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儿的孩子才快乐,所谓创造力、规则意识、团队精神……都是快乐的副产品。
在阅读《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时,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毛毛出现在那片废墟时,所有的人似乎都有了活力。特别是孩子们,只要毛毛在,他们就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可以玩。而当时间窃贼们控制了这座城市之后,所有孩子都被迫学习“有用”的游戏,变得目光呆滞、头脑僵化。
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米切尔·恩德这位大师的游戏观,也就是儿童观。我在给我的小读者写祝语时,经常爱用“生机勃勃”这个词来祝福他们的成长,就是因为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爱玩、会玩,就像我的小说里的蔡小帅,虽然看似调皮捣蛋惹了不少麻烦,但是这样的童年才算过瘾,这样的孩子才是孩子。
这次带妞旅行,对这一点感触也很深。幸好,我们有游戏可以玩。
出行伊始就不顺利。当我们急急忙忙地赶到火车站,迎接我们的是火车晚点、时间不定的通知。这一等就是一个半小时——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在这样人头攒动的候车厅里,在这样一个连晚饭还没吃上的点儿。
大人好说,孩子怎么办?
同行的还有五六个孩子,跟我们家小女儿差不多大。起初,吃点儿东西还能哄住,讲个故事也能凑合,但没过一会儿,就小的哭、大的闹了。
在这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们是靠“挑兵挑将”和“刮大风、下大雨”这两个游戏熬过的,当然,对孩子们来讲并不算熬,而是兴高采烈。作为孩子王,我是把成人的面子给丢一边了,只管牵着小家伙们的手,起劲地唱,痛快地跳——反正我始终是在低头看孩子,不看大人的脸色。
在行程中呢,如何打发时间是带孩子出去必须考虑的问题。到长沙之后,就听导游讲,第二天到韶山,再从韶山到吉首,就有总计七个半小时的路。这一段时间可是相当难过啊,在大巴上,连个转身的地儿都没。当晚,我们特意到超市买了一套便宜的过家家玩具给妞备着。
没想到,第二天,从韶山到吉首的前三个小时,小女儿跟大她八个月的小姐姐就凭着几张糖纸就玩得不亦乐乎。后三个小时呢,我拿出了玩具,两个小丫头就开起了小饭店,像模像样,令人忍俊不禁。这下可好,满车人都禁不住颠簸倒头睡去,而她俩愣是精神百倍一直到下车。
今天,我和畅畅妈都有点儿事儿要忙。
妞不高兴了,嚷嚷着:“我要看动画片!”我实在舍不得放下手里写了一半的东西,准备妥协。畅畅妈立场坚定:“你可不能答应了,要不半个小时也不拉倒,到时候怎么办?”她说得对。平常我们对妞看电视是非常注意控制的,能不看就不看,而妞呢,逮着机会就很想多磨叽一会儿,跟我小时候为了看个广告都能洗半小时的脚是一样的。如果我真的给她打开了电视,那真少不了磨嘴费劲。
好吧。我起身离开电脑。
还是陪妞玩吧,这个重要。
但是,怎么玩?她一门心思是想看动画片,不肯下楼去活动,对玩具也是不感兴趣。必须得有点儿新鲜的东西才能吸引她呢。
要不咋说当爹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呢?有这么一个孩子在,为了她好,你不能不绞尽脑汁啊。
就地取材。
我们先拿着她当宝贝收起来的那几张设计别致的广告纸玩了会儿——把它们当帽子当耳环当火车当房子……
然后,我们俩又一起藏到被单里,讲故事,假装遇到了怪兽接着自己又变成了怪兽。
我的手机响了。等我接完电话,妞又要求玩手机游戏。
不准。
手机游戏是不能玩的,但是手机可以玩啊。我把手机转起来:“看看谁是大美人儿!”她又把她的图画书、枕头、娃娃摆了一圈,都来参加这个转盘选美。当然,我也有被选中的机会……
最成功的游戏,则是手机和矿泉水瓶的组合。
我把盛了半瓶水的瓶子立在床的这一头,把手机交给妞妞:“来吧,像保龄球一样。打中了就加五分,打倒了加十分,如果碰都没碰到,只好给你零蛋啦!”
她开心得不得了,简直要疯掉了!
玩儿,是得好好琢磨。我们要有和孩子全天候游戏的能力……
20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