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5-6-6 09:05 编辑

声明:本人文章注明是转的外都是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在人们中间这种认识似乎很流行。在我早前的贴子中,我就对这种说法提出过质疑。那天听壮妈的讲座,壮妈也不赞同这种说法。至少是这个说法并不全面。打破天花板的目的,是告给人们,孩子从小学英语,是可行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别错过敏感期。母语和外语学习可以同时进行。 千万别听信什么学好母语再来学英语的言论。
  
      为什么要说母语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呢?是用母语来学英语吗?是要用翻译式的方式来学英语吗?如果是这样的,那母语能力就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那样学出来的就是中式英语。很难达到英语思维。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占大多数的。这是典型的学校学习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

      我们混论坛,学习先进的学习理念,最后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此,是要达到听说能力很强,有英语思维,能看懂美剧,能自主灵活运用,能用英语表达思想,能流利快速阅读原版小说论文,通过英语来了解世界。。。。。。 如果能达到这种水平,我想,母语能力肯定不是唯一的天花板了。

      如果要达到上面说的英语能力,英语也是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的。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的结果,而不只是母语一门结果。英语思维和中文思维应是相对独立的发展,各发展各的。刚开始,是可以借助汉语的帮助,最终是要摆脱汉语的影响。用英语学英语,用汉语学汉语。

     孩子太小时,我是不赞同搞什么同声传译的。让一一对应的一句英语,一句汉语。那样的结果就是,汉语带有英语思维,英语带有汉语思维。我家以前试果,结果就是这样的.两种思维互相干扰很厉害的.

     语言只是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是动思维;思维还有静思维,写就是静思维,有的思维对语言依赖还不大。语言和思维是相互带动的。思维好不一定语言好。语言好一般来说思维好(背诵的不算啊)。

     人的聪明就是思维好。怎么开发思维呢,让人变聪明呢?我是赞同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搞科研,最好还是用的英语思维,有些表述用汉语表达会有歧义,或词不达意,好多科研成果来源也都是英语的。汉语容易产生歧义.

    小孩子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把英语当成工具在用,用英语学习了很多知识,大量的英语对不上准确的汉语,是大量存在的,各发展各的就行了,孩子大了,理解力提高了,会慢慢对应上的。

    孩子不问,可以不解释,不要打断他的思路.没必要每个单词都要和汉语一一对应.整句输入也可以. 读书时,也不一定非要老查字典,我家还没查过.我想,查字典也最好是查英英字典.

      就是咱们好多学科,都是从西方来的。为什么要学加州数学,主要是学人家的数学思维,看看人家的原意。咱们有些就给念歪了,数学当成了算术。当然中国教学现在也做了很多改进。背诵学习方式还是咱们很爱用的手段,追求短平快,直接,直取结果。数学思维与语言对语言的依赖也不太大。

      学好母语,肯定也是重要的。我看到的早早对孩子英语启蒙的家长,对英语重视,对母语也相当重视,对数学也重视。并不是说学了英语,汉语一定就差。我写过一个学英语的排挤效应的文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http://www.ebama.net/thread-165754-1-1.html

     学英语,有了一定理念和资源,还是越早越好。我是不赞同学好母语再学英语。学语言本来就是孩子该做的事情。不算是抢跑。要利用好学英语的敏感期。学好母语了,也该小升初了,那有这么多时间来大量听说英语啊。

    学英语启蒙时,和孩子互动是必要的.但是我不赞同自己英语水平不高,还要和孩子只说英语的.除非你能用英语表达思想和情感,和孩子能情感交流的水平,那可以.我以前努力和孩子说单词词组,现在基本不和她说了,她自己会说了.

     学语言就是学文化,文化也是要从小就是学习,从小容易接纳,大了很难改变的.思维是有习惯性思维的.多接触,早接触多元文化,对孩子有好处.那种只学中文,还要从小读一味地死读经,国学.才可怕呢..才会呆呢..

   当中文思维很强后,逻辑性太强时.象成人学英语.老想用汉语来检验检查英语,来搞一一对应,不接收不太确定的意思,非要精准.导致英语思维很难建立起来.所以也要早学.趁汉语还不足够强大时.


    总之,我认为,英语学好的孩子,天花板应是这样的,有的地方是中文的,有的地方是英语的,有的地方是。。。有的地方是混合的.

飞龙在天在他贴子里说的,很有道理,转来:
而留在中国,通过母语学好英语的人,最终会发现---帮助他们真正学好英语的,并非母语或语文---这些语言的外在形式,而是母语后面的全人类共享的----人的意识、认知、思维和精神层面的沟通内核,是这个内核,帮我们实现了母语到外语的正迁移,而母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反而会成了干扰我们的负迁移。这和王博说的也不一样!"

chenxuebao
母语是不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咱不懂,虽然个人不大认同这种看法。另外说到bilingual,想起泛听过的一个节目Multilingualism讲这个话题的,里面探讨的话题好些论坛里都讨论过。另一期节目Plasticity 有一段讲大脑可塑性,关键发展期的。感觉这几个节目有参考价值。个人感觉论坛主流理念和看法和这些节目嘉宾的说法比较相符。
The Forum:Multilingualism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25b4p8
The Forum explores whether it make a difference to a child’s development if they speak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another at school, how the brain is affected by juggling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what effect being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has on the way people feel about their identity? Bridget Kendall talks to writer and academic Gustavo Perez Firmat, developmental linguistics academic Antonella Sorace,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tist Ellen Bialystok.
Illustration by Shan Pillay
[size=0.875]Gustavo Pérez Firmat was born in Havana, Cuba, and raised in Miami, Florida. He is currently the David Feinson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Department of Latin American and Iberian Cultures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uthor of many books of prose and poetry, including Bilingual Blues, The Havana Habit and Next Year in Cuba, a memoir of life at home and in exile.  He most recent book: A Cuban in Mayberry is published October 1st 2014. He says that when writing and speaking i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he often asks himself, "in which language am I most truly myself?"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246365-3-1.html
这个链接的回复处有很多英语的,我英语不好,希望英语好的人士能给解读一下,谢谢了。

RubyAtCuisine :想当年我做交叉学科课题,因为都是英文材料,完全没有中文,根本不可能转成中文思考。而且,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转语言思考是很累的,不如直接英语来得干脆。
我女儿在数学上因为英语方面接触的知识没有幼儿园多,所以数数中文更厉害。但科普类,虽然她知道小朋友说的意思,但挨到她表达,通常会英语非常流利并且根本不愿意想中文。
所以,用何种语言思考,与阅读量有关,与可以满足思如泉涌的词汇有关,与是否第一或第二语言无关。

壮妈(盖老师):同意。决定语言水平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而不是他的母语水平。
至于思维和世界观,对于双语的孩子来说,学了两种语言,就对世界的看法有了两种文化视角。这更有利于孩子认识世界。
让我们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说的:
Language is meaningful because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s – of thoughts which are about something.  
--Roderick M. Chisholm
Every language reflects the prejudices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it evolved.
--Casey Miller

飞龙在天:一个人的思维意念的认知水平,才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天花板呢!

bambi2008:
很多人提出,学好母语再学外语,换而言之,就是小时候不必要学外语。
其实我个人就是不赞同母语天花板的观点。 作为一名外语工作者,我的外语能力目前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母语天花板的钳制,而是其他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我能达到中文的天花板,那个时候我应该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相当满意了。
即使母语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也不能因为怕脑袋磕到天花板而放弃早期英语启蒙,因为孩子是不断在成长的,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天花板的高度一定在逐步地上升。

凡是借助翻译中文来学习外语的,中文无可避免会成为他的天花板。但是绝大多数人是学不到学不到类母语水平的,所以都不必担心会不会被天花板卡牢的情况。


灿祥07  你给我来个火花,有可能母语天花板,是限制人的东西。母语天花板和英语天花板在互相比高?我多谢你的交流。我收入主贴了。太感谢了,

灿祥07  母语会随着环境发生变化,或是有第一母语第二母语吗?如果会转换,那么,在转换的过程中,天花板是一块块换呢,还是一下就整体换呢?.

灿祥07  恕我还是不能接收你的观点,不过你那个烟CUN的比喻很好.不过,我认为,只要有个小窗口,那怕是小口子,这么说也不合适.英语是可以突破母语存在的.

猫妈家的虎妞
0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就整体语言水平,母语肯定是天花板。但某些领域却可能不是。如楼主所言,如果你启蒙孩子的数学科学,直接用了英语或是别的什么语言,不需要通过母语再学这种学科英语时。
再往深里说了,我们的母语首先是强大的口语。但母语的提高,需要阅读。在某领域甚至在整体的阅读上如果母语没跟上,那就可能母语不再是天花板了(当然这种情况很极端)。我认为在个别领域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

灿祥爸后补:
语言的高度,永远只有一个(绝对来说).用天花板来比喻,听着有点压抑,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我不越过的东西,不敢越过,并且天花板一般是平的,而各个领域高度也不同,除非比喻成是穹顶。我试着用山峰来做比喻。致高点是母语,最高峰,还有别的山峰了,不一定最高,但是也占据着某个山头。山峰也会变化,随着地震,可能别的山头成了最高峰了。原来的高峰又低了,不是主峰了。这也就是母语随着环境在变。


逃离神庙:
传说中的“母语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这句话我就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
1 外语能力再强,强不过母语能力?
2 母语能力越高,外语能力也就越高?但是外语能力始终高不过母语能力?

如果是1,我觉得对绝大多数中国生活的人都成立,除非是那种移民,汉语都忘了,当然英语就成了母语了。

如果是2,我不能同意,就以我自己来说,我母语能力一般,我儿子的母语能力也一般,但是就日常交流乃至工作上,英语上我可以完爆一些所谓母语能力强的,我儿子英语也远超一些语文学的好的,比如他自己的班级上。同时,我注意到,北京西城外国语中学,其语文水平实际落后的,但英语水平高(据说达到大学4级以上)。而那些语文学的好的,英语也不见得就行。
对于问题2,进行一些统计就可以得到结论。

此外,就一般人来说,英语始终和母语存在巨大差距,就像珠穆朗玛峰和小山丘,
道理很简单,全天你几乎90%乃至100%的时间都处于汉语环境中,而且是高度浸入的。英语怎么可能和汉语比较呢?


飞龙在天:
灿祥这个帖子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应该会使很多爸妈受益深远!
不仅是外语和母语间的对比,其实就是母语本身,也存在着赫然醒目的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环境熏陶】的悬殊差别,最后让人唏嘘不已---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环境的强大制约下,言教和身教不经过大量体系下的维持和升华,最后很容易被境教抵消!
故人们长叹---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个在山,就是言教和身教,这个出山,就是人们接受一面压倒的环境改造
环境带给人的天花板,貌似可以压倒一切,但其实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可以不必---不加分析就全盘接受一种理念,对于每个不同的个体,事情常常有突破口,只要你看透了环境的形成和改变环境的真相,利用主观能动性去操纵某种的可变【量】,那环境的天花板就无法像理论中显现的那样,永远绝对在上的压制你和奴役你。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母语不一定是控制我们外语的唯一天花板,我们还有第二个空间和道路可选,至少我们自己决定了,在某个阶段,让谁来做我们的天花板,会对我们利益更大!
这个帖子讨论的意义正在此,让我们看到了---母语天花板并不是那么绝对的权威,它其实只是一种资源,我们质疑它,松动它,调遣它,变换它,让它变得也可以听从我们驱使。而不是完全被它征服,动弹不得,接受无法改变的命运!
我和*****的主要分歧---正在此,我觉得对于每个具体情况不同的人来说,他把母语天花板这一套,说的太绝对了,太桎梏人了,不符合已经迅速发生改变的语言学习环境、会遮蔽人----发现改变环境的机遇和技巧的敏感眼光。母语不是语文,正像母乳不是奶粉。
另外如果母语这个母乳,已经生重病不适宜孩子吃了,你是不是找外来的优质乳母来代乳呢,英语语言同样可以促进孩子身心思维的成长,甚至可能成长的更健全。
.

灿祥07  高,妙,你站的好高。言传身教比语言还要影响大。真服你。
灿祥07  所以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和孩子形成相对平等,尊重,交流的亲子关系,学知识,学英语,只是亲子中的一个活动而已。要分清主次,再学英语,也不能损失亲子关系,也不能破坏孩子的天性和兴趣。
灿祥07:英语绘本,书,英语动画,可能对孩子的能力,思维发展更好。主要是中文没人好好开发,总之还是教育落后造成的。灿祥07  到现在,中文连自己中文的分级读物都没有。
若水可可4736  有吧,只不过很少而已,名字不叫分级读物,每一个年级都有一套主题读物。不知道算不算。而且我们这里的小学语文老师,每段时间都会给孩子列个书单推荐给孩子看(书单并不长)。只不过,很多书是外国作品的中文版本。
    灿祥07  那不是咱们自己的,是人家的,并不是根据咱们的常用字,根据咱们的语言规律,认知规律,识字特点及重复等方法设计出来的。译过来的根本不算。人家的常用字词,和汉语的不一定就相同。
灿祥07  为什么有统计说中国一般孩子阅读量要比美国孩子阅读量少的多。第一,是因为中国字是表意的,英语是表音的,是拼音文字。两种文字识字难度不同,显然中文更难。还有一点就是不自己真正的分级读物。
灿祥07  虽然有一些注音的读物,译过来的,不成系统的,胡编滥造的,不是根据孩子心理特点编的。译过来的,有些是很涩的。比如有些名字还是按人家的起名习惯来的。我们要的是一个,一级一级的,有指导意义的。
灿祥07  科学的‘系统的读物。
灿祥07  前几年有一个统计,说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很差,说是与阅读量少有关。我倒不觉得这是很有关系,可能有一定关系,创造力,想象力与其它的东西也有关,通过其它也可以训练。不过阅读习惯,爱读书,这很重要。  
灿祥07  国人好象爱读书的不多。毕业后都恨透了书本。
灿祥07  是不是因为没有从小养好读书习惯,读书兴趣没培养好呢。没浪漫就精准,没玩好呢?
灿祥07  亲子阅读,多早也不算早。重在亲子。识字也只是阅读的副产品。


bambi2008:
第一,我并不赞同“母语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这个命题,当然我也没有直接否定它。由于我个人思维能力短浅,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真正的精确的意思,但是这个命题引发了我的一些自由联想。一些用母语没法思考的问题(话题),如果是哟把那个外语也没法思考,是因为母语能力的钳制?比如德国古典哲学上的话题,不管是用中文还好英文,我既很难理解也无法展开思考,这是因为我母语能力太差?我觉的还是因为思维的限制。哲学家,和文学家,谁的语言能力强?哲学家的文笔也许没有文学家那么细腻,而文学家的思考也许没有哲学家那么高度严谨。

第二,我不赞同"母语没学好,学什么外语"的观点。因为很多人抛出““母语能力是外语学习的天花板”这句话,实际就是用于支撑”不要从小学外语”的观点做支撑。他们的观点,换而言之,就是:“想学好外语,先把你的母语学好吧”。但是学好了母语,就能给外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吗?我有不少母语学得还不错的、却没办法用英语思考的学生。如果我让他们就某样现象,进行评论,他们会说:“我用中文都会说,可是用英文脑子就一篇空白了。”限制他们英语表达能力的,并不是他们的母语能力,一是因为英语词汇量储备太贫乏,二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句式来组织语言。思维和语言是相互制衡的。

第三,假如语言有天花板,那么我认为不同的语言有各自独立的天花板。中文和英文应当是两间并排的屋子,你可以造得一样高,也可以一高一低,完全取决于建筑师的个人爱好,但是左边的屋子的天花板造低了,难道右边的天花板还会塌下来吗?

以上纯属于个人陋见,欢迎非冷嘲热讽派的指教。
灿祥07:这个比喻成两间房子,两个天花板,太妙了,太精彩了,太智慧了.

和lmjcle 的交流中,想起一点,思维的发展要早于语言的发展。比如,孩子出生不久时,当发出一个声响,孩子会扭头去寻找声源。这些都是思维的表现。
lmjcle :思维从孩子一出生就有,高级的可表达的思维,要在掌握了某种语言的基础上才有。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母语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发展的程度有很大的关联性。

飞龙在天:
我觉得讨论,已经有点走偏。
小孩子和大人完全不同,大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生命价值观,只考虑语言能否【高效率】学得---就行了!
而对小孩子,还有个【教育导向】这个至关重要的【道】,忘记这个因素,而孤立地去谈母语和第二语,能不能形成双语能力的这个【术】,最后结果,可能走不了多远,因为有可能会被青春期的孩子半路和你分道扬镳,将你的蓝图一举推翻。
教育导向---就是首先确定,你和你的孩子,今后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的生活,她是一个什么本质的孩子?哪种语言更能给予她这种未来目标的成长能力,哪种语言和环境,更能提供顺应她本性、实现她本性和志向的教育,就应该先让哪种语言,优先占据儿童的心田,并且为此来考察自己眼下的能力,优势和资源,设计出直接与间接,从现在到达未来的------路线。
灿祥07  就象你以前提到的,大人,即使学会,出了国也极有可能文化休克。为什么,只是学到语言,而文化的接纳就很差了。又学到了,谢谢。  发表于 1432895416
灿祥07  说的好,学语言,不只是语言本身,还有育人的功能,学文化。看熊出没,喜洋洋,是没什么教育意义的。象小乌龟,是品质教育的。LITTLE BEAR 是情商教育的。。。。。西方的好多东西融入到视频和书里面去了。


真正的大戏来了。由赫赫爸推荐给我的。我觉得这本书是目前我见到的解释两种思维语言最佳的比喻了。赫赫爸也是从孩子零岁开始双语养育,曾经大量研究骏爸的博客,深得骏爸的真传。骏爸的博客我很早以前就研究过,理念很好。等我来到爸妈网后,他已经不正更新了,失之交臂。这本书是纯英语的。我只发图片,我也不做过多解释,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极差,没过四级。我就等高人来解答破译,神庙不是英语好嘛,希望他能帮我这个大忙。好书大家共享。
后面链接有更多图片请看。这本书是 A RANDOM HOUSE COMPANY  出版的
兰登书屋出版社
这本书有大量的例证。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6365&page=2&extra=#pid5254382

62edcc4d6ff434da.jpg 43138d0ed6e8f1ba.jpg 44f054b5d65c1717.jpg -748d20e16b3df579.jpg -65958bfd9e31a4a6.jpg

http://www.ebama.net/thread-245548-1-1.html这个链接里有更多的页。
壮妈的解释,我只把文字复制过来,想看详细到后面看吧
灿祥爸想知道这三幅图书里怎么解释的,我简单说一下。第一幅图作者是在描述孩子从出生起,就同时接触两种语言的情况。如:父母双方各说一种语言的家庭。One Parent,One Language - OPOL模式。两种语言的发展是平行的,各发展各的,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根。即双母语,双语者——infant bilingualism。两种都是第一语言,都有母语的流利度。这种情况在我国几乎是没有的。
第二幅图作者在描述childhood bilingualism,即在儿童时期学习第二外语。在学之前,已经先发展了第一语言。爸妈网的网友,几乎都是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学第二外语的(在青春期之前)。作者说,在这种模式里,孩子的第二语言的技能经常和第一语言差不多,或者超出了第一语言。这种模式所得到的技能,和上面那种从出生就学两种语言的,经常也差不多。
在图示上,有两种方式:这第二张图说的是从学龄前学就学第二外语的情况。是无花果树的模式。无花果树没有根,长在另一棵树上(母语)。无花果树有自己的树干和枝干,它有可能最终超过(may eventually overshadow) 第一棵树。但在它成熟之前,两棵树(两种语言)是互相缠绕地发展的。

这第三幅图,是在描述在学校学习第二外语的情况——嫁接。在第一语言的树上嫁接出第二语言的枝干。嫁接出来的第二语言没有根也没有树干。但是,作者认为,这嫁接的部分也能很容易地达到第一语言的高度,甚至可以超过母树。(can easily attain the strength and stature of the first language branches, and, in fact, may even overshadow the "native" branches)
从这本书里三种树的比喻中,该书作者的观点是能证明楼主的观点的,即:第二语言能够达到母语的高度,甚至超过母语的高度
灿祥07  还有就是早学是,有根的,第三辐图讲的是晚学,用母语来学,就是无根的,嫁接的吧,这有可能就是中式的.我的理解对不?  发表于 1432934004
灿祥07  也证明了母语天花板根本就不存在  发表于 1432933916
灿祥07  多谢壮妈,和我看图的理解差不多.这个比喻真贴切.我学到了.

gaizhaoquan  第一幅最早,从出生开始,第二语言有根;第二幅从学前开始,无根有干;第三幅从上学后开始,无根无干只有枝。作者认为,第一幅是两种第一语言,第二幅和第三幅中,第二语言都有可能发展得和第一语言一样,甚至超越

盖老师:关于达到母语程度,作者在书里还说了两个数字:

1) 能用母语法学二语的孩子一般是7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的二语很多(作者的用词是general success, universal ability)都能达到母语程度,或者比母语还好。

2)如果是青春期以后才学二语,只有不到3%的人能学得非常好,这跟任何技能都差不多(如打篮球),只有少部分人是有talent的
当然,要把二语学到母语一样,让孩子成为双语者,是要花费时间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了时间分配上的百分比。
要想成为双语者,如果小孩醒着的时间是100%,花在二语(minority language)上的时间70%是最好的(ideal),20%的input时间是至少的(minimum for exposure)。
gaizhaoquan  作者说的小时数是至少每星期15小时,那么,15除7,每天至少两小时以上(bare minimum)
本文摘自: 爸妈网(www.ebama.net)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ebama.net/thread-246365-3-1.html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190 理由 收起
miaowmom + 30
岚岚妈 + 30 很给力!
high5 + 100 感谢分享!
tarbaby + 30 感谢你的思考!
17701 查看 121 收藏帖子 (2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wangyuou

    2015-5-25 09:55:36 使用道具

    放心,美国3岁小孩就3600词汇量了。
    我们先向三岁小孩看齐
  • bambi2008

    2015-5-25 10:00:42 使用道具

    最后一句话写得太妙了。
  • RubyAtCuisine

    2015-5-25 10:17:57 使用道具

    老外批中国英语教育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ese
  • wjjzw1111

    2015-5-25 10:27:06 使用道具

    现在的困惑是有些汉语词汇需要用英语来解释。
    又想让英语保持进步的状态,又为汉语发愁。
  • xuyuanmm

    2015-5-25 10:41: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yuanmm 于 2015-5-25 10:57 编辑

    完全不用中文解释,好难啊。有时候用中文解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如果要等她自己明白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有一次孩子看动画片,里面说it's evening,正好里面也是晚上。照理来说反复多出现几次,还自认为孩子自己应该能将文字和场景对应上才对。结果一天裸听另一集动画片的时候,同样出现了这句话 ,我问她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啊,她说不知道。再听一遍,问她知道了么?她说知道了是晚上,因为他们出去看star了。最后我问她你听到了里面说it's evening么?她说听到了,但是不知道evening是什么意思。我非常惊讶,evening这个单词出现的次数多,又是频繁出现的,以为她早就懂了的。后来我就跟她说就是night time,晚上的意思。
  • 萱萱和曦曦

    2015-5-25 10:56:40 使用道具

    我们家是一年级才启蒙,不用中文解释她跟我急。目前是整句翻译,有时会挑出关键词和反复出现意思不一样的词提醒她注意。
    现在争取先让她裸听,然后对照书看看,慢慢过渡到不解释。
  • submarine0909

    2015-5-25 11:19:33 使用道具

    思维总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的,具体到一个物体,代表一个概念,在头脑中就要有一个词语需要对应这个物体,这个概念,习惯用英语指代这个概念,那汉语的这个词语就会处于弱势,肯定不像这个物体对应英语单词那样自然而然的在大脑呈现。对于这个矛盾,题主有何实用建议呢?
  • seawind

    2015-5-25 11:38:34 使用道具

    RubyAtCuisine 发表于 2015-5-25 10:17
    老外批中国英语教育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ese

    说的很对。我家一年级,英语课默单词,要求中英文都写,
    经常中文写不出。



    seawind于2015-5-25 11:38补充以下内容:
    谢谢楼主,说的很对。
  • xiaoao

    2015-5-25 11:40:10 使用道具

    学得好了,是没有天花板的
  • snipeer

    2015-5-25 11:58:45 使用道具

    这个思路有突破,就缺实例验证了。
  • feilongzaitian

    2015-5-25 12:39:19 使用道具

    赞同楼主和盖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只要追根究底再问一步---

    那,什么是形成----母语能力的那个天花板?那个形成母语能力的天花板-----才真正是同时控制母语和外语能力的----幕后老板!

    也就是我早就说过的,透过某种语言的外壳,是全人类彼此可以共享的思维认知的----共同基础,人类思维的【意识之海】,各种语言,从【意海】中出,又像涓涓细流入【意海】,循环往复,彼此扩充彼此递增,即是彼此的助跑器,也是彼此的干扰器,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彼此融合,心开意解,发生沟通与记忆。


    这个【心流】或【意海】才是造就语言的源泉,语言不过是它的影子,焉能追影子而忘了主人公哉?!

    一个人的思维意念的认知水平,才是一个人语言水平的天花板呢!

    那么再追问一句----什么是一个人的思维认知水平的天花板呢?!
  • 晓月雨田

    2015-5-25 12:53:22 使用道具

    用英语学英语

    这个赞啊!这个才是学习语言的高境界。
  • xiaoao

    2015-5-25 12:56:10 使用道具

    用英语学西班牙语,会怎样?


    xiaoao于2015-5-25 12:59补充以下内容:
    “可以借助英语来帮助西语起步。最后还是要各发展各的。”
    就不可以借助汉语发展英语吗?
  • gaizhaoquan

    2015-5-25 13:14:3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gaizhaoquan 于 2015-5-25 13:16 编辑

    同意。决定语言水平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而不是他的母语水平。

    至于思维和世界观,对于双语的孩子来说,学了两种语言,就对世界的看法有了两种文化视角。这更有利于孩子认识世界。

    让我们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说的:

    Language is meaningful because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s – of thoughts which are about something.  
    --Roderick M. Chisholm

    Every language reflects the prejudices of the society in which it evolved.
    --Casey Miller

  • tianwaitian1978

    2015-5-25 15:34:39 使用道具

    seawind 发表于 2015-5-25 11:38
    说的很对。我家一年级,英语课默单词,要求中英文都写,
    经常中文写不出。

    认识了个很好的美国人,问了她几个问题,全和我以前学的不一样啊!呜呜我哭去。
  • submarine0909

    2015-5-25 15:46:17 使用道具

    汉语英语各发展各的,到孩子大了,慢慢就对应上了.

    这个慢慢对应,是自觉的,还是需要引导的?这个结论是通过观察实例得出的?还是假设?
  • lavalise

    2015-5-25 17:26:2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avalise 于 2015-5-25 17:38 编辑

    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个物理问题,或一个经济问题,或一个人际关系问题时,你用何种语言思考?
    很难想象一个常用汉语思考问题的人,用英语思考问题能超过汉语的认知水平.
    如果你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深度超过汉语,英语还是你的外语吗?
    思维能力的高低跟用何种语言无关,只跟个人有关.比如楼主换用英语思考方式写出同样类型的文章会如何?
    比如冯唐,只有用汉语写作才能体现他的优势,换成英语,你看他能卖出几本?
    英语是能提高人的认知水平,但这种认知水平的提高,很难想象用母语表现不出来。
  • dtxxm

    2015-5-25 17:53:25 使用道具

    美国主导了现代科学技术,当然这方面的英语不可能完全用汉语表达出来,


    dtxxm于2015-5-25 17:54补充以下内容:
    语言都是在一定的“圈子”内使用,圈子外的人想得心应手使用这种语言,当然有难度


    dtxxm于2015-5-25 17:57补充以下内容:
    软件人员英语基础再不好,也能较好地使用含有大量英语词的代码编程,英语再好的普通人也看不懂代码的真正含义,
  • lavalise

    2015-5-25 18:13:18 使用道具

    万物简史上有个故事说是一个地理学家写了个论文,竟然因为晦涩难懂无人知晓,结果被另一个人改写了一下,竟然出了名。你说这是语言水平决定了思维吗?还是思维觉得了语言水平?
  • 高小宝

    2015-5-25 18:22:45 使用道具

    同意楼主的观点。Max 学神奇校车的时候,完全是借助动画片的场景和对白,到现在很多内容他无法用汉语来表述清楚。跟着Max看神奇校车,我才真正明白了star, moon 的含义。我们看到的一闪一闪的都是star吗?恒星才是star。天上只有一个moon吗?当然不是,很多planet都有moon,金星有很多个moon。moon就是卫星而已。孩子很小就理解了,而我却直到最近才搞清楚。
  • Just-go

    2015-5-25 18:34:50 使用道具

    母语是什么,标题已经给出答案了,这是肯定的,母语就是天花板。
    纠结于这些无所谓的概念,毫无意义,居然还有这么多跟帖赞同的。

    楼主的意思无非是想表达:楼主孩子的英语水平很快就要超过汉语这个天花板的水平了。




    Just-go于2015-5-25 18:48补充以下内容:
    建议楼主以后用英语思维,用英语来写文章,否则,会耽搁楼主孩子的英语发展的
  • lavalise

    2015-5-25 19:58:48 使用道具

    用孩子的经历来说明什么呢?孩子不会用汉语表达那是认知能力弱。
    各位举个成年人的例子好不好?
    哪个英语的东东用汉语表达不清的?
  • lmjcle

    2015-5-25 20:02:56 使用道具

    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有阶段性的,在幼年的学习阶段,是存在母语天花板的,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取舍了,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发生变化会造成所谓的天花板不复存在。比如朱元晨那样的,出国前每天听8小时英文的,估计是放弃母语了吧。又比如出国或到外国人很集中的企业工作的,有一朋友就是这样,跟她聊天,会出现,英式中文。这个,不是我这样中文还比较好的人,又略懂英文的人,还真是听不懂
  • RubyAtCuisine

    2015-5-25 22:34:29 使用道具

    lavalise 发表于 2015-5-25 17:26
    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个物理问题,或一个经济问题,或一个人际关系问题时,你用何种语言思考?
    很 ...

    这个…… 切勿断言。想当年我做交叉学科课题,因为都是英文材料,完全没有中文,根本不可能转成中文思考。而且,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转语言思考是很累的,不如直接英语来得干脆。
    我女儿在数学上因为英语方面接触的知识没有幼儿园多,所以数数中文更厉害。但科普类,虽然她知道小朋友说的意思,但挨到她表达,通常会英语非常流利并且根本不愿意想中文。
    所以,用何种语言思考,与阅读量有关,与可以满足思如泉涌的词汇有关,与是否第一或第二语言无关。
  • TLang

    2015-5-26 10:00:51 使用道具

    我早年常驻外地,广东话、苏州话,普通话,再加上福建本地的台湾话,都说得很溜,不存在什么不能转换的问题,灵活万变的口语交流、情感交流都没问题,固定死板的学术问题,科研问题会有什么问题?

    啱先 正话  啱啱  凑啱 先至 就嚟  经已  卒之 净喺
    -排SAY  而蹬 排GIA  -dua缠   者白  when干  噢diong  阿gier -当给逃   攀诂   
    小人 阿拉  伊拉 搿个 迭个搿搭 埃面 搿能 埃能 葛咾 里向
    晚快边儿 头毛  葛毛  上毛、上毛子 豁闪  雪烊得来
    霸蛮 霸缸 不次你 不带爱相 撮巴子 般翘 拌达脑壳 拌禾(o/)哈子&神更
    上面这些语言的距离, 算不算不同的外语之间的距离。 懂的可以翻译一下,记得用好这种语言的思维,否则会走样

    什么母语不母语的,思考不思考的,不就那回事儿吗,有多了就熟了,有什么呢。
    但凡这种帖子,炫耀的成份居多,顺带拉几个名人,再拉几个失败无比的科研专家在旁边,炫耀起来更有说服力。
  • kingsflying

    2015-5-26 10:24:48 使用道具

    TLang 发表于 2015-5-26 10:00
    我早年常驻外地,广东话、苏州话,普通话,再加上福建本地的台湾话,都说得很溜,不存在什么不能转换的问题 ...

    能够常驻外地学得各种方言,这本身就是说明语言环境的作用。有条件的家长为了孩子学好英语,去读双语学校或者直接就送去国外了。那么没有这种条件又希望孩子学好英语该怎么办?楼主提出的大量看动画片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创造出这样的语言环境来,已经被很多家庭运用并且证明有效。
  • dtxxm

    2015-5-26 10:34:02 使用道具

    理 念版 真是理念版。
  • 铭基同学

    2015-5-26 11:59:02 使用道具

    这种话题坛里的爸爸都出来冒泡了。好热闹。我来顶一下楼主吧,楼主家小小年纪都3外了,里面必定藏有金子般的东东。那天花板的字眼儿咱不扣了,对这个感受不深。
  • TLang

    2015-5-26 16:30:28 使用道具

    我是坐井观天,而且我的井口特别小,所以看到一点点天空,就觉得看到整个宇宙了,而且是美国人都没看到的宇宙,实在是不该此地搬弄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