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小学了,刚开学的一个星期常哭着说不想上学。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他的班主任是个面无表情的中年女老师,难以接近,不苟言笑。而他所用的课本极其无趣,数学异常简单,语文单调乏味,英文简直是浪费时间。我对比了下中国和美国的小学课本,觉得中国永远无法赶超美国。我们的教育远远落后于美国。改革开放了三十几年,经济进步很大,可是教育却还是原地踏步。翻开语文教材,你看到的是充满说教,插图幼稚,无趣的文章,毫无系统性,只注重让学生背诵和记忆生词,根本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想象力,创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整天知道发作业通知和布置琐碎的任务,完全不欢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也不告知孩子在学校的心理适应情况,这种只关注知识灌输不关注人的整体发展的思维真是一种毒药,毒害孩子的心灵健康。什么时候小学老师可以不再只关注孩子背了几篇课文,写了几行字,而关心孩子是否愉快,是否适应小学生活,那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小学的老师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对孩子的精神需要的理解和满足。刚入学的孩子,教育部整天呼吁零起点,可老师整天表扬那些认字多,字写得好的同学,这公平么。如果刚上学就做得很好,为什么要上学?中国的课外培训的繁荣其实反映了学校教育的低效。什么时候家长不再热衷让孩子报课外培训班,中国的基础教育就真正地进步了。看到孩子小小年龄就背上枷锁,被压抑,被制造成一块块移动硬盘,我非常心痛,救救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快乐,不要因为他们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就批评他们,不要因为他们背诵不了唐诗宋词就责怪他们。给孩子多一点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会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