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floms 于 2010-10-5 00:48 编辑

首先我想说明,我是妮可版主的粉丝,对妮可的热心、细心以及耐心,很是佩服。在妮可的指导下,我也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好书,并买到了不少心仪的书籍。写这个帖子,是希望读书版办的更加红红火火,让那些爱书的孩子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收获更多。
今天浏览了一下读书版的帖子标题(还没有来得及逐贴翻阅),有一个感觉,目前版内出现最多的信息大多是关于购书的,最火的帖也是关于书讯的,而我最关心的读书心得体会、书籍内容的介绍、点评与讨论似乎尚属少数,而这几个方面我认为恰恰应该是支撑读书版发展的核心。当然,书讯应该是读书版必备的栏目,但不应该是占主流的,占主流的应该是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孩子心智发展需求的各类书籍的读书心得、书籍推荐与点评的汇总。记得high5版主在一个帖子里写过美国老师就《灰姑娘》和学生展开的讨论,很有借鉴意义。一本书,一个人看有一种观点,一百人看就可能有一百种观点,我们最最需要的,就是观点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往往在那里迸发。我想爸妈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已经固化在纸张上面的文字,更关心的应该是文字背后所展现的思想、感悟与升华以及带给孩子的启迪与教育意义吧。
爸妈们不停的购买各类书籍,是不是有点像许多新手爸妈不停的下载,囤积将来要给孩子学习的各类资源?而等到硬盘快要被撑爆时,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爸妈网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对爸妈们的引导在建站之初就已经确定好方向,就是要让爸妈们平静下自己那颗充满收集欲望的心,轻轻松松,循序渐进,带领孩子进入快乐英语的学习世界。不仅对待资源应该如此,对待书籍也应该如此。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花在和孩子相处上面,何乐而不为?
现在各个大小城市都建有图书馆,馆内也有不少儿童书籍,爸妈们大可不必一定要把所有想要的书籍都请回到自家的书架上,书非借不能读也,借来的书,有可能更为珍惜,阅读的更为细致。节省下来的金钱,可以为孩子添置更多其他的学习生活娱乐用具,何乐而不为?
看着各位爸妈展示的孩子们的小书架,我不仅感叹父母们的良苦用心,也感叹深藏孩子内心的压力。我不否认许多孩子自身在爸妈的引导下,很喜欢读书,但面对满书架林林总总的书籍,他就一点困惑都没有,一点压力都没有?我的观念里面,书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是越精越好。想想我们自己,以现在的年龄,读过的书里面,除了那些经典的书籍,还残存了多少其他书籍的记忆。我不反对广泛阅读,只是更加提倡阅读经典。何为经典,简而言之,大家都认可的,就是经典。我想读书版的作用和目标就是要为爸妈们提供一个了解经典,获取经典的平台,至于那些平庸之作,就让它随风去吧。
妮可在书讯中对各类书籍也有不少的点评与推荐,但仅仅靠妮可一个人的力量,似乎她的压力有点过大了。何不让各位在孩子的教育中已经颇有经验,已经对各种书籍比较熟悉,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爸妈们都参与进来,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为孩子们打造这样一个读书平台呢?记得fiona在一个帖子里提出过建立一个网上图书馆,这个目标有些远大,也有些理想,但未必不能实现。也许有一天,这样一个孩子们的网上图书馆,就在爸妈网各位爸妈的手中,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了。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一家之言,与诸位探讨,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3 贝壳 +110 理由 收起
雨点沙沙 + 30
封疆大吏041010 + 30 好话题
high5 + 50 写的真好
会员接待处
4434 查看 37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dancingsnowliu

    2010-10-3 23:18:18 使用道具

    绝对的妮子的粉丝,喜欢妮子的购书书讯,书帖,支持妮子。
    自购书以来,只收经典,强调精读。看中的书,总是等低价,也是乐趣。
    最近开始对购书方向有些疑惑,不知在往哪里走,还需要多想。喜欢买书,银子太少,所以买精。书的借阅,余以为在跨过绘本之后的孩子。绘本太难借了,至少我们这里如此。与大家共勉。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David

    2010-10-3 23:30:24 使用道具

    强烈支持!书不在多,在于精。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巍巍

    2010-10-4 00:24:5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0-10-4 21:10 编辑

    回复 floms 的帖子

    floms的论文确实写得好,但是,哈哈,就不说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妮可妮子

    2010-10-4 00:25:44 使用道具

    这个读书版的版旨还颇难界定~

    其实妮子也是反对囤书的,还有,每个人的喜好(或是家长、或是孩子)大不相同,所以我也很少着墨哪一套书特别好,就像是有人喜欢集邮、有人喜欢集首日封、有人喜欢集绝版唱片……我想,也有些爸爸妈妈们喜欢集书吧!(开玩笑)但是,在购买的过程中如果大家能互通一下真实的价格、感想(毕竟在咱爸妈网的家长素质是有个水平在滴!)会给一些彷徨的家长一点信心。。

    但是读书版如果是介绍好书,写长评——貌似也不符合爸妈网的设立规则:在个人的日志上,发表日志的家长可以斩获更大……发帖、回帖,只是1贝的奖励而已。妮子的一个帖子把我认为的好书放进去了(不一定是最好的deal!)
    好书PK集中营——WORLDWIDE 都是友好网站!不受限制啦!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fromuid=190

    所以,读书版以实用性为主,和一些大家关心的话题为主,要深层讨论的比较适合在个人日志发表——然后再来本版发帖,让大家知道其关联,可以溯其而上

    还有,买书的控制权是在自己手中,有必要家长先自己学习克制一下欲望,不是最低价格的书就非买不可,不是人人都有的书就非买不可,我认为,经过读书版书讯的磨练后的家长的定力会更好(所以我一向欢迎不同的声音,特别是颠覆的想法!)——知道怎样买划算,知道什么书合适(在没有逛实体店的情况下)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在价格与评论的互动检视过程中,我们应该熟思自己切身的需要性,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买这本(套)书,是归纳于“泛”亦或是“精”。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冷暖自知,比如妮子近期属于休眠期,但是还是有几套英语类的阅读书准备收下了(那是将来的需要~)

    凡事中庸最好。。妮子只给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建议,应该还没有竭力鼓吹过那本书吧?:lol

    唉,细数一下,还是有几本
    1 今年4月3日 在苏武吧发布“苏斯博士第一册88.4的记录”
    2 泰迪熊情景字典15元,买来当礼物都好……
    3 鸡蛋哥哥及孟子的BUG价格
    4 神奇树屋229.4+返50券
    5 雨树溶溶第二集的价格(今年吐血推荐)
    6 貌似国地提高级、流利级也发了个帖子。

    但是这几本书我确实认为也都不错哦!

    买与借都是一种手段而已,最后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有书读、读好书。异曲而同工,至于买不买属于个人修为,精与泛,更是自己内力的判断了。

    有条件买的,可以买,有条件借阅的,可以借——最终的收获还是得看看读了多少而不在取得的途径。

    百家讲坛~嘿嘿,欢迎各自抒发(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就行了)











  • high5

    2010-10-4 01:26:01 使用道具

    在我的印象里, floms 几乎没有写过长篇大论, 最近在英语版体的建议, 和在此的这篇文字, 有想法, 很有建设性哦。你的这个建议, 英语版先采纳了, 谢谢你啦。

    这个买书和借书, 还是要看国情的。
    首先, 大城市是有不少的图书馆, 可是真正有很多好书的面对儿童的图书馆还是少之又少。 再说, 就是城市里面有, 可能也会因为交通不便, 或是没有时间, 或是借书的限制(只能借有限的几本 或是要借的根本就没有。。。)问题, 使借书一说变得不是一件人人能够享受的事情。

    再有, 网上图书馆也是我的梦想之一, 可是, 人人都说看计算机费眼睛, 要打印对孩子身体不好(据说墨粉。。。), 所以, 还是实体书好。 拿在手里的感觉不一样, 还能反复看。 尤其是孩子的图画书, 版面大, 孩子还可以指指点点, 可能还能画上两笔(图书馆的书就要好好爱护了), 还是很适合宝宝们来用的。 还有不少的玩具书, 一般的图书馆是不会提供的。 家里买一些, 不是挺好的。

    妮子说的有道理, 买与不买的选择权在父母的手里, 她只是提供好书好价格的这么一种信息。 因为这种信息在目前对许多家长来说, 确实是一种省钱的手段。(一些好书孩子要读的话, 还是要买, 既然要买, 自然能买到便宜的, 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 floms 的建议, 我说是建设性的, 就是在这个本目前的基础上, 最好能再加上floms 所提的建议, 引导如何读书, 如何讨论, 如何从自己已有的资源书籍中能挖掘出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 孩子读了一本书, 可能看到的只是很表面热闹的东西, 而通过讨论, 分析。。。而能更进一步的拓展孩子的思维面, 得到更多的营养。 只是, 这种活动, 书需要大家来做的, 最好能整合出一套读书和读书后的方法, 开展一些 reading club的活动, 带动读书, 阅读能力, 分析能力。。。。的提高。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high5

    2010-10-4 01:29:53 使用道具

    经典, 什么是经典, 说实话, 就中文书籍来说, 能给“孩子的看的”本土的真的不多(我说的不是古文, 而是现代的东西)。 就像很多人不满现在的语文书, 而真正想自己编写, 又很不容易。 目前个出版社倒是不停的引进, 而翻译水平又堪忧。 经典实在是不好确定。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high5

    2010-10-4 01:32:33 使用道具

    不过, 我个人还是非常赞同floms 的这个建议, 在这里支持一下吧。 也想慢慢的在英语版里面实施起来。 确实是一个很有建设性的好建议。

    当然, 读书版, 妮子的活动也非常好, 小书架, 至少让父母们整理一下自己现有的资源, 相互借鉴, 相互学习, 也是激发了不少的读书热情吧。

    嘿嘿, 我两边都支持哈。
  • dancingsnowliu

    2010-10-4 08:58:24 使用道具

    呵呵在支持妮子的价格推荐,价格推荐让我心里有数。就像价格大优惠摆在面前,买与不买那就是个人的问题。跟风而上那是不成熟的表现又或者银子很多哈哈,能来这里的爸妈鉴别能力不会太差,鼓吹一下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封疆大吏041010

    2010-10-4 08:59:54 使用道具

    感谢你对读书版的支持。非常好,曾经我想在各大小论坛提出的问题,被你一一描述了。后来,我明白了。
    请听我说,以我为例:
    1.        想借书,而且我们这边有非常好的图书中心,范围很大,不缺少童书。但缺少了幼儿书籍。规定:未满7周岁不得办理借书证。
    2.        上述1不满足条件,我可以钻空子吧。我利用别人的借书证进去。但图书中心距离我家有30公里,转一次车,来回至少2小时(已经是最少时间了)。我在路上的功夫,我可以做很多家务事。
    3.        跟你的观点一样,为什么不真正的来探讨书籍呢?反而大量的下载、买书?其实,是有的。你没碰到而已。我碰到了,你就是其中之一。
    4.        年轻的爸爸妈妈很多,经验不足,喜欢更风。我有时也是哦。
    5.        读书人有很多种,有的人善于言谈,有些人文笔丰富,有些人都是,有些人都不是。有些人在有时间内会随笔畅谈,有些人有时间也不随笔畅谈;有些人没时间也要随笔畅谈,有些人没时间就不随笔畅谈。——我属于:喜欢随笔讨论,前提有时间。
    6.        我在我自己的群里曾经说过,一本书有好的表扬有坏的批评,才是真正的好书。是吗?——我就希望看到好的批评坏的表扬;或者好的表扬坏的批评,这样才会有进步。
    所以——
    7.        你不就在讨论了吗?
    8.        希望推荐你做读书版斑竹。
    9.        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再次看到你的主帖关于某种书的讨论。我们会来参与您的话题。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cloud

    2010-10-4 09:41:3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loud 于 2010-10-4 09:53 编辑

    版版们大讨论啊,那把“书讯即时通”这一贴放到烧钱版咋样呢?买书是花了不少钱了,应该说很多钱了。暑假的时候我们曾想在孩子的房间安置一大面墙的书柜但又觉得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压抑的心理负担,所以作罢了。当然也想到图书馆去借书看但图书馆找本自己想要的书很费时间和精力。我想是不是有个贴大家能讨论下怎么读书?认真想想书对于我来说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书中有的黄金屋和颜如玉。我们这里有个兴趣班就是阅读。另外我很喜欢妮可妮子,很佩服她。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申申MAMA

    2010-10-4 12:31:12 使用道具

    展示的小书架,并不都是买的,可以是孩子读过的.
    我家孩子的书,中文书就以图书馆为主要来源,英文书因图书馆里缺乏,所以自己买得较多.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jjyami

    2010-10-4 14:12:48 使用道具

    我随意说俩句啊
    1、我们这里小地方,图书馆里本来书就不多,幼儿的书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办了借书证也只去了可数的几次,还是买书看。
    2、书评、书讯都是供参考的,需不需要、买不买关键还在与自己。
    3、没有哪本书是非读不可的。
    4、我就是只喜欢看不喜欢说的,因为不是很会表达的,所以常常是只要自己觉得好看、喜欢就买,然后念给女儿听。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妮可妮子

    2010-10-4 14:43:55 使用道具

    high5 发表于 2010-10-4 01:32
    不过, 我个人还是非常赞同floms 的这个建议, 在这里支持一下吧。 也想慢慢的在英语版里面实施起来。 确实 ...

    floms的说法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

    我举儿教与好网的亲子阅读版,儿教的亲子阅读版基本上就是发布一些可下载的资源帖子有人浏览,或回帖,好网大部分都是各家出版社的做手自己与马甲在炒作(职业的味道特别浓厚~个人意见,如好网有人不同意我可以删除本句)

    在妮子的眼里看来,这2个网站都是绝对的不吸引人……一个基本上属于仓库的类型,一个是广告看板(你们认为的家长书评,基本上是专业炒手在制作出来的)

    在本网,分类的非常细,有关英语的在英语版,资源下载的在资源区,还有教育区(早教、幼儿园、小学)

    一本书的讨论该放在那一个版呢?因其物质特性来分还是适读年龄分?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真正的类似H版提议的reading club ,但是,必须得在读书版的活跃力达到一定程度,向心力达到一个指标时进行,才不会沦于小众的讨论,几家之言,自我感觉良好而已,无法对大众有真正的裨益。

    再说,理想要有现实条件的支持才能实行,不会曲高和寡,未竟而终。
  • chh1

    2010-10-4 15:45: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h1 于 2010-10-4 15:49 编辑

    买书还是需要集众家之所长的.目的是让别人能了解到最新的书讯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不要买的书再便宜我也不会去买.我只对自己要买的书特别关注.尤其有些书我还是会去图书馆(因为我们这儿的图书馆新书进的快哈)或书店去看过再买的.
    超值的\经典的书我肯定会囤.尤其是字书我一般还是以买为主.图画书我是以图书馆借为主.

    图书馆我们基本上是一周去一次.借也要借,买也要买.这叫两不误.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 理由 收起
    妮可妮子 + 5 谢谢参与讨论!
  • hongquan114

    2010-10-4 20:27:58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松鼠

    2010-10-4 20:51:51 使用道具

    个人意见,随便说说啊。有些书,是值得一看再看的,这种书,家中多多益善;有些书,看过即可,这种书,能借到当然就借啰。家中的藏书,家长当然应该精挑细选,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而挑选的标准,可以去书店看,我却更多的时候还是看网上的书评。虽说有托,但也有不少负责任的好家长给了我们不少好建议哈。我从妮子那里就淘了不少好书。我在想,家中没有藏书的童年会不会觉得很苍白呢?当然了,买太多了当然也不好,浪费银子不说,孩子不知道看什么好了。
  • 520下午茶

    2010-10-4 20:52:55 使用道具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借和买只是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
  • candy20060116

    2010-10-4 21:33:17 使用道具

    我这里的图书馆里没有绘本。私营者的借书馆是一年500元。我去看过,地方小,人多,门口脱的都是鞋子,里面的柜子上书东倒西歪的。签于以上点点,我决定自己买书。孩子几个月,一周岁,二周岁,三周岁,四周岁。。。孩子小啊。那些“公共书”真不适合。
    其实自己买书,一年,二年。。。积累后才有了一定的量。并不是一下子搞很多书回来。我是每个月固定部分的钱来买书。而且我家亲子阅读是重点,只要孩子让我讲,我就随时“工作”。除了字书,因不适龄的原因,我没给孩子读,其它的书,孩子选,我就读!
    旧书---“过去买的书”,循环读。
    新书---每月添加一些“新鲜血液”,当补充了。我家孩子喜欢书,是我给她买书的原因。
  • jwu2047

    2010-10-4 22:16:40 使用道具

    我家的书都有人在后面接手,所以有时我发现好书自己买不起还会发起募捐,等买回来我们看完就传给他们,所以我比较喜欢买书,始终相信开卷有益,这句话是我小时候我妈告诉我的,我现在不断的灌输给我儿子,希望孩子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雨点沙沙

    2010-10-4 22:45:21 使用道具

            我觉得楼主的标题起的不好,闹到最后,多数人和你讨论的着眼点都跑到“买与借”之间了……
           个人认为,楼主是想表达,咱们的读书版目前的话题是否可以再往纵深方向发展一些,除了书讯这块响亮的招牌,我们还可以多些闪光点,比如,很多新手,就像对英文不知如何下手一样,咱们英文版的套餐方式就很不错,是否在咱们读书版也可以根据不同级别,制作点套餐出来呢?
          
             前几天收了snazkf 发的一大堆书,这真是个庞大的系统(起码人家分成了英文绘本和章节书两个体系),几十个G的文件,这还只是英文书,若再加上国内的林林总总,犹如汪洋大海一般,让一般家长如何下手呢,我觉得,读书版似乎可以在这些方面集大家的力量做做工作,给迷茫的家长提供一盏小小的指路灯……


  • slzzz

    2010-10-5 07:46:00 使用道具

    把书也像经典动画似的分类 整理
    分年龄段 (但水平不一样,读的书也不一样啊)分层次
    书目列出来真的很庞大哦
  • 玥儿妈

    2010-10-5 14:27:54 使用道具

    建议非常好,是应该有更的妈妈把自己认为好的书,写出书评和推荐来,让更多的家庭受益,其实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让孩子在书中受益,我想对于妮子的推荐,每一个家庭的选择都会是有所考虑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孩子的书,有价格参考是为了更好的选书,不是吗?所以无可厚非.只是大家在说价格的同时如果能更深的对书评价一下,就会更有收获.
  • fiona

    2010-10-5 19:14: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iona 于 2010-10-5 19:18 编辑

    floms的建议发自肺腑,都是希望网站越来越为更多的父母们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有些可能有些理想化,比如我的异想天开,建一个网上图书馆,出发点很好,但真正实施起来,会受很多具体条件的制约,非一朝一夕就能建起来的。将来二手转让倒是给大家伙一个类似的平台,可能更现实些。

    妮可版版为了读书版的红火可谓付出相当多的私人时间和大量的精力,许多主意创意十足啊,俺打心底里由衷地佩服和深深的感谢。展示书架,让许多家长腾出手来好好收拾了自己的藏书,对自家的书架又有了重新认识。就像俺现在败衣服前,都要主动去看看塞得满满的衣橱、衣柜,降温效果显著呢。相信网站的爸爸妈妈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以妮可费尽心力辛苦整理的低价看板为参考,浏览24小时书讯,结合自家书架和孩子的阅读情况,做出更合理的购买决定。我觉得很方便。

    网站兴建不久,需要更多的家长一起,在收获经验的同时,分享自己的心得。日志中、点评中甚至群里都有很多非常有参考意义的书评,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相信读书版在版版的带领下,会积攒更多的人气,吸引更多的父母们来侃侃而谈。等俺这一阵子忙乎完,一定把闺女看书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加油!
  • 独219

    2010-10-6 08:16:25 使用道具

    我想说的是有需求才会有市场,目前很多都是新手妈妈,对孩子读什么书,什么价格合适入手都不太清楚,所以书讯即时通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妮子发起的小书架活动和找相同!艳照门寻宝记 也旨在了解大家都买了些什么书,有哪些是大家都喜好的,才好开展后续的活动吧。
    我进爸妈网时间不久,但感觉妮子经常有好的点子出来,相信读书版在妮子的带领下会办得越来越好!~
  • xiaojingling

    2010-10-6 11:04:32 使用道具

    喜欢!喜欢读书,喜欢大家的讨论,也喜欢买书,当然,如果附近有好的图书馆,那是最好的,可惜现在周围没有可心的图书馆、书城人太多,所以多数喜欢的书还是买回来。
    至于网上图书馆,自有它的好处:不用家里堆得到处是,想看什么都很方便找;不过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对眼睛的影响是一方面,网上的书它确实没有拿在手上、随时随地看的那种感觉、那种自由!
  • xiaojingling

    2010-10-6 11:09:27 使用道具

    少儿图书馆也不好管理,我曾看到过几个有孩子书的地方,不是看书的环境不太好就是管理得不太好,毕竟是孩子,自觉安静看书的能有多少,爱护书的又能有多少?所以有喜欢的还是买回来(如果能借到,那是最好)。不过,现在也非常渴望能借到这些书,毕竟孩子大了,看书的速度快,并且不像小时侯一本书可以翻来覆去看几十上百遍,并且好书实在太多了。。。
  • billyfun77

    2010-10-6 17:29:59 使用道具

    没办法,我们这里就是没有条件借阅,所以只好自己掏钱买了。
  • lizeyurain

    2010-10-6 20:44:41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都是为了孩子好!
  • 巍巍

    2010-10-6 22:39:30 使用道具

    那个谁,你再写个小学版的建议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