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qydj2007 于 2011-8-21 01:41 编辑
语言教学方法及课堂实战经验分享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我想以《新概念》为例子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现在我的学生很多都在学《新概念》。我想着重讲讲《新概念1》。
其实《新概念1》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语感的建立,学完第一册应该可以做到简单的日常交流了,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很好的基础。
我们中国讲“语文”,是先语后文的。有了口头的表达能力,书面语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语法其实是不要学的,点一下就可以。因为语法说白了就是词的一种组合,当我们在说一个句子的时候,语法就在里面了。反过来讲,如果你懂得了语法规则,却未必能熟练的讲英语。
我们非常习惯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说英文的时候一张口就是中国式英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于英文的思维、或表达习惯不够适应。英文我们来说觉得很别扭,不舒服。虽然我们不会去讨厌英语,但是英语的表达方式对我们原有的表达习惯是个挑战。当我们习惯了一种思维习惯,再去放下来,去适应另一种习惯是有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学语言快的原因。而要成年人放下几十年的习惯去另一种习惯,无疑要比幼儿要难的多。中国以前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他可以做到出口成章,就是一个熟练程度,那种表达方式已经扎根在他的骨髓里了。
所以学习语言,第一步就是要来慢慢的适应这种语言,培养和他的感情。我有时候会要求学生暂时忘掉(不去想)中文,因为她会干扰我们学习另一种语言,我们不可能死抱着中文去学习英文,这样永远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了。
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很多人都急功近利,一下子去背很多单词,希望通过大量的背单词就可以快速的提高英语水平。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也大量的背单词。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子根本不行,词汇量的增加并不能够让我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背单词,其实我觉得单词多看几遍就可以记住了,我们可以回忆下我们是如何背汉语单词的。这个过程要大量的听和说。我们可以看动画片还有练习口语。
《新概念1》正好来帮助你来习惯英文的思维,建立起语感。
具体我们如何来学呢?
《新概念1》有配套的动画片的,我强烈推荐大家使用。我上课的时候是要求学生不看书的,书用的很少。我会要求学生反复的看碟片,跟读。然后就是把动画声音关掉,字幕挡住,我们分角色配音。接着把小对话演出来,我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道具。最后呢我们把对话中的一些词语修改掉,改成我们生活中自己的对话。就是把课文中的对话搬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我会非常注重这种操练,而且是一遍又一遍的操练,直到能够脱口而出。课文光是能背的话,很多时候效果并不是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机械的背诵,而且不能脱口而出,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强记住的。你让他用自己的话讲或者总结,他往往就不会了。他的量不够,熟练程度不够,这样语感就出不来。
还有一定要把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结合来表演出来。要不然他会觉得课文是课文,生活是生活,一合上书的话,就全部忘了。
如果遇到学生不大熟练的句型,我会帮助学生大量的操练,造各种各样的生活中的句子,活泼幽默一点的句子。这样学生会印象很深刻的。反正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结合生活,才能记得住!
我想方法是很多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学习语言的规律,不要逆道而行,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教英语几年来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斧正,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