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7 02:53 编辑

一、定义“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中的“你”是谁

有读者让王青博士定义书名中的“你”是指哪些人,王博士不答。我个人的读后感是那些“拼命”的人。下面罗列一些王博士的话:

  • 一些父母以极大的热情和极度的虔诚去追随那些几乎没有科学成分的“偏方”和“巫术”,让孩子在极低的效率中拼命学习英语
  • 拿着一点点的成功或个例,不顾规律的存在拼命渲染,只能是为了敛财
  • 影响的仅仅只是那些利用了爸妈的焦虑、拼命用孩子学英语的事情敛财的无良业者的收入而已!
  • 那些不顾效率拼命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做法
  • 去和自然母语环境里的孩子比拼接触英语的时间和数量,这样拼命突击和提前学习
  •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拼命去学人家的教材,而且是拼命地多学、早学。
  • 如果说过去传统的英语学习目标是不顾死活地拼命学习、一路对付无尽的考试
  • 再加上“达到母语水平”或是“可以流利使用”这样基本上不可实现的目标,完了还是去拼命学习、提前学习
  • 国内拼读法教学,到了要进入自主阅读的阶段,就拼命强调要孩子多读分级读物
  • 就会陷入跟我们死记单词、死背句型的传统教学一样的境地,死命去学规则
  • l对于拼读法比较有研究的人,都在拼命隐藏教学内容枯燥这个弱点
  • 多简单呀,如果拼命加大输入,另外一头就要输出了。学外语还是什么难事呢?拼命灌就行了。
  • 我们国内的父母,拼命揪着年代久远而且本身就饱受争议的“输入假说”不放
  • 为了学外语而去死学
  • 付出的生命成本实在太大
  • 外语,应该为人生增加一倍的精彩,而不应该让孩子消耗掉一半的生命去学习


在王青博士心中,中国家长有多拼命啊!这很令他痛心。所以他批判了这些拼命的做法。我们在体会了这层意思后,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如果我们自认为没有拿“命”相“拼”,就不在王青博士的批评范围内了。




该贴已经同步到 gaizhaoquan的微博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15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有理有据
didang + 30 感谢盖老师半夜辛勤分析,第一次评分哈
high5 + 60 思辨高手
qinbaoba + 30 感谢你!
11651 查看 131 收藏帖子 (4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27: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7 02:46 编辑

    二、路线图里的不解之处

    在七年之痒路线图中,王青博士建议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学英语,并主张两三年后就进行原版阅读。王青博士认为实现从零起点到阅读原版书的水平的跨越并不难,“孩子可以很快达到阅读英语适龄原版书的程度”。他的举例是:在这个年龄段,插班到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在到美国一年半后,中文阅读好的学生,就能跟上进度了!

    问题是:这个美国小留学生的例子,跟在中国单语环境中“逆水行舟”的中国学生,有什么关系呢?在目标语环境中学习的留学生能跟上进度了,就说明中国孩子在国内也能跟上美国的进度了吗?——No。王博士还说:在国内想与美国同步,是天方夜谭,骗人骗己。

    王博士认为,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努力学英语,跟体制内教育冲突最小,应该在此阶段“憔悴”地、“拼命”地、“恍惚”地学——这好过青春期再去恍惚。在小学低年级,不宜学,因为容易产生“困惑”,应该跟着学校节奏走。

    问题是:体制内小学毕业六七百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王博士建议上培训机构学习“小升初”,延伸体制内教学。再怎么补小升初,也就是一千词的水平吧?而原版阅读需要的五六千词,怎么来呢?——王博士没说。他只说了通过有效学习,不难,不信看留学生的例子。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感谢你!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28: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7 02:46 编辑

    三、8个自相矛盾

    王青博士的书里,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表述,这让读者感到很困惑,无所适从,试举几例:

    矛盾1:
    说自己的英语水平是“接近母语”水平,但建议中国家长放弃让孩子把英语学到接近母语水平的不现实目标。这是否暗示自己不是普通人呢,或走的不是普通路,是普通人不能拷贝的。而书中又拿自己举例子说明问题,比如吃国际饭的例子。

    矛盾2:
    说各个年龄段去到英语国家留学小留学生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另外补修英语。这是否意味着,想留学,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把英语学好再去呢?——No。王青博士的建议是:这个例子说明了怎么早学都是没用的,学得好的学生是神童,是天方夜谭,比中彩票的机率还低。普通孩子不如不学,10岁再学。就让小留学生们在国外痛苦挣扎吧,反正挣扎几年就好了,这好过在中国提前“拼命”学习。

    矛盾3:
    王博士“毫无保留地主张加强孩子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学习”。但是,他没有抓自己的孩子的汉语学习,甚至放弃了汉语。也许,他认为儿子是美国人,应该以英语为母语,汉语么,是二语,等儿子大了再学。他谆谆教导中国家长:“中国孩子再怎么学英语,也学不成美国孩子。”读者这么理解对吗?——No。因为王博士又说:“我对于学龄前来到美国的儿子,在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上如临大敌的态度和如履薄冰的严谨。”到底如何处理母语,看来因人而异,我们需要重新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

    矛盾4:
    王青博士说:对任何人不分时间场合都灵的,只有街头“包治百病”的大力丸了。还说:“适龄的英语阅读材料有的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习阅读”,“既然外语水平为零,非要他们去对付超出语言水平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如果爸妈用汉语做出的解释涉及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这不就等于最老套的‘语法翻译法’了吗?效果会十分有限,完全不值得去做。” 说了这些话的王青博士,又在书里附了号称零起点6岁儿童也能跟他读《夏洛的网》、以一句一译为教学特色的李岑的专稿,称他“很有真知灼见”。

    矛盾5:
    王青博士认为,不让儿子在中国消耗时间和精力去学脱离语境的英语,是个非常明智的判断和划得来的选择。他说“国内师资和教学水平不高”也是个因素。然而,在他的七年之痒路线图中,他说:“如果真的很在意这时学校的考试以及小升初,不妨选择这样的校外机构去学习,姑且把它们看作体制内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矛盾6:
    王青博士对拼读法不以为然,说解决不了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尤其他质疑了技术派人士提倡的“音素意识”,说:“如果外语孩子还不能有效地用英语口语交流,我们偏偏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不能完整表达意识的一些元音、辅音,这样的操作为什么走红不了,已经没有必要多解释了。”而他又请了专门教自然拼读、大力提倡先听音辨音的樱桃老师在他的书里发专稿,不知何意。

    矛盾7:
    王青博士对于阅读,先是说:“不要一下子就把读和写理解为最高深水平的阅读和写作,会认字母a,会写字母a,也是读和写的一部分。”后面又说:“死啃死背教科书那不叫阅读,我们好多孩子在做的点读、跟读更不叫阅读。”“完完全全看过一本像金庸小说那么厚的英文原版书的,有多少呢?这还能谈得上什么阅读能力!”

    矛盾8:
    王青博士认为,阅读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英文交际语境,干吗非得要“战天斗地”地去折腾那些非真实的“小环境”呢?但是,家长们折腾的小环境就包括阅读呀?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我很喜欢!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34:1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7 02:56 编辑

    四、那些斩钉截铁的结论的背后

    王青博士的书里不乏斩钉截铁的结论。而这些结论的背后,隐藏了一些问题。

    问题结论1:

    王青:“听说读写”同时展开的做法在零起点的“外语教学”里占了绝对主导;“听说领先”的操作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听说法”一起退出核心舞台的

    李岑:少儿英语没有“听说读写”四大顺序


    是这样吗?为什么无论中国的、还是全世界的少儿英语启蒙教材,都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定律?主流英语教学界是不是都做错了?牛津、剑桥、麦克米伦、培生这样大出版社,聘请世界知名的作者和老师写的少儿教材,怎么直到今天都没有跟上王青博士所说的形势?在《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id’s Box)这部教材里,第一本书里连个英语单词都没有印,全是画,让孩子先练听力和口语。王青博士、李岑老师如果想培训下这些不懂教学的老师,可以到IATEFL这样的大会上发表演说。IATEFL是教以英语为外语的全世界老师的组织,每年都有年会。

    王青博士是在美国学的二语习得,而美国的二语习得主要研究移民在美国学英语的问题。王青博士在一些问题的论述上,忽视国内没有语言环境这一与移民的巨大差异,举美国的理论和例子,指点中国的外语学习,才是水土不服。比如,他说留学生到美国学ESL,美国人没有让他们先学听力,而是直接学课堂内容,以阅读为主。但,留学生在课堂上听的不是英语吗?事实上,他们从第一天起,一天6~8小时泡在英语语境里听英语,他们在沉浸。这不能说明中国EFL的问题。

    王青博士并不专门研究中国的少儿英语启蒙。他在书中举移民的例子说明中国的问题,举成人的例子说明儿童的问题。王博士没有在中国英语育儿的亲身经历,也没有深入到民间看英语培训机构、看公立学校学的英语、看双语学校的操作、广泛了解家长们的想法和学生的水平。他居住在国外,在这方面的信息来源,根据他的文章推断,大多是网上的二手信息,还有住在他家的两三个小留学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很给力!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37:0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7 02:47 编辑

    问题结论2:

    Phonics这个方法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法。

    奇怪了,美国、加拿大小学里的ESL学生,明明也学phonics啊?没有不学啊?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40:42 使用道具

    问题结论3:

    中国孩子,你并不靠英语吃国际饭。

    英语是门禁卡,但英语好不好决定了吃国际饭的档次。

    硅谷里的华裔和印度裔工程师,谁能在工作几年后当中层领导?印度人,因为他们英语好。华裔工程师因为英语差,终身做码农的是大多数,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几乎都是印度人。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42:50 使用道具

    在美国,移民的英语越好,越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人家国土上的大多数职业里,你汉语好几乎没什么用。我的同学因为英语流利,在硅谷大公司做市场。刚建立同学群的时候,他由于工作中总用英语,都没了汉语打字的习惯,总用英语聊。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43:35 使用道具

    而跨国公司的领导层,为什么总派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人来中国区做首席代表呢?因为他们是更好的双语人。同大陆人相比,他们英语更好、对西方文化更了解。

    王青博士举自己当翻译的例子来说明国际饭的问题,而时过境迁,翻译这个职业,恐怕在我们孩子长大的时候就不存在了,随便一个职员都能当翻译,老总也会英语。

    想吃高档点的国际饭,恐怕,英语还是核心竞争力,而并非汉语。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48:09 使用道具

    问题结论4:

    有些成年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者也能达到很高水平。

    问题是王青博士没有告诉我们比例有多少。研究说,成人移民把二语学到接近母语水平的,只有5%,只有那些有很高“外语学能”的人,才能达到。


    问题结论5:

    过早开始学外语,学习的年头会被拉长,最终达到的水平是否更高一些,在科研方面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不对吧,有科研结论呀。Younger=better in the long run在二语习得领域是广受承认的呀。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很给力!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49:51 使用道具

    问题结论6:

    把孩子送进犹如文化孤岛一样脱离社会大环境的所谓国际学校去,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语言和社会价值取向方面的分裂和困惑

    从我们在北京读国际学校的亲身经历来看,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国际学校,尤其是双语学校,都教中文。中文是必修,甚至用人教社教材,与国内进度同步。而且,回到家里,是汉语环境。没看出学生分裂和困惑。


    问题结论7:

    在中国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孩子要把英文学到跟一个同龄的美国孩子一样或接近的水平,不说是水中捞月吧,这个概率绝对不会比彩票中大奖大多少。

    根据我的了解,绝对比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大。王青博士有所不知,双语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成百上千人),都和美国同步。他们参加美国统考,有的学生能考出99%的成绩。每年,北京都有几百个小学生通过剑桥FCE考试,FCE是6000词的成人考试。能通过这个考试的小学生,都具备了读大部头原版书的阅读能力。至于分布在重点中学的、想去美国读高中的“美高党”学生中,不乏能考到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英语能力,绝非寄宿在王青博士家的两个小留学可比。王青博士在论坛里说,能和美国同步是“天方夜谭”,“骗人骗己”。那么,王博士的“天方夜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将在10年内持续发生。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天方夜谭”。


  • gaizhaoquan

    楼主 2015-5-7 02:50:24 使用道具

    问题结论8:

    小学中高年级再学英语,建立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滩头阵地。

    如果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留学大潮中想低龄留学,恐怕这个滩头阵地只能守,不能攻了。首先,10岁左右才学英语,读美国高中肯定是来不及了。王青博士曾经义愤填膺地批判过“在国内读完初中就出去”的观点,说中国初中读完,到美国就得读高二了,这哪还来得及,起码在初二就得把托福考完。初二是14岁,如果考托福和SSAT的话,是10000词,你让10岁还是零起点的孩子咋办。那么,读大学本科来不来得及?我个人认为,也够呛,因为中国初中、高中的课业很重,学生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学习英语。而且,孩子还面对来自那些从3岁、从6岁就开始学英语,跟美国学生实现了同步的中国孩子的竞争。别人10岁能读哈利波特了,你家孩子还是零起点。这不是渲染紧张气氛,而是现实。所以,如果听王青博士的,那孩子八成只能在中国上大学,研究生时再留学了。也就是说,走王青博士的老路。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30 感谢你!
  • yuyou913

    2015-5-7 03:35:41 使用道具

    楼主评价得非常中肯
  • sandydad

    2015-5-7 04:20:50 使用道具

  • jackhi

    2015-5-7 04:33:31 使用道具

    我也顶一下
  • 妖精笨笨

    2015-5-7 04:53:19 使用道具

    分析的好详细阿
  • tigie

    2015-5-7 05:57:11 使用道具

    写得很认真,谢谢楼主!
  • hdxx8011

    2015-5-7 06:24:49 使用道具

    仔细看这本书,只是另一种观点而已.对我们的孩子学习英语没啥帮肋.
  • winner

    2015-5-7 06:31:28 使用道具

    赞一下,这才是阅读。楼主要能把内容出自那一页标一下就更好了。
  • cl2039996

    2015-5-7 06:56:35 使用道具

    绝世好帖!收藏慢慢品读!我有好多误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爱上小黑猫

    2015-5-7 07:01:57 使用道具

    力挺楼主。
  • Ruoan

    2015-5-7 07:23:34 使用道具


    壮妈不愧是老编辑,重点、痛点都抓得很准。
  • Diane123

    2015-5-7 07:28:21 使用道具

    够准!够狠!
  • Vivian岱岱

    2015-5-7 07:36:41 使用道具

    这书批判太多 也没有提出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 marianama

    2015-5-7 08:05:29 使用道具

    分析到位,王博士的观点确实是严重水土不服也不适用国内的家庭
  • tobefaraway

    2015-5-7 08:30:03 使用道具

    作为LZ的粉丝,我要顶一下!哈哈
  • jiankan

    2015-5-7 08:32:22 使用道具

    我觉得说中国孩子不可能达到美国孩子的水平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我们也没打算让孩子达到美国孩子的水平,就好像我们没指望在中国的美国人能讲跟我们一样水平的汉语一样。只要能够正常交流了就可以,我是以这个为目标在培养的。
    拼命,我不觉得,孩子也没觉得,幼童的优势就是完全不会抵触啊,孩子很喜欢听我念英文书,我也体会着亲子阅读同时充实自己的乐趣,中文书反而不太爱念,都交给妈妈奶奶和保姆去念了。
  • 浩浩妈

    2015-5-7 08:34:48 使用道具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功课要学,哪有时间在英语上拼命?
  • kingsflying

    2015-5-7 08:55:4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kingsflying 于 2015-5-7 10:29 编辑

    王博士平时发的帖,洋洋洒洒,可惜我学历低,常常觉得不知所云。最近他到处宣传他的大作,我自忖水平有限,难以理解,也就不去买来浪费森林资源了。难得壮妈去买了书,还认真地研究,给我们带来如此细致的分析。

    坦白说,壮妈这篇读后感,我也只是看了一部分而已。看到这一句,“在七年之痒路线图中,王青博士建议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学英语”,觉得很好笑,如果某位家长的孩子还不到3年级,而又认为王青博士是正确的,建议就不要来爸妈网了。
  • 浩浩妈

    2015-5-7 08:56: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浩浩妈 于 2015-5-7 08:58 编辑

    家长有疑问问一下所谓的“权威”(毕竟人家挂着语言学博士的头衔,对我们来说怎么着都是一个高高的存在),就像病人问医生:“我这个病应该怎样办啊?”然后医生给病人一句“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你千万不要信某某偏方,不要吃这个,不要吃那个,会中毒。”就不告诉病人应该吃什么......
  • lucyliumu

    2015-5-7 09:01:17 使用道具

    支持一下,书看完了一点帮助也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