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mi 于 2011-8-15 11:25 编辑
看了篇报道,文如下,不知大家都赞成否?
一教师发帖称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
本报“微调查”显示,40%的网友认同此说法
“直升机”接送上学、百万赌球……东莞从来不缺“富二代”,更不缺“富二代”学生。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就这一网络话题,《广州日报·东莞新闻》利用微博、QQ等平台,定向采访了部分老师与学生。调查结果显示,40%的东莞网友与学生支持“东莞成绩好的学生多偏向富裕家庭”。
三个选项支持者数量不分伯仲
从11日开始,本报在《广州日报·东莞新闻》官方微博上发动了“微调查”,就“东莞成绩好的学生多偏向富裕家庭?寒门真的难出贵子?”这一问题,设置了三个选项。分别为“是的,家境贫困、成绩却好的学生越来越少”、“不是,家境贫困、成绩却好的学生,大有人在”、“不知道,我觉得这两者之间没啥关系”。
与此同时,记者通过QQ群等方式,在学生群体中对这一问题展开调查。
经过3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个选项的支持率相差不大。其中,选择“是的,家境贫困、成绩却好的学生越来越少”略占优势,得到了40%的支持率,但是,持反对意见,认为“家境贫困、成绩却好的学生,大有人在”的同样占有了将近32%的比例。
赞同:
谁说“富二代”就是纨绔子弟?
“谁说‘富二代’就是纨绔子弟?很多家境好的孩子,其实都很懂事,很好学。”在大学读书的小琪说:“很多人觉得,‘富二代’都会‘败家’,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其实,更多的人,既占有了优势的资源,而且自己也懂得珍惜,懂得勤奋。”
她举了一个例子,“我复读时班里成绩最好的女孩子,外表不出众,但学习非常刻苦,成绩非常好,科科全能。”
小琪说,那个成绩最好的女孩,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平时很低调,从来不提及自己的家境,吃饭也只是在饭堂吃。“后来才知道,她的家庭环境很好,父母做生意做得挺大的。”
小琪说:“这位同学还从小学钢琴,学了很多其他东西,多才多艺。你说,普通家庭,能做到吗?我们说的比较,都是在同等条件下来比才有意义。穷人、富人家里,都有懂事和不懂事的孩子。但是,如果都是懂事的孩子,那当然是家境富裕的孩子的发展前景更好。”
家住南城的陈女士也表示,“家庭条件好可以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例如入读名校、找好的补习机构、从小培养孩子的一门手艺……家境不好,连支撑读书都成问题。”
家境
@霖霖是巴斯光年:有钱人的孩子不会的东西可以补习,有的是钱。而穷人的孩子呢?他们没钱补习,只能靠自己。
@stella懒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这还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调查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V:#寒门是否出贵子#近日,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东莞一直被外界认为“富二代”孩子比较多,你觉得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偏向富裕家庭的情况普遍吗?大家怎么看待“寒门难出贵子”?请参与投票。
反对
逆境自强才是真本事
“我不同意‘寒门难出贵子’这一说法。我自己就是一个‘逆境自强’的例子啊!”家境并不富裕的林珊从小就觉得,自己要比别人更刻苦、更努力。
“从小学到大学,身边很多家境比较好的同学,整天讨论吃吃喝喝的话题,我都不感兴趣。”林珊表示,正因为处在逆境中,才会更激发起人的那种“拼劲”。她自信地告诉记者:“从小到大,无论是读书还是找工作,我都是靠自己。我觉得,这才是真本事。我也是‘寒门’出来的‘贵子’。”
目前在实验中学教书的黄志良老师,也持反对意见。“虽然现在家庭条件好、成绩优秀的学生确实越来越多,但是并不代表‘寒门就难出贵子’。”
黄志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现在还是很多家庭条件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也优秀,因为他们知道只能靠自己才能出人头地。“当然家庭条件好,他们获得的学习资源也丰富,如果父母本身水平较高,家庭教育比较好,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较好外,素质也比较高;但如果父母本身水平不高,过于溺爱孩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2. 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通过非法途径一夜暴富的, 很多富裕家庭的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更懂得也舍得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
3.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富人的孩子也未必就不成器. 相反, 很多富裕的父母更懂得科学地教育孩子, 孩子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4. 应该承认, 大多数人的骨子里都是嫌贫爱富的, 所以很多老师在富爸富妈的小恩小惠下, 对富孩子的关注会多于穷孩子.
......
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富孩子怎么会比不过穷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