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归纳总结要点继续:
1、不要怕孩子把家里搞成“垃圾堆”。宝儿很喜欢把姥姥整理好的床很快地翻乱,然后兴奋地说:奶奶,我把你的床搞成垃圾堆了!在我的劝说下,姥姥不再制止他,而是教他怎么整理好。所以现在,小宝也会把他翻得很乱的衣服自己像模像样地叠好,然后高兴地大声说;妈妈,我整理好了!
2、停止不必要的帮助。这点在宝儿姥姥身上尤为明显,总是帮忙做着做那的,所以宝儿到现在都没有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有时候姥姥甚至会帮助宝“回答”妈妈的提问。姥姥对宝儿的爱护之心不用说,但宝儿似乎有些被“过度保护”。昨天在小区里玩,宝儿被蚊子叮了,一个宝宝妈妈给了我驱蚊水。我鼓励宝儿自己还给阿姨,宝儿不太敢,说妈妈去还。我鼓励他自己去,说:宝儿一定行的!妈妈陪你去。于是宝儿拿着驱蚊水走过去给阿姨,说:阿姨,给,谢谢阿姨!很棒!
3、让孩子做自己。孩子天生是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的。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在乎别人的评价。
4、不放手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虽然从宝儿出生起,我们就希望“放养”他,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做得不到位。这一方面源于新手父母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的确来自于老人的压力。特别是面对孩子生病、吃饭等问题。
摘录:关于疾病:——常见的感冒、发烧都有一个过程:一般头两天开始,三四天加重,到六七天就偃旗息鼓了。不要急于让症状消失,那样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很多的症状如咳嗽、发烧、腹泻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要盲目制止,那样会掩盖或加重病情。应找到原因,对症治疗。
——9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无效。
——给孩子穿的比你少一件。
——家长要读一些必要的预防疾病的书籍,包括中医和西医的。
关于营养:——孩子是饿不坏的,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少吃零食(注意,不是不吃,凡事都要有度)。
关于安全和孩子间的冲突:——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丧失这一本能。
——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在父母。
——孩子间的冲突不要过早介入。他们的世界与成人的是不同的,是纯净的。
——公正地处理孩子间的冲突。
5、信任孩子,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影响重大(比如,给孩子一个能够打碎的碗吃饭)。
6、童年的经历影响孩子的一生: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创造宽松、自由、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花大量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有价值的投入。
7、关于安全感:儿童时期,特别是3岁之前是一个人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有自信,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很多特质比如性格、习惯及心理品质等,都可以追溯到童年。孩子只有与父母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才能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和信赖的关系。
2岁以内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好安全感。
8、千万别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之类的话。
9、断奶:请慢慢来。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关于断奶与安全感的话题,最早是从小巫的书里学到的。写得非常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