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刘基《郁离子》
郁离子曰:“小人其犹膏乎?观其皎而泽,莹而媚,若可亲也。忽然染之则腻,不可濯矣。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而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见于声,形于色,欲人之知也如弗及。是故
君子疾夫尾尾者。”
小人,一般在未得志的时候,都低声下气,尾尾焉。一旦得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成了角色,岸岸焉。
正派的人,一定要在他“尾尾焉”的时候,就离他远远儿的。
元朝,无名氏《金元散曲》讥讽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