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chael04 于 2010-10-22 09:03 编辑
10月是季节转变的关键期。这时候要处理好身体,准备过冬。
最近很多症状,如鼻塞,流鼻涕,舌苔白(腻),咳嗽,食欲不振等,很多看上去是热的,如舌苔黄腻,嘴唇红,舌体红。这些主要原因是季节转换,体内湿气未消,又遇寒气所伤。
第一步,消除夏季的影响。以前说过,冬病都在夏季得,夏季问题是湿热和内伤寒。很多夏季遗留的问题,到秋季遇寒成湿寒。以前说过“秋伤于湿,冬必咳喘”。是针对夏季身体受伤的。原则是温脾祛湿。
秋季腹泻就是前面原因导致。治疗很简单,就是藿香正气。目的就是温内祛湿;秋季腹泻寒在大肠。对应于肺,所以不腹泻的,就会咳嗽。这里指的咳嗽是湿寒的咳嗽。
要注意,咳嗽很多种,秋季咳嗽主要有两种--湿寒咳嗽和秋燥咳嗽。
湿寒咳嗽病在大肠,咳嗽一般是随时咳嗽,晚上更多。舌苔薄白,腻,病久的舌苔白腻,特别是中后部,有的非常厚腻。一般腹泻拉稀,就咳嗽少了。如果不拉肚子,就会咳嗽厉害,而且伴有食欲不佳,转而低烧,没有精神。
这种咳嗽,注意不要用寒药,只要用藿香正气温内祛湿,同时用些运脾的药食,另外小儿香橘丸也可以用来运脾化湿。很多人认为这是治疗腹泻的,但正好对应于寒湿咳嗽,或者找一些带有白术、苍术的其他药。
秋燥完全不同,所以用错反而相反。但咳嗽起于寒湿,几天后,如果用祛湿药或点滴抗生素过度就转阴虚内热,用了治疗秋燥的药,就会转为更重的湿热,表现为舌苔黄腻,咳嗽痰多,食欲不振。咽红唇红,这时候应该是后半部舌苔黄厚厉害。
咳嗽空空已经到了下一个阶段,久咳伤肾。
如果湿寒不厉害,孩子没有什么表现,感觉舌苔腻,食欲不佳,大便稀,面色黄白,不严重的,不用特别治疗,秋季注意食疗最好。
秋燥咳嗽最好的食疗是秋梨膏。配方是梨一个,甘草少量,姜丝少量,蜂蜜。另外可以加杏仁。梨和甘草姜丝放碗里,入锅蒸,过滤掉甘草,打碎梨加蜂蜜吃。也可以买现成的。秋梨膏一般用时按照说明书加水冲。咳嗽的时候可以一勺含服。注意秋梨膏一定要有姜的。秋梨膏成品有防腐剂,不要多喝。另外身体湿热的不要喝,水多伤脾,一样咳嗽
中间提问:书麟,现在我看到身边一些孩子跟我儿子一样的症状,嗓音嘶哑,不太咳嗽,嘴唇干红,鼻子干,都抠破了,动不动就抽抽鼻子,玩的累了感觉提不上来气。
书麟答复:秋燥、气虚。
预防秋燥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用杏仁露加热,放甘草、陈皮。杏仁露加甘草、陈皮热后含服,可以缓解咳嗽。
秋天吃熟大蒜,也可以防止病菌入侵,生大蒜小孩很难吃 熟大蒜粘蜂蜜,小孩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