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摘自邂逅美国的方老师的博客

很多人认为美国读书很轻松,假如能到美国的高中留学,毕业后进名牌大学就跟玩儿似的,毫无鸭梨。其实,这种看法大错特错。
美国的中学教育并不像中国那样一切以“升学率”为中心,管你能不能读下去,想不想读,一律按照进一流大学的要求来强迫每一个人学习。因此,中国学生在备战高考的时候,熬夜、做题海,完全是常态。

美国的中学生毕业以后进大学的选择比中国学生多很多:没有任何入学门槛的社区大学,年满18岁就能入读,无需通过任何入学考试。在社区大学完成了基本的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以后,完全有可能转到一所名校,把剩下的三、四年级的课程修完,也算是从名校毕业。因为美国的世界级名牌大学比中国多得多,因此,随便一所周立大学,在世界的排名都有可能比清华北大要高,而州立大学的录取门槛也不高。因此,想进普通大学,美国高中生实在不必熬夜,只要老老实实地认真学习,每一科取得良好以上的成绩,进普通的州立公立大学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这对于想进名牌大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曾经有人说,美国因为名校多,因此,学生不会像中国那样全都集中在清华北大。然而,即使集中在常春藤盟校那八所,竞争也是超级激烈的。全美国有三万五千多所高中,假如常春藤每所学校都录取一千名新生,也只不过有八千个学位,那三万五千多所高中,每所一个最好的学生申请,就有三万五千多个申请人。所以,美国的名校的录取率基本都在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几左右,可见竞争激烈的程度。

美国大部分世界级名校是向全世界开放招生的,没有“高考地区歧视”,甚至,一个在中国的学生想进哈佛比一个在波士顿的学生可能还容易些。所以,美国学生并不具有多少优势。

想进美国名校的学生,从高中一年级(九年级)开始,就必须一直选修最挑战自己的,难度很高的课程,甚至是大学程度的课程,而且,还要保持平均分满分。美国高中的科目评分不是根据一次考试决定的,而是综合平时作业,研究项目,考试测验等综合评价。哪一个方面差了,就可能把整体成绩拉下,最惨的,是一门科目的成绩差了一点点,是无法重修的。考试一次半次拿好分数容易,可是每一次交上去的功课或者测验都拿好成绩,从高一一直拿到高四,都是很好的成绩,这样就很难了。为了让自己交上去的功课每次都是最好的,美国学生很多都熬夜写作业或者做研究写论文。

美国高中生可以选很简单容易读的科目,能毕业,可是想进名校就没有竞争力;然而,选修很难的科目,在难度方面,就比中国的高中课程的课要难多了。假如是文科的,要读很多书,查很多资料;假如是理科的,同样也要读很多书,还要用课余时间做实验。假如上大学的科目(AP课),老师是按照大学生的程度来要求,无论是作业量,题目量和阅读量都比高中课程要多得多。天资不是太高,却硬要上这些课的学生,只有用勤奋、用时间来换好成绩了。

举例来说,我们学校开的中国语文荣誉课,学生经常要在一个星期内通读某一个作家的三部以上的作品,分析写作风格,分析各种修辞对于表达主题方面的影响,分析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而且还要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对比,然后写出有自己观点,并使用作品具体例子来支持观点的论文至少十五页。这样的要求,即使在中国的高中语文课里面都不可能存在。而英语作为学生的母语,AP课就更加要求高了。中国高中的母语课(即语文课),绝对不会要求学生填词写古体诗的,也不会要求学生写短篇小说。但是,美国高中的英语课,按照一定的韵律写古体诗根本就是基本要求;写短篇小说还必须仿照某种风格的,不能乱写。

这样难的东西,不花时间是不行的。但是,美国的名牌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学业成绩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另外,很大部分要看学生是否具备领导才能,是否能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名校因为申请的学生众多,已经不满足普通的义工经验或者社团活动的领导经验了,它们动辄要求学生有国际视野,有能够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和经验,是需要花时间的。

美国名校的录取官都很聪明:假如一个学生所有的科目全A,SAT和ACT能考满分,而且还考了8门AP,门门满分,手里还拿着两三门AP课,还是学校足球队四分卫,篮球队后卫,教委会学生代表,市议会青少年论坛的主持人,市长办公室的学生联络官,能写代码,能杀木马,去洪都拉斯帮灾民建过房,参加世界奥数赛得过金奖,这种人,有这样多的时间做这么多事情,假如不是神,距离神也不远了。假如不熬夜,有谁可以做那么多事?

2008年,我有一个考进了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学的学生,全奖。她最突出的贡献是成立了一个缅甸女生扫盲促进基金会,帮助缅甸的女孩子上学读书。因为时差的关系,她经常要在凌晨跟缅甸那边的学生领袖通话联络,刚好就利用这个机会熬夜。她说,她经常会在晚上八点左右睡觉,然后把闹钟调到两点,凌晨起来以后就熬夜到早上六点,又是新的一天,要准备上学了。

“读书,社会活动,睡觉;我只能要两样。”这个女孩子说。

她代表了大部分没有校友关系,不是富豪,无法拼爹,但却希望进入美国顶级名校的美国学生的共同经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进入竞争白热化的名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熬夜的程度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学生是自觉选择熬夜;中国的学生可能是被迫熬夜而已。
教育观点
1294 查看 12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qisimiao

    2014-7-31 17:15:48 使用道具

    拜读了!!国外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嘛!
  • 猫妈家的虎妞

    2014-7-31 17:58:04 使用道具

    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不打算上名校的,可以选择不熬夜,只要你按步就班老实听课完成作业,就能上一般的学校。而中国不是的。中国整倒的是全体孩子。
    就好像……你说国外都是天堂,必然不是,但是,只要你不是身染恶习,你可以好好地活地面上,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也不用担心急病了居然医院不收,甚至也不用担心老来如果儿子不孝居然就没地方住没饭吃没人送终。就是说,基本的生活是可以保障的。想要出人头地,没有任何地方任何时代,可以轻松达到不必付出代价,所以要上天堂,当然也不是容易的事。可是中国……我们13亿人多数是在为基本生存而奋斗。我们不存钱怕孩子上不成学,怕生病住不了院,怕生老病死仍然在依靠亲人扶持,而不是社会和国家为我们作保。
    同样的,想上名校,不用付出代价的话——你可以相信是神话,天下真正天纵其才的人,绝对不可能很多。
    一句话,那些让我们羡慕的国家,不是可以学习轻松就能上名校,不用费力气就能活在天堂,而是他们至少保障了不必拼死拼活也能过得还可以的绝大多数人——多数孩子学习出来是上不了名校的。而且,那些社会也并不像我们当下这样过度功利,并不是逼着每一个孩子都去在书中找颜如玉或黄金屋,他们那里的阶层和职业歧视,要比中国社会小得多,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 小黑牛

    2014-7-31 18:03:43 使用道具

    适合中国高中教育的孩子其实是极少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只是在国内付出的努力不太可能换来相应的素养,在人生发展最黄金的高中阶段这样浪费时间精力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 sumaut

    2014-7-31 18:59:53 使用道具

    一份付出一份收货。
  • Beryl

    2014-7-31 19:01:33 使用道具

    学习了,感谢分享。
  • lxcseven

    2014-7-31 20:05:06 使用道具

    确实需要大力推进法 治化了!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 zoufei80

    2014-8-1 07:33:02 使用道具

    这大多数的保障就足以让我们的孩子羡慕了
  • wendyou70

    2014-8-1 10:49:52 使用道具

    美国教育是普及教育加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没有精英教育
  • zmhui_wuhee

    2014-8-1 12:15:46 使用道具

    楼上有人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雅轩

    2014-8-1 12:38:55 使用道具

    主要是熬是都熬着,所期待的美味程度不同
  • suki_kwok

    2014-8-3 19:24:15 使用道具

    从来都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拿到的收获,这是在哪里都一样的
  • echo415

    2014-8-8 16:59:59 使用道具

    我来说说中国高中生几点睡觉,就我自己,10点过,所以根本不具任何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