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qiankun3 于 2016-12-20 20:33 编辑

昨晚一老美
5001 查看 43 收藏帖子 (2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ap919

    2015-3-24 10:08:50 使用道具

    鹭爸不怕揭短,发上来,精神可嘉,赞一个!孩子,加油!
  • wja-tj

    2015-3-24 10:17:03 使用道具

    学习了。虚心使人进步
  • submarine0909

    2015-3-24 10:17:37 使用道具

    学写作的时候,老师说这叫“run-on sentence”,中文的表达习惯可以这么写,英语里边就成病句了。
  • wendyou70

    2015-3-24 10:21:58 使用道具

    当年学写英文作文的时候,老师就是让我们用最简单的句子写清楚意思。
    文章要好看一点,就注意主语换着来。
  • seawind

    2015-3-24 10:23:56 使用道具

    虚心使人进步,顶璐璐爸
  • ellababy2008

    2015-3-24 10:28:28 使用道具

    好像是英文一般不用中文那种绕来绕去的长句子。我以后教给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了。
  • 阿春1008

    2015-3-24 14:59:03 使用道具

    可是我们国家的很多英语考试评分的标准里就看你会不会用各种从句,越是从句套从句越能得到高分。
  • anniesunshine_7

    2015-3-24 15:14:43 使用道具

    老师写的好多了,很native风格,至少我大概花一分钟时间扫一下,就知道他的描述梗概。作文还有一个要点,就是不要把相同的词,或相似的句子像分级读物里面那样,翻来覆去的重复使用,这是老师跟鹭鹭作文最大的不同。
  • feilongzaitian

    2015-3-24 15:44: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24 17:29 编辑

    这个根子不在语言上,而在于层次铺展与精简提炼----的思维训练上!楼主无法深入孩子的口语中,与其互动和对话,所以对她口语中、头脑中的思维模式的训练,就无法触及。写文章前,还是要用英语先多做口头表达,自己用录音感受并修正 ---就像画画要先对同一个东西,同样涂鸦上几版后,先会对自己的作品,通过比较,分出好赖高低来,才能逐渐对老师和别人的样板,发生敏感,找到感觉。

    有时猛一下子看到老师的,反而不容易知其所以然---这就是被老师给【盖住了】给【砸晕了】!要从自己的修正一步步来,再看老师的,悟性反而更容易【嗅】出来

    另外写东西不要一上来就高大上,可以先随性涂鸦简短的!

    如果孩子感兴趣的恰恰是这个高大上,那必须按她对此文的兴趣点,顺着她的思路安排先后,先尽情放开,然后小心翼翼慢慢挑选慢慢收---允许其先把所有感兴趣的,全都记录倾倒出来,然后逐步挑出最感兴趣最重要的,一步步过程清晰的缩小包围圈---对文字和句子的压缩精简,必须一点一点来,不能过快,整个过程,要和孩子商量,提供给他不同力度和色彩的词汇和短语,让他自己像挑玩具小模块那样,挑选换回,重新拼图和玩味。同时要不断地用口语问答和启发,帮孩子在头脑中厘清主次,最后才再她的同意和欣赏下,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这跟带孩子搭积木、做拼图是一个道理!

    这比教师上来就做大删大改,一步到位,而孩子这一方,反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下子生出畏难和丧失文字我做主的---兴味,强得多!假以时日,孩子慢慢会感悟出---原来写东西要同时照顾大与小--既大局与细部的关系----而照顾大局细部的关系,哪怕是在表现一个科普故事,其实也很需要像编人文故事那般,敢于拓展、留出生动的悬念和想象回顾的空间,对这种感觉适应后,就会生出一手画方一手画圆的协调性来。
  • feilongzaitian

    2015-3-24 20:00:0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24 20:04 编辑

    如果,小牛顿科学训练的是孩子--浓厚持久的探索能力,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观察假设验证分析还有大胆想象的思维能力,那么实验的报告,也必然是把重点---首先关注和考察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思维和兴致的表达能力上来,最后才是文章的文法和写作,这个怎么能本末倒置?!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写了这样一篇报告,但她做实验的时候是什么情形什么感受,她是否没有动手只是抄书和记下老师最后空洞的总结,这个我们不和孩子亲子互动,无法得知,而无法得知你就无法知道---你孩子这篇报告的源头,是来自于抄书还是来自于思维,还是来自于二者兼有的不求甚解,你就无法帮助孩子再现与澄清实验的全程和步骤,你就无法了解到他的感受和思维水平,无权替孩子做主,哪里该取哪里该舍,指责孩子哪里混乱和错误---所以要从源头上保持和孩子同感同受地了解实验本身的内容,没有调查研究,便没有发言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一上来,便把孩子的报告,当成写作,来指手画脚、来说三道四的根据所在!---你无权按照死的文章的写作规则,去生搬硬套搞乱一个实验中的孩子---切身的感受和随时都在变化着的思维!就算最后,只是为了帮助孩子厘清句面的通顺,你也一定要谨慎进行,摸清孩子为什么首先会喜欢采取那么冗长、或那样拗口的表达方式的真正理由---是因为他的笨拙,还是因为他有其他的关注和考虑?要允许他有个---按自己意愿试写和试改、逐步体会摸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上来就被老师大笔一挥,改头换面!那样的正确,有何用?!

    为此写报告前,可以请孩子口述这个实验全程,如果发现他思维断档和模糊颠倒,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再把这个实验,在自己家中重做一遍同时观察孩子的反应,便可以捕捉到他在试验中思维活动所达到的水平---同时预知他的表达内容和重点!

    也只有我们自己对实验本身和孩子一样,清清楚楚,我们才能看清他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在那个环节上缺失、含混和笨拙,如此才能自然而然作为一个知情伙伴,帮助到孩子调整思维,帮助到孩子调整语言。最好的写作老师,绝不会把文字当重点,而把实验和孩子本身的思维活动,一截两段,单独处理。

    时间有限,先写到这。
  • yaer2002cn

    2015-3-24 20:34:12 使用道具

    feilongzaitian 发表于 2015-3-24 20:00
    如果,小牛顿科学训练的是孩子--浓厚持久的探索能力,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观察假设验证分析还有大胆想象的 ...

    终于看到心平气和的探讨与交流
  • 瑞希妈

    2015-3-24 20:36:01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下
  • oo青梅煮酒oo

    2015-3-24 20:56:19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现在启蒙1年,乱说
  • ua8383

    2015-3-24 20:58:11 使用道具

    阿春1008 发表于 2015-3-24 14:59
    可是我们国家的很多英语考试评分的标准里就看你会不会用各种从句,越是从句套从句越能得到高分。

    国外考试也是要讲究句型的多样性。可这并不等于拖沓,冗余。
  • Miss洋溢

    2015-3-25 00:46:44 使用道具

    就是把很多逗号改成句号吗?那说明lulu写的很好啊,只是标点符号修改一下就行啊
  • charlenedavid

    2015-3-25 07:53:01 使用道具

    这种语法错误,在成年人学英语上也是经常发生的,主要还是语感欠缺的缘故。

    我是觉得楼主不一定急于涉及写作,遵从孩子的兴趣,当然,孩子愿意写,那写写也无妨,但不必太计较写作规范。。。。

    重点还是要放在听、说、读上,积累几年,再找专业老师指导,会很快提高的。
  • charlenedavid

    2015-3-25 08:01: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5-3-25 08:07 编辑

    fragment 和 run-on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写作的常见病,不是少了主语就是少了谓语,还有标点也是很有学问的。

    这些问题不影响学习英语,多读多看最重要,否则只是牢记语法规范,而没有自然脱口而出,那也是死的知识。

    fragment和run-on的语法错误,按中文来表达就是不通顺,这个通顺是很高的语言境界,我儿子解释什么是不通顺时做了一个比喻,比如“喝饭,吃水”就是不通顺,但意思能明白。。。。通顺的道路是很漫长的,尤其是学第二语言,除非到了写作考试阶段,必需要突击写作,除此之外,一般还是要积累积累再积累,积累够了,才能解决通顺的问题,积累不够,就是再有外教教,也教不好的。
  • charlenedavid

    2015-3-25 08:17:06 使用道具

    如果楼主真的挺在乎孩子的写作,就想要提高写作,那我建议对那个外教,不要光指出孩子的语法错误,更重要的是写出正确的表达句子,这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光指出错误,哪里错,这个不够,远远不够,老师一定要写出来,以孩子的水平写出正确语法的句子,这样孩子才能模仿,才能有理解。

    这个很重要。
  • 清风过山岗

    2015-3-25 08:20:40 使用道具

    我要泼冷水了,楼主的孩子学习英语学得很早,强度也大。但写作写成这样子跟付出不成比例。
    楼主的孩子是很早就开始写了,楼主一年前就开始晒了吧?貌似还是天天写,这样的练笔频率算很多了。
    为什么到目前依然长进不大?孩子的中式思维很多,不像浸润英文的学法。
    孩子看的书是自己喜欢的吗,我看未必,习得的孩子会在写作中自然套用自己喜欢的文字。
    但在楼主孩子的作文里,大篇幅都是这种一逗到底的句子,哪本原版书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楼主的启蒙做得很好,但启蒙之后的路子走偏了。我推测,楼主孩子的阅读没有跟上,读物可能引不起孩子的兴趣或者囫囵吞枣看过来的,只了解个大概就算看完了。
  • charlenedavid

    2015-3-25 08:24:44 使用道具

    很多外教自己没有体会过第二语言学习的那种障碍,用教当地生的经验教第二语言的学生,所以,以为指出错误就够了。。。。

    我儿子学中文,我就是体会到这个肚子里没有砖瓦,你再告诉孩子怎么结构,怎么正确。。。。孩子是吸收不了的,必须告诉孩子怎么写,你写出来。。。。我当时教儿子中文写作时,几乎是从听写开始的,我说(我用孩子的水平,孩子认识的字去说),孩子写。。。。慢慢孩子的写作就上去了。

    教第二语言的写作,必须这样子。
  • 清风过山岗

    2015-3-25 09:12:20 使用道具

    楼主孩子的水平和一般学习英语孩子相比无疑是好的,但从楼主对孩子英语的重视度和强度相比,目前的水平是不理想的。
    我身边孩子的水平不低,也是英语非母语的“土鳖”,他们要兼顾中英文,还要学习奥数之类大量消耗时间的东西。
    把楼主孩子和他们相比,我认为楼主孩子退步了,尤其在写作上,相差很多。
    我不理解楼主追求同声传译干什么,这是目前该干的事吗,基础尚未打好,却把时间精力花在这方面,难免会效应孩子学习英语的效率。
    孩子是好孩子,楼主也是执行力强大的父亲。应该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输入上。
    前面有人说楼主孩子输入很多,我同意,但质量不高,这从写作中能看出来。
    还有人说,语法错误是常见现象,这也对,但像楼主孩子这样,一年之中不断重复错误,改进不大的情况也少见。
    我依然认为是阅读上出了问题。
  • feilongzaitian

    2015-3-25 16:17: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ilongzaitian 于 2015-3-25 19:16 编辑

    简单说说我个人对----鹭鹭薄弱环节的初步感觉,不一定对,因为了解的信息有限故!

    1。鹭鹭,缺乏一个能允许她做主人翁,带领她在自读自悟中,发现、探究及自立总结、整理语言和思维的好老师!

    这种老师,目标很明确,就是---凸显自主、探究学习,试错学习---让孩子尽早自立做主!

    最好是从孩子的听说比较流利起,就该开始长期依止,接受这种老师连贯的、自成体系的教学,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调整,陪同孩子循序渐进,次第不乱地走上能力萌芽---能力积累---能力成熟的---全程民主作风的引导,而不是急功近利,不允许试错,立刻要求与正确答案同步,并且要求只能与唯一正确结果保持同步---的假象能力的---灌输型权威,也不是东边一点雨,西边一点雷的---吃百家饭的点滴零散的指导。

    2. 鹭鹭过多单向的自言自语,缺乏伙伴之间的个性互动、争执讨论,与多角度的机智变化的问答--富有个性的孩子们在一起,由于彼此的起点、观察和需要的角度不同,常常在游戏和斗嘴中,产生不同的主意和办法,并且常常对含糊不清的表达,立刻叫停、较真和给予修正!通过孩子间这些比较切磋、对照和商议,使孩子们的思维表达力,趋于明确、生动和简洁!

    ---但一个经验丰富的好老师,有时也胜过十个孩童---因为他是出色的导演,主动把孩子置于他设计好的不同情境中,使她频繁经受各种角色下的体验和磨练,大大缩短了孩子们靠散漫相处才能偶然撞击出火花---的时间。

    3.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鹭鹭快速过人的反应,双刃剑的利弊效应日益凸显---在孩子靠天赋快速感知的同时,很容易流于表浅的第一印象、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随手写就,写完就过的作风,特别是缺乏老师的引导,很可能变成鹭鹭---在阅读和思考中--进入不了【纵深吃透地观察,逐层分析、反复斟酌】的深化阶段,因此困于单一散漫、重点模糊的思维表达模式中。但这个很正常没啥大了不得,没有这个阶段出现,反而倒是奇怪了!

    这里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就是鹭鹭在中文阅读和写作时,所显现的是什么情况?还有我们不认识鹭鹭,没有和她充分交流过,因此她本人实际的认知和表达水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条件,还有很多,并不掌握。因此我所说的这几项,充其量,也只能是浅显的可能性!无法给予最终的确认和诊断。


  • Miss洋溢

    2015-3-25 22:11: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Miss洋溢 于 2015-3-25 22:23 编辑

    我真的没明白大家在讨论什么。

    我在考翻译资格证时知道,中国人容易写一些长句,而英语中一般情况下,有了主语谓语的一句话往往是句号结尾,如果想在两句话之间用逗号,那么这两句之间必须有一个连词,如 and 或 but 之类的。
    我看到 lulu 写的和老师修改后的,比较了一下,主要就是这个问题啊。这不算什么语言的问题,就是个很容易掌握的技巧问题。

    lulu 的年龄达到这种程度,写出这种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写的科技方面的文章,是值得鼓励的啊。

    我还是觉得只是个标点符号的问题。她只是习惯用逗号表示分割,就好像有很多人聊QQ时不用标点,用空格一样。
  • Miss洋溢

    2015-3-26 00:12:03 使用道具

    我觉得保护兴趣、鼓励尝试、无规矩随意发挥、表达真情实感、创造和想象等等,比技巧和所谓的框架模板重要的多。
    引用老美的话:she needs to make more smaller sentences that end with a "." 我对照了好几遍老美改后的和 lulu 写的,几乎是只改了标点。所谓的 smaller sentences 并没有把内容精炼,只是逗号变成了句号。
    至于其他的微小改动,好像是语法方面的,其实不算什么,比如 teacher 前面加个 my,或者 had found 变成 found。
  • 开心的爸妈

    2015-3-26 14:13:36 使用道具

    赞一个!孩子,加油!
  • seekandhide

    2015-3-26 17:41:14 使用道具

    毕竟孩子才8岁啊  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很棒啊  not only but also ,定语从句用的都很好啊  群里的家长太厉害了 they expect even more
  • cheney_mi

    2015-3-28 19:36:54 使用道具

    不错了
  • nekogao

    2015-3-28 20:41:02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hua98918

    2015-3-29 00:43:55 使用道具

    外教按照8岁native的孩子写的来评判。
    是一对一的话,人家得对得起你付的钱,直接帮你改文章。呵呵,从这个方面看,挺好的呀。

    不过,说实在,父母最了解孩子了。
    慢慢来呀,不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