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ubyAtCuisine 于 2014-11-19 23:26 编辑
女儿有个朋友,家里中英文的书都看,但从来没有英文输出。
我感觉一方面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互动,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很多英语输入是无效的。
娃妈经常带娃去原版阅览室。阅览室规定必须说外语。娃进去后就很压抑,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就笑笑。大多数时间是让她自己拿了书看。试想,这个娃还不能自主阅读,所以也就是看看图。翻来翻去,旁边倒是堆了一大摞书。很快就无聊了,吵着要回家,但父母总是要竭力挽留她。
娃在家里经常看各种语种的动画片,大人觉得只要坚持看,就能明白并且习得。有几次我陪着她和女儿一起看,发现其实她根本没看懂。
父母给娃在家读书,原版的就直接用英语读,很少解释。娃怕大人觉得她不懂,因此从来不问。偶然地,她从图书馆借了本女儿超喜欢的书。女儿见到了,就和她坐在一起看。女儿理解她,直接把内容翻译成中文给她讲。事后女儿说,“她好像不太知道故事里的内容嘛。” 瞧,五岁的娃都看出来了。大人却浑然不知。
家长给孩子买的书,很少按照难度,通常就是大人喜欢觉得有意思就买了。有些书从词汇或者理解上,国外都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曾经他们想给孩子看哈利波特,我提出保守意见,说即使我女儿这个程度,我也暂时不会入。这点他们倒是接受了,没买。
我虽然和她父母关系不错,但犹犹豫豫地也不敢唐突地去讲,怕到时候大人反而责怪娃。
心里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很难过。
实际上,这样的无效输入,或多或少打击了娃的自信心。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