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蛤是我最好的一口儿之一,不过如果牙碜起来,可就没那么好吃了。上次我家买回来的蛤蜊,小贩给的水是养基围虾的水,回来之后蛤蜊就没再吐出过舌头,炒了之后特别牙碜,基本算浪费了。这次买回来的还是这样,蛤蜊的壳闭得紧紧的,有的连舌头都夹在外面了,也不肯张开。于是上网查让蛤蜊开口吐沙的攻略。
网上很多文章都列出差不多的办法,比如加香油,摇晃,用淘米水,插个铁棍等等。 我觉得都不靠谱啊,因为不科学。比如摇晃,说是把蛤蜊摇晕了,就开口了。可是越是摇晃,壳不是闭得越紧吗?水虽然看起来浑浊了,那是因为吧蛤蜊壳上的沙土晃掉了吧,这不科学。淘米水和铁棍法我觉得同样不靠谱。终于被我查到一篇科学的文章《盐浓度、酸碱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蛤蜊吐沙速率的影响2010》。这批文章是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盐度,酸碱度,温度等对花蛤吐沙率的影响,这正是我想要的!
看了文章之后,我用做烘培用的电子秤秤了1000克水和32克食盐,食盐放进温水中,再加入一点点白醋,让酸碱度稍微酸一点,然后放在阳台的阳光下,没一会,蛤蜊开始纷纷开口,渐渐地舌头越吐越长,最后基本都开口吐舌,吐水了!我想加油可能是有点作用的,因为油把水面封住,水里空气少了,蛤蜊呼吸不畅便会拼命呼吸,这样呼吸速度加快,吐沙率提高,但是我觉得把蛤蜊放入这样的水中时间最多几个小时,时间不能太久。
很有成就感有木有:
我也喜欢花蛤,基本都是上午买了晚上吃。直接问摊主要的水。直接从花蛤盆里面咬。所以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记下来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