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4-11-12 11:54 编辑
问一下,请各位诚实地回答,以普通孩子的资质,没有任何基础,学前没学过任何拼音和字,一个学期的时间能否熟练掌握第一册拼音和400个认读字?
要是百分之70以上是肯定的回答,那说明这套课本编排还比较科学,如果达不到,那就不科学。
不过听说这套课本是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大量肯定了的。但咋个调查的,咱们不得而知。
以我个人愚见,这本书编得不咋样。最主要的是认读字太多,学生负担太重。
你们算算,拼音加上400个字,满打满算20周,约130、140天,一天最少要认识3、4个字,还要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有多大的可能?都以为大家是黄蓉一样过目不忘的天才?
老师给我说,别的孩子2、3遍就认识了。靠,天才啊,天才儿童都跑到我们班里了,幸会啊!
你说没有点儿基础,2、3遍就记住了?吹牛逼吧。
这个课本编写的初衷似乎是好的,就是让孩子尽快认字,进入自主阅读,让阅读材料与孩子的智力发展相匹配。
但你们的做法适合孩子的认读能力发展了没有?
有没有研究过记忆曲线?前面的还没熟练,后面的就源源不断涌到,孩子怎么办?
只有每天花几个小时,疲于奔命。再加上其他课程,孩子累惨了。你们想过没有?
说好的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呢?说好的减负呢?
在老师的挤兑下,除了死记硬背,还有什么好的办法?
所以逼得很多家长不得不提前下手,上学前班,报辅导班,在家里教孩子拼音认字。
抢跑怎么出现的?还不是你这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课本迫害的?
天花乱坠地讲什么素质教育,可一上学就落入了应试教育的魔爪,说一千道一万,有个屁的用?
想想我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人口手,上中下,前后左右,大小多少……虽说阅读量偏少,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量力而行,绝不好高骛远。可是现在……
电视时间没了,运动时间没了,阅读时间压缩了……孩子只剩下“皓首穷经”一条路了……
真替现在的孩子感到悲哀。
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