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5-5-22 22:15 编辑
这个学期,儿子他们班换了数学老师。这位老师据说还是年级组长,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留家庭作业。我觉得挺好的,毕竟小一的数学很简单,只要按部就班地认真学,就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低年级的重点是语文,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
可没过多久,家长群里就有人鼓噪:数学不留作业,期中考试成绩普遍不好,向学校反映,换老师!
说实话,这几个家长的想法我不能苟同。
不给小学低年级孩子留书面家庭作业,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也是今后努力的大方向。如果孩子的家长感觉“吃不饱”,自可以买上十套八套的练习册、真题试卷,在家里辅导啊,练习啊,何必让老师搞一刀切,加重学生的负担呢?我们这些比较开明的家长一门心思、千方百计在给孩子“减负”,另外一些家长却在不遗余力地主动给孩子“加压”,家长之间的认识差距何其大也!
今天的孩子压力大,有目共睹。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夏天一到,楼下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孩子们追逐打闹,玩得好不开心。而上了一年级之后再看,广场上几乎没有几个孩子,大多下了学就被父母督促着回家“学习”去了。
可怜的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玩耍竟然成了奢侈品!中国的孩子好累,甚至从上幼儿园起就像驴子一样,蒙住眼睛,戴上夹板,开始心无旁骛地拉磨了!前两天和同事聊天,他和我一个小区,孩子正上学前班,数学已经学到两位数的加法,我儿子也才学到这里,而且有一个两位数还是整数。学前班超前到如此程度!
和邻居聊天,得知有的班老师已经布置写日记,可孩子能写得出什么呢?也就是每天做了什么什么,整个一流水账。是啊,你连玩的时间都不给孩子,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天天两点一线,孩子能有什么生活体验?能有什么情感可以抒发?有也是无病呻吟。光靠每天做作业,老师提供范文学生仿写,能写出生动有趣的东西来?
想想我过去的童年生活真是美好,没有什么作业,顶多是一天一页生字,没有电视,家里连书也没有,课余生活都交给了小伙伴和大自然。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富足的年代里,农村的生活依然多姿多彩。感谢那没有学习压力的童年,让我们自由自在地成长。
其实,我也没有太多奢求,只是希望孩子多玩一会儿,锻炼锻炼身体,放松放松心情,让他们为将来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少一些枯燥无聊的作业,多一些时间分配给阅读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全面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不过分吧?
最近,数学老师开始每天留作业,家长的呼声显然奏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