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上培训班还是家长自己教都只能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不能代替学校正规教学。如果完全依靠培训学校,而忽略学校教学就是本末倒置 。
1. 教材选择
很多家长都有这个担心,“我的发音不标准,教错孩子怎么办?”。如果你完全不会英语,或者英语水平很差的话,那确实不能教孩子。好在我还有点基础,根据英标基本能准确读出单词,再辅助以带发音的电子词典,就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在挑选教材上我也特别挑选带音频和视频的国外教材,由教材中的视频来领读孩子,我只需要在旁边对孩子发音明显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就可以了。孩子的领悟能力是很强的,所以虽然他的英语是我教的,但是现在只要是学过的东西,他的发音和听力要远远比我强。
对于教材的选择,首先,趣味性很重要,如果教材有趣,孩子就会把学习当作一种游戏而愿意积极参加,否则如果教材无趣的话就会像让他参加一个不喜欢的兴趣班一样痛苦。其次,难度要适中,符合本阶段的学习要求。如果太简单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太难又学起来吃力,使孩子排斥学习。另外尽量选国外原版教材,这样你和外国的孩子在一起时才比较容易有共同话。否则人家在一起聊某个有意思的玩具和故事时,你只会说“你的名字叫什么?”、“你几岁了?”、“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之类的话题,保证没人愿意再和你聊了。
2. 素材准备
“老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自己教孩子也是一样的,除了教材之外,还要准备一些相关的辅助内容。比如:动画片、绘本、儿歌、网站、游戏等等,从这些里边挑出合适的片断来配合使用。不要一股脑的全部给孩子看,适合的可能只有一小章节,而且量太大的话,反而成了负担。我经常找了一大多素材,最后给他看的只有一点点,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些素材可以从亚马逊之类的网上书店买(引进的书籍一般较贵),也可以从网上收集下载(比较费时间)。
3. 课时安排
一般来说一周只需要上一次课,每次一小时。培训班一般上2次课,每次2小时。我认为时间太长了,孩子太累,效果也不会好。我的宗旨就是轻松、愉快、没负担的学习。无论从教材选择、课时安排、课后练习等都是基于这个这个理念来进行的。学习新知识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不能搞的孩子苦大仇深的。而且这也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培训学校出于经济利益或想尽快出成绩等,安排很多课时我认为是不妥,有拔苗助长之嫌。
4. 课堂教学
因为我选择的带视频的教程,而且为了规避自己口语不标准的问题,上课时先播放本课的视频,让孩子看一边,然后跟着读,家长对于不正确的地方进行实时纠正。然后再看书,进行指读。家长把本课的知识点逐渐指出来教给孩子。对于有书写要求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书写,每次写一定是正确工整,如果第1次学就没有学好,以后就不容易改正了。
5. 课后作业
原则上课后不布置需要写的作业。课后要安排孩子听本节课的音频,但是不需要一本正经的坐到那里听,并规定每天听几遍之类的。可以在孩子早晨起床后,打开音箱进行播放,声音可以稍大点,只要不吵到邻居休息就行。在孩子洗漱、吃饭的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足可以听几遍了,中间也可以插一些儿歌、顺口溜之类的。这样孩子即不需要专门花时间听,还能练习了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排斥感,日积月累下来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孩子平常空闲时间较多,也可以在一周的中间再安排一节复习课,以亲子阅读、看动画片、学儿歌、做游戏之类的为主,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内容一定要选孩子喜欢的,如果某一个不喜欢就换一个,说不定过几个月就又喜欢了。如果找到孩子喜欢的主题,就给他找到相关的系列内容来看,充分利用他的兴趣来学习。孩子的兴趣是经常变来变去的,所以一定是适时抓住他的兴趣点,给他有针对性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