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1-14 13:30 编辑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保罗.拉克哈特:

   
      几何学的标准课程的问题在于,艺术家挣扎奋斗的个人经验,全都被消灭了。证明的艺术性,被毫无生气、形式化的演绎法的僵硬步骤所取代。教科书呈现出一整套定义、定理及证明,教师们照抄在黑板上,学生们照抄在笔记本上。然后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写习题。谁能快速学会这种模式的,就是“好学生”。结果,在创造的行动里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参与者。
      学生做出叙述,去符合现成的证明模式,而不是因为他们确实这样子想。他们被训练去模仿论证,而不是去想出论证。因此他们不知道老师在说些什么,同时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即使是定义的传统表达方式,也是个谎言。为了创造出简洁的假象,在进行典型的一系列命题和定理之前,先提供一套定义,让叙述及证明可以尽可能的简洁。
      表面上,这似乎是无害的:做一些化繁为简的定义,这样叙述起来可以轻松便利,不是很好么?问题在于,定义非常重要。定义是身为艺术家的你认为重要,而做的美学决定。而且它是因问题而产生的。定义是要彰显出来,并让人们注意到某项特质或结构上的属性。在历史上,这是从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问题的前提。
      好一阵子没看这书,今晚灯下细读,感觉理解更透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我如何做,才能影响孩子。让孩子明白进步其实就是在制造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需要我这么做么?真的需要从我做起么?在深深的感到目前的教育就是一失去灵魂的躯壳的同时,又深深的想到没必要申讨这些全世界都存在的现象,做好我们做为父母该做的,尽自己的责任,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相信孩子即便是在这样的体制下也会走得很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3622 查看 14 收藏帖子 (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猫吃鱼的幸福310

    2014-11-14 10:25:55 使用道具

    生活会教会孩子们 慢慢体味
  • 凌恰

    2014-11-14 10:34:05 使用道具

    死记硬背多于理解,强调结果忽略过程
  • znz006

    2014-11-14 11:05:12 使用道具

    看介绍像好书,是台湾出版的  估计不好找。
  • jlliang

    2014-11-14 11:23:28 使用道具

    很感兴趣,京东无货,当当没有,请问楼主在哪里买的?
  • 旺半仙

    2014-11-14 12:38:15 使用道具

    挺深刻的,妈妈也很用心
  • 小宝的爸爸

    2014-11-14 13:27:15 使用道具

    看了简介,有看看的冲动。谢谢楼主推荐好书,如果还有其他好书记得继续发。
  • yaer2002cn

    楼主 2014-11-14 14:23: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1-14 14:25 编辑

    保罗.拉克哈特:
             
             学校里的数学课,如代数和三角函数,这些学习和日常生活完全没有关联。我只是在建议,如果我们要将这类课题放入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教育之中,我们就要用活生生的、符合自然天性的方式来做。同时,如果我先前说过的,一门学科碰巧具有世俗上实际的用途,不代表我们必须将这个用途当做教导和学习的焦点。就像是,为了填写汽车监理所的表格,我们需要阅读能力,但这不是我们引导孩子们阅读的原因。我们引导孩子们阅读是为了更高的目的,希望他们能够接触美妙及有意义的观念。强迫三年级孩子填写采购单及报税表,用这类方式教导孩子阅读,不仅冷酷,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学习这些东西是因为它现在吸引我们,而不是为了将来可能有用。但这却正好是我们要孩子学习数学的原因!
             
              ----有种感觉,这就是数学之道。回想起前阵子经历的与丫头之间的数学之战,活生生的被这位素不相识的数学传道者一语言中。保罗拉克哈特似乎预见到了我和丫头关于数学的较量,这本书就是为我和与我经历着类似的妈妈爸爸而准备的……
            
            生命的活力来自阅读与思考,继续前行(别忘了动手体验,要不然想多了,想出问题来的)
  • yaer2002cn

    楼主 2014-11-14 14:27: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1-14 14:28 编辑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保罗.拉克哈特:
             
             数学是关于问题的学科,而问题必须要成为学生数学生涯的焦点。也许会有一些痛苦和创作上的挫折,但学生和老师应该永远专注在过程上----想出来了、还没想出来、发现模式、进行猜测、建构支持的例子和反正、设计论证、以及评论彼此的成果。和数学历史上的进程一样,特定的技巧和方法会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不会脱离、而会有机地关联到问题的背景环境,并且从那当中生长出来。英文老师知道在阅读和写作情景下学习拼读和发音是最好的。历史老师知道若是拿走事件的背景故事,人名和日期就会很无趣。为什么数学教育独独卡在十九世纪,没有进步呢?拿自己学习代数的经验,和罗素回忆中的经验比较一下:老师要我把下边的句子背起来:两数的和的平方等于该两数的平方和,在加上该两数乘积的两倍。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一点概念也没有,而我无法记住这些字句时,我的老师把书扔到我头上,但这并未能激发我的智慧。----到如今,事情可有任何改变?
             
             ****数学是关于问题的学科,在孩子平时的作业和遇到难题就打蔫中不难看出。要么作业完成的非常棒,看起来全部都是红钩钩,自己看着挺满足和骄傲。要么碰到稍微动脑子的情况,就一脸沮丧。从全部红钩钩到沮丧,基本没有孩子对自己提出疑问:我真的都懂了?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思路么?为什么我碰到难题卡壳了?如果我的思路有问题,那是哪里出问题,为什么?如果思路是正确的,那又会是什么原因致使我找不到出路?难道是思路不够完整?……那接下来,我试试这么做那么做、、、
            
             我想对孩子说:勇敢的去尝试,数学不会因为思考者的一时弯路,导致的错误而跳出来痛打你一顿。相反,数学喜欢看到你在不断的尝试中坚持。我想我有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这番话的,期待
  • 陈乐言

    2014-11-14 14:28:05 使用道具

    太短。就象我的回复一样。
  • 风来心自凉

    2014-11-14 16:10:49 使用道具

         乐言妈妈说的好,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我觉得这是很多家长都想做到的,但在生活中,却往往坚持的不太好,特别是在这种升学压力的前提下,很多时候就往往屈从了现实。
        我家小姑娘对数学一直都不太感兴趣,也不太敏感,比较抵触做数学练习题。我们也很少给她做,但有时候,她会问我一些生活上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她会问我,妈妈,如果你是一个卖菜的,你是会把你的菜降价出售还是说坚持原价来卖。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数学方法那肯定是不能降价,原价卖利润才高。但我家小姑娘就会再问,但我降价卖的话,我的菜就能卖的快,卖的多,如果按照原价卖的话,那如果在同一个市场里面,大家都卖一样的价格,我的菜不一定全卖的完。这样菜要留到明天,又会占着地方。然后她就说,如果是我,我就想降低价格卖完它,这样我就不用积压着,然后买菜的人还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实在,下次还来找我。然后她又接着说,但如果我跑远一点,不在菜市场里卖,我跑到一些买菜不是很方便的居民小区去卖,这样我就可以卖的多一点,因为那里卖的人不多。
       
  • bluecroco

    2014-11-14 22:35:09 使用道具

    乐言
    妈妈你先看,看好了我直接问你要精华就是了
  • 若熙爸爸

    2014-11-14 22:55:24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aer2002cn

    楼主 2014-11-16 13:49:05 使用道具

    若熙爸爸 发表于 2014-11-14 22:55
    这种书看多了没好处。

    只顾着分享忘了说明一件事,这书是一位美国数学教授写的,总体上他叹息的美国的数学基础教育,期间也少量提到其他国家的。所以我强烈的感到我们孩子目前所面对的教育问题,在教育大国美国也存在,这在世界所有国家存在的普遍现象。只是我们生在本国,对本国了解透彻,在暴露本国基础教育顽疾的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对他国的不了解。
    所以,希望提高自己影响孩子的同时,取长补短,保持独立且更好的融入
  • hmily_pine

    2015-10-12 10:38: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5-10-12 10:40 编辑

    保罗的话也是一家之言。
    数学家才会理解数学家。
    经历了完整的数学发现探索论证过程的人,自然就懂了数学语言。
    以定义定理为主体的数学是最美的。其他的话的确都是多余的。
    对于小学生,科普一下知识即可。要想培养数学家的思维,难度很大。
    数学不是适合每个人的,费时间,费精力,影响性格,要悟性。
    普通的孩子,有趣的东西多了去,不一定非与数学有缘不可,也不一定非要数学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