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最大的奇处在于,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居然含着一块“玉”!这是古往今来从没有过的,自然人人称奇,人人都想见一见。然而,见之可不容易,太宝贵,非得特殊人等才能见上。比如北静王,初见宝玉的时候就拿来认真瞧过。至于袭人家的姐妹,也是因为袭人的特殊身份,所以也极偶然地见过一回。
不过这玉虽然贵重,有些人却是看不上的,比如贾政。这是位非常奇怪的父亲,人人称奇的“衔玉而生”,他偏偏觉得是“古怪”,“不祥之兆”。所以难得看到他与宝玉的亲近,一见面不是训就是骂。不过另一方面他又是很看重“宝玉”的,就是时不时地拉宝玉出来“晒一晒”。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了,就要宝玉出去陪客人。这陪客人,可不是简单地说说话,而是要“限韵作诗”,做得不好,可是得挨训的。记得在大观园初建成的时候,贾政领着一群清客观园子,就刚好逮着了宝玉,每到一处景点,就让宝玉想个匾额,题个对联。不管好不好,也不管清客们如何称赞,贾政不是摇头,就是训斥,没一句好话。想想那时宝玉也就十岁?贾政所为,简直是摧残童年!
除了宝玉,这贾府里和他一起念书的,还有贾环、贾兰,所以这三位也是经常被贾政,或贾母等,拉在一起命令做诗。而其中,贾环则是最惨的,经常被评“最差”。你想想,这么十岁上下的孩子,动不动被评“差等”,其心态可想而知。所以贾环最后成了坏人,或许也可以从这些“赛诗对句”中得些因果。
其实,中国的父母也是最喜欢“晒“孩子的,自从有了微博微信,那各种照片也是到处是。即使是小区里吧,也会时常听到几位奶奶妈妈在一起,哄着几个孩子说,来,背首诗!来,唱首歌!朋友聚餐聚会,更是少不了小朋友们的“节目助兴”。想起一位朋友说的,某老师的孩子颇有诗名,经常在聚餐的时候,某师就命令说,去,按此景写一首诗来!孩子就放下筷子,一边吟诗去了。一会儿,果真就拿了诗来。众人看了都说妙。——听到这样的故事,我脑子里就想到贾政令宝玉作诗的场景,还有著名的王安石写过的名篇《伤仲永》。



该贴已经同步到 tiantianaiba的微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教育观点
601 查看 1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fengxi101

    2015-9-8 10:10:00 使用道具

    哈哈  颇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