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我也来说个很无奈的事。
孩子现在一直上的托班,秋天就上幼儿园了。
最近托班老师一直在教认字,听说过孩子认字多了,不好。
就连我们现在讲故事时,孩子也总是指着书中她认识的字念着,
也有很多她认错了。
托班竟然教了认识“夏”

现在,孩子能认识的字有
高 春 夏 爸 妈 爷 奶 大 小 山等

我主要担心孩子现在的认字状态,很热衷啊。。。

难道就这样下去?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武汉飞鱼 + 20 确实有嫌疑,有的孩子认字后就不看图了。
4832 查看 30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unshen

    楼主 2011-7-5 10:48:56 使用道具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现在把上学时的事搞定,上学了做什么?
  • ccmbrr

    2011-7-5 10:52:49 使用道具

    认识就认识,不刻意的教就可以了,再说孩子认识字了,你可以引导孩子过渡到亲子阅读上,何乐而不为呢?
  • zhuwenting

    2011-7-5 10:53:59 使用道具

    如果小孩喜欢认就认吧,现在幼儿园都教认字。我倒不喜欢,因为我给他讲书的时候他都去注意字了,不去看图了。
  • yunshen

    楼主 2011-7-5 10:55:35 使用道具

    ccmbrr 发表于 2011-7-5 10:52
    认识就认识,不刻意的教就可以了,再说孩子认识字了,你可以引导孩子过渡到亲子阅读上,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是,孩子现在不看图,光注意看哪个认识了
  • 41074067

    2011-7-5 10:57:36 使用道具

    只要孩子喜欢,没什么不好的
  • shuling

    2011-7-5 11:00:34 使用道具

    顺其自然吧!孩子喜欢认就认呗!像我们现在快上学的年龄,我们都在努力扩大她的识字量!所以在努力地多多阅读!呵呵!
  • 叮叮当当

    2011-7-5 11:02:34 使用道具

    我家的倒是不一样,马上4岁了看书还是只看图。读的任务全全是我这个当妈的。想让他开始自主阅读,但是人家不配合。幼儿园也教一些字,大概每周,或者两三周教4个字左右。
  • ccmbrr

    2011-7-5 11:15:37 使用道具

    我们家的现在只看图,不看字,也很烦。
  • ayan1214

    2011-7-5 11:22:27 使用道具

    我们现在也是只看图,不看字。
  • 武汉飞鱼

    2011-7-5 11:22:40 使用道具

    太早认字不好,孩子眼睛还没发育好,图画书上有些字虽然少,但是字体还是很小,不利于孩子的眼睛。
    而且认字后就去找字看了,确实有点影响孩子看图,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应该多看图。
    多读图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很有好处,但是前提是好书好图,而不是那些速成的电脑制图出来的粗制滥造的图书。

    我只能给些建议:既然孩子已经开始认字了,家长也不要刻意去阻拦,而是从另一个方向引导一下,比如选一些优秀的绘本读物给孩子看。
    图片有趣、生动、鲜活的话,孩子也没有道理光看字不看图的。
    比如《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好饿的小蛇》《忙忙碌碌镇》
  • rayo0lee

    2011-7-5 11:46:53 使用道具

    这种托班很雷人,这么小的孩子就教认字. 楼主找些孩子感兴趣的绘本亲子阅读, 小宝宝应该更喜欢图吧
  • yunshen

    楼主 2011-7-5 11:54:36 使用道具

    武汉飞鱼 发表于 2011-7-5 11:22
    太早认字不好,孩子眼睛还没发育好,图画书上有些字虽然少,但是字体还是很小,不利于孩子的眼睛。
    而且认 ...

    谢谢飞鱼的办法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我家昨天还从这本上找她认识的字呢。
    《忙忙碌碌镇》以前看过,孩子不感兴趣,估计是看的早了。
    《小蛇》这本,没看过,但宫大爷的书,孩子很是喜欢,
    从早期的《永远永远爱你》到现在《青蛙头上的包》,都能背下来了。

    我最近给孩子读书,连书名都不在指读了,希望孩子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
  • yunshen

    楼主 2011-7-5 11:55:58 使用道具

    我尝试给孩子看些无字书,看看效果,之前看过《我的兔子朋友》,孩子不怎么感兴趣
  • YOYO妈咪

    2011-7-5 12:11:28 使用道具

    我家的1.3周岁时就认20几个字了,那时候是我教的,后来就没刻意教过了,她自己喜欢认字,现在是一边看图一边看字,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 fanfanyangzhou

    2011-7-5 12:27:04 使用道具

    顺其自然吧!不过托班教孩子认字的幼儿园是有点。。。
  • cindy泡沫之夏

    2011-7-5 12:27:57 使用道具

    孩子可能在认字的时候很有成就感,所以他喜欢就行。
  • 小团团

    2011-7-5 12:28:37 使用道具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也指读,但是孩子不怎么喜欢,而且我觉得相当的破坏画面。
    后来我想,孩子认字过早是不是会忽略掉画面的魅力。至少我本人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字而非图片上。孩子是不是应该好好享受欣赏图画的这个阶段呢?
    还有啊,你说咱们为啥要让孩子早识字呢?
    如果说是开发智力,那么方法有很多。如果说是进行自主阅读,那么不是会剥夺我们幸福的共读时光?
    我想不到一个合理的有力的支持我非要让孩子识字的理由,算了,不教了,不指了
    呵呵
  • 娃爱的墨墨

    2011-7-5 12:28:40 使用道具

    呵呵 顺其自然,等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到时候就能自己 阅读了
  • 小猫子0623

    2011-7-7 10:39:42 使用道具

    没什么好担心的吧,只要不是强迫,他喜欢认就认吧!
    大不了,等他认完后,你再鼓励他看着图再讲讲故事,也许还有意外收获,呵呵!
  • 七彩阳光17

    2011-7-8 16:25:09 使用道具

    嗯,感觉孩子喜欢就让他认吧,尽量拿一些大些字的书吧,刚开始肯定很感兴趣,可能再过一段时间,孩子的兴趣点又会回到有趣的图画上的
  • 宁静天空

    2011-7-10 15:43:34 使用道具

    我倒觉得没什么,挺好的呀,顺其自然吧
  • 封疆大吏041010

    2011-7-10 16:04:31 使用道具

    不管认字,还是看画,只要不影响亲子阅读就是了。
    认字了,很快过渡的自主阅读,有什么不好。但,亲子阅读还是需要滴~

    不过呢,幼儿园这么做是太过了。。。。。

    我家的呢,都比你家的大,还是喜欢看画——拿到书,先从头到尾翻一翻,然后让我给她读;我注意了,在我读的时候,孩子看画比看字多。
  • 姜桦

    2011-7-28 21:03:59 使用道具

    只要孩子喜欢
  • 闹妈咪

    2011-7-29 11:12:20 使用道具

    我对于识字不太积极,原因就是希望他欣赏画画的时间长一点,
    这是属于孩子的乐趣,那么早认字干嘛呢,反正该干嘛的时候干嘛吧
    托班识字真是太早太早了
  • flamebb

    2011-7-29 11:17:15 使用道具

    孩子有兴趣,家长就辅导一下,早点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件好事!
  • iamagoodboy

    2011-7-30 00:53:09 使用道具

    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去挖掘、发展。如果对识字兴趣来点晚,那就先等一等。
  • 洛瑛

    2011-8-2 09:56:46 使用道具

    我觉得如果他是觉得认字得到老师表扬,那我觉得不好。如果是他就对认字敏感,就喜欢认字,我觉得就认吧。
    我家孩子对认字就敏感,见过的字,他非常能联想。比如3岁时,高登(托马斯里的人物)他认识。
    然后路过婚姻登记处,他就高兴地说:那个是高登的登。
    还有多音字,我开始还想咋和他解释,比如他叫行行,银行的行、自行车的行。结果不用我解释,他觉得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很正常。就像一个人有多个称呼一样。
  • woaithr

    2011-8-5 16:12:14 使用道具

    我们家是听绘本听的多了,也不知道哪天他都把字都认识了,这样的识字应该没什么不好吧,他现在识字比较多,但他也看图呀,没出现只看字不看图的现象
  • 93776940

    2011-8-5 17:27:30 使用道具

    我家小孩从来不教认字,有一段时间,也出现了轻微的认字敏感期,爱问你这个那个什么字,说的是什么。(我们亲子共读从来不指读,所以这个敏感期是她自身的)。考虑太早认字对绘本阅读的弊大于利,我没有强化她的认字意识。你要我给你认,我就说。你没要求我给你认,我就继续原来的方法。既不表示赞许,也不表示反对。孩子也就2周左右吧,没得到表演或者鼓励,她自己慢慢就丧失了兴趣。
    老师既然教了认字,孩子的认字敏感期可能会适当提前。除非家长也认同,否则,还是上面那个方法,不表扬不鼓励不批评不反对,一段时间后,他没有动力,自然会出现兴趣下降转移到原来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