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igermom 于 2011-7-23 07:42 编辑
话题是这样开始滴。。。。。。
tigermom0811B
fine motor skill 啥意思?
jessiekissyou
精细动作技巧
我们小时候这个精细动作还不错,现在好像有点落后了
小时候什么针线,什么抛石头,跳绳子。。。
小小,你玩过抛石子吗,我觉得那个游戏非常适合训练精细动作
我没玩过
我们喜欢玩车子,那时候,我就给他点小豆子,让他往车里面放
再拿出来
这样也可以训练他的精细动作
还有打弹珠
申申妈,打纸片是什么
还有,我们现在在家玩切纸机,然后放在卡车上,倒过来倒过过去
打弹珠也是男孩毕玩游戏,和桌球有点象,不过对手部技巧要求更高
就是把一张小的写字本,撕一页下来,折成那种三角形的纸片
然后一人一张,一方要设法把对方的纸片打翻一个面
弹珠有很多种玩法
可以沾着颜料来玩
我有点描述不出来啦,明天我拍照传上来
我们小时候玩过香烟盒
哦,真是经典,不说我都快忘记了
其实扑克牌也可以玩的
嗯,扑克牌比较硬,新的不容易打翻面的
方便
还玩硬币
我们用香烟盒的,有拍的,有抓的
抓?怎么玩?
我喜欢玩抓的,那时候觉得男孩们在泥地上(那时候还是有泥地的)趴着玩好脏啊,现在知道了这样是感统训练。。。不要怕脏
抓着玩,就是手背向上,把纸牌摊在在手背上,然后像炒菜一样, 让纸牌跳起,再同时把手背翻过来,再翻一遍,再抛起来,抓一下看说抓得最多
我还教申申跳房子呢
哦,我玩过,不过是用的木棍
始终孩子和孩子玩的感觉不一样
纸片好像也玩过,想起来了
所以想玩的时候,害羞的孩子也变成外向的孩子,不得不开口向人要
嗯,还闪闪发亮
那时候还有画片
你们玩过画片吗?
玩的呀,我们什么都玩,哪分什么男孩女孩的
香烟盒你们能玩吗?
能
后来大都是硬纸盒
可是现在的人真不知道布是咋做的了,也不会耕地
现在的布,我还真不知怎么做的,不过,我知道绝对不是织布机做的
将来一夜回到解放前,活都活不下来啊
买个不织布玩具 让他绣一绣 不会太娘的
男孩子还是当男孩子陪养好
女孩子做娃娃
这些精细动作很重要的,很多大手术,现在还是要人手做,技能都是小时候玩出来的
等有时间了,我还想弄点陀螺给申申玩玩
不要那种发光的,要木头的
然后做一鞭子,让他抽着玩
好裁缝、好的设计师 都是男的
好的厨师也都是男的
可以玩航模
对,滚铁圈
不过我们小时候有种积木是螺丝拧的,你们玩过吗?
我是觉得 要让孩子有这个生活体验
不然真是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男人得会使锤弄钳。现在住楼,连个放工具的空都没有
就是撒一些在地上,然后一个拿手上
小小,这个很容易玩
扔上去的时候拣地上的
就是手上拿一个,地上放几个
扔上去呢?再接着?
然后在扔上去那个落下来前拣完接住那个扔上去那个
看谁拣得多
手上的抛起来,在扔起来在空中的时候去捡下面的(就是抹一把),然后再接上面的
所以上面的要抛得高点
我们是用橄榄的种子
对,就是这样玩的
橄榄的种子还可以来弹
买那最好按的
小小,我觉得那个游戏,男女同用,而且很锻炼眼手协调
缠胶布
是的,jc
不过很奇怪,我玩这个一定是用左
右手我接不到掉下的那个
jessiekissyou
我个人认为,你骨子里是个左撇子,呵呵
可是只有这样游戏我用左手,其他一概都是右手
小小,你紧急的时候,突然用大力的时候,你看看你是否不自觉用左手?
如果有人忽然丢一个东西给我,我右手接不到,可是我还是用右手。。
对了,我们玩过军棋
抛乒乓球,抓棋子
这个我最在行
教给他们规则,就可以自己比来比去了,我们家还得陪玩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游戏准备:准备棋面为白,棋背为黑的棋六枚或八枚,小沙包一只。 游戏内容:一般以两至三名幼儿为一个游戏组,幼儿通过猜拳或其他方法排出顺序。游戏开始,游戏者把棋子往桌上随意撒开,有黑有白,然后将沙包往空中一抛,要趁小沙包未落下时敏捷地抓起一枚或几枚同色的棋子,并及时接住落下的小沙包,如未接住小沙包或没抓到棋子得调换角色。游戏规则: 1.一次抓棋时一定要抓同色的。 2.抓棋与接沙包必须是同一只手。
怎么玩?
不用黑白棋子,就是正反面就行了
小沙包-是什么做成的呢?
布+沙
不过用绿豆也行
一个手里能放下5个为宜
让他跳一下
丢沙包吗
大K,是的
哇,这个游戏太经典了,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在玩,呵呵
爸爸妈妈 您们以前都玩什麽呢?
看看爸爸妈妈的小时候──
骑?马 夹面包 尪仔标……
充满冒险、创意和趣味……
您的孩子是否曾经问过您:爸爸、妈妈,您们小的时候都玩什麽呢?您们也像我一样打电动吗?
自称为「老头」的作者,和老婆丫头迁居到澎湖那天,一栋三合院红瓦平房和屋里的一些旧东西,瞬间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到儿时生活,这段记忆混杂着各种味道,有点模糊、有点酸、有点甜……
书中一张张充满童趣的图画及文字,述说着逐渐被大人遗忘的童年游戏和纯真:木头人、杀手刀、爬竹竿、打陀螺、写墙壁、逗火鸡、橡皮筋、射纸弹、跳房子、玩弹珠、踢铁罐、做风筝、做毽子、提灯笼……
这一个个的游戏,是不是让您觉得既熟悉又遥远?这些不用花钱、DIY的童玩以及满是趣味的游戏,是不是唤起早已离您好远好远的儿时点滴?翻开书中一页页的图像和文字,一幕幕的记忆也一一打开来了。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最重要的认同是对自己出身的认同,对出生地、对父母的历史认同,是因为跟这里的人有共同的记忆,有了这东西,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格才不会受到扭曲。
大人经历过的,孩子们可能没机会再见识到。但是,感动可以透过故事,一代一代传承。
爸爸、妈妈,说说您们小时候的生活、游戏,还有心情吧,让您的孩子认识您是怎麽长大的。孩子们正期待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