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18 11:26 编辑

引言:


    目前,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

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

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

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我们看哈,这个事情,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

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

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最新科学指南适合高中生,只有个别孩子喜欢。
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怎么个分叉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同样年龄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

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那条道。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

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很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 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想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
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

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性质。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
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

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

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
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你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
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

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

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
嗯...这是这个问题。

申爸呢,正在琢磨,试图琢磨出一个基础300的书单。这个书单呢....很费劲....哦...书单。既然叫基础300,那就暗示着,里面有300本书。

为什么是300本,而不是299本,也不是301本?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现在只是在开发,因为这个书单里面,只有几十本书。之所以叫300,只是申爸的感觉:差不多300本。大家注意,这个基础300,不只是书名,还跟着版本。
现在呢,只有不多的一些书,在基础300里面。这是一个动态的书单,里边的书目,还在形成中。主要是吧,大申才10岁,还在成长中,很多事情,申爸还看不清楚。但比如以下是必须有的:《最新科学指南》(上下册)阿西莫夫;《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一套四册)阿西莫夫;《荷马史诗》罗念生、王焕生;《堂吉诃德》杨绛;《改变世界的观念》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陈永国译;《数:科学的语言》T.丹齐克著,苏仲湘译;《四大名著》宝文堂节编本 ;《呼兰河传》萧红等等。

《大申爸说书》http://www.ebama.net/thread-224304-1-1.html

11387 查看 86 收藏帖子 (11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zhang4

    楼主 2015-1-16 10:31: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5-20 14:41 编辑

    001-中国青年出版社《伊林选集》(一套10册)
    这好几个月来,申爸一直在考虑,考虑什么呢?申爸推荐这个旧书,从义工群出来,到大群里面。这第一本,推荐啥呢?开局第一步,一定得迈好。当初,在义工群里开始,申爸推的大师节选版四大名著。那现在,拿什么做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呢?必须要拿经典的、最好的开局。即便是在基础300里面,这也得是最经典,最好的书。申爸呢,思来想去,就拿一套和最新科学指南,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比肩的书,来开场吧。先让我们来看看,书之美。




    这个呢,是阿西莫夫在科学出版社出的11本书。相当地漂亮,美!




    这个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说阿西莫夫的科学版书,很美的话,那伊林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伊林选集》,就更美了。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套书。
    伊林选集,一共十册。







    第一册,《十万个为什么》。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7月,印数:409,000,定价:0.23元,董纯才译。

    第二册,《不夜天》。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邹信然译,1980年4月,印数:84,000册,定价:0.16元。

    第三册,《黑白》。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12月,印数:77,000册,定价:0.27元。

    第四册,《几点钟》。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几点钟,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5月,印数:76,000册,定价:0.22元。

    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在你周围的事物,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学源译,1981年9月,印数:68,600册,定价:0.80元。

    第六册,《自动工厂》。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自动工厂,中国青年出版社,符其珣译,1954年1月,印数:79,000册,定价:0.29元。

    第七册,《原子世界旅行记》。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原子世界旅行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51年9月,印数: 108,000册,定价:0.19元。

    第八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600册,定价:0.66元。

    第九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500册,定价:0.87元。

    第十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11月,印数:33,000册,定价:0.81元。
    这是十本书。这就是申爸要在大群里推荐的第一套书。
    这书,有什么好啊?
    在科普领域,这个书和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是直相对恃之两座齐峰。它们是不同的两种风格的代表作。
    在文学作品中,永远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相对应的,我们可以拿《最新科学指南》当成是“浪漫主义”的科普著作;拿《伊林著作选》当成是现实主义的科普著作。
    我们看到其作者伊林的名字,就已经能猜到,这是一位俄罗斯作家。是的,它1895年生于乌克兰,前苏联作家。1953年头上,就去世了。
    那么,伊林的这十本书,到底有什么好呢?
    拿到阿西莫夫的妈妈,你去读读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的话题,都是什么呢?天体物理学,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白矮星,红巨星,黑洞....阿西莫夫喜欢谈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呢,都有个特点:你全都没看到过!都是些高大上的题材。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题材,阿西莫夫是不屑于写作的。这些东西呢,俗!所以你,妈妈读阿西莫夫的自传。他自传里面,很少提到孩子,提到日常生活。妻子呢,也换了好几个。因为阿西莫夫喜欢这些高大上的题材么。他对日常的生活,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看合同的付款,钱数写的对不对,有没有预付款,等等。阿西莫夫的自传里边儿,主题都是门萨协会什么的,门口儿老头老太太的座谈闲聊,下棋遛鸟,是不会出现在阿西莫夫的笔下的。

    伊林呢,伊林不同。伊林有一个深爱着的妻子,也是他写作的合作伙伴。当伊林以不到六十岁的年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之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写出了世界上最凄美的文字,来纪念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伊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巨量的心血。后来,两个孩子都成长得很好。伊林写科普作品,写儿童读物,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伊林呢,也写原子,写宇宙。可是,他的笔下,更多的主题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事物:一支笔,一盏灯,一本书;你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你喝茶用的茶杯,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到今天你拿着的这个样子的?街上跑的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你用的铅笔,有什么有趣的历史?你铅笔盒里的小刀呢?........全是这些题材。

    可是,他写铅笔,和别人写铅笔,那不一样。在他那里,纵横千万里,横贯几千年,在广阔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都奔赴他的笔下,来为你手上的一支小铅笔服务。你看完了,禁不住赞叹:我的天哪,一支铅笔的背后,竟然有如此的洞天!赞叹之余,也不免感叹作者: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由得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呢?伊林著作选的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里面写的,全是这些.....孩子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物品。不离日用常行外,直到先天未化前。
    阿西莫夫,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可以羡慕,不可以达到;伊林呢?他就像隔壁家的大叔,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可触,可及。
    如果你真的把伊林想象成隔壁的聪明和蔼,但有些琐碎的那个大叔,那你就错了。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图景的世外高人。尽管写了很多日常常见的主题,伊林还是偶尔亮剑,在巅峰之上,于第一流的高手论剑。剑气纵横。他的亮剑之作,不多。但极具分量。这套书的最后三册,《人怎样变成巨人》,就是伊林的亮剑之作。
    这是一套薄书....你把书写厚,容易,你要是把事情写薄,那就很难....尤其是涉及到人怎样变成巨人这样的主题的书,写到....申爸看看,多少字.....用48万3千字,把人类的一整部历史,就条晰缕清地写明白,那就极难了。
    阿西莫夫的一部最新科学指南,用了91万3千字,把一部科学文化史,写得清楚明白。赞。可是伊林这48万3千字,不止把一部科技史,写清楚,科技文化史,写清楚,还把人类社会史,甚至政治、经济史,也钩挂了个大概轮廓出来!
    这部书,相当于阿西莫夫得最新科技指南,加上他的诠释人类万年。这个,实在非有大功力之决定高手而莫能为之。绝顶。

    嗯...我们看,我们要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么办呢?总归的,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呢,是从身边的日常事物出发,逐步地探索遥远的、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最终,形成整个世界的大图景。这是一种思路,一条路。伊林走的,就是这条路。另外一条呢,是打一开始,就搭起一个巨大的框架,从宏观...整个宇宙;到微观,原子原子内部;在这一整个框架中,定位到我们自己。阿西莫夫走的,就是这条路。伊林由近及远,阿西莫夫由远及近。那么,具体到孩子那里,怎么让他认识世界,最快,最好?把阿西莫夫和伊林,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申爸呢,把伊林拿给大申。给大申当定向阅读的资料读。先看《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上海版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那不是一样的东西。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每天都要在家里呆上一段时间,至少,要在家里过夜,伊林就来个屋内旅行记。就拿我们日常家里的各种东西,开说。说的过程中,伊林提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现在,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没有暖气。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伊林问: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你说,这是废话,水是灭火的,当然不会燃烧...可是,暂缓下结论哦....看过十万个为什么,你会大吃一惊:诶呀,原来这个燃烧...这个燃烧根本就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的....就都是这样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全都是由你家屋子里的,每天都见到的事物,说开去的...

  • yzhang4

    楼主 2015-1-16 10:45: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16 10:53 编辑

    001-中国青年出版社《伊林选集》(一套10册)
    这好几个月来,申爸一直在考虑,考虑什么呢?申爸推荐这个旧书,从义工群出来,到大群里面。这第一本,推荐啥呢?开局第一步,一定得迈好。当初,在义工群里开始,申爸推的大师节选版四大名著。那现在,拿什么做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呢?必须要拿经典的、最好的开局。即便是在基础300里面,这也得是最经典,最好的书。申爸呢,思来想去,就拿一套和最新科学指南,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比肩的书,来开场吧。先让我们来看看,书之美。




    这个呢,是阿西莫夫在科学出版社出的11本书。相当地漂亮,美!




    这个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说阿西莫夫的科学版书,很美的话,那伊林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伊林选集》,就更美了。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套书。
    伊林选集,一共十册。










    第一册,《十万个为什么》。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7月,印数:409,000,定价:0.23元,董纯才译。

    第二册,《不夜天》。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邹信然译,1980年4月,印数:84,000册,定价:0.16元。

    第三册,《黑白》。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12月,印数:77,000册,定价:0.27元。

    第四册,《几点钟》。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几点钟,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5月,印数:76,000册,定价:0.22元。

    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在你周围的事物,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学源译,1981年9月,印数:68,600册,定价:0.80元。

    第六册,《自动工厂》。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自动工厂,中国青年出版社,符其珣译,1954年1月,印数:79,000册,定价:0.29元。

    第七册,《原子世界旅行记》。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原子世界旅行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51年9月,印数: 108,000册,定价:0.19元。

    第八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600册,定价:0.66元。

    第九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500册,定价:0.87元。

    第十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11月,印数:33,000册,定价:0.81元。
    这是十本书。这就是申爸要在大群里推荐的第一套书。
    这书,有什么好啊?
    在科普领域,这个书和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是直相对恃之两座齐峰。它们是不同的两种风格的代表作。
    在文学作品中,永远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相对应的,我们可以拿《最新科学指南》当成是“浪漫主义”的科普著作;拿《伊林著作选》当成是现实主义的科普著作。
    我们看到其作者伊林的名字,就已经能猜到,这是一位俄罗斯作家。是的,它1895年生于乌克兰,前苏联作家。1953年头上,就去世了。
    那么,伊林的这十本书,到底有什么好呢?
    拿到阿西莫夫的妈妈,你去读读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的话题,都是什么呢?天体物理学,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白矮星,红巨星,黑洞....阿西莫夫喜欢谈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呢,都有个特点:你全都没看到过!都是些高大上的题材。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题材,阿西莫夫是不屑于写作的。这些东西呢,俗!所以你,妈妈读阿西莫夫的自传。他自传里面,很少提到孩子,提到日常生活。妻子呢,也换了好几个。因为阿西莫夫喜欢这些高大上的题材么。他对日常的生活,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看合同的付款,钱数写的对不对,有没有预付款,等等。阿西莫夫的自传里边儿,主题都是门萨协会什么的,门口儿老头老太太的座谈闲聊,下棋遛鸟,是不会出现在阿西莫夫的笔下的。

    伊林呢,伊林不同。伊林有一个深爱着的妻子,也是他写作的合作伙伴。当伊林以不到六十岁的年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之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写出了世界上最凄美的文字,来纪念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伊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巨量的心血。后来,两个孩子都成长得很好。伊林写科普作品,写儿童读物,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伊林呢,也写原子,写宇宙。可是,他的笔下,更多的主题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事物:一支笔,一盏灯,一本书;你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你喝茶用的茶杯,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到今天你拿着的这个样子的?街上跑的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你用的铅笔,有什么有趣的历史?你铅笔盒里的小刀呢?........全是这些题材。

    可是,他写铅笔,和别人写铅笔,那不一样。在他那里,纵横千万里,横贯几千年,在广阔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都奔赴他的笔下,来为你手上的一支小铅笔服务。你看完了,禁不住赞叹:我的天哪,一支铅笔的背后,竟然有如此的洞天!赞叹之余,也不免感叹作者: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由得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呢?伊林著作选的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里面写的,全是这些.....孩子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物品。不离日用常行外,直到先天未化前。
    阿西莫夫,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可以羡慕,不可以达到;伊林呢?他就像隔壁家的大叔,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可触,可及。
    如果你真的把伊林想象成隔壁的聪明和蔼,但有些琐碎的那个大叔,那你就错了。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图景的世外高人。尽管写了很多日常常见的主题,伊林还是偶尔亮剑,在巅峰之上,于第一流的高手论剑。剑气纵横。他的亮剑之作,不多。但极具分量。这套书的最后三册,《人怎样变成巨人》,就是伊林的亮剑之作。
    这是一套薄书....你把书写厚,容易,你要是把事情写薄,那就很难....尤其是涉及到人怎样变成巨人这样的主题的书,写到....申爸看看,多少字.....用48万3千字,把人类的一整部历史,就条晰缕清地写明白,那就极难了。
    阿西莫夫的一部最新科学指南,用了91万3千字,把一部科学文化史,写得清楚明白。赞。可是伊林这48万3千字,不止把一部科技史,写清楚,科技文化史,写清楚,还把人类社会史,甚至政治、经济史,也钩挂了个大概轮廓出来!
    这部书,相当于阿西莫夫得最新科技指南,加上他的诠释人类万年。这个,实在非有大功力之决定高手而莫能为之。绝顶。

    嗯...我们看,我们要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么办呢?总归的,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呢,是从身边的日常事物出发,逐步地探索遥远的、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最终,形成整个世界的大图景。这是一种思路,一条路。伊林走的,就是这条路。另外一条呢,是打一开始,就搭起一个巨大的框架,从宏观...整个宇宙;到微观,原子原子内部;在这一整个框架中,定位到我们自己。阿西莫夫走的,就是这条路。伊林由近及远,阿西莫夫由远及近。那么,具体到孩子那里,怎么让他认识世界,最快,最好?把阿西莫夫和伊林,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申爸呢,把伊林拿给大申。给大申当定向阅读的资料读。先看《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上海版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那不是一样的东西。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每天都要在家里呆上一段时间,至少,要在家里过夜,伊林就来个屋内旅行记。就拿我们日常家里的各种东西,开说。说的过程中,伊林提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现在,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没有暖气。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伊林问: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你说,这是废话,水是灭火的,当然不会燃烧...可是,暂缓下结论哦....看过十万个为什么,你会大吃一惊:诶呀,原来这个燃烧...这个燃烧根本就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的....就都是这样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全都是由你家屋子里的,每天都见到的事物,说开去的...

  • 最爱安琪

    2015-1-16 10:56:57 使用道具

    好贴,坐板凳认真听
  • 小开心

    2015-1-16 11:06:26 使用道具

    这书淘不到吧,分享扫描版吗
  • 清风弄影

    2015-1-16 11:20:13 使用道具

    书那么美,可惜看不到
  • 我是小丸子

    2015-1-16 13:55:38 使用道具

    简显的哲理啊
  • yzhang4

    楼主 2015-1-19 10:30:4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19 10:35 编辑

    之一:在你周围的事物

    这个呢,其实一本合集,里面把伊林的8本单行本,集合到一块儿
    8本单行本是
    1、《学生的书包》
    2、《在城市的街道上》
    3、《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4、《奇异的仓库》
    5、《大自然的文字》
    6、《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7、《魔术果园》
    8、《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
    这些单行本,申爸大都有。回头,给大家上些图片,欣赏欣赏。
    ..1是学生的书包

    嗯,说书,还有别的正经事儿。
    这个马.伊林,何许人也?
    他原名叫伊利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沙克,马.伊林是他的笔名,简称伊林
    伊林绝大部分的书,都是和谢加尔合作的。这个谢加尔就是伊林的妻子,叶莲娜.谢加尔。
    《在你周围的事物》里的八部作品,都是伊林和谢加尔合作创作的,其中的七部,我国出版过单行本。
    申爸上些这7本单行本的图片,给麻麻们欣赏:
    第一本,学生的书包
    封面:


    中文版出版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学生的书包》改成了《你的书包》
    封底:


    扉页:

    版权页:

    你的书包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2月 印数:50000册 定价:0.16元
    内容简介:


    目录:

    内页欣赏:

    第二本单行本,《在城市的街道上》
    封面






    版权:

    在城市的街道上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3月 印数:60000册 定价:0.23元内容提要:



    内页欣赏:

    第三本,《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封面:





    版权页:

    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册 定价:0.20元
    内容提要:

    目录:

    内页欣赏:

    第五本,大自然的文字
    封面:





    版权:

    大自然的文字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定价:0.10元
    内容提要

    目录:

    内页欣赏:

    第六本,《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封面:



    扉页:

    版权:

    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5月 印数:50000册,定价:0.16元
    目录:

    内页欣赏:

    第八本 《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没有见到过中文版。
    这些书呢,早年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过。
    为什么呢?
    是这些书不够好,不值得再版重印吗?
    不是
    原因呢,正好相反!
    就是因为这些书太好了,才“不能再版”。可这...是为什么呢?

  • yzhang4

    楼主 2015-1-19 15:03:46 使用道具

    杂谈一:《伊林选集》的插图
    话说,这个插图吧,对于一本书的品质,影响那是大极了
    你看看,现在的书,一本书,你翻开,从头翻到尾,全是字儿,一幅插图都没有

    书籍的插图,和画家的自由绘画,还不一样
    书籍里面的插图,决定于作品的内容。

    好的插图,可以把书中的内容形象化,画龙点睛,能够更好地协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涵
    是一本好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林的书呢,几乎每一本,都有插图。


    并且,他的插图,集中了苏联四五十年代最优秀的插图艺术大师
    下面呢,申爸专门展示几本伊林书里面的插图,供妈妈们欣赏
    第一本呢,是那个《黑白》
    这本书的插图,是苏联著名的插图艺术大师拉普辛作的。
    妈妈们看看






















    拉普辛在《不夜天》里的插图:

    他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插图:

    多布罗克隆斯基负责给《在你周围的事物》插图

    还有他在《人怎样变成巨人》里面的插图:

    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者的写生基本功非常扎实,他想表现什么意境,在技法上,都毫不费力的能够达到
    大家留意,后者这幅小图里面,树底下的那个小人儿,是关键的安排...



    就先贴这么多吧。等拿到了书,妈妈们自己看吧
    很多妈妈,看了这些小图,会觉得:看不出哪里好啊?
    先别着急。慢慢来。
    把这些小图先保存到新家的帖子里面。等再过三个月,妈妈们手里都拿到一些好书了,到时候再回过头来,就可以看出这些小图,好在哪里了。
    匀妈要考虑的,可不止是自己的口水哗哗的。匀妈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让匀的口水哗哗的。
    小孩子,她对真正的艺术的品味和接受能力,要比大人强得多。
    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很快就会形成对真正的艺术品的偏好。
    音乐、美术、雕刻、舞蹈、文学,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最高成就,那些最好的艺术品,肯定它会散发出某种和人的最基本的神经回路共振的频率....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韵爸呢,推荐好书。可是,韵爸推荐的书,有一些其装帧设计,并不怎么好。内容好。大人看,完全可以。给孩子,就差点儿意思。
    给孩子的书,最好内容、艺术俱佳。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自然就把艺术口味养得非常纯正。
    一举两得。

    孩子在艺术上的品味和偏好,非常重要。妈妈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好的书,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形成良好的口味了。

    不用花每节120元的画画课,自然就会很好。
    新书中也有好书。但是,并不是很多。
    为什么申爸这么说呢?
    你拿一个衡量标准:书中针对内容的插图,来衡量新书。你自己去判断吧.....

    每位爸爸妈妈手里,不是都有很多新书吗?


    大家今晚就好好细儿,一本一本翻翻看....
    为什么新书好的少呢?
    这里面,有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读者。


    当当当这样的网上购书网站兴起之后,就更加雪上加霜。
    当当们的200-100,把书变成了一种有形物品:就是一堆纸。
    很多人,从当当上抱回一大箱纸,才100块,高兴得不得了。
    根本不管这一箱纸,作为书,到底怎么样。
    反正,买来了“东西”,就觉得值!
    可是呢,同样的100块,他买一本薄薄的很有品味的书回来,他就觉得“亏了”
    殊不知,对于孩子,那一箱子烂货,看了还不如不看;而那一小本书,可能对孩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消费者,他不这样看问题
    他把书当成了一种消费品,一种有形产品来购买了
    其实呢,书是一种无形产品。
    是一种精神产品

  • yzhang4

    楼主 2015-1-19 15:05:14 使用道具

    杂谈二:艺术
    今天呢,说说这个艺术。

    这个艺术,对于一个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个人的性格,创造性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很关键的影响。这一点,人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在不少人那里,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为什么。这个事情呢,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只不过,理解的基础,比较不容易理解罢了。

    首先,我们知道,孩子天生就是带着一些发育好了的神经回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比如,很小的孩子,就偏好于电视的广告,而对于电视剧,却并不吸引。人的头脑中的任何一种神经回路,被外界的刺激激活的时候,人就会对其表现出兴趣。不要忘了,人的更多的神经回路,是后天形成的。假设一个孩子,他一直沉迷于电视广告,一路看到十八岁,天天看,你很难想象,他会形成书法的神经回路。

    有一些人,他们非常奇怪:他们喜欢写字,书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烦闷的事情,提起笔,写上半个小时,就心情愉快起来了。在写字过程中,他的书法神经回路被激活,兴趣来了。可是,这个书法神经回路,是在他零到十八岁这些年里,后天形成的。不是原来就有的。
    如果他不用小手拿着铅笔,努力地困难地写字,他就不会有这个神经回路。可是,他一旦突破了前期的困难,写字越写越好,越写越上瘾,他就喜欢上写字了。
    他的神经新的回路形成了。

    后天的神经回路一旦形成,就会和先天的神经回路一样,起一样的作用。但是,后天的神经回路必须得有机会形成。没有机会形成,一个人就一直没有。

    其次呢,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性,一个是社会性。

    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说一个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是一个人维持个体存在,繁衍发育所必须的。在人类生产力低下的岁月中,一个人一生的主要活动,只能围绕着满足自己生存这个目标来进行。

    人没有精力顾及文化艺术这些活动:你去画画,画的再好,没吃的,只能死掉。我们看问题,只能从今天这个社会背景下面去看问题。今天呢,生产力发达,交换发达,经济发达。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产出的比重分别是15%、52%和33%。发达国家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31%,64%。

    这什么意思?

    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矿山: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粮食原材料的人干的活儿;第二产业是加工业,生产汽车火车拖拉机面包可乐柠檬水那些活儿;第三产业就是不生产任何有形产品的那些人干的活儿。也就是说,我国有63%的国民产出,在实物形态里面;只有33%的产出,在非实物形态;发达国家的相应比率是36%和64%

    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

    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有形产品的生产。

    这个有什么区别啊?这个对一个人的生活,区别甚大。

    你比如说,在任何一个单位,比如你们单位,赚钱最多,生活得最好的人,一定不是在基层从事具体劳动的人。都是高层收入高,生活好。高层呢,他们不干具体的任何事情,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开会,讲讲话,作指示什么的。动动口。他们的工作“最轻松”。

    我们从神经回路的角度看出去,高层的神经回路,和一个基层从事具体工作的人的神经回路,有什么不同。

    高层的神经回路,他建构起了应对大范围内的知识,对应于应对压力,承担责任。基层人员比较简单,只需要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流程就行了。基层人员下了班,工作就留在办公室了;高层的人员不同,他一天24小时,都在“想”工作的氛围中。

    我们说,在社会性角度,后天的神经回路,比照先天的神经回路,更具价值。

    凡是和工作相关的神经回路,都是后天形成的么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一个人,他中学阶段就读24史,就读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等他长大了,他读成了钱钟书;另一个人,他把全世界所有的言情武侠穿越都读了,也不是钱钟书。连边儿都沾不上。前者读的东西,便于形成后天的神经回路;后者看的东西,只不过在不断地重复刺激先天就有的那些神经回路而已。可是,我们都是父母,我们都知道,让一个孩子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难;让一个孩子读言情武侠穿越容易。其实,你让一个孩子不读言情武侠穿越不容易!

    怎么让一个孩子容易地去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呢?

    诶,在这个时候,艺术出现了。

    你回去找妈妈们的聊天记录,看看她们是怎样说那些好书的封面的?

    她们会说: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宁静;觉得舒服;不燥;心理安宁.....妈妈们回去看,都是这样意思的话。

    好的艺术,它们会对人们的大脑,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它会抑制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只有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被抑制了,大脑才会腾出能量,让其他的神经回路得以建构。要是情感回路一直处于主导的兴奋状态,那别的事情,大脑就干不了了。

    这和童书有什么关系呢?
    小孩子的书,其实是大人选的。大人根据什么选孩子的书呢?他们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书。你说,成百上千种童书,摆在书架上,孩子会对什么样的书感兴趣啊?当然是那些有着某种类型的封面,让孩子一看到,就刺激起天生的神经回路的书啦!
    这就跟小孩子喜欢看广告,一个道理。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供童书封面的设计者选择去刺激的天生神经回路,并不多。可能只有一个情感因素。越鲜艳的色彩,加上某些刺激元素,越能够一下子就激起孩子的兴趣。于是,所有的童书,就设计得越来越鲜艳....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他这个简单的情绪刺激,在孩子小的时候,没什么不妥。可是,等到孩子长到了初中,爸爸妈妈忽然意识到:再给那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行啦!得给有价值的书了。可是,长期泡在电视广告言情穿越里的孩子,你忽然给他24史,他能读吗?那个

    根本不读。

    这就是初中高中学生的真实写照。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靠艺术,书籍装帧的艺术,把孩子的优势神经回路抑制下去。

    其实呢,申爸一路来,口头上都是反对“那些垃圾”的。但是,那些书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很好的。把那些很好的内容,配上艺术性的封面和装帧,再给孩子,就没问题了。妈妈们说,看了让人宁静,不燥的封面,都是大孩子、大人的书。其实呢,同样的风格品质,完全是可以用来设计小孩子的书的。

    让孩子读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书,一路读下去,这样,更利于孩子形成新的后天神经回路,长到初中,自然就会继续喜欢读那些“有价值”的书。

    嗯....因为市场占了主导;因为家长给孩子选择童书的标准错了,造成市场上把那些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好书,全部驱逐出去了。

    基本上看不到。

    按照这种思路,你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推论:时下越流行的书,越垃圾!

  • yzhang4

    楼主 2015-1-19 15:07:00 使用道具

    杂谈三:《伊林选集》是写给谁看得书
    这回,该说伊林的书本身了。
    你看伊林,他的这个书,他怎么开头:
    十万个为什么:屋内旅行记
    他这么开头的: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劈材会必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囱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哪里来的烟炱?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
    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
    相对比呢,我们对比一下艾西莫夫。我们已经提到过,阿西莫夫在他的《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中,是这么开头的: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一颗他自己没法看见的星。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风格的书。
    阿西莫夫的书是写给“聪明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

    如果你不聪明,那就没法儿读懂。
    伊林呢?伊林不一样。伊林的书是写给所有的小学生的。不管你聪不聪明,都能读懂。当然,聪明的就更能读出一些东西来了。

    理论上来讲,阿西莫夫的书,对于小学的孩子,还都是扳道器的角色。
    伊林不同。
    伊林的书,他的书里的故事,就是讲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听的。在这一点上,和个孩子听《夏洛的网》,没有什么区别。
    伊林的书不是扳道器。他就是写给小学生读的书。尤其是今天要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只要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了,就可以读。在伊林的笔下,他的科普书就是一个一个故事。

    我们看,他在《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本书里....就是今天竞拍的这本书里面的八个故事之一....他是怎么讲故事的。

    就是这本书里面。

    三百年前,意大利有一个老技师,发明了制造彩色玻璃的一种新的配方。不但在意大利,连别的国家都赞美他制造出来的杯子和花瓶。大家都喜爱那缠在花瓶上或者杯子炳上的绿色玻璃叶子和鲜艳的玻璃花朵。别的技师不论费多大力气,也制造不出这样美丽的彩色玻璃。技师们千方百计地来打听老头子的秘密。他们邀请老头子去吃饭,想用酒把他灌醉,套出他的秘密来。
    老头子并不拒绝大伙坐在一起喝酒。当酒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的时候,他就大谈自己的年轻的时候,大谈当初怎样学会喝酒和跳舞。但是只要把话头转到关于玻璃的秘密上面,老头子就立刻皱起眉头,闭起口来,你不用想他再说一句话。老头子有个儿子,岁数已经不小了。老头子连对他也不说出自己的秘密,只怕他泄露出去。儿子帮助他工作。但是当老技师准备配制彩色玻璃的原料的时候,他就读字个儿关在屋子里,连他的儿子也不许偷看!就这样的保密,后来,彩色玻璃的秘密,还是泄露出去了。

    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妈妈们等拿到书,一看,就知道了。
    连麻麻们都给吸引了...伊林的故事,对小孩子,那吸引力无穷。
    前些日子,有妈妈问,大申在读什么。大申就在读这些书。
    大申的基础300,起步很晚.....伊林的书,以前申爸也根本不知道....

    伊林这十本书,大申用了四天时间,就都看完了。从一个周六看到下周二,就全看完了。他看书快。刚开始,给他他不看.....他已经痴迷于流行读物的那种风格了。《伊林著作选》的风格,和他正在看的《小屁孩儿日记》,完全不类。

    申爸早就跟大申约定好,定向阅读、拓荒阅读。
    申爸把这套书的第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成定向阅读,给到大申。大申就看。刚开始,硬着头皮看,看了十几页,开始进入状态。那本小书,怎么够大申看的。一个小时,大申给看完了。看完了,冲出来,问:“你还有没有这么好看的书了?”申爸欲擒故纵:“说好了,定向阅读30分钟。你超时了。只能明天看了。”大申:“你还有没有了吧?”申爸一边把第二册《不夜天》给他,一边故意说:“这本是明天的定向,你今天只能先溜一眼。”大申打开书,坐在沙发上“溜”了十分钟,还“溜”不完。申爸就过去,把书抢过来:“说好了,溜一眼,你超时了。”大申忙不迭地把书往回抢:“那不算是定向,算愉快阅读,行不行?”已经说好了,愉快阅读不限时。

    申爸当然很大度啦,把书还给大申,还说呢:“你看看,老爸说的你老也不信:老爸说哪本书好看,你就看.....保管好看。以后,所有的定向,你都直接当成愉快阅读,行不行?”
    大申这个时候,只要有书看,就心满意足,忙不迭地连连说“好”

    等到下周二,这十本书,都给他给“愉快”了。

    嗯,这本书,妈妈们赶紧竞价。竞价到手了,赶紧给孩子读读,看看孩子的反应。
    这是上个月大申身上发生的事情。

    嗯....伊林的这十本书,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

    现在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很多故事是写给刚上学的孩子看的。比如里面的《学生的书包》,讲小学生书包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是怎么来的,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赶到最后三部《人是怎样变成巨人的》,那就是初中高年级,甚至高中生的菜了。

    他这个书,是按照“学术角度”结集到一起,不是按照读者的年龄对象,结集的。

    哦...这就涉及到昨天还没谈完的那个话题: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再版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在积攒“片段”,如果爸爸妈妈不引导,他们自然发展,都不喜欢看长的 。不过,有一个白金机会:就是大申刚一开始自主阅读,吃掉了的那套《哈利.波特》
    他刚开始读字,反正乐趣就是读字。
    这时候,妈妈抓住稍瞬即逝的机会,塞给他一部长篇,他也就读下来了。 第一次就读了那么厚一堆纸砖下来,再遇到厚的,他心理上就不打怵了不过,尽管如此,你让大申自己选,他还是选短的看读哈利.波特,也要有前此的“建构”,做铺垫才行。要预先看过电影,听过故事...
    嗯,说说为什么伊林不再版了。
    其实呢,伊林没有不再版。零星地有一些出版社,印过伊林的书
    比如珠海出版社,辽宁教育。后来印过。

    妈妈们不用去找了....早已经给别的妈妈淘空了。


  • yzhang4

    楼主 2015-1-26 09:39:24 使用道具

    002-《世界史纲》
    申爸在说,孩子....儿童和少年阶段...小头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
    我们涉及了自然界。要想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那第二项,是不可不提的:人类社会。
    这第二本书呢,就是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译者:吴文藻 谢冰心 费孝通 邝平章 李文瑾 陈观胜 李培茱 徐先伟等8人。
    封面:


    封底:

    扉页:

    版权:


    世界史纲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印数:11500 定价:5.00元
    这是一本厚书,全书一共有1184页。
    我们呢,都知道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英国的韦尔斯、克拉克和美国的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我们知道了,克拉克在科幻小说以外,建树不多。可似乎,这个韦尔斯,却是一位通才。
    这部世界史纲,就是韦尔斯的著作。
    嗯....待申爸找张照片来哈...

    这呢,是威尔斯这部书的书口。
    里面有...数数...7个折页。
    这是大申读的时候的折页。他用了8天时间,把这部84万字的大书“拓荒”了一遍
    读的时候,申爸问:“好看吗?”
    有些天,大申兴奋地说:“好看!”
    更多时候,大申提不起太大兴致:“还行吧。”
    他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就觉得好看;第一次看到的内容,只是淡淡地答“还行吧”。
    这书有什么特殊?
    这是一部综合地叙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书。
    给读者一个全景。
    它从史前社会讲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在呢,这本书,大申对于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整体”的气味了。大申读的兴味盎然;但是,很显然,不熟悉的地方,还在垦荒。
    啊...先说到这儿哈....回头接着说。
    这本书,可有的说呢。
    这本书是基础300之一。每一本基础300,都可以给孩子当天书念。
    具体选哪本来念,妈妈们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自己选择。
    也可以相互讨论决定。
    当然,不是每一本基础300都能念过一次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念。



  • skjin23

    2015-1-26 09:49:48 使用道具

    这又买不到,让我们干眼馋啊
  • 恩玛玛ENMA

    2015-1-26 15:47:40 使用道具

    yzhang4 发表于 2015-1-19 15:03
    杂谈一:《伊林选集》的插图话说,这个插图吧,对于一本书的品质,影响那是大极了
    你看看,现在的书,一本 ...

    申爸你这都是绝版书啊,叫人情何以堪啊!!要不辛苦下给扫描了吧
  • yzhang4

    楼主 2015-1-30 13:30: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1-30 13:32 编辑

    002-《世界史纲》之二

                         三个版本

    这个《世界史纲》哈,有三个版本,一个呢,是人民出版社198210月版的
    另一个呢,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月版的
    还有一个梁启超父子的合译本,上海人民版
    梁氏父子的译本较早,文白夹杂的。当当上有新书卖。
    人民出版社的封面和封底,申爸发过....不过呢,为了比较,再发一次:
    人民版封面:


    广西师范版封面:

    人民版封底:

    广西师范版封底:

    人民版扉页:

    广西师范版扉页:

    广西师范版版权:

    世界史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0 印数:23500 定价:99元。
    人民出版社印了11500册。
    也就是说,费孝通谢婉莹他们翻译的这版经典名著,市面上统共流通的数量是三万五千册。妈妈们要知道,在1982年那个时候,肯花五块钱,买一本《世界史纲》的人,那都是了解这本书是本什么书的人。五块钱,那个时候,实在太贵了。申奶奶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四块五毛钱。买这一本书,就要花掉申奶奶一个月工资的20%妈妈们想想,自己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你拿出你一个月工资的20%买一本书,那是什么感觉...
    你就知道那个时候,买这本厚书的人是什么感觉
    进而,你也就能有一点感受:那些买到这本书的人,该是多么宝贝这书。

    都是些读书人,读大书的人,才会买这书。 所以呢,这书一旦被买到手,就一直珍藏在那些人的书房里。一直到今天。这个书,本身就少,加上买书的人珍惜,不肯丢掉。一直到今天,市面上流通的旧书,又少又贵。
    这是为什么这书的进价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呢,这是一本厚书。全书有1200页之多。
    我们看广西师范01年版的版权。他们在01年,就把这书卖到100元了。
    ...申奶奶呢,现在退休了。每月的退休金是3500元。如果申奶奶82年的时候决定买这本《世界史纲》,那价钱要占掉申奶奶一个月收入的20%。按照这个比例,拿到今天,就是申奶奶要拿出3500*20%=700元来买这本书。
    妈妈们想想,700元买一本书,即便不是对一个月收入3500元的人而言,就是对于一个月收入10000元的人而言,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
    当我们把两版的封面封底扉页摆在一起,我们就有感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那也是一个出版学术书籍的重镇。最近一些年,异军突起。广西师大的这版封面,那也是花了心思设计的。可是,这版的封面,和马少展先生的人民版摆在一起,那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这两版的封面,都采用了同类的素材。这便好比较一些
    马先生的封面,采用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三个地方的雕塑墓刻作为素材。
    广西人民的版,只选取了古埃及的一幅画做素材。
    马先生的封面用了八幅。
    广西人民版的封面,因为只选取了古希腊一幅墓刻作为素材,你把这书的名字改一下,改成希腊史纲,也可以用这个封面。
    当把素材扩展到罗马和埃及的时候,就更暗合世界史纲的意思
    咱们仔细看一下马先生的封面。
    他的那个封面设计,是有四层的:前景是书名、著者和出版社;退后一层是古希腊的双面雕刻、立着的人像和古埃及墓刻浮雕;再下一层是哪个白,四幅;最后一层只有右下角那个古埃及浮雕。
    什么是历史啊?
    历史有什么特点。
    历史呢,要有纵深感。
    一般来讲,要表现纵深感,要用透视的画法。但是,马先生这个封面呢,他不用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纵深感。他把八幅线描图片,和书名放在一起,用浓淡和图片线条相互之间的遮盖关系,来表现纵深感。
    马先生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大师来的。这个大师就是大师。他就用这么简单的9个素材,在一本书的封面上,表现出这么丰富的涵义出来。
    而广西版的封面呢?除了要表现出庄重和历史题材这个两个意思以外,别的,申爸实在看不出来还有别的。
    当然,这个广西版的封面,能够清晰地表现出庄重和历史这两个意思,就已经非常好了....比起那些不止所云的垃圾书的封面,已经好得不可以道里计了....但是,比起大师的设计,还是不足的。
    什么是一本书的呀?为什么高手望气,就能从一大架书中,信手就把最好的书给挑出来?
    设计家要有丰富的思想,要在简简单单的素材中表现出来,并且也很好的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书,才有气场出来。
    马先生在设计这书的时候,可没想过我要让这本书表现出气质什么的。他就想着我怎么才能让封面和正本书的内容融合到一块儿,我的封面怎么表现历史
    那个历史,可不是弄几张唐砖汉瓦,古希腊的雕像古埃及的浮雕,就是历史了。
    历史是有纵深感的。
    你看看人家,这个大师,是怎么表现纵深感的。这样的设计,那是绝顶高手的绝顶设计。
    我们再看扉页。
    这个扉页呢,马先生用的素材就更少,少到不能再少。就是书名,著译者,出版社这个扉页呢,马先生最大的特色,是用了颜色。这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暗绿色,在黑白的书页世界里,让人有别样的感受。
    广西版的扉页设计,我们就不去说它了。
    这个《世界史纲》呢,不管谁给孩子们选书,都是基础300之一。没得讲的。
    妈妈们拿到了这书,怎么用?在孩子听完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之后,拿来当天书给孩子读。如果嫌太厚,那就不全读,把古代史部分读完,也行。
    前三编是:
    第一编 人类以前的世界
    第二编 人类的形成
    第三编 最初的文明
    妈妈们单从这些标题,就可以感受到:这些问题,确实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几乎是出于自发,渴望知道的问题。
    孩子建构系统的人类社会的图景,就从读这本《世界史纲》开始
    梁氏父子的《世界史纲》,那是五本一个涵套的包装。









    第一本封面:

    第三本封面:

    第四本封面

    第五本封面:

    还附赠一本梁启超写的雅典和斯巴达的简史:

    妈妈们呢,仔细看涵套背面的文字:


    从迅雷爸引来的文章看,这部《世界史纲》,是梁启超特意找来,给读大学的儿子梁思成当英语学习资料用的。梁思成翻译出来,练习英语用的。
    可是....那后边的王云五、向达、竺可桢....通力合作,又是怎么回事?
    那里边的每一位,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王云五是谁?
    知道商务印书馆吧?王云五就是让商务印书馆成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家。
    逗妈说了,梁思成拿不准,去请教的人吧?不是!申爸跟你说:这些人,就是菁爸他们探究小组的模式!他们都有个那么大的孩子,孩子都要学英文,怎么办呢?他们这些老先生....当时,都正当壮年哈...就纠结在一块儿,每位给自家公子,指定一本大书,让孩子自己翻译,孩子翻译完了,家长们就把那本大书切开,每人负责一部分,自己先吃透,然后,把孩子叫来,当着孩子的面儿,一字一句地帮着孩子校译!那个时候,梁启超他们这个“孩子英语教育爸爸帮”,帮助孩子们出了不少经典好书。当然,是以孩子的名义出版的
    估计,他们那个时候,老头子们说好了,自己回家让公子去翻译。能坚持翻译完的孩子,就进入“孩子英语教育爸爸帮”,由大家共同教育那个完成了的孩子当时,有五六本这类书出版...回头,申爸一本本给大家介绍。

    这个书,可不是一个本科生的习作....那真正是他们那些老子最精心的译笔!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古今中外,都一样。他们娃的那些老子,那多厉害啊!就这么着,一个大学本科的孩子,就能以自己的名义,在商务印书馆出一本自己翻译的世界名著!这对一个青年,那是多大的鼓励啊!8过,也就他们这群老头,有资格这样做....
    你想想,那当时都是博士生导师的人....亲自指导一个高中本科生,手把手地教孩子英语....那些孩子,将来,终究差不到哪儿去....
    梁思成的这本书,文白相杂,估计是他老子特意要求的,意在让梁思成练古文。那帮老头子,能就能在:他们每个的古文造诣,也都不弱!梁思成文白相杂地译,他们就能文白相杂地辅导。

    这两版,都要有。要先给吴文藻译本,等孩子对这书有感觉了,再给梁氏父子本。

  • yzhang4

    楼主 2015-1-30 13:32:52 使用道具

    003-《大家》CCTV访谈节目

    申爸和大申呆时间长了,申爸有种感觉:教育孩子呢,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要想教育好孩子,亦非常简单:你只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敏感期,你把最好的资料给到孩子,他自己吸收,就长得最好。
    那大申又一个什么敏感期到了,导致申爸要陪着大申熬夜看电视剧呢?
    还记得,大申说过的一句话吗?大申考试考好了,自己得意地说:“老子牛逼!这句话呢,背后的涵义非常丰富。这个呢,我们回头再谈。
    申爸一直说,孩子在十三岁之前,主要的成长目标,就是在小头脑里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大图景。
    大图景呢,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社会和自我。
    有关自然的资料,申爸涉及得最多,阿西莫夫、伊林、少年科学画报、李毓佩....社会的呢,少一些,比如说,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世界史纲...诶,世界史纲已经买好了,小河眉豆妈她们,后台的流程建好了吧?能拿出来竞价了吧?那个书,妈妈们拿到就知道了:那叫一个宏大。嗯....自然和社会,都有涉及。但是,迄今为止,申爸孩子没有涉及到一个重要领域,那就是:自我。
    申爸还没有涉及到一个重要领域,申爸在观察大申。申爸不是说,大申没有在建构自我的观念。事实上,大申一直在建构。
    孩子在建构自我观念的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在三岁的时候,孩子开始用“我”这个词,来指代自己。
    对于成人,用“我”来指代自己,那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
    可是,对孩子,却不然。“我”,音节是wǒ。在汉语中,这个音节就是我的意思。me,音节是/mi:/。在英语中,这个音节也是我的意思。
    一个孩子,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他长到三岁,就知道用wǒ来指代自己;一个孩子,生活在英语语言环境中,他长到三岁,就知道用/mi:/来指代自己。这说明,wǒ也好,/mi:/也好,用哪个音节来指代我的意思,是社会文化环境规定的。这个,不是固化到基因里面去的刻死了的事情。
    你要是认真琢磨一下,孩子是怎么明白wǒ是指代自己的这件事情,你就会惊叹:这个造化真的神奇。什么原因呢?因为,你不管是谁,都不能教会孩子wǒ是指代自己的!你想想,你怎么教呢?
    我们都是爸爸妈妈,都刚刚教过孩子认识事物。你想教孩子苹果,你见到苹果,就指着苹果说:“苹果苹果。”孩子就跟着说:“苹果苹果。”过一段时间,他就明白了:“哦...这种东西叫苹果。”以后,他一看到苹果,就大喊:“苹果苹果。”孩子一想吃苹果,就大喊:“苹果!”爸爸妈妈就知道了,孩子学会了“苹果”。
    可是,这个“我”不一样啊。
    妈妈正在吃饭,说:“我正在吃饭。”忽然灵机一动,想教孩子“我”,就指着自己跟孩子说:“我...我在吃饭。”孩子呢?孩子糊涂啦:wǒ是什么意思?是指坐在旁边的那个对我很好很好的人吗?不对呀,那个人叫“妈妈”呀,怎么又出来“我”了?难道,“我”和“妈妈”是一个意思?回头,明天,爸爸有和孩子一块儿吃饭,也想教孩子“我”是什么意思。就也指着自己跟孩子说:“我...我在吃饭。”孩子呢?孩子更糊涂啦:这个wǒ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是“妈妈”的另一种说法吗?怎么今天又变成爸爸的另一种说法了?
    爸爸妈妈们,你们想想看:就这个“我”字,你怎么可能教会孩子?
    谁不管指着自己,跟孩子说wǒ,他都教不会孩子这个wǒ的真实意思!
    它本来就是个不定代词么...说话的人一变,这个wǒ指代的人,就变了。这个光靠语言,肯定教不会。可是,教不会不要紧,孩子却能学会。
    孩子一长到三岁,就都会了wǒ是什么意思,完了呢,自己用这个wǒ,用得还没有错误。事实上呢,申爸刚才分析的用语言来教孩子wǒ的分析,可能根本就不对!孩子他肯定不是像申爸分析的那样,学会语言的。孩子就是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建构小头脑中的各种神经回路。这些零散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总和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神经网络,到了三岁多的时候,就自然涌现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呢,把孩子自己从混沌一体的世界中区隔开来,形成一种关于“自己”的感受。然后,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用语中,抓到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来指代这种感受。在汉语环境中,这个音节就是wǒ,在英语环境中,这个音节就是mi:。孩子一旦把这个音节和这种感受联系起来,自己嘴里说出来,说了几次,身边的人的反应,也对路,他就一辈子用这个音节,来指代“我”了。
    这也就是说,孩子在生活中,头脑中先建构起实质的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对应着要命名的东西;然后呢,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抽取一个词汇,用这个词汇来命名自己头脑中的这个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能学会那个怎么也解释不清楚的“我”。嗯,这个分析呢,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是先搭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神经网,然后,才去“语言表述”我们的神经网所代表的东西。
    这就是所有幼儿教育专家,都主张:对于幼儿,要通过实际动手,要通过体验来学习,这种主张的原因了。
    他们是有道理的。
    可是,这个人哪,他要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没什么可琢磨的了。
    这个语言哪,很神奇。
    在初期,幼儿阶段,孩子肯定是像上面那个样子,先实质,后词汇,这样的方式来工作。
    可是,当孩子长到七岁半,事情发生了变化。
    在李网的高楼的一开始,申爸就详细描述了这种变化的一个具体例子:抹黑好莱坞大片,让大申自己喜欢去听音乐会。这里不复述了。我们来分析那个过程。
    在看下面的分析之前,妈妈们要去看教具2的18-25页。没有那个基础,下边妈妈就看不懂了。
    你说他这个钱学森,09年就去世了。等到教具2里面提到的那个时候,12年5月份,他都去世三年了。大申自然没有见到过钱学森。
    郭永怀呢?
    早在大申出生前36年,就去世了。郭永怀去世两年以后,申爸才出生呢!
    大申怎么可能从实际生活中,得到钱学森郭永怀的直接经验呢?
    这不可能。
    可是,你仔细去看教具2的第24-25页。在那里,很明显地,大申受到了钱学森郭永怀的影响!
    那个影响,是决定性的。那个时候,大申还不能自主阅读。钱学森郭永怀呢,不是大申阅读得来的知识。不管是阅读文字还是图片,都不是。
    大申是靠看活动影像,得到的钱学森郭永怀的知识的。通俗地说,大申是靠看纪录片,得到的这些知识。或者,也可以说,大申是靠看纪录片,在头脑中建构起了神经回路。可是啊,大家注意:大申靠看纪录片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和玩泥巴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在获得方式上,有本质的不同!
    后者是直接经验;前者是间接经验。
    说到这里,申爸插一句
    妈妈们去找大申的编年体记录....义工妈妈们详细整理出来的,放在网盘里面....那里面,梳理出了大申早期看过的所有纪录片的名单。妈妈们把那些纪录片,都从网上找来,放在网盘上,单独一个目录。我们需要这些纪录片了。从爱网开始,申爸就一直在强调:把电视从孩子的生活中驱逐出去。有妈妈那样做了。那样做的妈妈,现在你的孩子有福了:
    给你的孩子看《大家》。CCTV的一个访谈节目,宁向东主持的。
    这个节目应该不难找。
    这个寒假就看。注意:只给孩子看《大家》,别的纪录片,没看完《大家》之前,最好不给。
    要知道,喜欢看活动视频...就是电影电视....是孩子天生带来的七色花(教具2 P52)。这也是一瓣珍贵的七色花瓣,妈妈不能像珍妮那样,随遍就用掉了。 以前不让看电视.....除了看英语的动画片以外....那是要憋着孩子,憋到一定时候,拿来有大用。现在,这个“大用”的时候到了。
    《大家》呢,慢悠悠的节奏,里面的知识、人生感悟和体验,浓得化不开。
    你去看初中高中的孩子,几乎没有喜欢看这种东西的。因为它没有吸引力。但是,这个东西,对于一直不给看电视的孩子,那吸引力,大得了不得。
    你的孩子会非常喜欢看《大家》。
    第一部纪录片,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重要就重要在,这第一部纪录片,规定了孩子的口味:他今后,对什么样的纪录片感兴趣。
    就如同两三岁的时候,第一部给到孩子的动画片,要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那样
    申爸相信,在座的很多爸爸妈妈,也不喜欢看《大家》,甚至,很多爸爸妈妈从来都没看过。
    不要紧,这次,你陪着孩子,一起看一个寒假的大家。回头,咱们再谈体会和感受。
    那些没掐电视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很可能,你的孩子不看《大家》。这个,妈妈自己要想办法。
    现在呢,要引入活动影像作为教育孩子的关键手段。你从开始就踩不上,一步踩不上,以后步步踩不上。
    接着说哈....
    你说,这个孩子,从纪录片中看到了钱学森,看到了郭永怀....你怎么说,他都没接触过这些人,对吧?在听音乐会的例子中(教具2 P19-26),钱学森郭永怀爱因斯坦,确确实实在实际的生活中,起了作用。并且,起的还是重要的作用。
    这说明,七岁十个月的大申,早已经能够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到东西了。
    从玩泥巴,游戏中学习;到看活动视频,纪录片中学习
    在大申长大到七岁十个月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悄悄地发生了这种变化....
    在教具2 P51中,申爸提到过一个问题:游戏和学习,真的有区别吗?
    从建构神经回路的层面来讲,它们根本就没区别!
    只不过,敏感期不同。
    在孩子幼儿阶段,爸爸妈妈不能够指着看电视来建构好的神经回路。那要去玩耍,去体验,从直接经验来建构神经回路;
    从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要依靠幼儿阶段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在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基础上,再做事情。
    可是,当孩子从间接经验建构有价值的神经回路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妈妈们要及时调整:给孩子活动视频,给孩子伴听资料,把这个天赋的能力,利用起来。
    什么时候是从间接经验建构有价值的神经回路的敏感期呢?
    就是现在。
    现在呢,孩子6、7岁。他还不能自主阅读。
    他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最有力的手段,还是看活动视频。一边看,一边听。
    听伴音。
    看视频呢,是单向的。这个不像游戏,全方位,360度。
    很多幼儿教育专家,极力反对给幼儿看单向传播的视频。她们是有道理的。可是,你的孩子现在不是幼儿了,是儿童了。幼儿教育专家,她们,已经铁路警察——管不着这段儿了。
    要跟着孩子的成长,及时调整策略。不要给昨天的东西框死了。孩子一旦能够借助活动视频,听讲解,从这种间接经验中学习,孩子的天地,一下子就被极度地扩大了。我们注意:所谓自我,是一个人头脑中全部神经回路的总体感受
    把所有单独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单元,全都放在一块儿,形成一个总的覆盖整个大脑的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涌现出来的感受,才是自我。
    嗯,我们说过了,我的涌现;说过了,从间接经验学习。
    只要是掐了电视的孩子,我们100%可以肯定,他会很喜欢看《大家》。
    只要活动视频,这个年龄的孩子,就都喜欢看。
    孩子看大家,妈妈也会跟着“。妈妈们跟着蹭上一个寒假,就不得不感叹:人家成功,人生美满,那真的是有人家成功,人生美满的道理啊!
    嗯...妈妈们在孩子看《大家》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件事情:不要就着电视的题材,给孩子发挥,讲道理。
    孩子们现在还听不懂道理,妈妈给孩子讲听不懂的道理,只会培养孩子厌烦的情绪。
    妈妈们呢?要在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思维,体悟出来的道理,仔细想:哪些是必须教给孩子的!
    然后呢,记住或者记录下来。等孩子到了八岁整的时候,要记得直接讲给孩子听!那个时候,才是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
    这个大家呢,为什么看?
    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样的。
    这个大家,访谈节目。他们访谈的,都是在各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
    百家、诸行业
    每个领域中的大家呢,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自己领域里的知识。这会带来大量的专有名词。
    这个大家,对于词汇敏感期的孩子来讲,那简直就是一本活词典。经济文化军事政治艺术哲学,无所不包。这些学科领域的专有名词。这是一点。
    另一点,这个大家,其本身的名号,对孩子来讲,也是一个专有名词!孩子从小以专有名词的方式,对这些大家的名字熟悉了,等他长大,自己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资料了,他自然地倾向,就是这些大家们写的书。自然而然,孩子人生一出手,就直奔每个领域的最高成就....
    妈妈们看教具2 P55
    大申怎么知道了那么多科学家的名字的?
    就是靠看大家看的。在这个年龄,孩子“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就是孩子的自然本性。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核心。只要抓住了人,把这个核心当线索,往下捋,就很容易把事情捋清楚。
    在孩子的词汇敏感期,把“人名就作为词汇,给孩子灌进小脑袋里面去。

  • yzhang4

    楼主 2015-1-30 13:33:25 使用道具

    004-《大染坊》
    现在,我们要说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人格。
    人格是什么呀?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你侮辱了我的人格”;说一个人,他“非常有人格魅力”
    那么,什么是“人格魅力”呢?
    让我们从“直接经验”开始。
    妈妈们去找一部电视剧:《大染坊》
    这部12年前拍摄的电视剧,找来,先看。
    在看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妈妈可能都看过了;如果你没看过,那就更好了....随时回来,讨论这部电视剧。
    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
    嗯...这样哈,有几个事情,要说一下:
    第一呢,妈妈们看,看的过程中,随时有感想,随时回来说说。有什么感受、联想、体会...不管是哪个方面的,妈妈们都回这里来,随时说几句。想说得多,就多写些;想说得少,就写一两句。但是,要写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自己的感觉想法,就行。
    第二呢,麻麻有毛病:一看到好,就忙不迭地给到孩子。你要知道啊,这个东西好,孩子得长到合适的年龄,进入敏感期,它才好。孩子还看不懂,不要提前给。
    申爸呢,昨天和前天,没有起来写东西,就是陪着大申看这部电视剧来的。看得太晚了,早上爬不起来。
    大申现在呢,申爸才给他看大染坊。
    大申多大?
    十岁半。
    你等到孩子长到十岁半,进入敏感期,再给孩子看《大染坊》。现在,只是妈妈自己看。不要提前给。提前给,不但没帮助,反而有阻碍。
    第三呢,申爸说,要推荐基础300.
    基础300不全是书。还包括活动视频,纪录片啊、电视剧啊....什么的,全部都算。
    这个《大染坊》,肯定是基础300之一。没的跑
    这是这个....感兴趣的妈妈,先去看/重温电视剧哈。

  • xixixi

    2015-1-31 22:11:27 使用道具

    楼主可否推荐一些买的到的书呢?您推荐的都是些旧书,买不到也不想买旧书。
  • 海狮宝宝

    2015-2-3 09:37:47 使用道具

    楼主真是有心了,我家的是小宝,还用不上这些,但这个道理是通用的,非常赞成“扳道器”及“分水岭”的说法
    果断收藏!等娃大了慢慢研究!再次感谢如此细心的爸爸!
  • covoso

    2015-2-3 10:36:42 使用道具

    期待出版社能够再版这些优秀图书。
  • yzhang4

    楼主 2015-2-15 15:34:1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2-15 15:39 编辑

    005-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创作选集系列(共9册)

    关于大图景的建构,第一要务是自然图景。

    在这个主题下面,申爸已经推荐过“浪漫主义”的阿西莫夫;“现实主义”的伊林;数学童话李毓佩。还有最后一类,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的作品。

    第一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3月 印数:76800 定价:0.42元


    第二本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扉页:
    作者像:
    版权: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江苏科学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5400 定价:0.90元


    第三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册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39900 定价:0.69元


    第四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封面:

    封底:
    版权: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4年10月 印数:8500册 定价:1.30元


    第五本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版权:
    作者像:
    目录: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9月 印数:6050册 定价:0.77元

    第六本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扉页:
    作者像:
    版权: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8月 印数:5400 定价:0.85元


    第七本,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2年8月 印数:7200 定价:0.80


    第八本,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年1月 印数:3500 定价:1.40元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3月 印数:8100册 定价:0.78元


    这一共是9本7套书,这套书呢,总体上来讲,很难读...当然,孩子一旦读进去了,收益亦匪浅。

    九本书里面,只有现在正在竞拍的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和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比较容易读。
    孩子到九岁十岁,自己会很乐意读。不用引导,到时候,他自己就会喜欢看。

    为什么难读呢?又为什么好读呢?

    这七位作者,董纯才、顾均正、贾祖璋、高士其、茅以升、竺可桢、戴文赛先生,大致分成两类:

    前三位先生,是出版家。编辑出身,亦兼能翻译。

    我们已经知道的,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董纯才先生翻译的。董先生不止翻译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还翻译过他的《五年计划的故事》、《人和山》等5本书。伊林对董先生的影响很深,翻译完伊林之后,董先生就仿照伊林的风格,写科学小品。结集,便选出这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搞翻译的人,比如王汶,起本身不能写科普作品。董先生能。这本书里的科普作品,当属中国第一代科普作家的作品,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解放后,董先生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和叶圣陶先生是同事。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他也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所以呢,这本书是这套书里的第一本,也是印数最多的一本,印了76800册。因为编辑出生,本身兼翻译家,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书,都通俗好读,文笔纯正。

    后四位,都是科学家。高士其是微生物学家、戴文赛是天文学家、竺可桢是气象学家、茅以升则是著名的桥梁学家。他们各有本业,写科普作品,不过是业余爱好。不过,高士其有些不同。他把给孩子们写科普读物,视为自己的一项崇高使命,坚持不懈,用功最甚。

    因为他们本身是科学家,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训练....竺可桢是哈佛博士,戴文赛是剑桥博士,高士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茅以升则是卡耐基梅隆的博士....学术规范在他们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为普通人写的普及读物,这种规范性,也时时刻刻透露出来:严谨、清晰、精确。

    能把科普文章写得清晰精确的人,多了,为什么是这几位?

    这有个很特殊的情况。

    他们四位呢,都是从老的古代经典发蒙的。他们的古文底子深湛。深湛的文化底蕴,加上清晰的现代的科学训练,让他们的行文,从语言文字本身的角度来看,十分丰满!他们四位的每一篇文章,不论从布局谋篇,还是从遣词造句来讲,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语文课文的水平的!

    你这个孩子,读一遍,获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这个固然;顺便,也把语文的素养,给熏陶了!一举而多得。

    特别是,这几本书,可以作为孩子从科普到科学规范的过渡书...

    这套书呢,装帧真的非常漂亮
    整套书的封面设计都是赵一东先生,标题呢,估计是他自己提笔写的。整体是庄重的风格,大理石纹理,用纯色表现。书名是传统书法,这个字呢,本身拿出来,并不怎么样。可是,当作为一本书的封面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整体很漂亮。每本书的右下角,都有一幅漂亮的小图。小图选得很赞。贾祖璋、竺可桢和董纯才的三本,小logo尤其赞。

    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两本里面,一些篇章,明显是仿写。其他的,其风格,全部是原创。我们的原创,比起伊林和阿西莫夫来,固然在气势上,有不足,但亦有明显的亮点。

    中华文化,涵蕴其中。大致呢,有两个方面,十分抢眼。

    一个是茅以升先生和竺可桢先生的几本书。中华文明,在过去三千年里面,浩如烟海的文献流传下来。茅以升先生从大量的史料中,把有关桥梁的资料,汇集到一起,讲述我国造桥技术的源流,类别。这别有特色,这种类型的科普,在别处是见不到的。

    竺可桢先生运用古代文献,对一些地方,当地的气象物候,也做了系统的梳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中国文化呢,唐诗宋词,辉煌灿烂。有没有把古诗词引入到现代科学体系之后,把文章写得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呢?

    有。就是贾祖璋先生的作品。

    贾先生的作品,我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南州六月荔枝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知道这些诗句,估计爸爸妈妈们都是从贾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中读到了的。

    贾祖璋可不止写了这一篇把古诗文入科普的文章,他写了好多。在《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里面,收了贾祖璋很多这样的科普文章。

    他以诗如文,写花,写鸟,写各种生物,水仙、梅、鲫鱼、金鱼、蚕、荷花、蝉、萤火虫、螃蟹、菊花、野鸡....诗情画意,意蕴无穷。贾祖璋的文章,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导孩子喜欢看他的文章,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诗词、文章欣赏...一勺就都烩了。

    这本《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好极赞极!这书封面上的两只鹤,一轮太阳...真漂亮!


  • 扬扬学英语

    2015-2-21 06:25:09 使用道具

    自然、社会和自我三方面的构建,说得太好了,感谢,好好学习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46:1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20 19:48 编辑

    006-汉武大帝

      《大染坊》、《汉武大帝》,焦晃陈宝国版的那个。这两部电视剧,一定会是在孩子教育的基础性资料里面的东西。有追剧追得特别快的妈妈。看完汉武大帝之后,看百家讲坛里面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提醒一句哈:这些电视剧,都是给爸爸妈妈们看的。你的宝宝年龄不到,不要提前给宝宝看。宝宝现在要看《大家》,看BBC英语记录片。孩子还没到看电视剧的年龄。
    说说为什么从《汉武大帝》开始吧。有妈妈说《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拍得同样好看...比起汉武大帝,甚至更好看...可是,康熙和乾隆,不行。我们教育孩子,给孩子资料,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卡源头。康熙和乾隆,显然不是源头。春秋战国,更加源头啊?为什么不春秋战国?那是因为,春秋战国,还没有娱乐性足够强的电视剧拍出来。
          这个电视剧啊,最早给孩子的电视剧,要依据正史来演绎才行。不能给戏说的电视剧。戏说那种玩意儿,根本不行。第一部正剧,就是汉武大帝。大秦帝国还没拍完...刚公映了三部。楠楠妈说的孔子....那个娱乐性比较弱。

          汉武帝,尽管没有春秋战国,秦汉那样早。可是,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叫“汉”族,就是因为汉武帝;为什么有科举,有高考...也是因为汉武帝;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汉武帝的时候....这些呢,也足够源头了。
          申爸还是决定,从《汉武大帝》起手。然后呢,再往前给:给大秦帝国。往后,看看给不给贞观长歌...得看把三部大秦帝国看下来的效果再决定。
          大秦帝国看完了,可以给春秋战国。这个娱乐性,就差得多了。但是,申爸赌一下:从历史知识联系、集聚的角度,看看能不能引导大申进入《春秋战国》。如果能进入《春秋战国》,那接受《孔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段历史,资料丰富。电视剧配着百家讲坛里的相应节目给: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的百家争鸣,李山、赵玉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然后,巨多的讲孔子的百家讲坛:鲍鹏山讲孔子;方尔加讲孔子;易中天讲孔子;孔庆东讲论语;于丹讲论语......如果大申能走到这儿,中华文化和历史之门,就算打开了。这一局,应该是赢定了。
         嗯...传统的教育,是从四书五经往下来;申爸利用电视剧这种娱乐手段,加上百家讲坛这种通俗讲座的手段,从汉武帝开始,倒着往回逼,直到论语的原著。
    嗯...说说,申爸为啥对大申于中国历史的兴趣,那么紧张。
        昨天,有妈妈说了,科举制度,不是从汉武帝开始的。确实不是。作为一项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从隋炀帝....那个著名的暴君...开始的。
            可是啊,这个事情,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隋炀帝兴科举,他的这个思想,可不是忽然哪一天,从天上掉下来的。在科举制形成为国家制度,进而形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它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武帝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了太学。自那个时候起,太学才成为国家的最高学府。里面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这就是“博士”这个词的由来。
         其实呢,太学,博士,这些词汇,自古有之。但是,在汉武帝之前,太学的功能不仅仅是教育,它还行政治礼仪、祭祀活动。这些活动,比教育风光多了。当时的人们认为呢呢,那个“太学”,主要是干这些事情的地方。汉武帝把太学给纯粹化了:就是教育。把政治礼仪和祭祀活动的职能,从太学里给分离出去了。汉武帝把这件事情给制度化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汉武帝拓宽了太学中博士的来源。在汉武帝之前的太学,不过是高级官僚子弟的“私立学校”。当然,是由国家出资金的“私立学校”。太学不过是一小群人的“小圈子”而已。汉武帝把这个小圈子的成员来源进行拓宽,让任何有学识的人,都可以进入。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孔子。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到孔子的教育,历史家都说,孔子把教育从贵族扩展到了庶民。就是说,教育这件事情,在孔子之前,都是贵族专属的事情。平头老百姓,是没有教育这一说的。
    今天,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孔子因为这个而“伟大”。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教育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类别”不同而不同。
        都什么类别呢?出身,贫富,聪明还是愚笨,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都是孔子所说的“类”。孔子那个时候,社会文化就是那样的....孔子第一个喊出了“有教无类”这句话,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孔子不仅仅主张“有教无类”,他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啊,意思不是说,学习成绩好了,就出去做官。这句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自己快乐够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出来当官。
        把“学而优则仕”解释成“一定要学习好。学习好了,才能去当官”,是隋炀帝之后,科举制成为一项国家制度了,人们都看到“学习”的好处,才曲解成这个样子的。
        孔子那个时候,怎么可能那出去当官做诱饵,诱惑人们去学习呢?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在当时....其实是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的时候....官的来源只有一个:贵族。
        那时候,你一个平头百姓,学习好了,想去做官,怎么办呢?就去游说。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小国林立,你坐着个牛车,到处跑。到了一个国,就下车,想法子见到国君,给他陈述你的主张,期望得到赏识,好当官。

        孔子就是这么干的。到处游说,弄得身心疲惫,牢骚满腹。他也只能这么干。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一条通路,可以让学习好的人去做官。这条通路,一直到汉武帝,才打开。
        孔子确实身体力行,把教育普及到了庶民。可是,学习好的庶民,学而优则仕的管道,一直就没有打开过。从孔子到汉武帝,有400年的历史呢。在这400年中,出身寒微的人,即便是学习好了,他们要实行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那是很难的。于是,大多数人只好“穷则独善其身”了。

         汉武帝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没人帮他。没人才呀。他扒拉来扒拉去,也只能从身边贵族那几个人里边,选拔好点儿的,帮他治国。矬子里拔大个儿。他没法子。
        他没法子,可以选才的池子太小,他才搞了那个太学。把池子扩大。汉武帝呢,着实是形成今天我们这个文明的某些重要特征的核心节点。理解了汉武帝这个核心节点,承上启下,整个中华文明的血脉,就打通了。
         
    这个理解啊,全都起源于直观感知。我们是不可能去体验2600年那个时代的事情了。唯一获得直观感知的渠道,就是电视剧。基于信史的电视剧。
         
    妈妈们有空儿,都去看《汉武大帝》吧。你看完了,你自己的就有感觉了。凡是基础性的观念,妈妈们不能光靠说。空对空,永远是空的。妈妈们要去看电视剧,靠自己的体验,直观感受,来理解。
         
    咱们回到孔子。大家理解了,孔子那个时候,是不能够靠“将来当官”,来忽悠出身微寒的子弟,过来找他当老师的。那....孔子靠什么,收了那么多弟子?史记上说,孔子弟子三千。弟子三千,就弟子三千。大家就当个话,听听就完了。很少人去想想,弟子三千意味着什么。假如,一个小学老师。他师范一毕业,就当老师。22岁参加工作。一直干到65岁退休。那...他有多少“弟子”呢?让我们算一算。他教一个班...假如他是班主任...六年一个循环。他一共工作了44年。假如他一个班有100个学生...这很多很多啦...那他就经过了7个半。他一共才教过750名学生!
       
    孔子一辈子,教过3000个学生!这就叫身体力行。孔子教过的学生,真多。现在,问题来了:孔子,他哪儿找来那么多学生,跟他学习呢?或者,换个角度说这个问题。每个学生,出来跟孔子学习,他总得有一个动机,对吧?你说,那么多跟孔子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机,都是什么呢?
       
    当我们还原到历史之中,回到当初那个真实的环境里面,我们去看发生着的事情。这样,我们距离和学习有关的真理,就不远了。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49:49 使用道具

    杂谈四 大申怎么看汉武大帝


      申爸给大申看汉武大帝。这个一直不让看电视剧,忽然给电视剧,大申自然乐意看。比朗读和看题有意思多了。
        电视剧演到晁错忽悠汉武帝,削藩的时候。汉景帝被说动了,和群臣商议削藩。群臣阻挠。汉景帝就拿出先帝郑重留下的文章。贾谊的《论治安策》。跟群臣说,先帝临终,跟他郑重说了三件事,削藩、匈奴和农耕。这三件事,都写在贾谊的论治安策里面了。
    然后,汉景帝把贾谊的文章,给群臣传看。
        看到这里,申爸心里一动。于是,申爸赶紧跑去书房,把大申暑假看过的古文观止取来。翻到《论治安策》,跟大申说:刚才汉景帝手上拿的那篇文章,就是这篇。大申端起书,仔细看起古文观止上那篇文章来了。
        电视剧也不看了。那篇文章很长。很显然,大申在看下面的译文,很专注地一页一页地在那儿翻。他看东西快,大约五六分钟的样子,翻完了,把书扣在沙发上,接着看他的电视剧。
    大申看古文观止,不看电视;申爸看大申,也不看电视。大申不离开,把扣着的书翻过来,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专注地看。
        这次,很显然,大申在看原文。看得很仔细。不断地前后翻啊翻啊,参照着看。他也不动,就在那儿来回地翻看。最后,看了快一个小时了,才把书扣上,去上厕所。申爸走过去,看一眼大申扣起来的书,发现,他不止看论治安策,还把紧接着晁错的论贵粟疏也看完了。
       它那个正剧啊,里面有大段大段的策论。就是在庙堂之上,君臣对一个政策问题,相互之间的论证。不同意见的大臣,对同一个问题,相互之间的辩驳论证。
         策论是针对一件国家大事,正式地提出自己的论点,缜密地进行论证。口述。贾谊和晁错那两篇疏,可以看做是这种策论的文字稿。
         策论是古代官员必须精熟的一项能力,非常的难。其实,说穿了,就是当场口述一片议论文。现在考公务员,也有这种题。不过,不叫策论,叫申论。
         这种策论难说,难写。对于电视剧的编剧,也是一样。要做到言简意赅地用现代汉语重现当年的庙堂策论,那个,非常难。不好做。做不到。于是,编剧就投机取巧:直接从论治安策和论贵粟疏里面,大段大段地摘取原文,让演员铿锵有力地在镜头前说出来。
         本来呢,那些古文言,读都很难读懂,听就更难听懂了。申爸发现,大申对于策论的场景,非常专注,一到策论: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字幕,抿着小嘴,皱着眉,聚精会神地看。
        策论呢,你读起来,是很枯燥的东西。枯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呢,是策论必须紧密严谨。策论的对逻辑和语言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尤其是在庙堂之上,就同一个论题,不同论点之间辩论的时候。高手过招,逻辑或者语言有一点点瑕疵,马上就会被对手抓住把柄,导致满盘皆输。

         另一个呢,是策论的论题非常抽象。它说的那个事情....就是主题....都是事关国脉的大话题,距离日常的感受甚远。如果读者理不清那论题和自己日常生活之间的逻辑线条:那论题是怎么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那他听到的,就是一篇四平八稳的空话,废话。
         嗯...什么是现代的申论呢?马上要开两会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去各个省份的代表团会场,参与讨论。新闻联播会作报道。一般,讨论完了之后,那些领导要做总结性发言。
        这个总结性发言,就是策论。爸爸妈妈要是好奇,过一个月,电视播新闻的时候,去看看。这里面呢,很有意思:如果参会的那个领导,他水平高,电视就把他的同期声剪辑出来播放。他说得好,直接播,也不掉价丢人;要是水平一般,那就是播音员播广播稿。
        过一个月,爸爸妈妈自己去看电视,你就知道,那些你实际生活中根本见不到面的大领导们,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了。
    说哪儿去了....话说,大申十分认真地读两篇策论。
        申爸大为震撼。他怎么去琢磨这个!申爸仔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呢,读古文。古文里面写的内容,距离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甚远。
       这个历史正剧啊,它能做到一点:可以十分生动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藩王是如何骄横,地都给封了,皇帝自家的土地是如何地少,少得还赶不上藩王;匈奴是如何为害边境的;吃饭问题是如何的迫急....这些情境,是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的。电视剧可以生动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氛围,重现情境

        大申看了电视剧,听了庙堂上的策论,自然对影响到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又听不懂的引用了原文的对白,感兴趣。搞清楚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十分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动机。
       可是呢,即便是这样....就能让大申兴致勃勃地去研究那两篇策论的原文呢?恐怕还不行。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机制在的。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50: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20 19:52 编辑

    007-《辞海》(典藏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其实呢,教育孩子,它这个事情,你要是从孩子的那里,从信息接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看孩子教育的角度哦...就三件事情:
    第一,聆听。这个聆听呢,不是怎么听都好,重点是在关键期的伴听;
    第二呢,就是阅读。这个阅读呢,也不是读什么都行,只要是书就行。要挑选好书,给孩子读。
    这第三点呢,是观看影视作品,读小说,童话,语言,故事什么的。
    现在呢,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上先。当然,还用行动。这是后话。到时候再说。

    阅读。这个阅读。
        这一开学,大申五年级下学期了。毕业班。他们景山是五四分布的九年一贯制小学,下个学期,大申就上初中了。大申已经走块走完景山全部的小学阶段的教育。
        他们这个学校牛逼,牛逼在哪里呢?现在,申爸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了:最厉害的,就是阅读。
        为了阅读,为了把孩子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压在阅读上,他们竞采取了“多听多读少写”的策略。这个多说多读少写,很厉害的。孩子写得少,书面考试成绩就不灵。不灵就不灵,他们为了保证于都和口头表达,把书面成绩押后。

         在大申六岁三个月到八岁三个月....就是从小学入学,到开始读哈利波特,开始完全自主阅读这段时间....申爸有一件事情,是做对了:对得不能再对!那就是,不管大申的“学习”,把学习这件事情,完全交给学校。申爸只管申爸的事情,习惯啊,伴听啊,听音乐会啊什么的。至于学习,完全地不管。这个策略,收到奇效。
        这里面呢,有几个重点....现在,总结起来,首当其冲,是景山教会了大申出神入化的阅读能力;其次呢,磨练出了大申的数学思维....那是一种让人匪夷所思地,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把书页上的数学问题,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这个呢,也非常重要,容后再详细谈。第三个呢,就是作文。这种复杂表达方式,现在看,大申是入门了。

         其他的,回头分别谈。现在,只集中在阅读上面。说阅读。
         阅读呢,明显的表现,就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能力,一种习惯。在景山学校这个环境中,孩子学习,联系,浸润,到了小学毕业,这种能力,这种习惯,发达到极限,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从大申身上,看一些端倪:最大的表现,就是“无惧性”。孩子什么的都不怕!你不管是什么主题的书籍,其语言距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多远,只要是用汉字写的书,里面有多少不认识的字,都没关系。反正,孩子就是坐在那里,呼哧呼哧地,平静地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地看。遇到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就蒙,蒙不上,也没关系,就看认识的字好了。没接触过的主题,也没关系;反正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反复复地读,不熟悉的主题,自己也就变成熟悉的主题了。

         这就是学习。叶圣陶说,教育的唯一要旨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个自己教育自己,当时呢,申爸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怎么能做到?或者说,申爸琢磨不明白的是:怎么教会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个,一点儿思路都没有啊。申爸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通,怎么才能做到这个。
         赶到刚刚过去的寒假,大申表现出主题相关兴趣,自己去看《论治安策》《论贵粟疏》,申爸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孩子已经做到这一点了!
         我的天哪!他们的学校,是通过阅读这种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他们抓了一个让人没想到的东西:阅读。
         这本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技能。当这种技能高度发展,孩子什么都能读之后,“自己教育自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种顺理成章,是要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的。
         到了十岁半,孩子自己就会表现出“主题相关性”兴趣。为了搞清楚周边的情况,为了看到全景,他自己就要跳到别的珠子上去看。主题相关性兴趣一旦形成,孩子自己就去找相关主题的资料。资料找来了,他又能顺畅地阅读....这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了。他们就这么把这个事情实现了。

         前天呢,申爸跑到当当上,下了一个订单。买什么呢?买了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全套20本厚厚的纸砖。这个呢,不是给大申的。直接发到William家去了。
         在大申他们班,William和大申,在阅读上,应该是最强的。这是厚厚的一摞纸砖,摞起来,应该有他们身高的一多半高了。大申还没有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申有辞海的收藏版。把这两套大书摞在一块儿,应该比他们两个的身高都高。

         这两套大书,用来干什么呢?钻!
         它们厚啊,里面有海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呢,相互是有联系的。两个孩子,一人一套厚书,申爸和William妈妈,分头引导孩子去钻自己的厚书。不管哪个,一旦成功,把他们两个捏到一块儿,这种“钻”的习惯,很快就传染了。只要他们开始钻百科全书,在认知的教育方面,那就登峰造极了。

        阅读,起于聆听MP3的睡前小故事;逐渐发展,到听长篇童话,夏洛的网,法布尔昆虫记;伴随聆听;自主阅读,读大部头的哈利波特而不惧厚书;读少年科学画报,可怕的科学,下雨;读金苹果,建构阅读的技巧...发展到最后,“钻”百科全书。这就是这么个过程。
        这个过程呢,阅读,现在看来,已经完整了。从智力建构的角度,送孩子到钻百科全书,就已经送到目的地了;孩子的年龄在增长,到了这个时点...十岁了...引导孩子阅读小书,看电视剧,建构非智力因素,这要变成重中之重。另外呢,一旦到了十一二岁,参与、组织社交活动,就变成另外一个重点了。
             
       基本上来讲,聆听、阅读,让孩子建构起良好的智力;到了十岁,孩子的智力基础就开始起效。可以开始引入好的电视连续剧,阅读长篇小说....在电视剧、小说的帮助下,孩子在小头脑中营造出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知到、体会出某些复杂观念,这是建构道德基础、群体性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这个个体性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建构....聆听、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建构。
         与群体性非智力因素建构同步,引导孩子行动,在真实的同伴互动中,体会,验证他们在虚拟空间里得来的经验和观念....做到这里,孩子基础性的教育,就算结束了。从孩子的生理发育角度来看,这些做到了,孩子也就进入青春期了。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19:53:41 使用道具

    杂谈五  探索 百科全书

    我们说地图,提供了一个空间:你用来虚拟地规划、探索你要走的路径的空间。你必须先有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规划你的路径。
         没有空间,谈不上规划。用来探索道路的空间,必须先有。
         没有这个,你让他到哪里去探索呢?

        我们做别的事情,做创造性工作,用来探索的空间,在哪里呢?
    这个,就没有一张叫做“地图”的纸了。那个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是我们头脑里面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个图景....就是我们说的“心理空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里面,做探索,“图上作业”。

        地图呢,必须准确,不能有错误。地图要准确地反映地面上的路和地形地况。地图给规划入藏路线提供探索空间,地图准确,跟现实的路对比起来,没有出入,这才合格。
    我们在做创造性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要正确。这也是必须的。我们看,这个孩子,他怎么建构起他的心理空间....或者说,世界图景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十岁之前....小孩子用以建构心理空间的资料,都是爸爸妈妈把控着的。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给孩子资料,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准确”。你不能一开始就歪。
        一开始就歪,以后就正倒不过来了。
        孩子他那个建构世界图景的资料,一开始就歪,不是真正的世界,以后,孩子就没法儿在这个空间里面探索,做“图上作业”:它图上标着的东西,一拿到现实生活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没法儿办。
         从一开始,申爸就强调:这个给小孩子的资料....你不管是幼儿绘本,故事还是用来阅读的书籍....首要的原则是要“真”。
        什么资料肯定是“真的”?科学类的资料。
        真善美真善美...人之初,首先要抓“真”。
    现在继续说“阅读”,把阅读说完。大申呢,在啃辞海。孩子沿着正确道路,一路走来,为什么到了时候,就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申爸呢,有一个信念...申爸反复强调,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么认为的....人的行为来自内部动机。
        什么样的内部动机最强烈?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生存、繁衍,相对于别的物种,最具竞争优势的动机,最强烈。
        长期的自然选择,必然把这三项最强烈的个体筛选出来,用基因,固化下来,遗传给每一个后代。
        就是说,和体育锻炼有关的活动,是一个最强烈的内部动机来源。
    体育锻炼,身体练好了,可以维系个体更好地生存;
        另一个就是性。和繁衍有关的。一个生物的个体,它得有后代。没有后代的,早就被淘汰掉了。这个毋庸置疑;
        最后一个呢?就是创造性。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毋庸置疑:人,和创造能力相关的活动,它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撑着。
    就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孩子,他沿着正确的道路一路走来,到了时候,他就必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嗯....这个啃辞海,本质上,孩子的小头脑中,是在干什么?
    他是在进行“图上作业”。这就是本质。
    前天,申爸说了,孩子是怎么去啃那个辞海的。他不是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去翻看的。没有这么啃辞海的孩子。这么个干法儿,啃不下来。他是“窜”,在辞海里面钻:从大良造想到秦国,从秦国想到疆域面积,从疆域面积想到瓦宾祖鲁岛,从瓦宾祖鲁岛想到马尔代夫....
        怎么个钻法?用联系来钻。
        什么是探索啊?探索就是瞎撞啊!就是瞎撞啊!你在头脑的虚拟空间中,沿着线索,每一条可能的路都探索过,某一次:诶!撞到了目的地。回过头来,把“撞过来”的路捋出来,这就是要去走的“道路”。
       申爸一直提的那本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第一次用科学史雄辩地证明:人类整个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条瞎撞的道路。这是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中,最大的一项成果。
        当然,库恩不叫“瞎撞”,他叫“猜谜”。
        其实是一回事儿。
    刚才,申爸说了,创造就是探索。人类的探索,最初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图上作业”。啃辞海,就是在探索。孩子在大型百科全书的付诸下,在进行“图上作业”。
    探索,探索道路。科恩清晰地指明了“探索”的内涵。
    创造能力于人类是一种有强烈内部动机支持的能力;创造就是探索,最先的表现就是“图上作业”;所以呢,这种内部动机,必然去支持孩子进行“图上作业”。故,孩子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啃那些大型的百科全书。
        嗯...这个这个。我们看现实。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这在世俗看来,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
        申爸分析了:这是必然。
        可是,为什么“必然”的事情,真的在十岁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孩子,还寥若晨星呢?造成这种问题,那不过是因为:孩子生活的环境,周围的大人,不认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十岁的孩子看的东西!
        不给看。仅此而已。
        孩子能不能看是一回事,大人给不给看,是另一回事。
       
    说两件联系现实的事情。
    第一,书香门第。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书香门第的孩子,教育好的几率更高。
    可是,这个书香门第,它具体怎么教育好了孩子呢?
        他有书啊!你去看每个回忆当年自己啃辞海的人的回忆,都是:爸爸有一部辞海,我偷着看。一看,就上瘾了,越看越爱看。都是这。

    当我们清晰的捋清楚了人的发展道路,不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也有机会:等到了时候,妈妈给孩子买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行了。哦...这个摞起来一人高的纸堆,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很贵哦...不过呢,要是买来,孩子真的如饥似渴地看,每位妈妈都还是很欢喜的:没白花钱。

    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应该是基础300里边的菜。
        这个够狠!这是一点。其二呢,申爸推测:当初,没有伴随聆听,没有听天书,已经长大到十岁的孩子,只要他的阅读能力过关,妈妈在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把不列颠百科全书放到孩子的生活中,十有八九,那孩子也会兴味十足地开啃的!
        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的自然道路所决定的事情....不会有例外。当然,孩子要是做到这一点,先决条件是:阅读能力得过关。
    要是一本童话都要读一个学期才读完,不列颠百科全书,肯定是肯不了的。

    阅读能力。这个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让已经长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啃百科全书,咱们的影响力还到不了那里。不过,将来影响力大了,可是试试。应该是这样的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20:00:0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zhang4 于 2015-3-20 20:23 编辑

    008——《贾祖璋全集》
        我们呢,都知道,我们汉语,在某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语言。
    之所以说在某些方面,是说,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发达。比如说,我们汉语没有明确的语法规则,应对语态时态性别这些范畴。
        这个呢,造成我们的汉语,不精确....和英语等语言比较起来,确实是这样。
    它这个科学啊,西方的,古希腊的传统的科学,要求精确。准确。
    在科学表述上,我们汉语在客观上,要逊于英语:你不如说复杂的从句。有些复杂的意思,要用复杂的从句。如果是英语,他们的从句,有明确的引导词,什么where, that, what,你一看,就知道从句之间,主词和修饰句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而可以清晰准确地还原作者所要说的意思。
        哪怕一页纸,只说一个大句子,有了他们那套语法规则,你读起来,在语法上,也遇不到什么困难。
    汉语就不行。汉语没有where, that, what连词。缺少了这些,句子写长了,断句就成了大问题。
    一句汉语的复杂从句,你怎么断句都行!
       这就糟了。
       汉语的复杂从句读不断,要表达复杂精确的意思,非常难。
       可是呢,这个事情,尺有所长,这个固然;尺也有所短,寸也有所长。这个也是一定的。
       咱们的汉语呢,如果用在科学的主题上,那个,可以写出极有意境的文章!
       特别是,我们先人,在汉语的特长上,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积累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我们的古诗歌,在整个地球上,傲视群雄,绝对的第一,没有之一。
        那有没有既意境深远,又精确明晰的科普读物呢?
        有。
        这就是贾祖璋先生的文章。
         写这样的文章啊,那对作者的要求,非常之高。作者既要有严格的西方科学的训练,分析解析的思维要不输于最高水平的西方人;又要有浑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习惯于综合,有强悍的中国传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就是说,既要有在细节上去切细的能力,又要有宏观图景,永远不会谨毛失貌。
        既要有极致的科学精神,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这样的事儿,简直不是人干的。这个要求太高了。
        我们人类智力的潜力,真的是无穷的。
        要求高尽管高,可还是有人能达到要求,写出这样的科普文章来。
        这样的人呢,真的不多。最优秀的...不是之一哈,就是公认的“最”....就是贾祖璋先生。
        尽管茅以升先生,高士其先生,竺可桢先生,都是国学深厚的大科学家,他们也写了很多类似的科普文章,可要论意境,飘逸潇洒,都不能和贾祖璋先生的文相比。
        你这个,读了一篇文章,不但学习到了严谨的科学知识,更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体会到了美。
        贾先生的文章,就能做到这一点。
        贾祖璋先生的科普文章....他中国传统的史书字画文史哲的底子厚啊...每一篇,你拿出来,都可以进到语文课本里面,当语文课的范文!
         就这么牛。
        这个语文课本啊,一个作者,只要能够进入一篇,就了不得了。贾先生的文章,在教育部的课本体系中,有四篇之多,它们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南州六月荔枝丹》
        《蝉》和《兰和兰花》
        若按所选篇目排名,贾先生能够拍进前十名了。
       贾先生呢,他的造诣在那里摆着。他写的科普文,每一篇都好。申爸呢,跟旧书组的妈妈们说,所有作者是贾祖璋的,科普的文章,都要。
    可惜。
        不知道怎么回事,贾先生的每一本书,印数都非常之少!就那么孤零零几本,在孔网上戳着。旧书组的妈妈三位买了,加上漂流组,她们就分完了。没有多余的拿出来竞价。还好,她们找到了贾祖璋全集。
    全集没有单行本好....可是,也比没有强多了。
    分享一些贾先生的书的单行本,给妈妈们看。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贾祖璋科普文选。
    这两本都是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书。妈妈们在旧书摊上要是见了,一定要拿下。

    这个封面,设计得真漂亮!

    这是版权页。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 只印了5000册。
    那篇著名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这本文集。

    申爸买的这书,品相真不咋地。不过,也没啥可抱怨的:这是孔网上最后一本了。孔网好像历史上,只出了9本。
    申爸说了,当初,在大申伴听的时候儿,申爸一个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给古文
    古文,古诗词。
    申爸呢,建议妈妈们给孩子们读天书,读论语,读道德经。
    可很疑惑:给不给白云出岫的《史记》?
    比如这个古诗吧,你怎么给孩子伴听呢?
    它就那么一首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一胡噜,就过去了。孩子听这个,有作用吗?
    很明确的,小孩子是从上下文中,自动提取语义的。
    你这个古诗词,没有上下文。“小桥流水人家”,就那么三个事物,平板地罗列在一块儿,有什么上下文?
    诶,贾祖璋来了,就好了。
    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古诗文。注意哈,大部分的这个引用,不是“硬引”,而是软引。
    就是说,贾祖璋引用完原文,他还要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要把诗句要表示的意思,用标准的白话解释出来。解释出来还不够,还要引申出去。
    这个,就有上下文了。
    这个贾祖璋,是用来给孩子伴听的最好资料。
    当然,现在呢,咱们还没有录音。
    妈妈们可以当天书读给孩子。补古诗文的缺失。
    这个呢,和常见的古诗文解说,还不一样。
    古诗文解说,倒是有白话文的解释了,可那不是一个大整体,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片段。
    贾祖璋本来是在写科普文章么,引来的古诗文,不只是孤零零的几句话,还有对这几句话的释读,而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贾先生的文章,是给孩子启蒙古诗文的最好资料!
    天哪,他写的科学小品....咱们呢,用它来让孩子建构古诗文。
    我们就这么用!
    一个贾祖璋,把科学、文学、古诗文启蒙,一网打尽。

    附:
    群友:推荐《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大家也许不了解,散文宗师周作人也擅长写科普文章,《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这册收集的比较全。
    申爸:嗯,庭明爸提到了周作人。周作人好不好呢?好,当然好。这没得说

        群友:周作人的《花鸟虫鱼及其它》也很好。可以说喜欢贾老书的人没理由不爱此书。。

        申爸:但是,这个文章本身好,和可以拿它来在关键期给孩子,还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文章呢,不止在其本身的内容。每一篇文章,它还有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周作人的小品文,你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首屈一指,无人可与争锋。但是,唯独一点:周作人的文,不一样。他的很多文章,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恬淡的,不如说灰颓的。遇到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可以说是颓废的。这个呢,和几米的漫画一样。你拿来感受一下,就知道不同:你看看自己的活泼快乐的孩子,在体验一下他们的文章中的气息。那绝对是两种完全不类的感觉。

    群友:周作人的科普类文章并不见什么灰颓,其实和贾老的是类似风格的文章,只是比他的还要有味还要好。对科学,周氏兄弟始终饱含激情。深知这是人类之光,并毕生为之呐喊播种。周作人的科学小品被他的文名所掩盖,知道的人,注意到这一角落的人很少。我并不是向孩子推荐周作人的所有散文,只是推荐这一册_《人与虫》。。。大申爸说的周文颓废的问题当然是存在的。。。

        申爸:不是说,写得舒展,自然,淳朴的文章,都是这样的精神气质。我们去找汪曾祺来比较。汪曾祺的文章,在别的方面,和周作人的类似。但是,汪曾祺的文章健康。我们很难说周作人颓废,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周作人健康。不是,周作人的文章健康。

        群友:周作人的文章,思想上非常开明,言之有物。他文人气息重,有些文章不合适孩子读,但《人与虫》因为是谈及科学吧,有种清明的美。汪老的花鸟虫鱼缺点是科学性少,算博物文章。文笔,那是太好了。汪老,懂,节制不但是种能力还是一种诚意。。不枝不蔓,止于所止,难!非常敬佩大申爸,不是有意和您唱反调哈,只是心中所想。。

        申爸:申爸当然明白庭明爸的意思。申爸没提到周作人,根本没有唱反调的可能的。申爸要说的是呢,这个给孩子选书,比较麻烦。比如说,庭明爸的意思是,只给周作人的《人与虫》。当然,周作人早期的作品,也是清新健康的。但是呢,我们还要考虑另外的问题。这个给孩子读物呢,不止在读物本身,也不止着眼于现在,当下。要知道,十岁之前的孩子,他自己是不去主动选择的。爸爸妈妈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可是,不总这样。到了十一二岁,他就要去选择了。
        他怎么选呢?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自己读过的文章。沿着那些文章的作者捋。他一旦孩子自己摸到这个窍门儿,周作人,他们自己就全翻出来了

  • yzhang4

    楼主 2015-3-20 20:24:18 使用道具

    009-《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简介

    嗯...这个有时候吧,你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你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骏妈说了,让申爸介绍《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为什么这本书要丢到基础三百的书单里面呢?简要地讲,就是“利用那些牛人写的书,让孩子们,也成为那样的牛人。”

    我们呢,暂不说那些个牛人,怎么个牛法....诶,申爸发现吧,如果不知道怎么下手,那就随便选个地方儿,先搞起来。一搞起来,路就有了...嗯...那些牛人。

    说起来呢,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的作者,E.H.贡布里希,是个英国人。不过呢,他出生在维也纳。奥地利。大概是因为二战吧,Hitler胡搞,奥地利呆不下去,就跑到英国去了。后来,入了英国籍,变成英国人了。

    贡布里希呢,是“维也纳学派”中的一位。这个维也纳学派啊,有点儿意思。哲学界呢,说它是一个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呢....你想想,儒家学派、柏拉图学派、道家学派什么的....你觉得,这个维也纳学派,也和这些哲学学派一样。那就不太妥帖。

    哲学呢,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的基础,是人对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的认识。世界观。

    你不能说那些哲学家,都出生在维也纳,你就说他们是同一个学派...维也纳学派。籍贯是同一个地方儿的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未必一样儿。申爸的意思是说,这个维也纳学派,有人要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学派”的话,会有问题。

    当然,那些有这种努力的人,会缩小范围,直到能够比较不引起歧义地定义出一个“维也纳哲学学派”为止。他们干他们的。申爸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维也纳哲学学派,有这个说法儿;你知道吧:还有维也纳经济学派的说法儿呢!提出维也纳经济学派的人,也会同样遇到遇到前面的问题。不止维也纳经济学派,还有维也纳文学学派,维也纳历史学派,维也纳艺术学派....或明或暗地,都有这种说法。

    你想啊,这个事情。这些个什么什么学派的提法,有人提出来,并且乐此不疲地去琢磨,他们一定是有道理的。

    什么道理呢?话说,这个维也纳啊,在上个世界二十年代,就是一战结束了之后那段时间里,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

    有这个贡布里希,彼得•德鲁克,约瑟夫•熊彼特,鲁道夫•卡尔纳普,伯格曼,哥德尔....这都是些什么人呢?妈妈们有兴趣,自己去问度娘好了。

    反正,就在那个阶段,维也纳突然涌现出了一个大师群体,群星璀璨,耀眼夺目。他们的成就,基本涵盖了人类整个的精神世界,数理哲艺术历史文化经济文学社会学管理学....无所不包,让人眼花缭乱。

    于是,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人有冲动,试图去把那个阶段涌现出来的大师,归结到一个“学派”去。维也纳学派。

    这有点儿像我们国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样子: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不过,在规模和学术成就上,维也纳的那个时候,比我们国家的三十年代,要大多了。

    申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么大师?这是意见不寻常的事情。这个势头,要不是Hitler出来捣乱,应该一直延续下去。要是没有二战的话,我们这个地球的学术中心,哪里可以是米国?非维也纳莫属。

    米国之所以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科学文化方面...正是那些被希特勒打散了的维也纳学派的人,跑到他们那里去造成的。希特勒胡搞,容不下维也纳那些有独立学术精神大师们,有不能把他们杀掉....杀掉的话,就太被动了。那些维也纳的大师,影响已经足够大,杀不动了。于是,希特勒就把他们都撵跑了。他们没地方儿去,正好美国和英国张开怀抱,欢迎他们。他们就跑到美国和英国去了。有个别的,跑到别的地方去,比如那个谁,茨威格,跑到南美洲去了,阿根廷还是哪里。

    这个维也纳派...咱们别说“学派”了,就直接说“派”吧。那个大师群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维也纳派,崛起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呢,是申爸感兴趣的事情。

    聆听,对于孩子重要,这个观念,于申爸,其感性的来源,就来自对维也纳派的琢磨。

    其实呢,维也纳派,精确的叫法,应该叫做“维也纳妈妈派”。那些个大师,都有一个“在同一个圈子里边”的妈妈!他们的妈妈,都相互认识!

    这个...你要考虑到,不管多大的大师,他总会是个拖着鼻涕的小孩子的时候。这个天底下的妈妈啊,都一样儿:对蜷缩在自己身边睡熟了的那块儿小肉肉,疼爱得都不知道该怎么疼爱了。完了呢,就琢磨,怎么教育这个小东西。

    她们少女的时候,就相互熟识,结婚生子之后呢,也整天在一块儿厮混。一个不知道什么的由头,让她们采取一致的行动:给孩子读经典著作。

    读完了呢,等这批孩子长大了,就变成维也纳派了。维也纳派实在是源于维也纳妈妈派。

    怎么证实这一点呢?就针对申爸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师,妈妈们好好细儿,一个一个地道百度百科里,查一下。爸爸妈妈们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介绍他们的。

    你会发现:是有八九,百度百科会提到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是谁谁的弟子....一般是音乐家的弟子。音乐之都么,女孩儿们都学弹钢琴...

    然后呢,很多,还会提,他们的家庭,和谁谁谁是世交...一般会提到弗洛伊德。

    爸爸妈妈先去看看,是不是这样。回头再接着介绍贡布里希,贡布里希这么特别重要的书...对于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要....

  • 淘宝书香香

    2015-3-20 20:33:18 使用道具

    必须拿个板凳来听听都是哪300
  • zhangyyy99

    2015-3-21 13:15:08 使用道具

    好好读读,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