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馋嘴大螃蟹 于 2014-9-12 10:37 编辑

一时兴起,随手乱写,没有专业知识,只凭感觉胡说,见笑O(∩_∩)O哈!
我们从小受教育的原因,让我们已经习惯了非黑即白,不是这样就一定是那样,
在一个家长群里共同学习,常常会发现很多困扰家长的现实问题
举例比如:
1、 我家输入的也够多的啦,天天动画和音频,怎么人家有输出,我家没有输出啊?

误区:绝对的理解了水满自缢,以为量足够大就一定会主动开口。
输入量要大是主动开口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唯一条件
要想孩子主动输出,除了达到一定的输入量,还要引导输出,刺激输出,用真的生活场景来激活死的语言。语言不说不用就是死的。你想想看小宝宝小时候听中文到2岁左右,是突然有一天就开口哇哇地说了吗?不是的,是在不停的和爸妈互动,不停的和周围环境互动的情况下,说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顺溜。大家想想鹭鹭的例子,输入量和鹭鹭差不多的娃大有人在,为什么口语表达少有鹭鹭这么棒的?因为第一鹭爸能给她提供环境,能陪练,第二鹭爸有一整套科学训练口语表达的方法,具体他帖子里都有,复述的,讲解的等等。输入是必须的,但要辅助科学的方法才能输出。

2、关于把家长亲子和培训机构和学校对立的问题

亲子英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群里大部分的小娃娃都很牛,相信如果同样放到培训机构去效果会大打折扣。家长的确是宝宝英语启蒙的最好老师,但是除了有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老师,大部分妈妈在后续的指导上还是会迷茫困惑的,经常遇到瓶颈不说,还有一部分会被迫停止。这是非常现实的,就像学中文小时候妈妈能说儿歌,讲故事,能陪小宝说话,但后续的讨论引导,口才表达,演绎推理,写作练笔等等很多妈妈是指导不了的,当然了妈妈可以不停的摸索学习带着小宝往前走,但是如果这时候能找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岂不更好,省时省力,少走弯路。培训机构是鱼龙混杂但也有非常好的老师存在,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学校机构都有大批的好老师存在。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态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家长和培训机构学校等都不是神,不是哪一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要不要上培训班请外教等都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考虑的,综合利用各方最好的资源方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 关于不能过早识字阅读的问题(或不能过早开口)

现在大家达成共识了,小孩英语不能过早的阅读,否则会孩子会形成对文字的依赖,影响口音等等。
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是相对的,我看到有的家长为了把不阅读贯彻到底,就故意连简单的ABC都不给孩子看到,就像汉语一样的,有的家长孩子都大班了还是拒绝引导孩子认少量的字,这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呀,人家只是说不要太执着于阅读,量不能太大,否则有负面影响。我们就理解成了彻底不读,读了立刻就会家败了一样。英语有了大量的听,再配上阅读是可以的,只是要把握好度。

4、 关于英语思维的东西

大家谁能说清楚什么叫英语思维?反正我实在是才疏学浅理解不了啥叫英语思维,怎么样才能达到英语思维。百度百科里对英语思维的定义是:随时随地都能用最简洁的英语流利纯正的表达口脑中的所思所想。有的老师说孩子早开口说会导致中式英语破坏英语思维。我想说的是,我们之所以会说出中式英语那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地道的英语表达应该怎么说,才会想当然按照我们中文的感觉编个出来。孩子如果看的多了,听的多了,场景掌握的多了就自然知道地道的表达,我们说中式英语是因为我们英语还不够好,跟那个我们用尽全力保护的虚无缥缈的什么思维没啥关系。英语不够好,就是要么说不出来,要么说出来别人理解不了。英语是英语,思维是思维,再好的英语也给不了思维。反正踏踏实实的让孩子的英语足够好就是了,别追求什么思维。

5、要不要背单词?能不能用中文解释?能不能…要不要…?

一句话,都是相对的,都是要识实际情况而定的。我说单词可以背,句子可以反复操练,踏踏实实还是必要的。事情不在于能不能,而在于怎么做,小宝宝背单词的,早阅读的多了去了,关键是看人家家长怎么引导怎么操作的,同样的理念在智慧的家长手里就操作得游刃有余,同样的材料动画在高手老师手里就能出不一样的效果。不拘泥于形式,要要快速抓住本质理清头绪。以前没有这么丰富的网络资料,照样出英语牛蛙,不是东西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6、关于个人崇拜的问题

大师自有大师的道理,总有独到的见解,而人无完人,大师也必然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只需要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就行了。现在问题是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个对人家不削一顾,专挑人家毛病,二是把大师当教主,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都容易走弯路,多思考吧,很多问题自己就能慢慢清晰了。

以前在群里有很多高手,各方面的精英,后来慢慢发现人家闪人了,其实我的理解是他们跟我们沟通太累了,老是缠着问同样的重复的低端问题,我们根本就达不到人家的思维水平,看问题的角度已经被固化了,天天追着大师要具体的操作方法,要“术”的东西,其实大师早已把“道”传授给了我们,在道的指导下,术是千变万化的。只怪我们自己水平太低,感谢爸妈网平台让我们有一个自我学习的机会!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90 理由 收起
yaer2002cn + 30 写的非常好
high5 + 60 感谢分享,尤其喜欢你的排版,清晰醒目,易.
2433 查看 32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麦穗旺旺

    2014-9-12 10:37:32 使用道具

    总结的到位
  • winsomezhi

    2014-9-12 10:37:54 使用道具

    说得很好,学习了
  • arthurstudy

    2014-9-12 10:45:59 使用道具

    总结的靠谱
  • snail913

    2014-9-12 10:46:57 使用道具

    多观察多思考多反省
  • 西风夜凉

    2014-9-12 10:48:25 使用道具

    总结得很到位
    深有同感
    善于思考的人总是少数,所以大师最后只能跑路... 哈哈
  • 360fan

    2014-9-12 11:06:02 使用道具

    很赞。很多人曲解了“大师”(暂且用这么个词)的意思,或者干脆竖个稻草人,说这是“大师”的观点,然后把稻草人打到,似乎“大师”就被打败了,这种情况在论坛上很常见,这种思维模式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 fzw

    2014-9-12 11:12:22 使用道具

    成长、学习是个循序渐进,集腋成裘的漫长过程。哪些所谓速成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家长要擦亮眼啊。
  • fztfzt

    2014-9-12 11:19:30 使用道具

    以上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家长心态焦虑惹的祸
  • brick

    2014-9-12 11:25:18 使用道具

    很崇拜你能总结的这么到位
  • zzmmok

    2014-9-12 11:26:15 使用道具

    是这么回事。就看家长的悟性和能力了,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
  • 妞生气了

    2014-9-12 11:27:19 使用道具

    很理性的总结了,谢谢分享!正好最近看《启功给你讲书法》,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1、(关于选临碑帖)依我说你觉得好就是对了。2、我们学的是他们的方法,怎么样写就好看,并不是要一定写得完全一样。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3、人哪,苦于不自信,特别对于写字。为什么不自信?就因为他觉着神秘。……
  • sandydad

    2014-9-12 11:34:53 使用道具

    因为孩子不一样, 所以方法也不一样, 因材施教, 学无定法
  • 200451010

    2014-9-12 11:40:11 使用道具

    我现在也觉得,什么都不能太过,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孩子真的在2岁的时候就对文字感兴趣,教教认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对图画的兴趣如果真的小于文字,又何必去强求所谓的读图,所谓的想象力呢
  • Rolineqiu

    2014-9-12 11:41:43 使用道具

    说的非常好~~学习
  • 篮子0225

    2014-9-12 12:20:16 使用道具

    写得真不错!
  • anywaygow

    2014-9-12 15:58:44 使用道具

    难得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的好文
  • 鲁宾兔

    2014-9-12 16:07:51 使用道具

    学习               
  • 智慧丛林

    2014-9-12 16:37:32 使用道具

    写得太好了,尤其喜欢这语气,干净利落!
  • 铭基同学

    2014-9-12 18:16:54 使用道具

    总结的很到位。
  • 通神的企鹅

    2014-9-12 20:23:41 使用道具

    因为每个孩子不同,所以就算同样的术也不见得管用,所以家长只有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引导辅导孩子才行。
  • 听听雨声

    2014-9-12 20:51:34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
  • lmjcle

    2014-9-13 00:02:56 使用道具

    露个脸,挣个贝
  • jingmy

    2014-9-13 01:43:11 使用道具

    说得太好了,这坛子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将问题简单地两极化,非对及错,如果都像楼主这么透彻就好了
  • dell78

    2014-9-13 13:50:14 使用道具

    勤于思考,不走极端。楼主提醒得很到位。
    明年要给小朋友认字母了。
  • meng3010205

    2014-9-15 09:36:31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学习了!!
  • 泠泠七弦上

    2014-9-15 10:37:18 使用道具

    学习思考!!!!!?
  • feilongzaitian

    2014-9-15 10:41:54 使用道具

    写的很好!楼主可以给自己献花儿,当之无愧!
  • 花心他妈

    2014-9-15 10:42:04 使用道具

    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 rongba

    2014-9-15 10:56:28 使用道具

    写得在理。不管什么方法,什么理论,都要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个性和兴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且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要享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