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8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2015-3-18 10:55:1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5-3-18 11:00:11 使用道具
witchforever 发表于 2015-3-18 10:55 让娃自己挑呗
2015-3-18 11:02:29 使用道具
2015-3-18 11:05:44 使用道具
楼主 2015-3-18 11:07:36 使用道具
malayudian 发表于 2015-3-18 11:02 有时候有些小车什么的,我会多买一两个,家里有同样的孩子就舍得送给别人
2015-3-18 11:08:12 使用道具
2015-3-18 11:12:3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5-3-18 11:18:15 使用道具
“玩具交换”是孩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孩子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玩具交换?有多少孩子能交换成功?孩子进行玩具交换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一次玩具交换活动将带给教育者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两个大班的跨班玩具交换活动作了相关调查。
时间: 某日下午3:00~3:30
调查对象: 大班80名幼儿
调查方法:1.活动前两个班的教师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请家长配合幼儿选择一件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旧的玩具,价格一般在5元~10元之间。2.在活动室布置便于孩子交往、交流的环境。3.活动前给孩子明确活动要求,正面引导孩子进行玩具交换,但不作硬性规定。4.在幼儿活动的全过程中给予孩子充分自主的空间,教师不作诱导或下达任务,不加任何干预。5.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分工,全面观察孩子的交换情况,并如实作现场记录。6.活动结束,组织者根据现场记录,对幼儿活动作进一步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活动进行30分钟,共有大班80名幼儿参加,最终玩具交换成功的有55名幼儿,未能交换成功的有25名幼儿。其中在本班完成交换的有51名幼儿,跨班完成交换的有4名幼儿;相同性别间玩具交换的有45名幼儿,不同性别间玩具交换的有10名幼儿。
一、玩具交换成败的原因
从现场记录的情况分析,玩具交换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1 玩具等价。幼儿在比较选择交换玩具时,往往会凭着自己的经验,认为与自己的玩具“等价”的便容易交换成功。当然,这个“等价”,幼儿是从玩具的大小、形状,新旧程度来判别的。
2 爱屋及乌。不少幼儿在选择交换对象时,并不是从玩具本身去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和需要,而是“择人”,认为对方是经常受表扬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好朋友便能很快交换成功。
3 灵活的交往技巧。有些幼儿在希望换取对方的玩具时,对方并不愿意,但他们能主动地介绍自己的玩具,甚至较长时间地与之“洽谈”,最终交换成功。
4 多余的心理顾虑。个别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交换成功,而当活动即将结束前,唯恐在活动结束后遭到老师批评、便并不很情愿地与他人匆匆交换了玩具。
同样地,玩具交换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 玩具不等价。有的幼儿自己的玩具比较小,比较旧,而看中的却是一些较新、较大的玩具,因而屡次提出交换愿望都被拒绝了。
2 情有独钟。有的幼儿在活动前便对某幼儿的玩具情有独钟,但对方却不与之交换,整个过程该幼儿始终盯着这个玩具,即使有别的幼儿愿意和他交换,他也无动于衷,最终未能交换成功。
3 以人待物。幼儿心目中的好孩子的玩具受到众多孩子的青睐,反之,那些平时易做错事、能力较差的孩子的玩具却遭到了冷遇。即使他的玩具多么惹人喜爱。也未能获得成功的交换。
4 交往技巧不当。有的幼儿有强烈的交换愿望,但由于交往技巧不当,如未能介绍自己的玩具使对方了解,或未经对方许可便想自行取来,却被遭到拒绝,结果造成交换失败。
5 受家长态度的影响。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其社会行为的表现往往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在玩具交易这一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出来。有的幼儿存活动中经过自己的选择、协商,成功交换了玩具,但在活动结束时或活动结束后却表现出担忧,提出要换回自己的玩具,问其原因是担心妈妈责备,甚至有个别家长第二天拿来幼儿交换的玩具,认为孩子吃亏了要求换回,造成双方孩子的不愉快。
6 自我约束。有的幼儿在活动中虽然与同伴交换了玩具,且玩得也非常愉快,而到活动结束时却提山要换回玩具,原因是认为自己的玩具不够好,而换来的却是较好的玩具,自认为不妥当,所以还是忍痛割爱,要求换回自己的玩具。
2015-3-18 11:25:22 使用道具
2015-3-18 11:32:18 使用道具
2015-3-18 11:55:52 使用道具
帖子 10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