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音频的使用问题:泛听有没有意义?我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各位牛爸虎妈给予指证。
泛听有没有意义,很多人说有用,也有人觉得没什么意义。我觉得还是起作用的,对于这种语言的熟悉,语感有一定的作
昨天在群里大家谈到音频的使用问题:泛听有没有意义。我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各位牛爸虎妈给予指证。
泛听有没有意义。很多人说有用,也有人觉得没什么意义。我觉得还是起作用的,对于这种语言的熟悉,语感有一定的作用。 许多全国走南闯北的人,听不懂各个地方的方言,如上海话、广东话、海南话等等,尽管听不懂,但能分辨出是那个地方的方言,这说明他们听多了。如果在这个地方呆时间长的话,学当地的话肯定比没听过的强。
因此,我觉得这不是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应该是有什么意义,有多大意义的问题。一般的泛泛听能起作用。但是就效率来说,远远不够。 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能给孩子制造的英语环境和时间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英语口语差的妈妈更是如此,因此孩子的泛泛听就要讲究效率问题,给小孩的泛听材料,不能随便放什么,妈妈要进行认真的选择。怎样在孩子的随意泛听时达到最大效果,如何在无形中听力输入的吸收达到最高,这是我们作为家长要用心做的工作。
这个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这个关键点我认为有两个:理解和兴趣。不理解就算是好听也一样听不懂,就只能增强语感,浮在表面,不能深入。如果没有这个语言环境,还是学不会的。正如我们如果天天听阿拉伯电台,只是对这种语言的语音语调熟悉,听几年都不会听得懂一样。但是,如果听到的东西是理解了,能对应的情形,就很容易听进去,听懂乃至学会说。很多人喜欢广东话,但就是听不懂,但一些人爱看没译成普通话的港片,对照着字幕看多了也慢慢能听懂广东话一样。所以听力的材料一定要经过理解,当然,歌曲歌谣我觉得不一定需要,但其它音频是需要的。
第二点也就是兴趣,有兴趣的东西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孩子。看过一本书中有句话,意思是特别是0-6岁的孩子,如果很专注一件事,那肯定是他感兴趣的,如果不专注的,肯定是被强制的,或者兴趣被破坏的。我想到孩子的英语语言习得,也是同样道理,所以在这方面,父母的关键不在于教,而在于发现或者“引诱”,勾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提供给适合兴趣点的资料,来强化这种兴趣,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把这兴趣的东西吸收内化。
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泛听材料,就要是符合孩子的兴趣。只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就算孩子看似没有认真听,其实一直是进入耳朵的,就象有些人早上起来会习惯打开电视或收音机,然后刷牙洗脸,基本上没有留意去听什么,但一旦电视或收音机说到重大新闻或感兴趣的东西,马上就能够知道是什么。孩子也是如此,我的孩子喜欢wee sing和语感启蒙,平时玩的时候我就放音频,看他的样子象一点都没听。我家的音箱有些接触不好,有时一下没声音了,我有时都没意识到,还以后是两首歌之间的空白,但小家伙就会冲过来对着音箱叫(有时还是在另一间房),但我放其它他不喜欢的歌,他就什么反应都没有。
因此在进行亲子阅读时,选择听力材料最省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孩子喜欢的经过理解的动画和妈妈讲过绘本的音频。通过反复的播放使孩子对动画和绘本达到最大的吸收。还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孩子不自觉的模仿纯正的英语口语,而不是我们的中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