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3月9日-3月15日
[上周回顾]
上周论述了礼节。礼节的核心是谦恭、体谅和无私的品格。今天的礼仪规范是建立在世代积累的文明基础之上的。在礼节问题上,与其他事情一样,先有共同的规则,再谈个性与创意,不然的话,将画虎类犬,成为笑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本周视点] 植树节去种树
一、植树造林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绿化祖国、植树造林、保护树木,是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树木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祖先就栖居在森林之中。他们钻木取火,用棍打猎,以叶为衣,以果为食。他们依靠树木发展了人类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树。树木可以挡住狂风,遮蔽炎日,清洁空气,吸收噪声。树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旱风灾,维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温室效应。森林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动物需要的氧气,所以,森林是地球的肺。
植树造林,保护树木是有益于当代,造福于子孙的千秋大业。中华民族一向就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统美德。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既然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就不能只伐不种。因此,爱护树木,植树造林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春天的植树节,我们每个人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绿化我们的祖国。
我国原有天然林8727万公顷。近几十年来逐年减少,仅东北林区就由原来的1200万公顷减到2000年56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也由20亿立方米降到5亿立方米,整个东北林区仅存一片原始树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损毁严重;在新疆坐24小时车子,可能见不到一个人,见不到一颗草,见不到一棵树;内蒙原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不少地方变得“风吹沙起人遭殃”。1999年5月,贵州某县国有林开发公司一次采伐木材4770立方米,其中661立方米是在国家停止砍伐天然林的禁令下达后砍伐的。在40年中,6家公司从大兴安岭鄂伦春采伐优质木材1亿多立方米,约为大兴安岭林木蓄积量的四分之一。由于原始森林的大量消失,造成我国水灾增多。1998年的水灾让鄂伦春旗损失2亿多元;2003年夏季大水导致6000户居民房屋被毁,2万多亩耕地绝产。黑龙江一些筷子工厂用几十年才能长成的木材经过简单加工,制成一次性筷子,出厂价每支最低为2分钱。而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日本,成为我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进口国,他们自己却不用本国树木造这种筷子。近年来,仍不时有乱砍滥伐的新闻。
不要让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变成我们人类的眼泪,也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棵树成为我们人类的墓碑。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率先垂范:不使用一次性木筷;春天带孩子去植树;平时带孩子进行家庭绿化;与孩子共同爱护公共绿地的花草树木。爱树植树的意义,既在于绿化我们的家园,也在于绿化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