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舒米 于 2011-7-19 20:00 编辑

转一封北京妈妈的信。大家看看。

你好!假如你能静下心来读我的这封信,我会非常感激。
  
  我是北京市一名即将升入6年级的小学生的母亲。之所以下决心写这封信,最直接的原因来自女儿三年来所上的某重点中学培训班的假期反复停、上课通知,及由此女儿表现出来的强烈反应。
  
  情况是这样的。暑假初始,在经历了一年一度的淘汰考试后,女儿终于坚守住了在该培训班继续上课的资格。交过不菲的课时费后,本打算7月某日按照通知去上课,却提前收到老师短信,说接上级通知,培训班暂时停课,何时重开,等待通知。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欢呼雀跃。但作为家长,深知这是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一种权宜手段,过不了多久定会开课。而且,到时候课时减少了,内容不变,任务不变,孩子们的负担将会更加繁重。不过,内心多么期望这种占用了孩子们几乎所有业余时间的课后班能够彻底从源头上取消啊,而不是“一时打压”与“卷土重来”反复交替的消耗战啊!果不其然,没多久,又收到通知,说8月某日开课连上10天。等到前一天,又接到学校短信,说再次接到上级通知,培训班暂停课,具体开始时间继续等通知。忍不住感叹,又一轮的作秀开始了,培训班一定会在开学后开课的。孩子们的负担将更重了!眼看着女儿在这个过程中从对假期还要上课、无法放松的不满、忧愁、生气、到无奈、绝望和麻木,情绪仿佛在地狱和天堂间撕扯转换,作为家长,本打算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大环境感到无奈,自身又无力挣脱漩涡,只能安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可是,女儿最近的几番不经意的言谈,让我感到不寒而栗了,感到再也无法麻木和漠然了。11岁的女儿谈到了“自杀”,问我死后是不是就都解脱了,问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的课后班、要做这么多的作业!
  
  而我这封信的最终促成,这件事不过起了引爆的作用,更多的,来自长期以来伴随着孩子学校生活的深入,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感同身受,从而产生的对目前教育方式、体制和理念的诸多困惑。
  
  先从女儿的具体情况谈起吧。11岁的小女孩,就读于市某重点小学。聪明,文静,要强,长期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良好,几乎每年都荣获全优生和三好生荣誉。1、2年级时,我们秉承自由发展的理念,几乎没给孩子报过任何课后班,女儿校内成绩优秀。3年级时,发现周围的孩子都在报读附近或者目标中学的培训班,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上2个或者更多中学的课后班,俗称“占坑”。比较之下,我们也让孩子报考了某重点中学的培训班,一直上课至今。学期间,每周末上半天语、数、英的课程。假期会集中上10天左右。每学年进行测试,上了规定的分数线,则继续留读,分数不够,遭淘汰。测试面向全市同年级的学生,也就是说,任何平时没参加该培训班的学生,都可以报名交费参加每年的测试。可见孩子们面临多么大的竞争和挑战啊!这些坚持到6年级的孩子们,将在下个学年的第一学期最终角逐该中学一个实验班的名额。毫无疑问,近千名孩子,最终难免淘汰的命运,无数的周末和课余时间,万元多的消费,将统统付诸东流。值得一提的是,经过5年(培训班从2年级开始招生)的淘汰,该校的培训班总人数和班级数几乎没减少过,16个班,每班50、60人。让人不免怀疑学校的主要动机在于收钱。
  
  且谈谈课程本身吧,奥数、古文、英语。我的女儿学到如今,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感到厌烦不已,说老师只负责讲课,几乎不和学生互动,一副反正你的家长交了钱、没人请你来、你不来有人来、爱学不学的架势。第一学年,我们陪着孩子复习做作业,全家总动员,孩子成绩还可以。但我深知,这并非孩子主动努力的结果。这些课本上的知识,加上老师们毫无热情的讲解,还要求死记硬背,对不到10岁的孩子们来说,实在太枯燥和乏味!更可怕的是,学校校内的功课负担已经够重了,课后还要接受这种“填鸭”,会打消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造成过早的“厌学”倾向。这对于孩子们的一生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对于我们社会
  急需的“创造性”人才将是多么大的扼制啊!
  
  说到这里,您或许忍不住要说:“既然如此,作为家长,何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种培训班呢?两厢情愿的事情,又没人逼迫你去做。”问得好!我也时常这么问自己,我推测,很可能大多数家长也会这么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搭上自己的休闲时间接送孩子,甚至一起上课陪读,回家还要讲解、督促;消费了休息时间不说,还要花费高昂的金钱(一个暑假,单我女儿上课后班的费用高达7400元。她还算班里上课少的。单请一对一家教的更无法计数);更要命的是,孩子并不喜欢,准确点说是被逼无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最初的回答是: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上好中学、好大学、有好出息。这份心愿有什么错!而明摆着有重点中学的存在,教育部门又取消了统一的升学考试,几乎堵死了大多数孩子通过掌握校内知识寻求升入重点中学的路。情急之下,家长们只能想法“锤炼”孩子,让他们掌握各种“本领”,去叩响各个重点中学的五花八门的门槛。君不见,每年春节后,一到周末,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家长领着疲惫的小学生,游走在各个重点中学之间,从一个考场出来立马奔赴另外一个,走马灯般地让孩子应试。实在不知道那些面容疲惫的孩子们的感受如何!没有人会问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里
  承载了多少厌倦、无奈、绝望和麻木!
  
  这些还只是“城内”的风景,围城之外,景象更是洋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针对每个重点中学招生的做法,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们,开发出了琳琅满目的、专为小学生们设计的产品。比如,我女儿所上的培训班开设语、数、英三门课程,但由于培训班老师们一律采取漠然的填鸭而非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每班50、60人,老师们也无法做到个性化教学。),很多孩子难免课堂听不明白,课后又无处可问,怎么办?别着急,附近就有培训机构聘请老师招募班级,专门针对各个重点中学培训班的课程进行二次讲解。所谓的“生物链”班级吧!为了提高女儿的成绩,同时减轻我们的负担,我们给孩子报了两科这样的课后班。这样,每周又要多上两次课了。而我们,则要负担更大的开支了。刚开始效果明显,成绩提高了。然而很快,孩子对内容本身的了无兴趣又开始泛滥,成绩不上不下地徘徊着。眼瞅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上各种课后班越来越不情愿,而小升初的压力又愈演愈烈,实在让人焦急又茫然啊!据我所知,我女儿所在班级的孩子几乎都在上着类似的各种课后班!还不算社会上的各种考级培训课程。单是一个小升初,这后面蕴藏的巨大的经济利益难以想象。连我的女儿都说:培训班不
  能停的原因,是因为会有很多人为此而失业。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孩子,为了小升初这个人生路上的一处小小的关口,集中全家人的各种资源(时间、精力、资金、关系),而最核心的因素——孩子的自发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能因此而提高几分呢!!!我们是不是在塑造着一台台合格的标准的社会化大机器呢!看看那些背负沉重书包、面色疲倦、身心压抑的孩子们!!看看那些失去了童年乐趣、从小被迫顺从、日渐被压制了各种创造性和兴趣的、只
  知道埋头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们! 我们正在培养出这样的“机器”来建设我们未来的国家和社会啊!
  
  我不禁要继续追问: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为什么我们整个家庭和社会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这种怪圈无力自拔呢?
  
  我的孩子也在追问:“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课后班呢?难道校内的知识不够多吗?这样的后果之一是:老师和同学们都把校内的课程毫不在意,当P了。老师讲课时经常会说:这些内容好多同学都在课外学过了,老师就提几个问题。不会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补习。”事实上,老师们鼓励孩子去上各种课后班,至少这样自己的教学压力会减轻很多。
  
  我的女儿不知道,其实他们的老师也在业余时间带各种课后班,每天的收入几乎可抵校内一个月的工资。我无法想象,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下,有几个老师能安心于本职工作?能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以我对女儿5年的重点小学教育的感受:老师最注重的是孩子们的“听话”和“成绩”,很少关注孩子们的内心、兴趣和人际交往。学校也更多地关注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至于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人格教育,我几乎没有见到!我看到的是,每次学校组织大型活动,班主任们会撺掇孩子们发动家长,寻求交通工具、设备和场地的免费资源。校长会公开点名表扬为活动做出贡献的家长。孩子们会以自己家长的本事而自豪而攀比,势利和功利由此培育出来!我看到的是,代课老师让孩子们不时抱各类复习资料回家,让家长给自己所带的班级复印。为此,孩子会受到表扬。奴性、盲从、人际混乱由此习得,而且是由最尊敬和亲爱的师长们言传身教的!我看到的是,由于一些极少数的意外事件,孩子们只能从校警们壁垒森严的围护中,睁着一双双惊恐的眼睛,瞪着外界的一切。我无法想象,如此充满不安全感和敌意的眼睛里怎样才能充满善意、友好、平和的目光?我无法想象,如此充满猜疑和防御的目光,怎样才能与自己将来的爱人、朋友愉快相处呢?我也无法想象,在一个有着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紧张关系的机体内,如何才能开掘出生机勃勃的潜能和创造力呢?
  
  以我短浅的目光和视野,我看到了,对于各种培训班和社会机构,这根长长的利益链条来说,金钱是最大的指挥棒;而能让广大煞费苦心的家长们不仅仅“自愿”交出金钱,同时还交出自己的孩子,巨大的诱饵只有成绩;而抛出这一诱饵的则是我们的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我不知道学校的招生原则由谁而定,我所知道的是,我们的各级教育机构的最高宗旨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自立、自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评判课本学习效果的、转瞬即逝的、静止的成绩单,绝不能成为衡量这样的人才的标尺!!!尤其对于充满想象力、正是培养各种兴趣、学习与外界平和对话达成友善关系的少年儿童们,这样的标尺无异于在扼杀他们的成长!
  
  看看我们的孩子,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如今却成了被各种功利思想绑架的团体,或者傀儡。我们的所谓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沦落为各种利益团体的口号了!!!
  
  我再也不想卷入这桩谋害和扼杀我的孩子自主、自发和创造性的“阳”谋中去了,我想要一个健康、活泼、自信、自尊,能与周围人际和环境和睦共处、并从这种终生受益的良好关系中不断收获的孩子!
  
  我已经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始停止了所谓的各类“课后班”!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朋友开始移居国外!我感叹自己的经济无力!我甚至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为了孩子去忍受孤寂的二等公民的待遇!我庆幸我的孩子早出生了几年,至少不用为进幼儿园在出生前就排队等待!
  
  没办法,我只有一个孩子,一个未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取消各类重点学校,定期地调换校长和教师们!没办法,我的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没有时间等待教育部门画好的美丽的大饼摆在眼前的那天!!!
  
  写这封信,我也预料到结果很可能是石沉大海!但借用女儿的一句话:没准教育部长新换了,他或她的孩子正和她一般年纪,正承受着和她一样巨大的小升初压力!部长就会下决心进行改革!面对孩子的这番言论,我心里只有苦笑和绝望。但为了孩子,我宁愿和她一起在做做梦!
  
  这封信,算是最后的呐喊吧,替我的孩子,也替她的伙伴们!
  
  救救孩子!!!
    
  北京某重点小学的家长
  2010年8月16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90 理由 收起
jessiekissyou + 20 很给力!
bunny8 + 10 感谢你!
天才二宝妈 + 10 孩子的心理要强大到什么程度才能与之抗衡呢
当当爸爸 + 50 全文细读!
教育观点
5491 查看 55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ihuiweiwei

    2011-7-19 20:25:35 使用道具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没用,谁也无法改变现状。
  • wsying1982

    2011-7-19 20:27:53 使用道具

    看了,很感慨。以我此刻不平的心态以及浅薄的见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取消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真正做到资源平均,这样,各培训班才没有名目指挥家长带自己的孩子进去手摧残,家长也不用自愿且不甘地交钱,家长的心态才能平和。
  • Alicemami

    2011-7-19 20:28:57 使用道具

    真是磨难!还好,我们这里小升初没那么难!
  • 最爱丁宝

    2011-7-19 20:30:39 使用道具

    通篇读过,任何一个做父母的都会动容,怎么办?随波逐流----痛苦,出污泥不染---亦痛苦
  • slzzz

    2011-7-19 20:51:29 使用道具

    我愿意孩子将来做普通一人
    不愿意上 N 多的培训班
    家长的观念先变  
  • angle33ak

    2011-7-19 20:53:54 使用道具

    仔细拜读,内心澎湃,感到无奈。
  • 艺步青云

    2011-7-19 21:38:39 使用道具

    不光北京这样,估计全国都这样,为了进重点中学的门槛,手上没有证书是万万不行的,学生和家长都痛恨这样的教育制度,但谁也改变不了事实,只有适应了。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取消了小升初的统一考试,但10来年的经验却证明了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不知这样的教育改革,会把中国的人才引向何方?
  • 昊的书香童年

    2011-7-19 21:48:17 使用道具

    儿子也在上培训班啊 是孩子自己选的 我们会随着孩子的兴趣来 如果孩子不喜欢了 那就不学了
  • sara

    2011-7-19 22:03:29 使用道具

    以前看过,很无奈~~~
  • shirley

    2011-7-19 22:08:47 使用道具

    读书考高分不是也不应该是孩子人生中的必须选折
    上不上重点学校更加不值得一提
    家长先改变, 然后影响孩子

    以上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

  • pauline

    2011-7-19 22:37:12 使用道具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人生的含义,就不会为孩子人生初起短短的几年学习竞争压力而信心不足,终至惶恐,不得心安。又或者以此为鉴,从小抓起,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开始做准备,做好他的人生第一辅导班角色,从而比他人领先10年稳步积累。我们的人生很长,长的我们自己也才走到不是中间的中间而已,我们又为何拿着自己的经验去让孩子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去接触这么多灰色。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惑,我带着这些问了一位做教育的现在已经70多岁的老人,她只说了一句“你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很长,你的孩子才刚刚开始他的人生,学习是终身的事情,成功也不仅仅是现在的事情。”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舒米 + 20 我很喜欢!
  • pauline

    2011-7-19 22:42:01 使用道具

    为你停掉辅导班打气加油,夯实你的信心。不要惧怕,不要太看重孩子的得失。不公平中自然也孕育着公平所在,只要你去细心发现,多给自己长志气,不要把信心建立在别人的支撑上。
  • 熠钻堂

    2011-7-19 23:08:34 使用道具

    我们家的也快上小学了,打听了下行情,市重点挤破门,每个班有60个孩子,很多是家长花费了大量金钱精力关系等才得入学的,门口的普通小学,一个班30个孩子。我家已决定就在门口的小学就读了。
  • 一枕风

    2011-7-20 00:25:26 使用道具

    南京也差不多:(
  • 娃爱的墨墨

    2011-7-20 09:36:32 使用道具

    看了一遍,北京的孩子压力太大了
  • 小宇妈妈

    2011-7-20 10:54:19 使用道具

    看完了,不看之前也知道这些现状,真不知道中国的教育改革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实施
  • 辉豆豆

    2011-7-20 11:15:11 使用道具

    唉,一声叹息!几年前,有朋友全家勒紧让孩子上国际学校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 yuanyuanma

    2011-7-20 11:31:15 使用道具

    现在不改变教育制度,毁掉了一代人呀。
  • sam

    2011-7-20 11:39:39 使用道具

    很多人说家长内心要强大,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不多啊,压力啊
  • ymei

    2011-7-20 13:14:14 使用道具

    看了开头就没读下去,作为家长可以选择不那么拼命让小孩去培训班的。。。哎
  • 安安妈叶子

    2011-7-20 13:31:34 使用道具

    北京的小升初,是比较惨烈,我们小地方没这么多无奈,还是看家长怎么想
  • anqinana

    2011-7-20 13:57:17 使用道具

    教育产业化,真的很无奈。
  • catherine_moon

    2011-7-20 14:11:15 使用道具

    还是那句话: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
    很多家长都会说:乐观、积极、懂得生活,受过良好的教育
    可现实呢?打着教育的旗号,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在这种主流教育中,父母更多的是无奈啊!
    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平衡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空间发展其他的能力吧!但是要做到这种淡定,又得怎样的历练呢!
    做中国的家长真累!
  • shellybruce

    2011-7-20 14:33:53 使用道具

    其实家长可以选择不上那些班的。只是可怜了那些无力自己教孩子科学知识的家长,毕竟学校教育已经被课后班替代了大半。
  • 揣宝妈

    2011-7-20 14:56:01 使用道具

    说可以选择不让孩子上,真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坚定了不让孩子回北京上学的想法了,还是给她个相对轻松的童年吧。
  • nancydyy

    2011-7-20 15:12:02 使用道具

    孩子不想读就不读培训班吧,读了未必一定有提高成绩有帮助吧。
  • 风景雨

    2011-7-20 15:24:18 使用道具

    我希望我的孩子上上学后不会报什么培训班,但是我能做到吗?
  • hong125

    2011-7-20 15:27:27 使用道具

    小小年纪谈到自杀这个词,令人不寒而悚.
    还好,我们小县城不用小升初,反正就哪儿二所初中.
    但为了在班级里考个好成绩,学点古文,多学点英语./也感觉时间不够用,非常累.
  • yulidzy

    2011-7-20 15:27:39 使用道具

    可怜的是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