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楼主 2014-9-6 15:42:35 使用道具
2014-9-6 16:52:01 使用道具
2014-9-6 18:38:45 使用道具
2015-12-21 11:30:3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5-12-21 21:37:04 使用道具
qsz2015 发表于 2015-12-21 11:30 文件已删除…楼主…………………………
已有 26 人购买
帖子 614603
我主导编写的双语教材系列,共9本。此教程适合三年级以上学生辅助英语教学,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双语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把英语作为教学工具,学科作为教学目标,是广义上的情景教学。
出版说明
《小学双语数学》是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澳大利亚小学数学双语教学项目专家、国内学科教育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合作编写的一套理念创新、学科体系科学、教学语言规范、教学素养鲜明的小学数学双语教材。
教材特色
 紧靠教育部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主要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涵盖标准中的全部教学项目, 并适当融入以英语为母语国家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华内容和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 突出数学素养的形成。从生活出发,通过体验式学习感悟数学的概念。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动手操作、画图、语言表达和实际应用,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体现多元智能发展的理念。从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将刻板的、形式的、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形象、鲜活、易推理的形式展现在课本中。 通过英语数学语言融入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尝试国外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和活动,拓展文化意识,提供与国外儿童相似的学习体验和数学语言表达方式,为中外儿童用国际通用的语言进行交流打下基础。
 突出功能化和人性化特点。教材以地道的英文数学语言为主线,有大量彩图和任务活动。对教学内容中较为抽象和重要的英语数学用语(绿色标识)和英语生活用语(紫色标识)用中文标注,使学生能够辨别数学学科语言与英语生活用语的区别,以便在中学和大学阶段能够听懂双语开设的理科课程,并能够参加国际学术方面的竞赛与交流。
 坚持博采众长,洋为中用的原则。全套教材的编写原则、体例、及目次大纲由国内学科教学专家依据课程标准提出,在中外作者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由国外专家写出每单元的初稿,国内学科教学专家和实践教师提出建议、修改和补充。
学生用书:
学生用书 分为:导学Lead-in, 呈现Watch the teacher, 任务活动Activity,讨论Discussion,巩固与练习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和数学词汇mathematical vocabulary六个版块。
 导学
导学 以英语数学词汇引入,起到英语数学语言热身的功能和在知识上联旧引新的作用。导入环节既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
 呈现
单元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1)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 2)想一想自己能否回答提出的问题?如何找到答案?当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限时,建议先用母语讲解新概念和重要概念,再通过图片,公式、上下文线索和中文释义帮助学生理解英文的呈现内容。英语教学语言的使用原则以不损伤学科教学内容为前提。
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学习经历。如在呈现长度测量的概念后,学生分组,先用身边可见的铅笔、橡皮、吸管和瓶盖等作为量具,测量同一物品,再用同样的量具测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对可得出的数字关系进行推断,以技能操作取代机械模仿和记忆。
 讨论
讨论 为学生提供口头表述数学思维和推理方法的机会。讨论的形式包括:提问,小组内陈述,小组汇报,师生答疑等,引导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发展数感、空间和统计等数学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
 巩固与练习
为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练习 为学生设计了多样的操作题,写作题、问题园地(problem solving)和自测习题(self-assessment),以发现学生在理解和技能执行中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 数学词汇
数学词汇 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给出概念的名称,用颜色标出生词重读音节。词汇出现的原则:1)与数学概念相关;2)在该单元首次出现;3)以单词和词组的形式出现; 4)不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
适用读者
全日制小学生(选修课程),小学数学/英语特长班/实验班,双语幼儿班,国际学校小学班,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职前和在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