要忙(摘自《读者》2015第3期)〈“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成为大众心目中南欧国家悠闲生活的写照。
380、《世界正变得单调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2期)〈 世界各国越来越显得交相渗透,人都按一个模式忙碌着,城市也越来越显得一模一样
381、《谁偷走了夜里的“黑”
(摘自《读者》2015第3期)〈看书还是最好,因为看书你可以主动跳读,撷取精华,而不被节目死拖活拖。
382、《哪一件事不是闲事(摘自《读者》2015第4期)〈有些东西留在了原地,脚步就算凌乱,沉滞,却还要往前,不能停下。这是人类的亘古宿命,长夜当哭是另个时空内要独自面对的寂寥与哀恸。
383、《中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摘自《读者》2015第4期)〈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向往宁静、悠远、离群索居,另一种喜欢热闹、多样性、在人群中扎堆。
384、《贫穷的思维(摘自《读者》2015第4期)〈贫穷会很轻易地让一个人的眼光变得倾斜,但贫穷也很容易塑造一个人。
385、《互联网消失,世界将会怎样(摘自《视野》2015第2期)〈哪怕真的“断网”,也不必恐慌,因为人类社会本身,就已经是个足以媲美互联网的超级网络了。
386、《真实的青春没有逆袭(摘自《视野》2015第1期)〈这不再是一个年轻即资本的时代,工业流水线上的经验主义要求每个人必须在短时间内实现成人化,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社会环境中,犯错的青春会被迅速、无情地抛弃,“做自己”显得既无用又荒唐
387、《从烹调看中西文化
(摘自《读者》1988第7期)〈西方烹调倾向于科学性,这种倾向使其日趋机械、规范。中国烹调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是随意性
388、《当放生成为一门生意 (摘自《新周刊》第427期)〈 在放生成为一门生意后,它造成的不单单是野生动物盗猎等非法行为的猖獗,还有完全背离了“放生”这一目的的大规模生态入侵。
389、《中国人的尊严从哪儿来(摘自《视野》2014第24期)〈问题是他不明白,这就是他让人看不起的地方。你会这样想真的让人看不起,他完全没想到这就是他让人看不起的地方
390、《适合比努力重要(摘自《视野》2014第24期)〈实习仅仅是你接触社会的第一步,谁都无法那么精准地一步到位
391、《文人真面目(摘自易中天的博客)〈士人、学人、诗人的特点是真,文人是伪
392、《粉色:从阶级特权到性别政治(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7期)〈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正是因为女权主义对粉色的抗议和贬低让其成了名副其实的女性色彩。
393、《寄宿可能害了你的孩子(摘自《教师博览》2015第2期)〈寄宿真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394、《文学还能做什么(摘自《视野》2014第24期)〈在太多文字产品倾销中,诗性的光辉,灵魂的光辉,正日渐微弱黯淡甚至经常成为票房和点击率的毒药
395、《你知道自己的家史吗(摘自《视野》2015第4期)〈他们的经历也许没有多少传奇,但真实生动,同样可以丰富乃至矫正我们的历史认知
396、《我的理想主义老师(摘自《视野》2014第24期)〈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可以看到是沉闷乏味的教学方式和落后陈腐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学会去‘激活’
397、《难倒博士老妈的美国小学作业(摘自《教师博览》2015第3期)〈对我这个从中国教育中走出来的人,尤其又是学理工科的,潜意识里好像已经习惯了每个问题都有"正确答案",却原本这追求"正确"的本身才是限制发散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根本
398、《以咸菜为媒,品日韩民族性格(摘自《意林》2015第1期)〈辣白菜和咸白菜的差异,涉及韩日两国的所有文化领域
399、《说好“but”》(摘自《意林》2015第1期)〈说缺点之前,先说一堆好话,再加一个“但是”来否定一切,不仅伤人,而且伤心
400、《清白家风(摘自《读者》2015第2期)〈他们只是普通人家,却有着平实的家风。这种家风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成长养料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anniesunshine_7 + 30 很给力!
peterpan + 30 感谢你!
42984 查看 118 收藏帖子 (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7 06:18: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7-27 06:21 编辑

    301、《你真的离不开新闻吗德〕罗尔夫·多贝里  刘菲菲译
        苏门答腊的地震、俄罗斯的坠机事件、一个男人将自己的妻子在地下室关了30年、掷铅球的最新世界纪录……人们真的必须知道这些事情吗?
      我们的消息很灵通,但知道的很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200年前发明了一种有毒的知识类型:新闻,即世界各地的消息报道。新闻对于我们精神的影响,就像糖对于身体的影响一样:新闻是可口的,容易消化的——但长期食用却是有害的。
      3年前我开始进行一个实验。我决定不再阅读新闻,取消了所有报纸和杂志的订阅,把电视机和收音机从家中搬走,将手机上的新闻应用程序删除,我不再碰任何一份免费的报纸,而且当飞机上有人在我面前阅读报纸时,我会有意识地看向别处。在最开始的几个星期这么做是不容易的,很煎熬,我总害怕会错过些什么。但在
    一段时间之后,我有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3年之后,我的思维变得更清晰,见识更深远,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有了更多的时间,而且最好的一点是:我从未错过什么重要的新闻。我的社交圈子——不是指脸谱网,而是现实中真正的朋友和熟人——起着新闻过滤器的作用。
      回避新闻有很多理由,我这里只说最重要的三个。第一,我们的大脑对于骇人听闻的、与人物相关的、喧闹的和变换快的刺激会有极为强烈的反应,而对于抽象的、复杂的、需要解释的信息则有着极为微弱的反应。新闻制作者便利用了这一点。吸引人的故事、显眼的图片和耸人听闻的“事实”会牢牢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结果就是所有构思缜密的、复杂的、抽象的和不易看透的内容都会自动地被隐去,尽管这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理解关系更密切。花钱去看新闻的人会把大多数话题的重要性完全估计错误,他们在报纸上读到的那些危机不是真正的危机。
      第二,新闻的意义是不大的。人们可以在过去的一年内看完大约1万则短新闻——每天约30则。请你很诚实地说出一则新闻,它使你能比以前做出更好的决定——对你的生活或事业。没有人在我提了这个问题之后能说出两则以上的新闻——从1万则新闻中。新闻机构要的是使你相信,他们给你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很多人就这样受骗了。实际上关注新闻不是什么竞争力的优势,而是种劣势。如果关注新闻真的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成功,那么记者早就应该站在收入金字塔的顶端了,但他们并不是这样。
      第三,浪费时间。普通人因为新闻平均每周浪费半个工作日。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给生产力带来的损失是很大的。比如2008年在孟买发生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在残酷的自我满足欲望中杀害了200人。请你想象一下:平均一个小时有10亿人在关注孟买的悲剧,他们关注着这一新闻,听着电视上某些“专家”和“评论家”的喋喋不休。这是个很符合实际的推算,因为在印度有超过10亿的人口,但我们还是按照10亿保守地计算,10亿人每人关注一个小时,加起来就是10亿个小时,换算过来就是:有2000个人的寿命被新闻消耗了——比恐怖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还多9倍,这个视角虽然很讽刺,但也很现实。
      你害怕没有新闻的生活会使你被朋友们排斥?你也许不知道在西伯利亚某处有飞机坠毁,但是你可以理解这世上深层次的而且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关联,你可以将这些与其他人分享。谈到你不看新闻的事情时你不要有顾虑,人们会很感兴趣地听你讲述。长话短说,请你放弃对新闻的消费,而且是全部。你可以阅读长篇的背景文章和书籍,因为如果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话,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方法了。
    (摘自《读者》2014第13期)
  • zztufan

    2014-7-27 06:34:51 使用道具

    好,心灵的成长更重要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7 07:02:50 使用道具

    302、《女儿的自画像》〔德〕豪克·古斯  王若兰 译
       不久前,我的女儿在学校画了一幅自画像。女老师显然是想知道,这些孩子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我女儿6岁,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老师说,她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有点任性,有点梦幻。在我女儿的自画像上,是一个有着大大灰色眼睛和短短灰色头发的小女孩,嘴巴上戴着一块三角形的布,酷似强盗面具,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到这上面去的。
       可老师要求女儿重新画一幅,告诉她必须把脸画得清晰可见。所以女儿画了第二幅自画像,一个充满笑容的月亮脸,蒙面强盗图在老师的文件夹中消失。
       而正是那幅不该是自画像的自画像,让我们开始怀疑学校。

       当小学成为工厂
       我的两个儿子如今已经9岁了,上的是同一所小学。在汉堡市郊那所美丽的校园里,有充满雄心壮志、热情投入的老师,也有宏伟的目标,可我的儿子们对上学越来越不感兴趣。起初他们为在学校经历的小冒险欢呼雀跃,为那么多东西惊讶、着迷。他们喜欢去农场或消防队参观,学习是游戏,而不是可怕的负担。
       渐渐地,一切发生了变化。最晚从三年级起,学校生活开始围绕升学考试飞速旋转,学校为能塑造适合中学升学要求的学生而自豪。小学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让小学生变成中学生。
       我们嘲笑我们的孩子,警告、要求、引诱他们,我们用无穷无尽的下午(德国小学上课时间是上午,一般中午12点半到下午1点半之间放学),有时甚至利用晚上和假期,让他们做数学作业、写文章、写诗。孩子们学习单词,背乘法表,甚至抓紧利用上学路上的时间,记忆全德国每个州的州府。
       我的儿子经常抱怨学业压力大,如果小学都令他们如此疲劳不快,上中学后该怎么办?
       某杂志编辑赫宁•苏斯巴赫的女儿上中学了。他感受到学校的各种不对劲,于是坐下来,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他写道:“我们做父母的,正在加快孩子的童年进程,将越来越多的知识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硬塞给他们;我们的一切都以未来为导向,我们压缩了现在;我们贪婪地想要充分利用时间,掠夺了孩子的自由和童年。”
       德国很多学校的基本原则很相似:发展天赋,强化和扩展社交能力,轻松适应世界。但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已经所剩无几。我知道儿子们的小学不是特例,它是21世纪德国小学的代表,这些小学的故事汇聚成德国教育政策的主流。可这股主流是致命的,家长们总有一天会后悔,我们没有站在孩子身后,捍卫他们的童年。

       父母压力何其大
       近来,儿子小学的老师们讨论,是否要提高成绩“优”的标准。目前孩子们想要得到“优”,必须正确做完至少95%的题目,学校想把这一标准调整为98%。老师们说,我们汉堡市的孩子成绩那么好,家长们对孩子的成绩那么上心,那么“重视教育”,98%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挑战。
       开学前一天的家长会上,发生了下面的情况。老师刚刚宣布,小学下午1点15放学,一位妈妈立刻质疑说,其他学校都1点半才放学,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少学习15分钟,怎么能跟得上?
       问题在于:家长为什么给自己这样的压力?为什么我们认为分数高比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更加重要?
       以前大部分德国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常常只跟随一个雇主,直到退休。可今天的人们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10年、20年之后是否还会存在。这种不安越强烈,对一所能对这种情况免疫的学校的渴望就越深。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家庭作业和辅导上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我们认为这些时间是种投资,从而将学习经济化。我们将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并让学校代替我们施加这种压力。
       不久前,儿子小学的一位老师休育儿假。他成了一个女孩的父亲,想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位老师对教学理念、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做过很多思考,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他在教室里放了一块地毯,以便孩子们在学校也能够感到舒适。他让孩子们在教室里4人围成一桌,这样他们也能互相学习,而不是只注意到老师的动静。
       代理老师接手后,班里开了一次家长会。一位家长说,班里的教学已经跟不上节奏了。于是所有家长集体向校领导反映,坚持要代理老师直接接手班级,那位休育儿假的老师该干吗干吗去,别再回来了。
       就这样,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压迫着学校。比起孩子们的喜好,我们更害怕落后。

       为人师者何为师
       三年级暑假结束后,儿子班上一个叫里努斯的男孩再也没来上学。
       里努斯是个充满活力的男孩。一个9岁的孩子对长时间的静坐感到疲倦难道不是件很正常的事吗?对里努斯而言,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1点半的学校生活,长得仿佛没有尽头。
       里努斯的班主任W女士说,他非常贪玩,连集中注意力10分钟都做不到,总是说话、离开座位,扰乱课堂,是班上的一个大麻烦。W女士断定,里努斯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这位女教师担忧地问里努斯的父母:“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给他服用利他林(一种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有些专家称,胡乱诊断儿童患有ADHD的现象十分严重;也有专家认为,服用利他林是一种错误的选择,至少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有些专家则抱怨,学校中的一些正常现象被越来越频繁地上升到需要治疗的高度。
       5年前,新西兰研究人员约翰•哈提发布了一份研究结果。从2.5亿名中小学生的经历中,他得出结论:孩子在和老师关系好的情况下,学得最好。用9岁的里努斯的话说就是:“我想,W女士不喜欢孩子。”
       一个人究竟为何成为老师?他应该是怎样一个人?对待孩子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是否存在一些人,因为缺乏在学校外就业的勇气,而不得不从事这项工作?
       去年夏天,我们邻居家的男孩奥斯卡入学了。我认识奥斯卡,是因为他经常按响我家的门铃,和我们最小的儿子一起玩耍。奥斯卡热爱一切大自然中的东西。两人用抄网在附近的池塘捕捉蝌蚪,观察蜜蜂,最近他们埋葬了一只撞上玻璃的乌鸦。
    他最喜欢阅读。他想成为动物饲养员,不知是谁告诉他,要做动物饲养员最好能够阅读。奥斯卡谨慎、调皮,他知道很多,也乐于和他人分享他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个有理想的孩子。
       后来,奥斯卡有了一位新老师,她以能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闻名。开学一周后,奥斯卡的妈妈被新老师叫去学校。她说,奥斯卡有缺陷,他总是听不到老师说了什么,他手脚笨拙,急需进行职能治疗(一种使用特定活动,从而协助治愈身体或精神心理上的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她建议,要想让奥斯卡成绩变好,必须检查他的听觉感知能力,去看儿童心理医生,或言语治疗师。听起来奥斯卡简直是一团糟。
       奥斯卡的父母听从了老师的建议,为儿子找了一位职能治疗师。如今奥斯卡有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是上课、做家庭作业,一方面是接受职能治疗。他从未从那位老师那里得到过称赞和肯定的话语。其他同学的作业不时会得到笑脸符号,只有奥斯卡没有。他慢慢发现,上学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放学和职能治疗完成后,他常常躺在沙发上,呆呆地望着前方。
       奥斯卡常常会把写有老师简短评论的纸条带回家,“奥斯卡在这个小时就学了这么点东西”,或是“奥斯卡今天两个小时啥都没干”,或是“奥斯卡今天完全沉默”。
       一次,学校打来电话:奥斯卡已经哭了3个小时。奥斯卡的妈妈自己就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工作。她知道该怎样安抚孩子,她也知道,3个小时的哭泣简直长得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学校老师就不能给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基本的安慰呢?
    答案是,没有时间。

       3周后,职能治疗师请求直接和奥斯卡的老师对话。治疗师说,奥斯卡是一个需要老师花时间对待的孩子。这位老师的回答是:“请问具体需要多少时间?”

       父母,请站在孩子身后
       我们家长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我们是应该容忍孩子的特质——有不同的天赋、执拗、贪玩、吵闹,还是想要不引人注意的听话孩子?
    我想,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站在孩子那边。比如,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孩子应该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学校不能将家长参与完成家庭作业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应该告诉老师,我们的孩子在家庭作业上花了太长时间,而不是认为奥斯卡是唯一一个无法应付繁重家庭作业的孩子。我们不能让奥斯卡这样的孩子独自面对繁重的学业。我们不能和老师一样,认为组织和纪律就能应对这种过高的要求。在家长会上,我们应该和老师一起,争论更加实质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背诵、数学、分数不是全部。
    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孩子,感谢他们的耐心和毅力。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的压力,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

       最近,我女儿班上的孩子们要用手势表演动物,我女儿选择了鸭子。为了不让其他孩子很快猜出来,她想到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她表演了一只残疾的鸭子,有一只折断的翅膀。
       下课后,我女儿被老师批评了,理由是“这鸭子太难看”。
       回家后,她向我们说起这件事。我们把女儿拥入怀中,夸奖她精彩的点子。
    (摘自《读者》2014第13期)

  • 黄瓜鱼

    2014-7-27 08:22:28 使用道具

    国外也这样
  • 本人且歌

    2014-7-27 11:13:33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7 16:21:4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7-27 16:29 编辑

    303、《三种人生态度》梁漱溟
        “人生态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出世”与“入世”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分析:人生态度之深浅、曲折、偏正……各式各种都有,而各时代、各民族、各社会,亦皆有其各种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笼统,而究难免于笼统。我们现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过是比较适中的办法而已。   
      按三分法,第一种人生态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谓人于现实生活中逐求不已,如:饮食、宴安、名誉、声、色、货、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诱,一面受问题刺激,颠倒迷离于苦乐中,与其他生物亦无所异;此第一种人生态度(逐求),能够彻底做到家,发挥至最高点者,即为近代之西洋人。他们纯为向外用力,两眼直向前看,逐求于物质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实甚伟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称赞。他们并且能将此第一种人生态度理智化,使之成为一套理论——哲学。其可为代表者,是美国杜威之实验主义,他很能细密地寻求出学理的基础来。
       第二种人生态度为“厌离”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物的问题,第三种人生态度为人对于人的问题,此则为人对于自己本身的问题。人与其他动物不同,其他动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则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别发达。其最特殊之点,即在回转头来反看自己,此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于人者。当人转回头来冷静地观察其生活时,即感觉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为饮食男女及一切欲望所纠缠,不能不有许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又充满了无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计较,以及生离死别种种现象,更足使人感觉得人生太无意思。如是,乃产生一种厌离人世的人生态度,此态度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妇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妇亦能回头想,回头想时,便欲厌离。但此种人生态度虽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别者即在程度上深浅之差,只看彻底不彻底,到家不到家而已。此种厌离的人生态度,为许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发挥到家者,厥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个生活,完全为宗教生活。他们最彻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为佛家。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在未曾回头看而自然有的郑重态度,即儿童之天真烂漫的生活。儿童对其生活,有天然之郑重,与天然之不忽略,故谓之天真。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于此处我特别提出儿童来说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郑重”一词似太严重。其实并不严重。我之所谓“郑重”,实即自觉地听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郑重”即是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如儿童之能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确有分别。此系言浅一层。  
      更深而言之,从反回头来看生活而郑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这条路发挥得最到家的,即为中国之儒家。此种人生态度亦甚简单,主要意义即是教人“自觉的尽力量去生活”。此话虽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尽包含在内,如后来儒家之“寡欲”、“节欲”、“窒欲”等说,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儒家最反对仰赖于外力之催逼与外边趣味之引诱往前度生活。引诱向前生活,为被动的、逐求的,而非为自觉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欲望,即以欲望为逐求的、非自觉的,不是尽力量去生活。此话可以包含一切道理,如“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觉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谓“仁至义尽”、“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种人生态度,每种态度皆有浅深。浅的厌离不能与深的逐求相比。逐求是世俗的路,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将此三者排列而为比较,当以逐求态度为较浅,以郑重与厌离二种态度相较,则郑重较难,从逐求态度进步转变到郑重态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觉得很不容易。普通都是由逐求态度折到厌离态度,从厌离态度再转入郑重态度,宋明之理学家大多如此,所谓出入儒释,都是经过厌离生活,然后重又归来尽力于当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在我十几岁时,极接近于实利主义,后转入于佛家,最后方归于儒家。厌离之情殊为深刻,由是转过来才能尽力于生活;否则便会落于逐求,落于假的尽力。故非心里极干净,无纤毫贪求之念,不能尽力生活。而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经过厌离之后。
    (摘自《读者》2014第1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7 16:33: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7-27 16:42 编辑

    304、《艺术与创新》黄永玉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
      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
      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
      “你懂吗?”

      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的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的,所以我的胃口就比较好,什么东西只要是好的,我都容易接纳。艺术这个东西我想大概就是这样。


      很多年前不是讲什么创新吗,有次开会我就问黄胄:“什么叫创新,你懂不懂?”
      黄胄说:“我也不太清楚。”
      后来我问华君武:“你懂不懂什么叫创新?你是领导。”
      他说:“我讲过这话,但我也不太清楚,我也不懂。”

      我们家乡有个城市叫怀化,现在是个交通枢纽,大城市了。从家乡来了一帮青年,画油画的、画国画的、画抽象画的,画得很好,在北京开了一个展览会。画是相当好了,不是普通的好。但是到了写展览会前言时呢,却写:我们这一群年轻人要摧毁那个旧的艺术,建立一个什么新的东西,怎么怎么,势不两立。过了几天这一帮人到我家里来了,我说:“你们这帮乡下人嘛,头一次到北京,之前就没有来过嘛,你们为什么要摧毁人家呢?人家同你们又不认识,那个东西你们摧毁它干什么?何况你们又摧不毁。你们画你们的画,画一辈子的画吧!你们还多了个任务,多了个摧毁别人的任务,你们哪里有空呢?哪里有力气?你们自己努力都来不及。比如说你们要摧毁我,我就要抵抗你们了。我要抵抗你们的话很简单,我就告诉你们的地委书记不给你们路费再来了。”

      我是开玩笑,他们也笑了。你要建立一个什么组织“替天行道”,举起大旗干点啥,我说你先把你的画画好吧。我说一个人穷一生之力如果把画画好已经不容易了,你却还要摧毁别人,你哪里有空啊?沈从文先生也讲过一句话嘛,他说:“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画画也是这样,就是画画,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如果想出名,就要往上爬、钻门路、跑政治路线,另外就是拼命地弄钱,这样就会影响你画画了,你的画肯定画不好——花很多心思在别的上面了嘛,怎么能画好呢?

      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想到画的历史、画的发展。说创新,你今天不创新明天就创新了?我以前就讲过一个例子,那是比较闭塞的时候,某一个人通过一种渠道从国外得到一本外国的画册,把门关起来,画、画、画,一个月、两个月后,拿去给周围的朋友看,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这是创新呀!这可不得了了。现在大家都有了外国的书,你再弄这个,大家就会说:“唉!原来你学它的。”

      我从来不以创新为目标,就如你搞造型艺术吧,那个仰韶文化,陶器的样子,你做一个我看看,你能超过它吗?六千年前的东西,你做一个试试看,没什么人能超过它们的。所以艺术上只有好坏,没有新旧。我老是在想这一类的问题,一种艺术的新形式的出现,不是你想干就能干的事情。比如说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力量扩大了,钢铁出现了,蒸汽动力出现了,电出现了,水泥出现了……于是呢,大城市出现了,高楼大厦出现了,那垂直的线越来越多,高得不能想象。横线、垂直线、光、各种弧线的出现,使人的美感起了变化,那么人家看到表现这方面的画就会信服,真有这么一回事。但是若长期关在鸽子笼里头生活,要求解放,要求精神上的解放,只能通过幻想出现一些东西。等到人们不满足于这些方格子、垂直线、弧线了,就又出现了另外一些画派,巴黎画派那一批人,都是这么出现的。毕加索这些立体派画家的出现,都是因为以前的原因产生以后的结果,都是这样出现的,并不是说事情都是一下子出现的。

      范曾认为中国画就是中国画,不要中西结合,只需把中国画画好。范曾这个人我不喜欢他,但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我们倒是一致的。

      贝聿铭是一个大建筑家,人家问他:“你觉得中国的建筑,如北京城,怎么把它恢复起来?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贝聿铭先生说:“三个字:太晚了。”再问他:“你觉得中国传统同现代的建筑结合起来的可能性怎么样?”贝聿铭先生说:“两码事。”

      就是这样六个字,一个是“太晚了”,一个是“两码事”。

      我就想问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就如同那民间艺术为什么要改良?我实在不懂,人家好好地在那里,你改什么良。你的修养又不够,对民间艺术毫无认知。你有一种想当然的力量,认为自己可以做民间艺术的老师,结果却改得一塌糊涂。我的意思是这样,就是不同范畴的事情要按照哲学规律来考虑。它们是两个范畴,就不能硬把它们搞在一起。小说是小说,新闻是新闻,新闻是报道发生过的事情,不能把新闻当成小说来写,如果那样写了就谁都不信了,因为小说是可以编的嘛。拍照是告诉人家世界上真的发生了这件事,你又重新比照着拍一次,噢,人家说原来这是可以重拍的,结果原来的那个效果就没有了。不要改来改去。
    (摘自《读者》2014第1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8 18:44: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7-28 18:55 编辑

    305、《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吴树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你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
      
      而你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你是远近闻名的好人,具体地说,你是一个老实人。和我母亲第一次见面那天,你很难堪。因为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你的帮衬。
      
      说实话,母亲也只是为了给介绍人一个面子,才决定去见你的。而最终让母亲对你产生好感的原因,是你的那手好厨艺。见面后,你说:“老李,我知道你条件好,啥也不缺,所以,没什么送你的。不管怎样,咱认识一场,你中午就在我家吃口便饭吧。”你的诚恳让母亲不忍拒绝,她留了下来。
      
      你没让她伸一下手,然后就做了四菜一汤,尤其是那道南瓜煲肉丁,让母亲吃得不忍释筷。临走时,你对我母亲说:“以后要是想吃了,就来。我家虽不宽裕,但招待个南瓜还是一点儿都不费力气的。”
      
      后来,母亲陆续又看了几个老头儿,可是,虽然哪一个看上去条件都比你要好,但最终母亲还是选择了你。理由其实算得上自私——她服从并照顾了父亲大半辈子,她想做一回被照顾的对象。
      
      就这样,你和我母亲住在了一起。
      
      那天,你、母亲,外加我还有你儿子一家三口,一起吃了一顿饭。我特意将这顿饭安排在富丽堂皇的五星级酒店里,表面上看是为了表达对你的重视,其实是有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作祟。
      
      但你并没有让我的炫耀得意多久,走出酒店时,你悄悄对我说:“以后咱就是爷儿俩了,你要请我吃饭就去街边的小店,在那儿我吃得饱,还不心疼。”
      
      是你那太诚实的表情烫伤了我的虚伪,让我觉得,跟一个老实人玩心眼,就像大人哄一个孩子的糖球儿一样,已经接近了一种无耻。
      
      你把我母亲照顾得很好,她每次见我都嚷嚷要减肥,那语气是幸福的。我犹记得从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每一次我回家,她都跟我抱怨,抱怨我父亲那几乎坚守了一辈子的陋习。
      
      你做的饭的确好吃,我在吃了几次之后,对妻子所做的饭颇有几分不满。一次,和你们一起吃饭时,我忍不住对妻子说:“下次屠叔做饭时,你在边上学着点儿。”妻子表情中并没有虚心好学的成分,反而有几分愠怒。你赶紧出来解围,你说:“我这辈子啥都做不好,就长了点儿吃的本事。你们可都是做大事儿的人,千万别跟我学。要是馋了,就回来,随时回来。这做饭的啊,最怕自己做的东西没人吃。”
      
      那天我们走时,你包了好多你做的东西让我们带上,还把我拉到一边说:“再别夸我做的饭好吃了,说真的,谁一说我这个优点我就脸红。一个大男人,把饭做得好,其他方面草包一个,这哪算优点啊。”
      
      回家的路上,我跟妻子复述了你的话。她说:“他这个人,天生伺候人的命,天生就愿意低到泥土里。咱妈有福气,老了老了,当把皇太后。”我一边开车,一边用眼睛的余光感受妻子对你的轻贱,心里并不想替你辩解什么。毕竟,你始终是个外人嘛。
      
      我搬新家的那天,你和母亲来给我们燎锅底。你严格地按照民间燎锅底的习俗,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可是,等到吃饭时,你却没有出现在主座上,到处都找不到你。打你的手机,也是关机状态。像是掐算好了时间,等宾客散去,你回来了,仔细地收拾着那些狼藉杯盘,将剩菜剩饭装在你事先准备好的饭盒里,留着回家吃。
      
      母亲不希望你这么做,觉得委屈了你,你小声对她嘀咕:“晚上我给你新做,这些我吃。”母亲说:“干吗天天吃剩菜剩饭呢?你知不知道我见你这样,心里很难受。”“你千万别难受,让我看着这么浪费我心里才不舒服呢。树赞(我的名字)的钱都是辛苦换来的,咱帮不了孩子,那就尽量帮他省点儿。”
      
      你的话,让我母亲心疼了很久,然后她决定告诉我。听着母亲在电话里替你说好话,我内心的感受很复杂,同时也为自己的这份复杂感到惭愧。
      
      渐渐地,对你的好感越来越浓。有时候,甚至有一些依赖,你总是无声地为我们做很多事——换掉家里的坏水龙头;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母亲住院时,不眠不休地照顾她,直到出院后才告诉我们。
      
      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也会病倒,而且病得那样严重。你在送我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轰然倒下——脑血栓,半身不遂而卧床。
      
      我,还有你的儿子,起初对你的治疗都很积极,我们希望你可以好起来,依然可以像从前那样为我们服务,任劳任怨地。可是,你再也没有站起来。原先只会微笑的你,变得无比脆弱,总是流眼泪,我母亲照顾你,你哭;你儿子给你削水果,你哭;我们推着轮椅带你去郊游,你哭;多次住院,看着钱如流水般被花掉,你哭。
      
      终于有一天,你用剃须刀片朝着自己的手腕狠狠地切了下去。抢救了5个小时,你才从死亡线上挣扎着回来,很疲惫,也很绝望。
      
      没有想到的是,先我弃你而去的,是你的儿子。他开始很少来看你,直至后来连面都不肯露一下。每次打电话,他都说自己在出差,回来就过来看你。
      
      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母亲在这个时候跟我提出要和你分手。你们本来也没有登记,就是一拍两散的事情。母亲跟我说:“我老了,照顾不动他了。妈帮不上你什么忙,但也不能捡个残爹回来,做你的拖累。”
      
      这就是冰冷的现实。我不想让母亲去做这个恶人,于是我狠狠心,决定由我来说出分手的话。我对躺在医院里的你说:“屠叔,我妈病了。”你的眼泪又是夺眶而出,曾几何时,你的眼睛就是一个开关自如的水龙头。我尽量做到不为之所动。“你知道,我妈也一把年纪了。这些日子,她是怎么对你的,你也看见了。”你继续流着眼泪点头。
      
      “屠叔,我们都得上班,我妈身体又不好。你看能不能这样,出院后,你就回你自己的家,我帮你请个保姆。当然,钱由我来出,我也会经常去看你。”
      
      话说到这里时,你不再哭了。你频繁地点头,含混地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不用请保姆,不用……”
      
      走出病房,我在医院的院子里还是流了眼泪,说不清是解脱后的轻松,还是心存愧疚的疼痛。我去了家政公司,为你请了一个保姆,预交了一年的费用。然后,去了你家,请了工人把你的家重新装修了一下。我在努力地做到仁至义尽。不为你,只为安抚内心的不安。
      
      你出院回家的那天,我没有去,而是让单位的司机去接的你。司机回来后对我说:“屠叔让我跟你说谢谢,就算是亲儿子,也做不到你这一点啊。”
      
      这些话,多少安慰了我,我感到了一丝轻松。可这轻松并没有持续得太久。
      
      你不在的那个春节,过得有些寂寥。再也没有一个人甘愿扎在厨房里,变着花样地给我们做吃的。我们坐在五星级酒店里吃年夜饭,却再也吃不出浓浓的年味。儿子在回家的路上说:“我想吃爷爷做的松鼠鲤鱼。”妻子用眼睛示意儿子不要再说话,可是,儿子反而闹得更凶:“你们为什么不让爷爷回家过年?你们都是混蛋。”妻子狠狠地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可是,那耳光却像打在我的脸上,脸生生地疼。
      
      儿子的一句话,让我们曾经自以为的所有心安都土崩瓦解了。我从后视镜里,看到母亲的眼睛也红红的。
      
      可想而知,那是一个多么不愉快的大年三十。我无比怀念去年你还在我们家的那个年——一个家的幸福温馨,总是建立在有一个人默默无闻地付出,甘当配角的基础上。今年,配角不在了,我才知道,戏很难看,极为无聊。
      
      不知道在这个夜晚,屠叔,你跟谁一起过?又是否也会想起我们?会不会为我们的无情,心生悲凉!
      
      新春的钟声敲响后,我还是驱车去了你那里。你步履蹒跚地给我开了门,见到我,嘴上在笑,眼里却有了泪。走进你冷锅冷灶的家,我的眼泪再也没有止住。我拿起电话,打给你的儿子,大骂一通之后,开始给你包饺子。保姆回家过年了,给你的床头预备了足够吃到正月十五的点心,我再次在心里狠狠地骂了娘。
      
      热气腾腾的饺子终于让你的家里有了一丝暖意。你一口一个地吃着饺子,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我打开那瓶之前送给你的五粮液,给你和我各倒了一杯。酒水下肚,我说了许多话:“屠叔,你不能怪我,我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云云。”你一直在点头,依然还是那句话:“你比我亲儿子都要亲。”
      
      我在初一的凌晨摇摇晃晃地离开你的家,喝了酒,只好把车停在你的楼下,一个人走在冷清的大街上,满目凄凉。手机响,是妻子打来的:“你在哪儿?”我再次发了火:“我在一个孤寡老人的家里。我们都是什么人啊?人家能走能动时,咱利用人家;人家现在动不了,咱把人家送回去了。咱良心都让狗吃了,还人模狗样地仁义道德,我呸!”
      
      站在大街上,我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骂够了,骂累了,我毫不犹豫地跑了回去,背起你就往外走。你挣扎,问我:“你这是干吗?”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你说:“回家。”
      
      你回来了。最直接表达高兴的,是我的儿子。他对你又搂又亲,吵闹着要吃松鼠鲤鱼,要吃炸麻花,要做面人小卡。
      
      妻子把我拉到小屋,问我:“你疯了?他儿子都不管他,你把他接回来干吗?”我不再发火,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他儿子做得不对,那是他的事,不应该成为咱放弃屠叔的原因。我不能要求你把他当成亲公公,可是,如果你爱我,如果你在乎我,就把他当家人。因为在我心里,他就是家人,就是亲人。放弃他,很容易,但是我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儿。我想活得心安一点儿,就这么简单。
      
      同样的话,说给母亲听时,她泪如雨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儿子,妈没想到你这么有情有义。”我说:“妈,放心吧。话说得难听一点儿,就算有一天,你走在屠叔的前面,我也会为他养老送终。再说白一点儿,以我现在的收入,养个屠叔还费劲吗?多个亲人,有什么不好呢?”
      
      不一会儿,我的儿子进来了,进来就求我:“爸爸,别再把爷爷送走了。以后,我照顾他,以后你老了,我也照顾你。”我把儿子搂在怀里,心里一阵阵惊悸,还好,还好没有明白得太晚,还好没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一个不孝之子的印象。
      
      “爷爷嘛,就是用来疼的,怎么能是用来送走的呢!”我含泪跟儿子开了句玩笑,给他吃下了定心丸。
      
      你渐渐地安静下来,不再哭了,每天都坐在轮椅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对你很挑剔:“屠叔,今天这套衣服穿得有点儿不帅啊,稍微有点儿配不上我妈。”“屠叔,几天没擦地板了,不是我说你,越来越懒了啊。”我没大没小地跟你开玩笑,你乐得合不拢嘴。
      
      一天,你把我叫到你的房间,从被子下面拿出一个存折。你说:“这钱,给你。我知道,为我治病你花了很多钱,这点儿钱根本不够。而且给你钱,也没有让你管我老的意思,就是屠叔一点儿心意……”我说:“屠叔,你不用说了,我收下。”你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
      
      拿着这张存折,我找到了你的儿子,把存折和密码告诉了他,我对他说:“这是屠叔给你的,他知道你过得不容易。我没别的意思,就希望你隔三岔五去看看他,不要等到哪一天他没了你再想看,到时候你只能在梦里折磨自己。还有,我这次找你也是想告诉你,放心吧,屠叔的老,我来养。”
      
      我没有告诉你那些钱的去向,我知道,接受可能会让你更好过一点儿。
      
      那天,你的儿子带着妻子、孩子来看你,你虽然没有流露出抱怨的意思,可是,从你们的言语之间,我还是看到了生疏的痕迹。说实话,我的内心居然充满了一点儿小小的得意。亲生又怎样?人与人之间,只有关爱,才可以亲近。就像我和你,现在,可以开各种玩笑,也可以托付各种心事。这些,岂能用得失来衡量!
      
      母亲和你正式地登记结了婚。这之后,每个周末,不管有多大的事情,我们一家三口都会风雨无阻地回家——你和我母亲的家。等待我们的永远是一桌很家常、很可口的饭菜。你居然能做饭了,虽然是在轮椅上,这在别人看来实在是个奇迹,但是,我们却对此习以为常,觉得你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生命不息,为儿女操劳不止。你乐在其中,我们,也安于享受。
      
      只是,你的孙子很心疼你,总是在我“狠心”地让你自己夹菜或者让你自己想办法上厕所时,偷偷地为你服务。看着你俩小心地保持着你们之间的默契与秘密,我的心里溢满幸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渐渐地,你又像原来一样,开始做这个家庭的配角,把自己放在努力不被关注的位置上。你觉得那里安全,那是最适合你的位置。我也不再同你客气,有时甚至会命令你做一些家务,比如在你有些慵懒的时候。我知道,我必须用这种方式尽量延缓你的衰老,延迟你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的速度。因为,有你在,家才在。
    (摘自《读者》2014第1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7-29 16:14: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2 07:28 编辑

    306、《无声的尊重》冯雪珺

        无声的背后,饱含着温暖与尊重……来自我在德国的切身感受。
    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回家的公交车。候车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人牵着一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不知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的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他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原先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摘自《读者》2014第14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我很喜欢!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 20:54: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2 07:43 编辑

    307、《盘点语文课上的那些“假”张丽钧
                          语文课上的那些“假”
                   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愿意来参加这样一个盛会。之所以“愿意”,是因为我知道这次大会聚拢来了当今语文教坛特别善言的嘴巴和特别善听的耳朵。我相信,善言的嘴巴遇到善听的耳朵,这世界就有了精彩故事;而我本人,自然没有理由压制自己来充任这精彩故事中一个卑微角色的热望。今天,每位与会者都将有幸听到语文课堂上纯正的“文学”的声音,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些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情有独钟的“文人”一直以来最渴盼听到的声音。

      我曾走进过天南海北的语文课堂。说实话,语文课堂上那些程式化、功利化、技巧化、浅俗化、综艺化、超市化的远离“文学味”的东西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但是,我要说,与某一样致命的创痛比起来,这些刺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致命的创痛是什么呢?是“假”。

      接下来,我就要斗胆盘点一下语文课堂上的那些“假”。

      第一、假课文

      从小学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到初中课文《羚羊木雕》,再到高中课文《道士塔》,都被质疑存在虚假不实的成分。这些作在明处的“假”我们一望即知,而那些作在暗处的假则很难辨识。例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原文明明写的是连鸭妈妈都嫌弃丑小鸭,一次次地驱逐它,而我们的教材公然把鸭妈妈塑造成了一个始终将丑小鸭视如己出的伟大母亲形象。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抗语文》(作者叶开)一书中写道:“现在的语文教材,更多的是道德教化,是无趣的崇高理想,缺乏的恰恰是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说,他要为女儿的《语文》教材进行“消毒”处理,他认为“语文教育,喂给了孩子们很多垃圾”。这本书有个副标题:“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按照叶开博士开出的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当下的语文教材,就看出了许多遗憾。这也是今年台湾国学教材大规模进入内地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假讨论

      为了让课堂显得热闹,老师要给出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而讨论的“四度”(参与广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生成高度)却被老师轻易忽略掉了。为了讨论而讨论,正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公开课上的最爱。有的老师太依赖讨论,指望课堂上所有的难点、重点都能通过学生讨论得以解决。这显然是一个认识误区。老师永远不能轻松地指着对岸说:“请你们谈谈置身对岸的感受吧!”老师要做的,是先将学生摆渡过去。我曾经对我校的语文老师说,优秀的老师应该做到“勇于放手、乐于示弱、精于梳理、巧于点睛”。最近看熊芳芳老师的新书《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感觉非常解渴。她在讲授筱敏的《捕蝶者》时,对课文做了精妙的深度解读,她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一味谴责捕蝶者的残忍,而是站到更高的高度,将捕蝶者看成一个追求卓越却注定平庸的悲剧人物,她巧妙地用庄子的“山木自寇,膏火自煎”以及赵鑫珊的“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来引领学生对生命的终极意义作深度探究。熊芳芳老师的课,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感性太烈,理性太寒,她的课是知性的,是温性的,凛冽中裹着暖意,恰是我欣赏的那种。

      第三、假表扬

      受“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说法的影响,我们太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廉价地甚至是肉麻地表扬学生。学生回答的问题未必有多出色,但老师毫不含糊地对学生大加赞美。我曾经走进哈尔滨一所小学的
    语文课堂,老师问大家:“什么是幸福?”第一个学生回答说:“幸福就是得劲儿。”第二个学生说:“幸福就是实现愿望。”第三个学生说:“幸福就是帮助别人实现愿望。”面对这三个优劣度如此分明的答案,老师的夸赞语竟没有丝毫区别,一律是“你真棒!”其实,第一学生的回答尚处于弗洛伊德所谓“本我”层面,而第三个学生的回答则达到了弗氏所谓“超我”层面,老师怎可以将它们等同视之呢?如果要深究“假表扬”广泛存在的原因,我以为不外这样三个方面:一、辨识力欠缺。二、认真性不够。三、曲解了“激励性评价”的真正内涵。鲁迅说:“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这里的“骂”,不是骂人,是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的老师在讲公开课之前,就给学生一一分配好了角色,正式上课的时候,师生合伙作假。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瑕疵的真课比完美的假课可爱一万倍。”我赞同王老师的观点。我曾对我校老师们说:“教师上假课,那是在自取其辱。”在我看来,一节假课,贻害无穷:一、丢掉了为师的尊严。二、对听课者构成了软伤害。三、给学生做了个坏样子。真课不回避小瑕疵。我现在就很害怕听到过于精致、过于精巧的课。粗糙一点、粗砺一些,我以为才更能彰显语文课堂本色。李绅有诗道:“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我希望所有的
    语文老师都能以本色示人,我希望大家都能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上假课的成本过高,付出这样的高额成本,获得怎样的收益都得不偿失。
     
     除了以上四假之外,尚有“假民主、假质疑、假思考、假碰撞、假作业、假评课”等等。这么多的“假”觊觎着我们,能够“守真”真成了做教师的特别值得夸耀的职业操守。我愿每一个从《诗经》中款款走出来的“语文人”都善于自省、善于吸纳、善于借力,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真味、厚味、情味、趣味、文味、韵味……让我们的心永远住在离“文学”最近的地方,让真纯、柔软的文学,拯救我们虚假、僵硬的
    语文课堂,进而拯救我们百孔千疮的教育

      谢谢大家!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 21:51:33 使用道具

    308、《乡村小学博士校长的孤独探索》李润文 王玥 
         去年秋季,江苏无锡滨湖区乡村小学——立人小学迎来了他们的博士校长刘玮。今年42岁的刘玮正在攻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作为一名研究乡村教育的博士,他试图突破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中师毕业后,刘玮在乡村小学工作了16年,曾在连云港4所乡村小学任教。农村出身的他对村小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读博的初衷也是为更好地改造乡村教育。为了遵循自己这个初衷,他选择回到村小当校长,“富裕的苏南乡村或许能让我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好的实践。”
      刘玮谈吐文雅,严谨中带着些许幽默,他自认是数学老师中语文最好的老师。
      初到立人小学,刘玮觉得这不像一所村小。民国风格的校舍,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室和塑胶操场,美术和科学专门教室一应俱全,这让人无法与传统印象中的乡村小学联系起来。他感叹说:“苏南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在校园硬件上的确有很大优势,政府也十分重视。”
      不过,在刘炜看来,先进的硬件设施无法掩盖乡村小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乡村小学对优质办学资源的吸纳能力日益降低,大量乡村中小学生涌入县城,县城中小学校舍和教师资源处于短缺状态,而生源锐减的乡村学校不少校舍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县级以下中小学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并存,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巨型学校、大班额与“鬼校”并存,这种现象在苏北更严重。”刘玮直言不讳地说。
      事实上,立人小学就是由三所村小合并而成的,1192名学生中有84.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而这所学校的设施本应该容纳更多的学生。
      刘玮认为,究其原因,是“分级办学”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而随着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城乡和区域间教育差距也逐步扩大,造成农村教育的不良循环。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已经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了重要目标。
      乡村如何留住优秀教师
      尽管现在城乡教师薪酬已基本持平,但师资力量匮乏依然是乡村小学的“通病”。今年,立人小学又有两名年轻教师要求调走,他们甚至不惜赔付5000元的违约金,“把乡村小学当成入职的跳板,经过锻炼后选择去城区学校,这是村小存在的普遍现象。”
      立人小学有74名教师,平均年龄46岁,50岁以上的老教师达到45%,他们多数是合并前3所村小的教师。
      刘玮说,十几个年轻教师是学校里仅有的“活力”,他们对工作有梦想、有期待、有热情,但缺乏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对乡村教师的不认同导致了他们最后离开。”
      “可以说我是孤独的。”刘玮承认,现在很少有高学历的教师愿意主动来乡村小学。他希望实践的乡村教育理念和体系,对这里的老师来说都是陌生的。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刘玮对大部分乡村教师的评价,他记得当年在苏北村小教书时,同事们对乡村教育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除了上课就在办公室喝喝茶、聊聊天,闲下来就喝喝酒。
      “他们都说只要把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刘玮口中的素质教育、心理辅导、礼仪教育,老师都不关心。
      立人小学的老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缺乏教学动力,也缺乏自身发展动力。他们的授课凭着数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对新课程改革知之甚少,更别说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仪器等新式教学设备。“但这些老教师对孩子的爱心以及对乡村教育的敬业精神,正是年轻教师所缺乏的。”
      今年,刘玮计划再招一批青年教师,但到底怎么留住他们,他心里没底。
      近两年,无锡市出台教师分流政策,一些优秀教师从镇上或者城里的学校分流到乡村学校。分流政策分两种,一种是刚性的分流,为期6年,老师的工资、编制都转到乡村小学,这种分流政策关系到教师职称和工资进级。另一种是柔性的分流,只是临时的一年交流。刘玮的学校,有6人被刚性分流而来,3人是柔性分流。
      在他看来,刚性的分流能为学校的教学带来活力,而柔性的交流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一年时间根本无法让教师真正融入乡村小学,归属感弱直接导致教学激情的缺失。
      刘玮的同事杭咏雪老师也坦言,城里的教师刚来时落差很大,同样的薪酬却比城里的老师要辛苦,除了教书,还要教孩子基本的礼仪、学习习惯甚至是卫生习惯。很多分流过来的老师结束教学后还是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他们缺乏对这里的归属感。”
      在对基础教育的长期关注中,刘玮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尤其是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问题,还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寻找出路。
      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对乡村教师发展的制度改革意见,建立健全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合理配置经费、师资、设备和学生等教育资源,建构科学的县域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
      村小该办成什么样
      刘玮刚来学校时,有些孩子的成绩特别差,数学考6分,英语只考1分。这让他顿时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立人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迥异的文化背景、个性和习惯。同时,不少农村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理解也相对较弱。因此,家庭教育的部分责任也落到了教师的身上。
      与此同时,刘玮发现很多乡村教师的教学是“离农”的,培养孩子脱离农村。他认为这并不合适,真正好的乡村教育是要保留他们身上属于农村的淳朴特质,“不能割裂他们对农村的情怀”。
      由于不少乡村教师缺乏系统和理性的知识,老师不知道乡村教育存在的缺陷,所以没有继续深造的动力,只是凭经验传授知识,不知道怎样更好地教育学生。此外,乡村小学缺乏有效的专业发展平台,没有机制的引领和激励,学校对老师的教学要求也并不是特别高。
      立人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章剑峰是合并前一所村小的校长,他说:“合并前村小虽然有各种规范老师教学的规章制度,但是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合并后,校长刘玮首先建立了规范教师日常教学和配套的工作汇报制度,调整绩效分配制度来调动老师积极性。
      此外,他自己联系了一些特级教师,建立了5个名师工作室,每月至少一次请他们来和学校的教师开会、培训。“虽然教育部门有乡村教师的培训计划,但只有一两个教师有机会,影响力还是太小了。”刘玮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冯建军认为,义务教育统筹发展要重视学校办学的特色化,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倾向。学校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有些事改变不了,但是我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刘玮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投身乡村教育。他的目标是将立人小学建成华东地区最优秀的、有较高质量和丰富内涵的乡村小学校,而这个乡村小学“必须具备地区特色。”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3 06:24: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3 06:28 编辑

    309、《衣香》 朱天文
       《花间集》里写到女子为想念她的男子而废了梳妆,她最漂亮的衣裳因为长久折叠放在衣箱里,那折痕把衣裳都磨损了。词中没有提及一句相思的话,但这样深沉含蓄的情感,实在令我这个现代女性惊羡。“衣白渐侵尘”,这是多么深稳贞一的思念啊。

      去年秋天,因为被关在制作人家里写剧本,来不及收夏衣,出关之后骤然已是寒冬了。好容易等到一个大太阳天,把夏天衣服一件件洗了收藏。手底下流着冰凉的自来水,一寸寸都是活的。水里的衣裳是夏天和春天的颜色,照眼地亮,尤其前两年流行的淡蓝、淡茄紫、粉红等“星星小孩”粉彩系列,像是泉涌芙蓉,水流霞影,为之惊爱不已。自己喜欢的衣服,不舍得用洗衣机洗,也不脱水,湿淋淋地吊在竹竿上,眼看风将其吹干了,阳光将其晒燥了。一件件的衣服,一段段的记忆,日子不知不觉过去,每当换季藏衣取衣时,我才诧讶于时光的流转竟是这样忽忽如梦。
      记得那么一个景象:我沿着回家的坡路走上来,暖晴的太阳光里,家家楼廊下挂着香肠、腊肉,栏杆上摊开晾着被单、褥子,一家一家不同的花色是一家一家不同的日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展现真实的生活呢?只觉一种远意,叫人愁煞。那天廊下还吊了我洗好要收的夏衣,一件苹果绿的韩国式罩袍临空舞摆着,轻盈的绿色衬在厚重的冬日里,像是早来的一片春天,悦目极了。岂知这件衣服才花了我80块钱,批发卖时怕还论斤称的,我一眼看中把它抢救了出来,穿在身上居然不俗。看着它在落羽轻风里摇动的姿态,当下竟作出一句很像现代诗的诗:
      八十块的春天我向贩子买来,晒在冬天暖暖的竹竿上。
      早些年兴起中国风,大减价时买了一套衫裤——假缎桃红裤配藤紫开襟长衫,襟上镶桃红宽边,腰上坠一条桃红如意穗,买来就被家人讥作歌仔戏戏装。着这袭衫裤,脚踏一双银色细高跟鞋,就成了时髦的迪斯科舞装。有一天穿了它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打扮好了在后院门口一站,请爸爸妈妈掌眼。彼时院中两棵桃树的花才落,满枝子绿叶蓁蓁,父亲正在树下拔草,抬头一见,笑说:“怪不得桃花都没了,原来变成了一个桃花精!”改良式的中国风不知何故一律左襟,披发左衽,乃如此当然地行之于20世纪80年代,从某一点来看,“桃花精”倒深具警譬之意。
      那么,何妨把衬衫扎进窄裙里。我喜欢蹬双高跟鞋,精神饱满地在房子里踱来踱去,让鞋跟咔咔咔地敲在磨石地上,像一位利落的女秘书。不然,一袭洋装大圆裙系条宽皮带,臂下夹只手提包,星期六的上午到邮局领款、存款、划拨、寄航空信,再走路到第一银行把乙存账户转入甲存,一宗一宗办成了。手提包沉甸甸的,里面有钱、印章、存折,天呀,自己实在太干练果决了——步步莲花,裙底生风!
      再不然,家居穿T恤系条斜裙,活似意大利写实片里的女人,有一种从生活当中结结实实滚过来的悍然的生命力,镜中一瞥不免大怖。偶尔也穿平底鞋,仿佛自己变得很低很低,在令自己欢悦的人前,一切心甘情愿。有一年夏天,院子里开了14朵昙花,赏花到夜深兴犹未尽,几个人跑出去看月亮,躺在人家轿车车盖上,月色似水流年,无声无息从我们年轻的身上滑过。假如留下了痕迹,是年年春暮开箱取衣时,樟脑香里一抖抖出的那件水蓝底白牡丹大花布袍子。
      买衣服就是一个缘字,相信女子如我辈者皆有同感,衣服实在比什么都更是女人的知己。自己喜爱的衣服,一定是“一见钟情”,千千万万里,一看就看到了它,就是它了。又或者和自己有缘的衣服,这次不买,下次也不买,而终究还是买了。女人对衣服这种天生的敏感和痴心,乃至对现实物质世界的切身之感与执着,最是被人拿来笑话的,但我想,如果男人破坏了理论与制度,就会变成虚无主义者,而女人再堕落也不会落到虚无主义,因为物质自身的存在于女人就是可信可亲的。
      冬天已经过去,脱下这一身笨重的冬衣,感到年轻的肌肤与春气里的阳光雨露分外相亲。“当时年少春衫薄”,闲情万种,而岁月正长。
    (摘自《读者》2014第1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3 06:46:08 使用道具

    310、《把工作留在公司有多难》安吉拉·艾尔斯
        把工作留在公司,并不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开脱理由,相反,真正要做到这点,需要有很强的时间管理和工作能力。

      谁没把工作带回家过
      现在是晚上10点,我脑子里依然满满的都是工作:想着我要怎么改文章以及反思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妥。
      虽然老公和我坐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我的思绪却飘在半公里外——类似的情况已经持续数月。细数起来,在过去的每一份工作里,我都是如此:无法在工作时间里完成全部工作。是的,我是个工作狂,喜欢大脑能量迸发,并在一天内吸纳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天真地认为,这样的工作节奏会让我变得更出色、更加与众不同,但是我错了。
      有多少人也是这样:不停地工作,直到身心俱疲,压力无以复加。而且坚信,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只有这样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
      我的工作一直都在身边,在触手可及的手机和电脑里。对于工作相关事情,我总是保持第一时间回复。因为我总在想:如果别人有急事找我,而我恰好没带手机,于是被误解为不想干活,那他们就再也不会找我了。所以,为了不被炒鱿鱼,我就必须以最快速度回复。
      这个逻辑看起来滴水不漏,但如果往深里一想,就会发现破绽。老板真的会因为我在非工作时间回复不及时,而炒我鱿鱼吗?答案是否定的。相比于我们每天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邮件的热血情结,老板们清楚地知道连轴转对谁都没有好处。
      为了帮助员工提高效率,谷歌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调查发现,只有31%的员工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就意味着有69%的人会带着工作回家。实际上,真实数字应该远不止69%——许多人都无法分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谷歌都柏林分部实行一项名为“Google Goes Dark”的策略:所有员工都必须将工作设备留在公司,并且保持关闭状态。该做法的目的是,敦促员工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透支不是一个好办法
      你从不请病假,没有假期,随时待命。你每周工作70个小时,并坚信一切努力都会有回报。然而,工作时间与生产力成正比,只是一场错觉。
      《经济学人》杂志曾报道过一份来自经合组织的数据,表明越是高效率的员工,在办公室待的时间越短。同时,生活骇客网站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最有效率的工作时长为30小时。
      美国人好像从不休假,每年平均每位员工浪费的假期约9.2天,这一数字在2011年还只有6.2天。经合组织的“优越生活”指数显示:经合组织的员工平均工作时长为每年1776小时,每天62%的时间(大约15小时)用于私人生活(吃饭睡觉)和休闲(聚会、陪家人、玩游戏、看电视)。如果除去8小时睡眠,大约只有7小时用于吃饭和个人休闲娱乐,再加上一些没有报酬的劳动,比如上下班的通勤等等。一句话,时间还真是不怎么够用。
      身体需要不断修复再生,我们每天都需要时间来工作—休息—重新整理。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人们每天从警觉状态切换到精疲力尽的循环为90分钟,而我们却试图跟自己开玩笑,用咖啡提神或者单纯忽略身体发出的疲惫讯号。但最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疲惫感会追上你,对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坏的影响。换句话说,每当自我欺骗的时候,其实是在增加透支的可能性。
      工作生活的交叉,指的是你身边的人总会因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而受到间接的影响。如果你带着工作回家,将对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良好的家庭生活会对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与家人、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会让我们重新充满力量。它不仅会给家人带来好心情,你也将收获更多能量,从而再度释放到工作中。就像一剂“爱的良药”。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丢掉工作的恐惧、担心被误以为在偷懒),很多人无法享受这份欢愉。
      记住:适当的喘息是必要的,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充分利用公司的休息福利,能让你在家庭生活中投入更多精力。
      但是,把工作留在公司,听起来简单,要如何执行呢?

      从心理上结束一天的工作
      如果你不想把工作带回家,你需要思考更多。比如,如何处理未发出的邮件以及规划明天及之后的安排。所以,当你离开工作前,先清理一下桌面。一个干净的桌面(或者电脑、邮箱)都能更好地帮你清理大脑。正如我同事Mikael Cho所说,物理上的杂乱会混淆注意力。因为大脑的容量有限,
      我们如何用食物诱骗自己的身体超负荷工作?
      甜食
      碳水化合物
      提神饮料
      而杂乱造成的干扰会降低工作效率。
      我在结束工作的半小时前就开始清理桌面,包括纸质文件和电脑里的文件,可以帮我实现心理上的净化。整理的既是桌子,也是心情。
      结束一天的另一个好方法是:写下第二天的“计划清单”。有了清晰的明日计划后,你将更加明确要做的事情,不会因为太多事情堆在面前,而陷入不知所措。

      记录自己的微小成就
      在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只关注还有多少事没做,而忽略了已经做过了什么。你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让自己骄傲一下?在一天的结尾,重新审视一下计划清单,看看完成的任务,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以下便是我昨天的清单:
      ·完成了一篇文章
      ·完成了博客更新
      ·为博客增加视觉元素
      很多人都不懂得为自己的成就而自豪。自己骄傲一下,这种做法虽然会显得有点愚蠢,但它会帮你建立自信,并更好地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

      保护好私人时间
      如果你花时间制定了一个日程表,小心翼翼地留出一段时间分给家人或者某项特定的工作,请严格遵照执行。这就好像设立了一个提醒,跟时间许下一个承诺——告诉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此外,同短途旅行和贴着“工作”标签的旅行说再见。如果你已经打算好休息一段时间,就一定要让同事知道,他们在这段时间内无法联系到你。忠于自己对时间的承诺,慢慢享受一段假期。除了旅行,这份承诺同样适用于“下班”。真心跟同事们告别,表明今天的事情结束了。这种告别行为可以帮你从工作思维中解放出来。因此,建立清晰的时间表,并且严格遵守,如果无法完成,就想办法重新制定一个。
      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可做到的人寥寥无几。但是,如果连自己都不珍惜个人时间,又怎么指望别人会关心?事情很多,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而过度工作并非好的解决方法。相反,它只会让你生活的每一部分变得更加脆弱、不堪一击。你的健康、睡眠、人际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并反作用到工作。其实,你的老板和同事都知道,你不是工作机器,更何况他们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家人、朋友以及工作以外的生活,因此,关爱自己是件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事情。在每天的结尾,给自己放个假,但在此之前,要先跟自己的时间有个约定。
      (摘自《读者》2014第14期)

  • 婷婷-妈

    2014-8-4 15:12:30 使用道具

    小达人 发表于 2014-7-28 18:44
    305、《当老实人遇到世态炎凉》吴树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 ...

    非常好的文章,感动!
  • 小达人

    楼主 2014-8-6 07:55:13 使用道具

    311、《学问的八层境界》梁漱溟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6 08:11:40 使用道具

    312、《荒谬的苦难哲学》狄马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认为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从而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和伟大。过去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而,现在的“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腆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但母亲的苦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谁应该对这种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还应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其实,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中国人在讲到苦难时,喜欢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但几乎所有的引用者都忽略了前面的几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写不出《春秋》;屈原留在宫中,就不赋《离骚》;左丘眼明,就不会写《国语》;孙子脚好,就不修兵法;不韦仍然是宰相,就不编《吕览》;韩非不囚,就没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圣贤高兴的时候就一定写不成?因而,这是把特殊的历史情境当成了普遍的创造规律。

        实践当然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但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历史经验的不可重复性,有人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权,别的实践就没有了检验的机会,谁能保证它不是真理?曹雪芹全家喝着稀饭,喝酒也要靠“按揭”,居然写出了《红楼梦》,但谁能保证他吃饱喝好就写不出《红楼梦》,或写得更好?

        这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待苦难的问题。苦难在一定的意义上,提升了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了人自我实现的能力,使得一个人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生命的庸碌,甚至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也愿意承认这种苦难哲学对人的安慰作用。但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苦难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是有条件的。这首要的条件就是苦难的承担者必须具有非凡的毅力,超人的心智,以及对自己牺牲较低价值换取更高价值的坚定不移。当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一些人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就,总是得牺牲在他们看来价值较小的目标,但对处于历史关头的承当者来说,这种选择有时会变得异常残酷。因为它不仅要牺牲自己的健康、安逸和生命,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而且更令人丧气的是,即便牺牲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安逸和生命也不一定能换回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它需要牺牲者的才力、勤奋和机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里。可以想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精神被苦难和凄惨的生活窒息。在荣誉、金钱和地位的诱惑面前,在只有按照既定的方式生活才能获得尊严的社会里,要让所有的人都顶住贫困、疾病以及各种世俗专断势力的压迫从事他所心仪的事业,未免是奢望;在离婚、抄家、监禁、杀戮、秘密处决、甚至灭门九族的威慑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向撒旦宣战,而大多数人则选择了投降。在他们看来,自由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牺牲世界上那么多的好东西来保全它,就未必值得。这就是历史上被处宫刑的人多矣,而司马迁只有一个的原因。

        其次,对制造苦难的人来说,也要有最低限度的容忍。我们知道,身被诸苦成就非凡事业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牺牲他们认为价值较低的目标来成就他们认为价值更大的目标。但这种牺牲也得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说,不能剥夺他们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仁人志士可以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但如果牺牲了生命也无法换取更大的目标,这种牺牲就变得毫无意义。在生命保全的前提下,牺牲者必须要能得到最低限度的“自由”或者叫“牺牲的自由”。“文王拘而演《周易》”当然是历史佳话,但我想,商纣王的监狱里一定没有牢头狱霸,否则,保命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推演八卦?进而说明大殷帝国,尤其是羑里监狱当局的管教干部具备起码的人文素质,否则,怎么能允许一个朝廷要犯在监狱里搞科学研究?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晚岁退而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春秋诸国都没有惨无人道的户籍制度,否则,孔子就有可能被当作“三无人员”收容劳教——即使写出《春秋》,也可能因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被秘密监禁;孟姜女不满秦帝暴政,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八百里,成为中国最早的抗暴英雄,但如果孟姜女还没有哭就被割断喉管,她怎么能成为万马齐喑时代的首席女高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冠归乡,写下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隐逸诗篇,但本人自述尚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如果土地收归国有,房屋又面临强制拆迁,恐怕他老人家也难吟唱“归去来兮”;方孝孺恪守儒家经典教义,拒不草诏,被灭门十族,磔裂于市,但如果朱棣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就没有办法以死来完成他的节烈美名……

        中国的传记作家喜欢描摹传主的不幸,以为传主越不幸,他们的人格就越伟大。最终给人一个印象:这些传主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不是靠他们自身的才华和努力,而是靠苦难本身的孕育。但这无法解释像歌德、泰戈尔这样命途顺遂的天才;反而,有可能推出一系列荒谬的结论如果说苦难是对一个人有帮助的话,那么楚怀王就成了推动中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功臣,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迫害和放逐,就没有屈原的《离骚》和《九章》;汉武帝就成了支持史学研究的好领导,他虽然没有给司马迁拨经费,但如果不是他阉割了司马迁的话,司马可能就写不出《史记》;皇权专制就是好,要是没有政治的黑暗和腐败,李白、苏轼、关汉卿就不会留下那么多牢骚满腹的诗篇;甚至奴隶制也不坏,要是没有秦始皇的皮鞭,奴隶们哪会心甘情愿地修长城、筑皇陵?…… 而且,为了让这些才子俊逸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最好让楚怀王、汉武帝、始皇爷爷做得更糟糕些——正如一部汽车,动力越大,牵引力就会越大——作为读者,我们自然就会收获的越多。然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牺牲他的利益甚至生命,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需要,哪怕被要求者是古人或外国人。

        在游览长城、兵马俑、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时,我们常常听到一句陈陈相因的话:“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解说员甚至是学者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是不是愿意发挥他们的智慧?这些“结晶”又是怎样形成的?是由血、汗、水还是葡萄糖析出来的?在我看来,任何一门艺术如果不能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价值,甚至完工之日就是创造者的生命终结之日,那么,这门艺术之所以留存下来,就是因为后人要研究祖先的耻辱。长城也许雄伟壮丽,兵马俑也许奇巧无比,故宫和颐和园也许幽深似海,但作为人类罪恶的象征,我们应该首先记住,这些用白骨奠基,充斥着脓血和眼泪的所谓“艺术”只是因为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拉开了距离“审美”。充其量是坏事里面衍生出的好事,不值得赞美。就像强奸使一个寡妇怀孕,使她晚年的生活有了依靠,但不能因此赞美强奸;流氓将一个少年的腿打断,使他没有资格报名服役,从而避免了“为国捐躯”,但不能因此颂扬“打断腿”;一恶棍无端将一男子阉割,使他没有机会犯生活作风问题,但不能因此炫耀说:“还是阉割好哩!”……

        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你表扬一个太监守贞操,就像在我们的时代你表扬一个下岗工人勤俭节约,农民衣着朴素一样没有意义。只有当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良心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我们的“牺牲”才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善恶在个人不能负责的范围内是没有意义的。一件我们完全不能把握的事件,在道德上就既没有机会获得好评,也没有机会招致恶损。在皮鞭和棍棒下被动地从事一件他完全不得已的工作,和顶住舆论的压力,毁家纾难,成就一项他认为有价值的事业,这二者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不问选择和被迫的区分,一味赞叹受难者的勤劳勇敢,即使他们的工作真对后人有意义,也显得全无心肝。

        由于和意识形态“捆绑销售”的时间太长,中国的文人学士喜欢把一切问题都“泛道德化”。一座诺大的城市十里不见厕所,市民忍耻到墙角排泄,论者归结为“素质低”,而全然不管市政当局的不作为;一个乡村教师三十年如一日,省吃节用,自费买砖,亲自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山,媒体高度赞扬“刘老汉”的“主人翁精神”,而只字不提教育部门的失职对一个老人的身心摧残;一个云南乡村的女邮电员工资不够坐车,步行穿山,独自往返数百公里,好多地方要靠溜索穿越,记者采访完毕,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她的任劳任怨……这种冷血文化培养出的冷血道德鲁迅称之为“瞒和骗”。“瞒和骗”的要诀在于,闭上眼睛,绕开真实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现实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然后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技术改进。苦难和苦难的制造者就这样一起消失。“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鲁迅《论睁了眼看》)看来这种“乾坤大转移”的法术自古有之,于今为烈。

        那么,谁是这种牺牲道德的最后受益者?当一些人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受人哄骗地出售了他们的体能和智力时,谁是这种廉价产品的真正买方?从中国农民的身上我看到了这种道德加减的最后得数。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忍受着非人的苛待,兵来如篦,官来如剃,换来的只是一句“吃苦耐劳”的道德美誉,而几千年来他们的善良、隐忍是不是提高了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呢?是不是使得治人者有些许的良心发现而减轻压迫呢?或者干脆反过来说,是不是在更大程度上出现了相反的变化呢?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打死一只狗熊或猕猴都要判刑,但打死一个农民却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有时还会成为晋升的资本。牛马般地付出,绵羊般地忍耐,换来的却是虎狼般地侵害,那么,这忍耐究竟是助恶呢,还是扬善呢?而几乎所有脑满肠肥的“城市贵族”,甚至是专家教授,开车玩一回“农家乐”回来都盛赞农民的乐天知命,而他们哪里知道隐藏在这笑容背后的是永无止境的伤害积淀而成的无奈。无数次的哀哭使他们知道,哭没有用。没有人因为他们哭丧着脸而给予帮助。德蕾莎修女自述,她在印度贫民窟里帮助的人,从来不上教堂,因为衣衫褴褛;不会哭泣,因为没有眼泪;从来不祈祷,因为没有用;甚至不会请求,因为没有人会理他们。中国农民从来不上教堂,是因为没有教堂;从来不请求,是因为上帝听不见;经常笑逐颜开,是因为不用担心有人会罚他不当农民;不害怕死亡,是因为到地狱也不过就是在水深火热中种地(服苦役)。

        诚然,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可供人们选择的自由总是有限的,但在自由竞争的社会里,人们知道,只要我肯牺牲一些在我看来不重要的价值,加上努力,就总是可以达到目的。再也没有比我十分清楚无论我怎样努力都不能改变命运更令人绝望的了。一个人的处境可以不理想,但他如果知道这只是因为我自己不愿放弃安逸,开辟新天地;只要我愿意,就没有那个人或组织可以阻止我追求幸福的进程,那么,这现状就变得可以忍受。在这儿,忍受不忍受苦难,何时动身追求新的生活,新生活的标准是什么,完全由我自己决定,不是任何领袖或巨型组织灌输的结果。

        当然,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选择自由,但这不能成为某些人和组织剥夺别人自由的理由。社会也不能养活一批专门替别人选择幸福生活的人,新闻机构除了报道真相没有教人安分守己或冒险进取的义务。即便是这样,不幸和悲惨的事情仍然会随时发生,但它与有意识指导人们生活的社会不同的是,这种不幸不是官长和当局合谋的结果,非人为的力量是造成贫富、好坏等不平等现象的主要罪魁。因为它是非人为的,所以这种力量不管是来自市场,还是意外(上帝),它对人尊严和心灵的伤害程度要比有意识加诸的苦难小得多。区别之大正好比不小心摔倒和被人有意绊倒。

        中国人,尤其是那些从皇帝身边讨来了纸笔的人,先是大言欺人,要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老老实实做顺民,做奴隶,不但要做奴隶,而且要从奴隶的命运中寻出美来。时间长了,就自己也糊涂了,只能自欺,骗己。灾难和苦痛一来便背诵亚圣语录:“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而问题是这“苦”、“劳”、“饿”、“空”、“乱”真是由天降的吗?如果真是由天降的,它使人掉价的程度当然要小得多,但我怀疑中国的圣贤鸿儒们多数时候是把人降的疾苦委之于天。因为灾难和痛苦如果是人为的,立即就存在一个如何改良的问题,于是眼睛一闭,嫁祸于天,万事大吉。

        最普遍的人情是:如果疾病、灾难、困顿来源于一种不可知的力量,这种力量你把它称作“上帝”还是“天”都无所谓,要紧的是这种力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而且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你的懊恼不是针对某人的懊恼,你的悔恨不是针对某种势力的悔恨,而且你相信,只要这种力量是来源于“天”的,那么,“天”就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都赐给你不幸。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指天地是一个自然存在,无所偏爱。但你如果知道你的命运是被一些与你一样有缺点、会跌倒、能说谎、有罪性的人控制的,而且这种控制是很难摆脱的,除非你肯牺牲自己的尊严,出卖自己的色相和金钱使那些能决定你命运的人改变决定,你就没有办法使情况好起来。上教堂不行,因为教堂是针对上帝的呼求;去法院也不行,因为凡是能有意识陷害你的社会,所有的权力都是穿一条裤子的。这时,你就真成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世界上最孤苦无助的人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扩大选择的自由,尽量减少牺牲的程度和人数,但在个人选择个人负责的公民社会建立起来之前,我认为,最迫切的任务是政教分离,让上帝的归于上帝,恺撒的归于恺撒。具体地讲,就是将道德从社会实际事务中剥离出来,不要一味怂恿年轻人吃喝玩乐,做新时代的“稻草人”;也不要一味宣扬“苦难哲学”,让人们沉醉其中,无怨无悔,尤其是当号召别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人本身就是“万难”的制造者时,这种“苦难哲学”就尤其显得别有用心。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9 06:25: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2:35 编辑

    313、《木心的“最后一课”》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
      (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在陈丹青纽约的家)
      同学们,新年好。
      今天很难得。那么冷的天,世界文学史结束在很冷的一天。讲课要结束了。
      我来讲讲我是怎样讲文学史的。本来是想把本世纪各个流派全讲完,可是想想,这样讲,能托得住五年讲下来的文学史吗?
      用另外一个方法讲。讲讲我这个示众的例子。从前杀头,是要示众的。这样讲,比较难。向来我在难和易的事情里,择难,从难处着手。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本能了。
      花了一天两夜,写了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完全离开文学史。要托住文学史,要一个够分量的结尾。
      这是我六十七岁时讲的课。等你们六十七岁时,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样,阳光,雨露,慢慢成熟的。伍尔芙夫人讲:“我讲的话,你们不会懂的。”那时她也六十多岁了。
      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
      我敢于讲,我今天讲的,你们可以在六十几岁时读。读了想:幸亏我听了木心的话。
      我听我自己的话。我听的话,是别人告诉我的。比如尼采。我听他的话。不能想象没有尼采,没有从前的艺术家讲的话,不可能有我的。
      幸亏我们活在二十世纪,前面有两千多年,甚至五六千年历史。
      今天我的最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性质完全不同。法国人而不准上法文课,那是非常悲哀。我们恰恰相反,中国人,中国文化,还没有被消灭。
      我对方块字爱恨交加。偏偏我写得最称心的是诗,外国人无法懂。诗,无法翻。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再好,只够读小说、散文,对诗是绝望的。中国字,只能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再想想:能和屈原、陶渊明同存亡,就可以了,气也就平了,乖乖把“世界文学史”拉扯讲完。
      现代艺术,流派,越来越多。这是个坏现象。上次讲过一个公式:直觉--概念--观念。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人类可以划在直觉时代。直觉的时代,很长,后来的流派,都想单独进入观念,却纷纷掉在时空交错的概念里。
      所以我一气之下,把二十世纪的艺术统统归入概念的时代。将来呢,按理想主义的说法,要来的就是观念的时代。
      我呢,是个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者,是个转了背的理想主义者。是向后看的。拿古代艺术作我的理想,非常羡慕他们凭直觉就能创造艺术。
      我爱人类的壮年、青年、少年、童年时期的艺术--文化没有婴儿期的--人类文学最可爱的阶段,是他的童年期和少年期。以中国诗为例,《诗经》三百首,其中至少三十多首,是中国最好的诗。到了屈原、陶潜,仔细去看,已经有概念。屈原么香草美人,陶潜老是酒啊酒啊。
      《诗经》三百篇,一点也没有概念。完全是童贞的。
      李白、杜甫,更是概念得厉害。到了宋,明,清,诗词全部概念化。由此看,我的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转了背的理想主义,事出无奈,但事出有因。
      讲开去: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无奈找不到那么多可爱、好听、好吃、好看的,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我在“文革”中不死,活下来,就靠这最后一念--我看过、听过、吃过、爱过了。
      音乐,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等。食物呢,是蔬菜、豆类,最好吃,哪里是熊掌燕窝。爱呢,出生入死,出死入生,几十年轰轰烈烈的罗曼史,我过来了,可以向上帝交账。“文革”中他们要枪毙我,我不怕,我没有遗憾。
      都爱过了。但还要做点事。我深受艺术的教养,我无以报答艺术。这么些修养,不用,对不起艺术。少年言志,会言中的--往往坏的容易言中,好的不易说中。
      以后,不可能两个星期见面,很可能两个月、两年见一面。我要讲大家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讲了,有备无患。你们用不用,悉听尊便,我只管我讲。是哪一些呢,分分纲目:
      文学是可爱的。
      生活是好玩的。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翻原稿,发现我就此写下去,没有停顿地写完了,可见那么多年,我的思想可以没有纲目。我知道我写完了,算是把我的文学观点架构起来了。)
      先引老子的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真叫做是诗!最近又在看老子,老子是唯一的智者。看到老子,叹口气:你真是智者,是兄弟。
      历来的哲学家、文学家,对人不了解。甚至对老子也不了解。蒙田,不了解人。马克思,对人无知。
      自知者明。我看到牛,想:好可怜。望过去一团黑暗。
      自胜者强,毛泽东能胜人,对他自己,对党,全失败。富,是要知足;百万富翁,不富,因为不知足,他们在玩数字游戏。金钱和健康一样,一个健美男子,天天躺在床上,有什么用?有钱,要会用。中国古代,有些人是会用钱的。倪云林,晚年潦倒,刚卖了房子,钱在桌上。来了个朋友,说穷,他全部给那个朋友。这才是会用钱。强盗打他,他一声不响,后来说,一出声便俗。
      真是高士。
      我的诗的纲领:一出声就俗。
      拉远了。强行者有志。“文革”初,老舍、傅雷……决定去死。为什么?我不肯死。平常倒是想死,“文革”那么凶,我用老子对付:“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结果呢,“文革”持续那么久。我跟老子说:老兄,你也料不到。
      不失其所者久。这个“所”,是本性。
      死而不亡者寿,完全是指艺术家。
      “孔子未亡必霸,而必为人所霸。”
      “老子治国,而生随之亡。”
      这是我从前写的句子。
      “治国平天下”、“窃国平天下”、“乱世治国”,那是政客的事。哲学家不能治国。那是恶人的事。这个世界引起许多哲学家关心政治,可是他们不懂政治。毛泽东、邓小平可以说:你们不懂政治。
      死而不亡者寿。当然指艺术家。当时老子这么说,不知是指艺术家、指哲学家。

      “文学是可爱的。”

      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汤显祖,鸡棚牛棚里也挂着书,临时有句,就写下来。
      电视尽量少看。
      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最有教养的人,家里没有电视。最多给小孩子看看。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
      理解事情,不可以把一个意思推向极端:我也看电视。尼采,克制不住地手淫:这样他才是尼采。
      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读书,开始是有所选择。后来,是开卷有益。开始,往往好高骛远。黄秋虹来电话说在看庄老,在看《文心雕龙》。我听了,吓坏了。一个小孩,还没长牙,咬起核桃来了。
      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
      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我小时候听这些,后来到杭州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居然完全不懂。
      对西方,一开始从基督教着手。要从完全看得懂的书着手。还得有选择。至少到六十岁以后,才能什么书拉起来看,因为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性(非体系),你们现在还不到这个境界。
      认真说,你们还不是读书人。不相信,你拿一本书,我来提问,怎么样?要能读后评得中肯,评得自成一家,评得听者眉飞色舞,这才是读者。
      由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有时会顽皮地想,你们七八个人,一天之中看书的总阅读量,还不及我一个人写作之余泛览手边书。
      这样说,是为了激动你们去读书的热情。
      也有一种说法:我们是画画的,画也画不好,哪有时间读书?这就对了--大家看书不够,就去画画了。
      大陆的新文人画,是文盲画的文人画,看了起鸡皮疙瘩。识字不多的作家,才会喝彩。中国的文人画,都是把文学的修养隐去的。李太白的书法,非常好。苏东坡画几笔画,好极了。
      我不是推销文学,是为了人生的必备的武器和良药。大家要有一把手枪,也要有一把人参--最好是手枪牌人参,人参牌手枪。
      大家还在青春期。我是到了美国才发育起来的,脸上一大堆看不到的青春美丽痘。第一见证人是丹青。他看到我怎样成长起来。在中央公园寒风凛冽中,读我的原稿。
      我很谦虚哩,在心里谦虚哩。
      这样嘛,才能成大器--中器、小器,也要完成。五年来,好处不少的。这些好话,留到毕业典礼上讲。我给每个同学一份礼物--每个人都有缺点,克服缺点的最好的办法,是发扬优点。发扬优点,缺点全部瓦解--不是什么一步一个脚印,像条狗在雪地上走。狗还有四只脚呢,许多脚印。
      五年来,我们的课遭到许多嘲笑。我知道的。一件事,有人嘲笑,有人赞赏,那就像一回事了,否则太冷清--只要有人在研究一件事,我都赞成,哪怕研究打麻将--假如连续五年研究一个题目,不谋名,不谋利,而且不是傻子,一定是值得尊重的,钦佩的。五年研究下来,可以祝大家大器晚成。
      认真做事,总不该反对。嘲笑我们讲课,不是文化水准问题,是品质问题。有品质的人,不会笑骂。
      文学是人学。学了三年五年,还不明人性,谈不上爱人。
      文学,除了读,最好是写作。日记、笔记、通信,都是练习。但总不如写诗写文章好。因为诗文一稿二稿改,哪有把自己的日记改来改去的?鲁迅写--喝豆浆一枚,八分钱--那么当然八分钱,有什么好改的。
      我这么说,是有点挖苦的。他们写这些琐事,有点“浮生六记”的味道。
      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呢,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你们传我一句话,或描述我的有关情况,到传回来时,都走样了。我的说话和文学的严密性,我的生活的特异,由我传达别人的话,别人的情况,可以做到完全达意,而慢慢做到可以达人家的意,比别人更透彻。
      外人听了,会说自吹自擂,你们要替我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普通的健康的老头子。
      我讲这些,有用意的。
      文学背后,有两个基因:爱和恨。举一例,是我最近的俳句:
      “我像寻索仇人一样地寻找我的友人。”
      这可以概括我一生的行为。你们见过这样强烈的句子吗?说起来,是文字功夫,十五个字,其实不过是有爱有恨,从小有,现在有,爱到底,恨到底。
      各位都有爱有恨,苦于用不上,不会用。请靠文学吧。文学会帮助你爱,帮助你恨,直到你成为一个文学家。

      接着讲,“生活是好玩的”。

      安德烈·纪德(AndréGide)的书,我推荐给大家,很好读的。良师益友。他继承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中间人。我现在还记得纪德的好处。当时我在罗曼·罗兰家里转不出来,听到窗口有人敲,是纪德,说:“Comeon,comeon!”把我带出去了,我永远心怀感激。
      纪德有书叫《地粮》(要找盛澄华的译本)。他说:“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原话记不真切了。我是惯用自以为达意的方式重述)这句话,你们能体会吗?
      我可以解释,如果你们能领悟,听我的解释是否相一致。
      人在平时是不想到死的,好像可以千年万年活下去。这种心理状态,就像佛家说的“贪、嗔、痴”--“嗔”,老怪人家,老是责怒;要这要那,叫“贪”;一天到晚的行为,叫“痴”。总之,老是想占有身外之物,买房,买地,买首饰,买来了,就是“我的”,自己用完还要传给儿孙。放眼去看芸芸众生,不例外地想赚钱,想购物。
      学林有个亲戚,打三份工,心肺照出来,全是红的,然后就死了。心理学上,这是个工作狂,其实还是想占有。
      他数钱时心里有种快乐。拼命打工赚钱,筋疲力尽到死,这不是幸福。那些亿万富翁亿万富婆,也不是幸福。一个人不能同时穿两双鞋,不能穿八件衣。
      家里小时候也是万贯家产,我不喜欢,一点乐趣也没有。
      推到极点,皇帝皇后总算好了吧?你去问问他,如果他们看得起你,就会诉苦。
      所以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太阳,将会冷却,地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就要出现冰河期,人类无法生存。可是末日看来还远,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
      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
      张爱玲这点很好。再好的书,你拿去,不执着。这一点,她有贵气。
      不过你们可不要来向我借书--很奇怪。我一到哪里,一分钱不花,书就会流过来。小时候学校因为战争关门了,书全拿到我家里来。现在我的书又多起来了。各种书。
      连情感,爱,也不在乎了。爱也好,不爱也好,对我好也好,不好也好,这一点,代价付过了。唯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把世界当一个球,可以玩。
      诸位还是想买这个球,至少买一部分,但不会玩。
      莫扎特会玩。他偶尔悲伤。他的悲伤,是两个快乐之间的悲伤。论快乐的纯度,我不如莫扎特。他是十足的快乐主义。我是三七开,七分快乐,还有三分享乐主义。
      奉劝诸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眼睛可以。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是快乐。
      你是艺术家,你就是人间的凤凰,一到哪里,人间的百鸟就会朝凤--你这凤凰在百鸟中是一声不响的。
       我外婆家开地毯厂,晒开来,有一天忽然飞来一只凤凰,周围都是鸟叫。学徒看见了,回来告诉老板,老板赶过去,什么也没有。

      凤凰在万物中一声不响。顶多,写几句俳句。
      上次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中央公园,你们问一句,我答一句,就是百鸟朝凤。是一次彩排。我平常散步,灵感比那次还要多。
      可是这凤凰的前身是个乌鸦,乌鸦的前身呢,是只麻雀。
      安徒生说得比我好。他说,他从前是个丑小鸭。他的画和用具到上海展览过,我摸过他的手提箱。
      在座人人都是丑小鸭,人人都会变成天鹅--也有人会丑一辈子。中伤诽谤之徒,拿了我的一根毛,插在头上也不是,插在尾巴上也不是,人家一看,是天鹅毛。
      诸位将来成功了,也有羽毛会给别人拔去用的。对这种事,最好的态度,是冷贤。
      所谓“冷”,就是你决绝了的朋友,别再玩了。不可以的。决绝了,不要再来往,再来往,完了,自己下去了。人就怕这种关系,好好坏坏,坏坏好好,后来炒了点豆子,又送过去(送过去,碗没有拿回来,又吵)。小市民,庸人,都是这样子。
      我已经是绝交的熟练工人了。
      “贤”,就是绝交后不要同人去作对,放各自的活路。他们要堕落,很好,悬崖深渊,前程万里。他们如果有良知,他们会失眠。
      最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
      只要还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良知,他就会失眠。推出山门,回来后就不像样了。他们背离的不是我,而是我所代表的东西。这是我不愿意有,但避免不了的象征性。从小就有,我不要有,就是有,没有办法。
      这种现象的存在和激化,就是生活中的快乐。耶稣行了许多奇迹,我们是凡人,不会有奇迹。但有一点,被你抛弃的人,后来都堕落了。和你一起的人,多多少少有成绩,这就是生活中的快乐。
      我们作为耶稣的后人,教训惨重,再不能上当了。耶稣太看得起人类。犹大,我指叫那些背叛的人为“由他”--由他去吧。
      生活像什么呢?像上街去买鞋,两双同价的鞋,智者选了好看的,愚者选了难看的。生活像什么呢?傍晚上酒吧,智者选了美味的酒,愚者买了烂酒,还喝醉了。
      所以,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今后到欧洲去旅行,一路看一路讲,我们可以看看会发生什么。
      生活听起来没有奇怪,人人都在吃喝玩乐。没有享受到的生活,算不上生活。把生理物理的变化,提升为艺术的高度,这就是生活、艺术的一元论。
      生活嘛,庸俗一点,艺术,很高超--没那么便宜。
     
       三,“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1950年,我二十三岁,正式投到福楼拜门下。之前,读过他全部的小说,还不够自称为他的学生--被称为老师不容易,能称为学生也不容易啊--小说家的困难,是他的思想言论不能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我同福楼拜的接触,直到读他的书信--李健吾写过《福楼拜评传》,谢谢他,他引了很多资料--才切身感受到福楼拜的教育。我对老师很虔诚,不像你们对我嘻嘻哈哈。
      那年,我退还了杭州教师的聘书(当时还是聘书制),上莫干山。这是在听福楼拜的话呀,他说:
      “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
      当时我在省立杭州第一高中执教,待遇相当不错,免费住的房间很大,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学生爱戴我,其中的精英分子真诚热情。初解放能得到这份位置,很好的,但这就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换作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我雇人挑了书、电唱机、画画工具,走上莫干山。那时上山没有公车的。
      头几天还新鲜,后来就关起来读书写书。书桌上贴着字条,是福楼拜说的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
      长期写下去,很多现在的观点,都是那时形成的。
      修道,长期的修道。丹青在时代广场的画室,就是他的修道院,天天要去修道的。
      让你的艺术教育你。
      对子女的好,好在心里,不要多讲。我对朋友的好,也不讲。以后你们成熟了,我要评,只要好,我就会评。评论,要评到作者自己也不知道的好,那是作者本能地在做,评价从观念上来评。
      用福楼拜这句话,意思是:我甘愿为艺术占有,没有异议。回顾这些往事,是说,艺术家一定要承当一些牺牲。你们承当过多少?你们还愿意承当多少?清不清楚还要牺牲点什么?
      不值得牺牲的,那叫浪费。
      宗教很明白:你要进教门,就得牺牲。吃素,不结婚,不说绮语。但宗教所要的牺牲,是杀死生命,很愚蠢。可是杀而不死,修道院弄出许多事来。
      福楼拜不结婚。他对情人说:你爱我,我的构成只有几项观念。你爱那些观念吗?
      艺术家的牺牲,完全自愿。
      当我指出这个愿望,你点头,那么,我明打明指出:哪些事你不应该做--这事是虚荣,那事是失节--你们听了,要受不了的。可就是这些事,使人不甘离开常人的生活。
      可能你会说:“您老别含糊,尽管说,咱们能改过的改,不能改的慢慢合计。”不,我不会明说的。
      古代,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类到了现代,一切错误,全是明知故犯。现代人的聪明,是一个个都没有“一时糊涂”的状态,倒是有“虽千万人我往矣”的犯罪勇气。现代人中,恐怕只有白痴、神经病患者,可能质朴厚道的。正常人多数是精灵古怪,监守自盗。
      这就是现代人。我们生在现代,太难归真返璞了。
      来美国十一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我叫好,叫的是喝倒彩。
      生活里没有这样便宜。
      年青时在上海,新得了一位朋友,品貌智力都很好。某日谈到上海人无聊,半点小事就引一堆路人围观。正说着,对面马路霎时聚集十多人议论什么事,那朋友急步过去看究竟,我就冷在路边,等,这真叫孤独,又不好意思就此走掉,呆等了好久,他才兴尽而归。现在还是这样,我老被人扔在路边--这条路,叫做艺术之路--我老了,实在比较好的朋友,可以等等,等他从彼岸兴奋归来。普通朋友呢,不等了,走了。骂我不讲意气,独自溜了?这种顾虑似乎不必要。新的情况是,跑去看热闹的人,就此消失在热闹中,不回来了,所以大大减少了等的必要。
      也许你要问:为什么艺术家一定要有所牺牲呢?
      这一问者,大抵不太愿意牺牲,因为还没弄清艺术是怎么回事,怕白白牺牲--我可以彻底地说: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个最好的梦。
      我们有共享的心理诉求。你画完一张得意的画,第一个念头就是给谁看。人一定是这样的。权势、财富,只有炫耀,不能共享,一共享,就对立了,一半财富权力给了你了。情欲呢,是两个人的事,不能有第三者。比下来,艺术是可以共享的。天性优美,才华高超,可以放在政治上、商业上、爱情上,但都会失败,失算,过气--放在艺术上最好。
      为了使你们成为艺术家,有这么多的好处,你可以牺牲一点吗?
      既然分得清雅俗,就要嫉俗如仇,爱雅如命。我中秋节买月饼,回家就把月饼盒扔掉。这么俗的设计,不能放在家里。
      决绝的不再来往,不要同不三不四的人厮混,听了几年课,这点鉴别力要有。跑过家门的松鼠,长得好看,我喂它吃,难看,去去去。
      虚荣有什么不好?就是没有光荣的份。两个“荣”,你要哪一个?要克制虚荣心,算不算牺牲?你试试看。
      如果你真能被艺术占有,你哪有时间心思去和别人鬼混,否则生活就不好玩了。因为你还在艺术的边缘,甚至边外,艺术没有占有你,你也没有占有艺术。所以你的生活不会很快乐,甚至很烦恼。怎么办呢?
      好办,再回到前面讲的,人活着,时时要有死的恳切,死了,这一切又为何呢?那么,我活着,就知道该如何了。
      所以时时刻刻要有死的恳切,是指这个意思。
      1994年,我愿大家都有好的转变。课完了,我们将要分别,即使再见面,要隔了一层了,校友见面,客客气气。过去这一段,今后得不到了,想来心有戚戚。
      怎么把这个气氛延续下去?有个想法:将来成立一个文学研究会,远话近说,先酝酿。文艺复兴,从个体户到集体户,要有个形式。这是新年的新希望。目的,要入世,做点事--也是一种牺牲,绑出去,示众。
    (摘自“共识网”)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0 06:13:5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2:41 编辑

    314、《农具的眼睛迟子建
       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
       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有养牲口,用犁杖耕田时,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因为我们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又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开头是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在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了土豆清除“异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一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曼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铲地时就不背水壶,因为酸浆早已存了满腹的清凉之汁等着我享用。
       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絮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太短太短了。
       我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呈现一派萎靡之气,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园田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的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热爱我们家的农具,热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
       我们家使用过的那些农具早已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女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岁月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缕温和、平静的光芒。
    (摘自《爱你》2014第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1 20:42: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2:37 编辑

    315、《中国人弄丢了器物精神》流沙
        杭州的菊英面馆开在中河南路,靠近雄镇楼,未上《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在那吃碗面需排队半小时,现在有人在朋友圈里吐槽,说现在吃面需要排队一小时了。
    菊英面馆我经过几次,但都不是饭点时刻,这家面馆最吸引我的倒不是那里“片儿川 ”,而是每年7月至9月,会放两个月的暑假,这在整个杭州也是绝无仅有的。老板说,钱是赚不完的,让员工也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应该是老板的态度。
       菊英面馆的老板真的是有“态度”的,一般面馆的卫生,抹抹桌子拖拖地就可以了,而在这家面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吊扇上的灰尘每天也抹一把。
        我认为这是久违的“器物精神”。什么是“器物精神”呢,是对物件的钟爱,也可延伸于对从事的工作注入情操和人生态度,再说得大一点,那就是精神追求。
    菜场里有十几个肉摊,其中有一摊位与众不同,体现在刀具上,别人的摊贩刀具粘着肉沫子,或是血淋淋的,他的呢,一块纯白的毛巾,时常擦拭,每一把都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整齐摆放。它的案台也干干净净,一丁点木渣也没有,他倒不像是在卖肉,像是在西餐厅。有人买肉,一刀下去,手势一拉,一块肉就割下,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这也是器物精神。
       我没有与他做过交流,许多客户说他的肉摊清爽,清爽是外在的东西,其实里面是有文章的。可惜,去年底肉摊新一轮调整,肉贩不见了,不知他现在还卖不卖肉了。
       中国其实是一个具有“器物精神”的民族,在明以前的中国古代,无论是中国人的科技发明水平,还是生活水准,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也远远地高于西方人。最能体现中国器物精神的就是瓷器和丝绸,瓷器的功能本来就是盛饭盛菜,用个陶钵和竹筒也能达到,但中国人把它艺术化了,瓷器出口到西方,让西方叹为观止,它们发现原来吃饭的器具也可以做得这样美。丝绸也同样,把衣料这种生产必需品艺术化了。
       而反观当下的“器物精神”,我认为是缺乏的,换言之,今天我们的精神需求是低的或者说是不入流的,大家都奔着利而去,大家从小到大都在想一个问题,怎么赚到更多的钱,很多人没有精神追求。所以一个生意极好的面馆一年要放两个月的假,是让人不可思议的;天天耗费时间擦洗店面的里里外外也是不可思议的。
       再看我们使用的一些生活器具,严格地说,都是垃圾产品,并且让人非常奇怪,反而是垃圾产品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市场。
       也有人把“器物精神”等同于“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只是它的第一个层次,更高的层次就是器物的美化,甚至艺术化,你制作一个物件或是完成一项工作,不仅仅为了实用,而是内心所需,自觉而为,然后乐此不疲,
       就像那位卖肉的师傅,这样让人低看一眼的行业,里面也可以有人生态度。
    (摘自《意林》2014第1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2 13:55:27 使用道具

    316、《生命教育的暗伤》张丽均
       假如你和母亲只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当年,这道残忍的选择题就曾摆在杭州某小学的学生们面前。结果,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让自己活。这“可怕的选择”着实吓坏了命题人。命题人打着“生命教育”的旗号,用这道题拷问孩子的灵魂,他巴望着每一个孩子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他错了,压根就错了。
       无独有偶,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题目叫《我的五样》——心理老师出了一道题,“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便写了“空气、水、太阳、鲜花、笔”;然后,心理老师让大家“舍四保一”,作者便仅留下了“笔”……语文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也曾对作者的选择发出过质疑——“空气、水、太阳”都没了,不就意味着生命也没了吗?那还要“笔”干嘛?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们早就磨练出了一身硬功夫,那便是,在没道理处讲出大道理来,这便有了“笔乃作家之魂,比命还重要”之类牵强的讲解。
       许多老师按照编者的意图,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也试着写出“我的五样”,然后,一样样舍弃,最后只剩下那最最宝贵的一样。学生嘻哈着写,老师嘻哈着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游戏。
       也有例外,上虞市一位语文老师在带着十几名澳洲学生做这个游戏时就遇到了意外情形——女孩们在“舍四保一”环节中动了真情,她们实在不忍划掉“上帝、父母、朋友”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她们选择了哭泣。在我看来,她们所交的“白卷”才是货真价实的“满分”。
       在我们的教育中,“生命教育”一直缺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它周期长,牵涉广,最重要的是,它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明确知晓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究竟能否区分出高低贵贱。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他的课堂上为大家展示了这样一个案例:你正站在天桥上,突然,你发现天桥下面的电车刹车失灵了,而不远处的轨道上正走着五个人;你身边有一个胖子,把他推下天桥,就可以成功阻挡电车前进,从而拯救那即将被电车撞死的五个人。问,你怎样做?桑德尔教授说:如果按照边沁(英国哲学家)“功利主义哲学”所强调的“为最多的人谋求最大的利益”,那么,你完全可以将那个胖子推下天桥;然而,“胖子”珍贵的个人利益得到应有的尊重了吗?
       不管我们以怎样柔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在父母和自己之间、父母和朋友之间做出生死抉择,我们都是在残暴地威逼着学生去蔑视生命、亵渎生命、戕害生命。什么样的痴汉笨伯才会将一次次意念中对爱者的无端埋殡命名为“生命教育”?一个个伪命题横陈于孩子面前,让单纯稚嫩的心无所适从。在我看来,不论是“舍一保一”还是“舍四保一”,那被舍掉与被保住的,都已受到无可告语的暗伤……
       生命本无高低贵贱之分。越是愚钝的手,越试图掂量出生命的高低贵贱。殊不知,你掂量得越认真,你受到的伤害就越大。

    (摘自《特别关注》第5期)

  • londianxc

    2014-8-13 15:14:19 使用道具

    学习一下。感谢啦!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4 06:10: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2:50 编辑

    317、《卧游全世界》李敖
        我的一个好朋友叫做马宏祥,他在联合国做事,住在瑞士日内瓦。在日内瓦湖边他有房子,住在那里非常快乐。有一次他从日内瓦回来,跟我谈日内瓦的湖,我也跟他谈这个湖,湖旁边有个叫做Chillion的房子。我这个好朋友听了以后吓了一跳,他说:李敖,你去过日内瓦啊?我说:没有去过。他说:你怎么知道日内瓦湖旁有Chillion这个房子?我说:我当然知道这个房子啊,我卧游。拜伦的诗里面还特别写了这个Chillion,它是个监狱,地下室里面关着囚犯。我这个朋友佩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发现你李敖一个土蛋,你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瑞士日内瓦湖东边这么一个小小的、古典的小房子你都这么熟悉,你真是神了。
        虽然没有去过,可是我就能够用我的资料我就到了那里。我给大家讲过,在九一一事件那天晚上,我做的电视节目里面,当时我就断定那个飞机不是意外,而是有意撞上美国的双子星大楼的。原因就是说:它如果是意外的话,驾驶员会操纵它掉到纽约河里。那条河叫哈得孙河。我没有去过纽约,可是我知道那条河,所以我认为应该掉到那条河里,不应该平着撞到这个建筑物上面去。这就是完全根据我脑子里卧游得来的这些资料。
        你们会笑。你们喜欢游山玩水,会说你李敖没有去过,没有身临其境。所以我认为那种口口声声说我一定要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才过瘾的人太笨了。天下名山胜景这么多,你一样一样都要亲身到那个地方才过瘾,才觉得不虚此行,我认为你这样来取得人生的经验,太慢了,太笨了,太累了,不好。所以我的理论,跟着约翰逊发展出来了,就是:不是不值得看,而不值得跑去看。所以一切以身临其境的标准,来作为你个人的经验的时候,我认为作为人类这样太笨了,为什么呢?人类的本领就是应该取得间接的经验嘛。我要做过汉奸,才知道汉奸什么感觉,我要做过妓女,才知道妓女什么感觉,你这种人太笨了嘛。你的想像力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动动你的想像力呢?所以我看到一个名山胜水的时候,看到那个风景的时候,我会用各种资料来汇合成我的想像,我可以天马行空构成我的想像。人若没有这种想像力,不能够做任何的文学活动,也不能够做任何的艺术活动。为什么?太笨了。我李敖到今天为止,在台湾连续住了五十五年,台湾的很多风景,阿里山什么我都没有去过,我也不以为是遗憾。没有去过又怎样?所以我认为,不是没有去过就不了解,你照样可以了解它,并且可以用很奇怪的方法去了解它。
        这是我一个很怪的理论,我把它叫做反旅游论。大家听了以后没人不笑的,觉得你李敖怎么这么不晓得人生的趣味。可是我告诉你,人生的趣味在于保留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保留了很多永恒的空间。照片在这里,你越看越知道自己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能够看到多少呢?所以我认为,今天很多年轻的、成年的或者退休的朋友,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旅游,到处坐飞机,到处住旅馆,去看这些山水风光,我认为他们看的还没有我看的多,至少他们知道的没有我知道的多。我有我这种土法炼钢的方式,配上现代的摄影科技,我觉得开拓我的视野,就是非常好的。所以王宠惠说看看画片就好了,东奔西跑去看什么呢?我觉得是对的,只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看的画片不够多、不够好,现在我们可以用更多、更好的照片,配上我们丰富的想像力,把它结合在一起,在家里面就可以卧游世界,不用东奔西跑了。(摘自《意林》2014第1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4 06:20: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3:03 编辑

    318、《好文当如老僧闲话怀墨
      当代散文家的问题是抱负太大,譬如很多人写山水,总要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这个很可怕,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在我看来,这样的散文是第二重境界,最高的境界还是返璞归真,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散文家应该少讲一些文学抱负,最好有意识地剔除人生杂念,把平常心放在脑海。这样的散文才会儒雅敦厚,这是我向往的境界。和一朋友聊天,谈到散文写作的风格问题,我们一致认为好的散文应该是老僧闲话,这个说法有些武断,也有些个人中心化,其实好的散文也可以儿童活泼,稚子烂漫,也可以青春飞扬,也可以中年云淡。
      唐朝有个叫司空图的人,他把诗歌的风格分为24种,雄浑、冲淡、高古、典雅、自然、含蓄等等。散文也是一样,什么风格不是问题,关键看你如何去写,有没有写出自己的性情。

      当前的散文写作,有个奇怪的现象,尊重和喜欢落后部分,譬如你写在北京上海纽约的生活,不被看好,你写在新疆沙漠、西藏高原生活的散文,却叫好一片,仍在简单的以农为本。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有一种写作者很会拔高,譬如写吃饭、写字、旅游、穿衣,这些最平常的生活,他们都能纳入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美其名曰叫思想性写作,而且称之为“纯散文”。别的都叫野狐禅,你若写了人生的现实内容,写了生活的细节,叫泥沙俱下,是要被那一类写作“清理门户”的。

      很多自以为是的纯散文,这几年越看越腻,山水树木花鸟虫鱼已经不是山水树木花鸟虫鱼,而成了作家主观意识的某某某,写来写去都是一厢情愿,写来写去都是强吻。写作像谈恋爱一样,你情我愿才可以,也就是说你对所写作题材的把握,得水乳交融,若不然,别人读了憋闷,你写的时候也累,写的人和读的人都被囚禁了。
      对题材把握的水乳交融,不是一味写实。水乳交融,就是说你得在按部就班的过程中开出虚幻,开辟异在,开通自由。

      青年人写作容易有抒情过多的毛病,所以青年情怀的文章,容易坠入稚嫩。但没关系,抒情就抒情吧,毕竟处处可见性情,这个就很珍贵和难得了。一个人成熟期的写作,艺术自然上当然会更加完美,但容易闪烁其词、文过饰非。
      青年情怀的文章,容易坠入稚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青年情怀虚的东西太多,譬如谈恋爱,他们买不起房,买不起钻戒,只能送一束花,但假设过日子,你没房,只有一束花,那谁都不能和你过日子。虚得有实做底,没有实就是虚高。古人告诫我们:“虚高有妄言。”那如何实呢?生活和读书而已。

      走一个地方,以及看一座山,见一条河,吃一顿饭,或者认识一个人,无来由或无新意地感慨一番,自我消闲可以,写成文章,意义就不大,意思也不大。看见蜜蜂采蜜,见到山河壮阔,就牵扯出建设新国家的想象,就可以联想到祖国大地的万丈豪情,即便不说是妄言,也过于勉强。因为几千年以来,蜜蜂都在采蜜,山河一直辽阔。当然你可以写蜜蜂采蜜,也可以写山河壮阔,但蜜蜂山河等等其实是表相,蜜蜂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山河内部也大有文章可做。要披着蜜蜂和山河的外衣,写自己真实的性情,这样才是自我的文字。

      好的散文要有旧气,这个旧不是旧衣箱里曾祖父的旧衣服,而是曾祖父的水烟筒或者金银珠宝,这些旧才有持久的价值。这样的旧的文字,会随着时间的流失,产生出包浆。

      简洁,是散文的美德。欧阳修主笔《唐史》的时候,给编修们开过一个编前会。在大街上,一匹疯跑的马踩死一条狗,他请大家把这件事写一下,同僚们尽显笔端功夫,几十个字上百字不等。欧阳修说,诸公这么修史,一部唐史,我要盖多大房子才装得下。“问:内翰以为何如?曰:‘逸马杀犬于道。’”欧阳修用的六个字,既周到,也形象传神。
      还有一个故事,欧阳修写《醉翁亭记》,第一句“环滁皆山也”,初稿不是这样的,而是交代了四面八方的山,定稿简洁有力,初稿却拖沓。当然,简洁过度就会矫枉过正,欧阳修自己主编《新唐史》,就因为太简洁,很多地方语焉不详,这需要我们警惕,很多时候过犹不及。

    (摘自《爱你》2014第8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很给力!
  • 小达人

    楼主 2014-8-18 07:01:3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8-18 13:04 编辑

    319、《 莎士比亚是科学家?》曹玲
       人们熟知的莎士比亚有很多身份,唯一没有的是科学家。在他450周年诞辰之际,人们梳理了他的作品,从中读到了新兴的宇宙学论述以及形形色色的精神病学描写,甚至有人认为他开创了现代医学。

      宇宙学灵感:包罗万象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午夜时分,哈姆雷特父亲的幽灵来到埃尔西诺城堡。值夜岗的守卫伯纳多告诉哈姆雷特的朋友霍雷肖,夜空中出现一道亮光时幽灵便会出现。“昨夜,正当北极星西边的那颗星/在同一位置照明了此夜空时”,伯纳多的话被幽灵的到来打断。
    哈姆雷特与幽灵
       《哈姆雷特》绘画作品:哈姆雷特在埃尔西洛城堡见到了父亲的幽灵
       《哈姆雷特》中出现的那颗星很可能是超新星爆发。1957年11月,一颗出现在仙后座的明亮新星照亮了夜空。今天我们知道那是一颗超新星,超新星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恒星爆炸死亡,它是如此明亮,几个月时间内亮度都超过了金星。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观测到它,并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描述,这个奇特的幽灵现在被称为“第谷新星”。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天文学事件,以往被认为是文学手法,天体即某种预兆。但是近年来,人们对莎士比亚的星空有了新的视角。研究者认为,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1564~1616)适逢科学革命时代,很多新研究、新发现和根深蒂固的旧有学说发生猛烈撞击。
       哈姆雷特在独白中隐约问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很久以来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打破了地心说的垄断地位。地心说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建立了数学模型。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直到哥白尼之前很少有人对此提出异议。
       最初,哥白尼的观点没有改变这些看法,据天文学家罗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于1556年出版的《知识的城堡》一书记载,此时哥白尼在英格兰已经有了一些追随者。20年后,天文学家托马斯•迪格斯(Thomas Digges)出版了第一本详细分析哥白尼学说的论述,这本名为《天体运动的完整表述》的书中甚至包含了一个太阳系图表,恒星无限地向外扩展,将亚里士多德的有限宇宙拓展为无限宇宙。
       《哈姆雷特》剧本诞生于1546年。在第二幕,王子预见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这可能暗指一个新的、无穷的宇宙。莎士比亚很可能受到第谷的影响,第谷在黑文岛对超新星进行了详细的观测,距离《哈姆雷特》一剧中主要场景发生地艾尔西诺城堡非常近。值得注意的是,第谷的两个亲戚分别叫作罗生克兰(Rosencrans)和盖登思邓(Guildensteren),与暗中监视哈姆雷特的间谍名字雷同,而这两个名字在丹麦人中并不普遍,剧中其他角色均采用普通名字,命名手法非常不一致。
       最近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的天文学家皮特•亚瑟(Peter Usher)认为,整个戏剧可以被看作一个席卷欧洲的科学革命的预言。“剧中弑兄篡位的角色克劳狄斯(Claudius),名字与提倡地心说的古天文学家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相同,莎士比亚在给人物命名时别有用心。”亚瑟告诉本刊记者。
       科学革命的冲突也反映在戏剧的行动和对话中。当哈姆雷特宣布他打算返回维滕贝格继续学业时,克劳狄斯宣布这样的举动“有悖(Retrograde)我们的愿望”。亚瑟认为这暗示行星逆行(Retrograde),正是这种星体的运动最初激发人们了解天体运行。虽然亚瑟的观点很可能夸大了剧中天文学的影响,但是《哈姆雷特》暗示剧作者已经吸收了一些新的天文学理论。
       在《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也反映了新的天文学观点。第一幕第三场中,俄底修斯说:“诸天的星辰,在运行的时候,谁都恪守着自身的等级和地位,遵循着各自的不变的轨道,依照着一定的范围、季候和方式,履行它们经常的职责;所以灿烂的太阳才能高拱出天,炯察环宇,纠正星辰的过失,揭恶扬善,发挥它的无上威权。”牛津大学的乔纳森•贝特(Jonathan Bate)指出:“强调太阳中心可能暗示着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学。”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改良望远镜,人们用肉眼即可看到更多的星体,进一步动摇了地心说的地位。1610年,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它们的位置不断改变,不符合古典天文学的宇宙观。
       1611年首次公演的《辛白林》最后一幕,主人公辛白林进入梦乡,四个家族的鬼魂围着他转,并呼叫罗马神话的众神之王朱庇特(Jupiter)。听到他们的请求,朱庇特下降出场,四个鬼魂围绕他旋转。这一幕是否暗指木星(Jupiter)以及伽利略新发现的四颗木卫星?亚瑟和马萨诸塞州大学莎士比亚研究学者斯科特•梅森诺(Scott Maisano)以及牛津大学的约翰•皮彻(John Pitcher)都这样认为。
       但是16世纪90年代莎士比亚开始创作戏剧时,他知道这些新的观点吗?1572年只有8岁的他,怎么会记清夜空的情况?目前没有任何书信或者日记有确凿证据表明他对天文感兴趣,只有迹象表明他可能接触过这些新知识。学者发现莎士比亚和迪格斯家庭有大量联系,他们的住处在伦敦北部只距离几个街区。迪格斯读文学的小儿子伦纳德(Leonard)是莎士比亚的戏迷,曾为莎士比亚撰写过首批出版剧目封面上的诗句。
    莎士比亚很可能和布鲁诺也有联系,当时布鲁诺在欧洲宣扬哥白尼的学说。他不太可能认识布鲁诺,但可能会通过街坊兼御用印刷师理查德•福尔德(Richard Field)获得布鲁诺的天文知识,因为理查德曾经在印刷过数本布鲁诺著作的印刷师手下当学徒。莎士比亚也可能认识布鲁诺的熟人,来自意大利的翻译家约翰•佛罗里奥(John Florio),佛罗里奥是莎士比亚一个赞助者的家庭教师,他也曾列举过几段佛罗里奥翻译的蒙田散文。这些观点刚开始被主流学术界所注意,也可能是夸大了莎翁作品中“科学”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莎士比亚有一颗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超越了人类,直指自然本身。

       精神疾病记录者:他“发明”了人类
       癫痫、精神崩溃、睡眠障碍……16世纪的医学非常粗陋,但莎士比亚笔下却描写了大量的现代医学细节,剧中一些角色的行为往往和现代医学所描述的神经疾病症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莎士比亚细致的描述激励了后世的研究者,其中一个例子是弗洛伊德。他在儿时读过莎士比亚,并在精神分析学作品中加以解读。弗洛伊德曾经说:“早于我的诗人和哲学家发现了无意识。”耶鲁大学的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认为弗洛伊德所指的即是莎士比亚。
       佛洛伊德对莎士比亚的兴趣可能是在参加了医学先驱让-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的讲座之后形成的。沙可是法国神经学家,被称为“神经病学之父”,他关于神经官能症和癔症的理论让弗洛伊德从神经病学转向了心理学。沙可常常分析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特征,至今为止仍有很多神经科学家在课堂上仍然使用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作为案例。他作品中丰富的细节描写意味着一些症状的灵感很可能来自真实生活。或许大师被来自伦敦圣玛丽伯利恒医院的故事所影响,这原本是一个小修道院,1377年开始用来收容精神病人,后来成为臭名昭著的疯人院,早年人们经常在作品中描写疯人院的故事。当然,没有人会认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应该被当作医学报告来读,但这些来自生活的观察可能会帮助他塑造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
       神经科学家如何解读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以麦克白夫妇为例。麦克白经常出现幻觉,他走向邓肯的卧室时,“一把滴血的刀在他眼前晃动”,有声音告诉他,他再也无法入睡。这些症状表明他有认知功能受损,无意识举动,失眠和精神崩溃。是否有一种精神疾病能够囊括他的行为?一些病人,特别是来自苏格兰的病人,表现出了类似的退化,麦克白可能患有朊病毒病,这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亚急性海绵状脑病,被认为是库贾氏综合症的变种,简单来说另一个版本就是疯牛病。
       麦克白夫人则是另一回事,她患有典型的异睡症,异睡症包括夜惊、梦游、磨牙、尿床、梦呓等等。麦克白夫人有梦游症,梦游时会洗手。15分钟洗一次手说明她有强迫症,试图洗掉想象中的污点。她说,这双手就永远洗不干净吗?如今,洗手被认为是减轻情绪压力的做法。
       再比如李尔王。80多岁的李尔王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平均寿命,他说话狂妄,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快语速,这是帕金森症的症状之一。他有时候不认识自己的女儿,有时候又能认出来,甚至还相信自己已经死了,这是科塔尔(Cotard)综合征的症状,这样的患者感到自己已不复存在,并认为其他人,甚至整个世界包括房子、树木都不存在了。李尔王的整体症状提示他可能患有路易体痴呆,这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形式,仅次于帕金森症而居痴呆的第二位,主要临床表现为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及以视幻觉为突出代表的精神症状。
       以哈姆雷特为例,刚刚丧失亲人的哈姆雷特认为人活着不值得,说“我早已把生命看得轻如鸿毛”。他冲动、意外地杀死了女朋友的父亲。他的情绪极度摇摆,忽高忽低。他会很温柔地对待奥菲丽娅,也会展现出残忍和暴力。他的机智和洞察力首屈一指,同时又忧郁、犹豫不决。根据最新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哈姆雷特的症状暗示他患有抑郁狂躁型忧郁症。
       诸如此类的分析还有很多。布鲁姆甚至说莎士比亚“发明”了人类。意思是虽然各种性格特点的人都早就存在,但在莎士比亚之前没有人如此详尽地记录他们,激励后代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管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莎士比亚对近代精神医学有着无法否认的影响。

       莎士比亚为何吸引我们:他能改变大脑
       利物浦大学的文学教授和心理学家菲利普•戴维斯(Philip Davis)和班戈大学的心理学家纪尧姆•蒂里(Guillaume Thierry)第一次见面时,他说:“我的梦想就是理解莎士比亚如何改变大脑。”蒂里这样一位神经科学家能帮他忙吗?他们加入了一个小范围的研究团队,通过词汇、微妙的双关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来检测作家的天赋。
       数世纪以来,学者们认为莎士比亚掌握的词汇量比同时代的人更大,他畅游在这个巨大的词汇池塘里捉鱼。但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休•克雷格(Hugh Craig)却发现莎士比亚的词汇量并不比他同时代的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汤玛士•梅道登和本•琼森更大,使用的术语也没有比同时代的人更复杂,制造新词汇的比率也没有什么不同寻常。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莎士比亚天才的精髓,为什么他的作品如此扣人心弦?莎士比亚自己写道:“我最擅长的是给旧词穿上新装。”戴维斯和蒂里集中研究莎士比亚熟练运用的词类转换,这在西方被称为“功能转换”。比如《奥赛罗》中,当伊阿古说服奥赛罗相信妻子苔丝德蒙娜不忠,他告诉奥赛罗:“这是最刻毒的恶作剧,魔鬼的最大玩笑,让一个男人安安心心地搂着枕边的荡妇亲嘴,还以为她是一个三贞九烈的女人!”(O,'tis the spite of hell,the fiend's arch-mock,To lip a wanton in a secure couch,And to suppose her chaste!)这段台词把动词kiss(吻)替换成名词lip(唇),同时使用wanton(放荡的)这样一个形容词作为名词。再比如《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写道:“他用话骗我,姑娘们,他用话骗我。”(He words me girls,he words me.)其中word本是名词,这里化作动词,形容巧言令色的行为。蒂里说:“莎士比亚常常在场景转换时使用‘功能转换’,这让大脑有一个‘哇哦’的时刻,从而加强戏剧感。”莎士比亚这种“功能转换”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觉到与正常的语法不符合,但是却又不妨碍他们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这种手法在不伤害传达意思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奇性,唤起读者更多的注意力和认知水平,让阅读变得更有挑战性。
       这类似于魔术表演,人们虽然明知其中隐藏着一些小花招,但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这种困惑会让大脑十分兴奋。蒂里说:“伊丽莎白时代的其他作家也这样用,但是莎士比亚沉迷于此。”
       当他们发现如此微小的语法转换却会在大脑中引发不小的触动时,他们惊呆了。脑电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莎士比亚的句子激活了大脑中与情感以及自传体记忆有关的区域,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复杂生活事件的混合记忆,此外还激活了基底核,这是一个双语切换时会激活的区域。蒂里说:“他迫使大脑更加运转,更深层地处理信息。”
       除了词汇,莎士比亚的舞台指示也说明他非常敏锐地理解了观众的想法。牛津大学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同一时间追踪很多人的思想活动,他的研究表明,我们真实的社交活动会受到一些限制,三个或者更少人在场时,我们会交流一些流言蜚语,比如别人的想法或感觉;如果有四个或者更多人在场,我们会倾向于谈论那些没有多少争议的话题,比如天气。
      邓巴和他的同事分析了莎士比亚的舞台指示,显示他如何以类似的方式约束人物谈话。在莎士比亚的剧中,通常情况下只有两三个人谈论另外一个角色的想法和感受,比如苔丝德蒙娜对奥赛罗的副将凯西奥的致命感情;而四个或四个以上的人谈论的则是更普通的主题,比如一场战争。另有学者研究了同时期其他作家的作品,发现其他作品中关于感情的谈话只有半数发生在两三个人之间,而莎士比亚戏剧中这样的比例达到90%。“这说明莎士比亚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观察家。”邓巴说。目前,邓巴的论文正在审核中。
       对于邓巴来说,这是一个为期三年的研究项目,他将研究戏剧心理学。或许这些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接近戴维斯的目标,更好地理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剧作家如何改变我们的头脑。用神经科学的方法分析文学,诸如此类的研究隶属于一个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名为“神经文学”。“这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来思考我对戏剧的直觉和反应。”邓巴说。或许这是一个探索莎士比亚的勇敢的新世界。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2 21:08:53 使用道具

    320、《过于用力的母亲》章红
          这个妈妈总是在焦虑中,时刻面临崩溃——的确,她已经很累很累了,为了心爱的女儿,她一直承受着很大负荷。
          仅以孩子交友为例:初中,女儿和同桌相处不愉快,她出面找老师调换座位,为女儿指定同桌;高中,害怕女儿孤单,亲自出马为女儿寻找伙伴;大学,女儿和室友因为房间摆设有分歧,她给女儿室友发短信,警告她不要欺负自己的孩子……
          她舍不得女儿受一点点苦,所以要干预女儿的一切:女儿喜欢小动物,但妈妈坚持让她学会计,因为以后好找工作;女儿开始交男友了,妈妈亲自去打探男孩学业与家境,因为“她不会看人,她看人不准的”;女儿上大学后出门旅游,订的旅馆也须由妈妈过目,并且以“不安全”为由取消女儿的预定……
          情形很像幼儿园那种“两人三足”游戏:妈妈与女儿各有一条腿绑在一起朝前蹦。女儿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与妈妈紧紧捆绑,谁都走不快,谁都很痛苦。妈妈经常累得要崩溃,女儿则烦躁万分,不是对妈妈出言不逊,就是极力挣脱与躲避。
          我跟这对母女分头都聊过天。妈妈竭尽了所有能力来爱孩子,倾其所有地付出,母爱之真挚深切毋庸置疑。然而,爱有时候也会走到反面,当妈妈觉得再也扛不动这一份焦虑了,就会恨女儿“不懂事”,“不听话”,不让她“省心”,极端的时候甚至考虑要断绝母女关系。
          女儿明白妈妈的付出,但又完全受不了妈妈,即便寒暑假回家也是一有可能就往外面跑,避免和妈妈待在一起。
          女儿既想挣脱妈妈,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妈妈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一天女儿沮丧地对妈妈直言:“你把我教成了这个样子,我怎么办呢?”从小,女儿每一步都按妈妈的意旨往前,人生全然由妈妈来安排、掌控。然而,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觉醒,当她发现这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便想挣脱,想要自由。设想一下当她真的重获自由,会不会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此时人生又该何去何从?

          一个幼儿在地上跌一跤,哇哇大哭,妈妈心疼万分却不能代替他疼痛。事实上从那一刻起,便昭示了人是这世上的独立存在。无论妈妈多爱孩子,那疼痛都注定只能由孩子自己承受。
          无论妈妈怎么用心用力,都不可能帮助孩子规避人生道路上的所有风险。因为,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是他自己的。那是广阔而未知的道路,某种意义上,风险也正是人生道路魅力与价值的所在。
          龙应台曾说,世上唯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孩子总要长大,他必将离开家庭的庇护去探寻自己的命运,从那一刻起,他的冒险将超出你的视野范围。身为母亲,你无法跟随,无法保护,你只能深怀祝福在一旁观看。
    (摘自《视野》2014第1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4 07:02:06 使用道具

    321、《细节的背后》林东林
      1800多年前的陈蕃,经常被老先生拿来训后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当年,15岁的陈蕃独处庭院习诗读书,院子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他父亲的老友薛勤劝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不讲究的陈蕃,后来争锋外戚,抗衡宦官,在朝纲崩乱的时候,在百余年之间维持汉室乱而不亡,出力最多,功劳最大。
      陈蕃虽然最终扫了天下,这个例子,我觉得既有普适性,又没有普适性,譬如正方有王安石,而反方有张居正。
      对王安石来说,他最大的逸闻就是生活上不修边幅、不讲究。据说,他长时间地不换洗衣服,长时间地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这使他的衣服上到处是汤汁、油渍、汗迹。而且他不但不在意外表,而且不讲究吃食。有一次宋仁宗大宴群臣,要所有人都自己在御池中钓鱼,由御厨用钓上来的鱼做每个人想吃的菜。大家都拿上鱼钩和鱼饵去钓鱼,只有王安石一动不动,而是把盘子里的鱼饵吃光了,最后在众人的惊讶声中,表示已经吃饱了。
      然而邋里邋遢的王安石,在整治上却有一股神勇,在北宋大地上厉行变法,一心打造一个兵精马壮的强大帝国。
      与王安石相比,张居正则是个重视生活品质和细节的人。“须长至腹”的美髯公张居正,不但颀面秀眉目,还爱修饰整洁,衣着华美,还长期在身上涂抹香脂,几乎堪称帅爷。同时,张居正的家居生活也相当奢华,他喜好收藏古玩,又好女色,他对女色的要求也相当高,不媚不近,不艳不取,他的部下、抗倭英雄、海上战将戚继光,就曾不惜重金购买数个被称为“千金姬”的美女,还有在与倭寇对阵多次斩获的珠宝及春药,都献给了他。
      但令人不解的是,同样是宰相之位,同样是一心变法,在王安石面前是寂寞小径,山拦海阻,皇上也且行且疑,最后杳无踪迹;而张居正一出手,却能呼风唤雨,令出必行,即使身死而功业却成,为什么?从一方面来说,固然是王安石没有绝对权力,受制于朝野民间的反对力量,而张居正在孤儿寡母和满朝文武那里有大威严,又有冯保联手,一切皆能畅行,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英雄谋局造势皆仰赖个人的性情和手腕,两人的差别究竟在哪?
      从生活细节和为人来看,那个一心要做“商鞅第二”的王安石,其实非常性情。
      他穿衣吃饭都是冷则穿饿则食,不讲究,也不要求,他回南京后住的半山园,也是“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它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寒碜简陋到极点;在官场上他待人也是如此,全无人情盘算,但问喜恶与否,皇帝欣赏他他就谈得甚欢,跟好友司马光政见不同就君子绝交,苏洵即使以文章名动天下,他因为不喜欢也不发一词之赞。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那么还可以看看他对儿子的态度。其子王雱为人骄横、狂妄,王安石变法受阻,他动辄即要砍了韩琦、富弼的头,但王安石却十分溺爱,并百般袒护,尽力为他谋私,还为他在皇帝面前保荐,在其33岁病死后,王安石甚至还为他建祠堂写颂词。
      由此可见,“拗相公”王安石的“拗”,他的变法态度之坚决、之一意孤行,只是一种认死理而已,不是英勇,更不是理性,而是一种大性情,只是这种性情是以一种反面的极端表现出来而已。事实上,人情冷漠是他性之所致,溺爱儿子也是他情之所寄,王安石表面上的瘦、硬、狠其实都是纸老虎。
      跟王安石相反,张居正看似时髦圆滑、熟稔交际、流连女色,事实上则极端理性。
      张居正初一入仕时,也曾经像王安石一样,清流不粘锅,因而四处碰壁,青云无望,后来他辞官周游天下,一段出世的路上悟得入世的精要,所以他后来在官场闪转腾挪,在高拱和徐阶这样的厚黑高手中能如入水之鱼,在纷乱的政局中能自保自升,清醒自知也。
      要知道,没有坚忍的信念和大力自持,戒酒戒烟一类事,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一生自认“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极重义气,对最早赏识他的顾东桥,对后来提拔他的徐阶,都体恤有加,但同时他也能在温情之外另备刀剑,以兵法处理朝政,“杀以止杀,刑期无刑”,“盗者必获,获而必诛”,“士不用命,则士之过也,杀之无赦”。
      再譬如用人,民间的青天大老爷海瑞,何以张居正始终不重用他?一句话,海瑞固然是清官,但却不是能臣,张居正曾对吏部尚书说:海先生是好人,但我要用的是好官。好人大节不亏,不贪不懒,做事有规矩;而好官不然,上要让皇帝放心,下要让老百姓得实惠。若搞得国家收入大减,百姓生活不能提高,就不是好官,所以呢,还不如让海瑞做好人。
      相比而言,王安石识人用人,则未免不明。他用的多是一些巴结阿谀在行、谋事做事欠缺的小人,不但不能替他尽心尽力推行变法,还要在中间设卡中饱私囊,最要命的是,这样的人不但不能帮王安石的台,还要拆他的台,在他树倒猢狲散之后,反而倒打他一耙。

      张居正生前,既立过大功,同时也大节有亏,他肯定能想得到后世的毁誉。他还知道,所有现世的富贵荣华和温柔乡统统都带不走,后世浮沉的唯有功名,所以他像武则天树无字碑一样,墓中什么都没有放,仅有一条玉带、一方砚台。
      后人很难想明白,权倾朝野、抄家抄出十万两白银的张居正,墓中为何空空?
      我觉得是这样,张居正是个现世的人物,在所有学法家的人物中,唯有他最接近商鞅,一生只求建功立业,不管身后荣辱。虽然商鞅接受了封地,面南而王,张居正也一生优渥、奢侈无度,但那都是对凡胎肉身的贿赂,和他们追求的帝国功业无关,所以在墓中他什么也不放,因为什么也带不走,他所有的努力、用心、情意早已付诸江山,如此也就够了。
      中国人都是清流,有一种近乎苛责的道德洁癖,欣赏超人、完人和圣人,一方面要做事的人有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事的人有品行,这很不现实,两者兼具的人很难在中国社会中杀出一条洁白的路来,在帝制人治时代,历史的前进不免要以血开道,以权行事,绝非那些不粘锅、不共舞的人所能成事的,而恰恰是只问成效、不管手段的灰色人物才能谋功。
    (摘自《视野》2014第1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4 07:05:46 使用道具

    322、《古希腊哲学家答问》王亦川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最困难的?”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
       毕阿斯出生于古希腊普里埃耶城。一次,当普里埃耶城遭到围攻时,居民们纷纷带上自己最贵重的财物四散奔逃,只有毕阿斯一个人赤手空拳。居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离开时,他回答说:“因为我的一切都在我的身上。”
       有人问梭伦:“为什么作恶的人往往富裕,而善良的人却往往贫穷?”梭伦回答:“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有人问古希腊的庇塔乌斯:“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庇塔乌斯回答:“既没有什么奢侈品,也不缺少必需品。”

       有人问赫拉克利特身体健康的重要程度,赫拉克利特说:“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
       有人问赫拉克利特:“过去的事情能否更改?”赫拉克利特回答:“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个满脸愁苦的病人问安提丰:“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所以我要活下去。”
       有人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亚里士多德回答:“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有人问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处?”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人。”
    (摘自《视野》2014第16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我很喜欢!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6 06:25: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10-1 07:00 编辑

    323、《公主梦·公主病》蒋肖斌
           有网络歌手唱过一首歌,名叫《公主梦》:“每个女孩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公主梦。里面会有英俊的王子,和公主踏着南瓜车过着幸福的生活。”
          周杰伦也唱过一首歌,名叫《公主病》:“要我学后羿射太阳,因为你说太热。哥们儿都笑你活在自己童话世界,你说不是的话怎么叫公主。看来这位公主,病得好像不轻。”
          公主梦和公主病,大概就像一张渐变色卡,随着年龄增长和程度加重,原本美好的红玫瑰,也终将变成重口味的蚊子血。

         
    公主是女孩们从小的梦想
          世界上最孜孜不倦追逐“公主梦”的莫过于迪士尼公司。从1937年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开始,直到2013年的《冰雪奇缘》,他们打造的诸多公主形象经久不衰。这些迪士尼公主对千千万万女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她们身上,小姑娘们学会了爱,懂得了美,知道了幸福就是“王子和公主从此生活在一起”。
          近年来,迪士尼公主电影不断加入新的元素,比如勇气、责任、叛逆、冒险。有人从女性视角把13个公主形象作了一番分析,得出结论,这些年来,公主们越来越自强不息,追求独立、平等与自由。原本依赖王子来解救的公主(《睡美人》),开始主动去追求幸福(《小美人鱼》),后来还把王子打得落花流水(《冰雪奇缘》)。
          对普通人家的女孩来说,成为公主是她们从小的梦想。但公主梦如果发展到眼里只有自己、他人皆是臣民,那么就真的成了“公主病”。
          比如,×姑娘习惯晚睡,每天宿舍熄灯后都会用笔记本继续看电视剧、打游戏。其他人进入睡眠模式后,经常会被她发出的各种声音吵醒,键盘声、洗漱声、脚步声、甚至哭声——看韩剧看哭了。
          一个团队的人都在机场准点集合,只有Y姑娘姗姗来迟。她慢吞吞下车后,还悠然地喝着咖啡,走得不紧不慢。见面后,没有道歉,一句“不好意思来晚了”就算过去了。
          Z姑娘和朋友一起去吃饭,喜欢发表评论。菜里有葱姜蒜,“看见就恶心,哪里吃得下啊”,菜里放了香菜,“这个味道太难闻了,我都想吐了”……虽说各人口味不同,但只要和Z姑娘在一起,必须都得点她喜欢的菜。
          有人根据严重程度把“公主病”分了几个等级:轻度是装嫩,不管年龄合不合适,粉色、蝴蝶结、蕾丝一股脑儿往身上招呼,开口闭口“人家”、“酱紫”;中度是懒惰,别人的事情别人做,自己的事情也让别人做,无论如何也不能累着自己;重度是挑剔,吃饭要去高档餐厅,穿衣要名牌,连卫生纸都得用特定品牌;绝症就是自我中心主义,我的眼里只有我,独断专行。

         
    落入凡间的资深少女
          聪明的姑娘从小就有很多方式替自己圆梦。比如,头上缠块围巾、脸上遮块纱布,就是一个阿拉伯公主;偷抹点儿妈妈的口红,再穿上高跟鞋,就是美艳不可方物的白雪公主;和小伙伴们自编自演一出王子救公主的戏码,就更具现场感了。
        各人的公主梦虽然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点,比如整体风格走可爱甜美系,最爱白色和粉红色、穿裙子、留长发,再比如说话娇声细语、行动温柔优雅、内心敏感脆弱。
          大部分小公主长大后,或是转化成了邻家小姑,或是进化成了女汉子。但也有人大梦不醒,仍然怀揣着一颗资深少女心,历久弥坚。
          网上有一家名叫“××大布娃娃”的服装店,不卖童装,却满眼的蕾丝、蝴蝶结、泡泡袖、蓬蓬裙。这家店因为风格太过“出众”,还成了某论坛娱乐八卦版的热门话题。一名网友说:“看到这种衣服,总会想两个问题,一是这样的衣服是谁在穿呢?二是穿这衣服能去哪儿呢?”
          除了打扮粉嫩,资深少女还处处透露出自己的天真柔弱。一档爱情类综艺节目中,某个23岁的女生一口童音,擅长撒娇卖萌,男朋友觉得和她上街“像带着个娃娃”。在另一档真人秀节目中,一个年过不惑的女演员,常规表情是嘟嘴鼓腮、娇嗔发嗲,据说她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

         
    集体生活最能暴露公主病
          公主梦的另一大元素是矜贵,成群的仆人召之即来,从来不用操心洗衣做饭之类的俗事。
         《格林童话》中有一位豌豆公主,能在铺了20张床垫和20床鸭绒被的床上感觉到下面压着一颗豌豆,还为此整夜没合上眼。童话中的王子为找到这样皮肤娇嫩的公主欣喜不已,但如果在现实中,摊上如此娇生惯养的姑娘,似乎并不是件愉快的事。
          集体生活最能暴露“公主病”。有人爆料自己的室友特别矫情:动不动就说自己皮肤特别嫩,不能晒太阳;手指划破了个口子,就大呼小叫;矿泉水瓶盖从来都是让别人开,连易拉罐都说打不开。
          还有人讲了一件身边事。上大学时,刚分宿舍的第一天,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只有一个姑娘淡定地坐着涂指甲油,因为她妈妈正爬在上铺帮她整理被褥,她爸爸正在一趟一趟地来回跑,打开水、买午饭、擦桌子、拖地……
          正式开学后,全宿舍的人都不自觉地成了这姑娘的保姆。“平常帮她打水买饭就不说了,寝室没电了,宁可等我们一天也不会出去买。从不分担公共卫生,说自己不会。桌子上堆满了零食、衣服、书本,从来没收拾过。同宿舍同学一起出去玩,她不肯带开水,嫌重,必须买矿泉水,还不愿意等公交车,嫌累,必须打车。她妈妈也是宠她宠得厉害,每星期来学校一趟帮她洗衣服。”
          这姑娘并非不知道室友对她有意见,不过对“生活白痴”的评价,她却不以为耻。在一次熄灯后的“卧谈会”上,姑娘不经意地说起,爸妈告诉她,女孩天生是要人照顾的,这样才显得高贵矜持气质佳。
          “女孩要富养”观念的流行,造就了一大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她们外表与常人无异,打扮谈吐与年龄相符,学习、工作和社交也和别人差不多,只是日常生活始终无法自理。她们在做公主梦时,大概只记住了公主负责谈恋爱就行,却忘了白雪公主会扫地、会做饭、还会烤苹果派呢。
    (摘自《青年文摘》2014第1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4-8-27 08:40:55 使用道具

    324、《孤独的海子》葛闪
     海子去世已经25年了,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是我的老朋友。
       遗 书

      我和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一起工作了5年。教研室里面靠墙搭了一个硬板的架子床,用一个五合板与教研室隔开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由胡老师和我住着。
      现在想一想,海子就是在他去山海关前一天的黎明时分,在外边的教研室里创作了他最后的诗篇——他的遗书。当天晚上9点钟左右,我拉开我的抽屉去找烟,结果看到抽屉的左边有几沓白色的复印纸,每沓都折了三折,整整齐齐的,一沓一沓摞放着。一般人对自己的抽屉是熟悉的,有没有什么东西是知道的。多了这些纸我感到有些奇怪,打开一看,第一沓纸上,标题是“遗书”,是写给教研室主任的,我赶快把胡老师喊来,我们一起一封一封打开,有写给学校领导的、写给他爸爸妈妈和弟弟的、写给一禾的等。我们感到问题严重,赶快给教研室领导打电话告知这件事。我们一直担心海子,又觉得他是不会死的。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校长办公室打来电话证实了这一不幸的消息。

        孤 独
      大家说海子把遗书放得整整齐齐,说明当时他头脑非常清楚,不像有人描述的他去山海关前心智混乱。他确实很清楚,他不是因为混乱而离世,他去世最根本的原因是孤独,因为孤独、寂寞,痛心而死的。
      海子因为远离父母家乡、缺少亲情而孤寂,他一直想回家乡,而不想留在城里。
      家乡有父母兄弟血浓于水的亲情、农家少女纯朴甜美的爱情和自己心仪的职业——乡村教师,还有到处鲜花盛开的醉人美景。
      海子也因为缺少爱情或者爱情受到很大的挫折而痛苦。从政法大学的东门出去,穿过一条不太宽的马路,就是小月河,河上有一座桥,过了桥就是我们散步的花园。一个风和日丽的傍晚,我和海子走到桥上时,好像是聊到有人爱读他的诗,他说:“有喜欢我的诗的女孩,但没有给我做饭的女孩。”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这话时看似很轻松,实际内心很失落。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觉察到他的这种失落,因为在我们面前他永远是一张笑脸。这之前有一个政法大学的女学生很爱读海子的诗,海子就几次去宿舍找人家,后来他意识到女孩只是爱他的诗歌,并没有喜欢他这个人。于是,他写了首诗表达自己的痛苦之情。
      1987年暑假,我们政治系组织老师去北戴河度假。当时北戴河人还不多,一天晚上9点多,海子和我偷偷摸摸溜出房间(按照规定是不能私自出去的),翻过宾馆带有尖刺的大铁门,来到了海边。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天空挂着一轮明月,我们背后耸立着三四十米的山岩,面前的海浪有节奏地冲向海边,然后又退了回去。海子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海,我说我也是。我们心情都很放松,欣赏着海浪的他不由自主地吟诵到“宽阔的海浪,像万匹白象奔腾而来”,这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恐怕读者是第一次读到,因为当时在场的只有我和海子。
      海子也爱讲笑话。去北戴河时我们坐在车上,每个人都要讲笑话或者唱歌,以活跃气氛。轮到海子时,他说他不会唱歌,就讲了个笑话:一个农村的书记组织社员学习,念到该页最后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翻到下一页只有一个字“响”,书记自言自语地说怎么第二页才“响”。海子多次给我们说的一个笑话是:一个诗人认为黄河是母亲河,发誓要去黄河体验生活,创作一首关于黄河的诗歌。一天,他终于来到朝思暮想的黄河边,放眼望去,满眼发黄的流水夹带泥沙,一点诗意都没有,诗人很失望,伤心地离开黄河,说了一句:“黄河啊,你真黄!”
      他热爱俗人俗世,但又不太谙熟世故。有一次他的妈妈来北京看望他后,他去西直门送妈妈回家。西直门那里是交通枢纽,小商小贩比较多。他告诉我们,有一个商贩卖哈密瓜,不停地吆喝着一块钱一块钱,他以为一个整瓜一块钱,就和妈妈一起吃,一口气吃了13块。吃完后他给人家一块钱,那人说一块瓜一块钱,结果他只好付了13块钱。现在看来13块钱不贵,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钱是他工资的1/4多,但是他描述这件事时,好像是在说别人,似乎并不太在意。在现实生活中,海子是一个比较大度的人,但他内心还是很敏感的,比我们普通人要敏感得多。
      然而最重要的是海子精神的孤独、心灵的孤独,他的诗歌很少为圈内诗人所理解或者认可,这是他最大的孤独,天才的孤独。

       书 事
      读书、买书、写书(诗歌)、借书、教书、还书,即我说的“书事”,海子和我们在一起主要是和书有关的一些事。
      大约20年前,我就购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子的诗》,一直放在我的书房,与我朝夕相伴。我时不时翻翻看看,封面上的他对着我微笑,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使我觉着他并没有死。
      海子教书也是很浪漫的。不像我们上课前一定要写讲义,海子从来没有讲稿,但是在课堂上侃侃而谈,颇受学生欢迎,因为他教的美学课和他的诗歌密切相关。我在他的书架上好像也看见过几本美学的教材,比如《美学概论》等。
      海子非常热爱读书,甚至可以说是着魔。有一天我去他的房间,看到他的书架上可能有上千册书。他说昨天读了一晚上歌德的《浮士德》,那本书有好几百页,估计他读了很多遍,有时只是浏览。
      海子读诗是在深夜,写诗也是在夜色中进行的。他的诗歌几乎每一首都有“黑夜”“黑色”“黑暗”“夜色”等词语。他曾经对我们说,他写诗前要喝一点点白酒,大多数是北京二锅头,不能像朋友聚会时喝得那样多。这时窗外寂静无声,无人无物;室内海子自己在微醉状态中忘掉自己,真是庄子所说的“物我两忘”。这个状态就是他写作的状态,孤独、寂静、无我、无声,天马行空、笔走龙蛇,这就是海子写诗的状态。
      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等伟大的诗人几乎都是在孤独中创作了伟大的诗篇,也在孤寂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诗句则永垂不朽,至今活在人们的心中。海子喜欢、热爱、崇拜这些伟大的诗人,学习并试图超越他们,在对待有形的肉体上也想模仿他们。
      海子创作了叶赛宁组诗,一共有5首,概括了叶赛宁的一生。海子与叶赛宁有诸多相似之处,出生在乡村,自称为乡村诗人,和父母相处时间不长,内心敏感,爱情曲折,诗风相近。甚至海子也写了绝命诗——现在多数人认为是海子去世前3个多月创作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种说法也能成立,但是我更倾向于他在离世前12天,即1989年3月14日凌晨三四点创作的《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
      这应该是海子对其短暂辉煌一生的真实、生动、准确的写照。今天,将来,直至永远,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摘自《读者》2014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