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nslzf 于 2015-10-31 15:01 编辑
之前在某位家长的帖子中简单的写了一下,自己感觉不是很详细,正好论坛级别从BIRD升级到了COW,可以发主题了,于是呢,来详细的写一下我做本本的心得。
之前写过,目前服役的硬件有:富士施乐CP105B激光彩打一台,佳能IP2780彩喷一台,EPSON2480扫描仪一台,云广切刀一部,A4相片切刀一部、压痕机一台,火星280装订机一台,银典无线胶装机一台,冷裱机一部、各种花纹冷表膜若干,品牌为相之宝,得力可转向普通订书机2个,得力0386重型订书机一个,其他刀啊剪啊什么的若干,不好统计,略过。
耗材方面,墨水一直用的另色鬼的100ML的补充装,很便宜,不到3元一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淘宝货而已,反正每次换墨水我都会重新调整打印机的色彩参数,所以,只要不堵头,其他都好办。激光打印机的粉基本上是买的淘宝上最便宜的,CP105B很皮实,灌3次粉后换一次粉盒,同样买最便宜的,20多块一个的,也是换了粉后重新调整打印机的色彩参数。纸张方面,普通打印纸基本上以便宜和看的顺眼为主,还有激光机用的157G到250G的铜版纸,喷墨机用的120G到250G的双面彩喷铜版纸、喷墨纸、250G的喷墨卡纸、高光相纸绒面相纸等,另外为了打印比较细长的照片,还有乐凯的水晶相纸和EPSON的卷筒相纸,不过因为R1800挂了,所以,卷筒相纸目前处于休眠中。
很明显,我是怎么便宜怎么简单就怎么搞,反正电脑上能调整,所以很多问题我都觉得无所谓了。当然,这个便宜简单是指耗才,机器还是尽量买新的,有保修,寿命也长些,况且也没有人喜欢用人家用剩下的,指不定有什么暗病在里头
首先是扫描。毕竟不是什么书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合适的电子版的,如果借到好的书本,想自己复制一套,那么扫描是必须的。有人可能会认为拿手机或者相机摄像头等翻拍比较快,但是手机相机摄像头等翻拍都会多多少少出现变形、色彩不正不匀的现象(镜头原因,周围出暗角或者因为光线原因一边亮一边黑),要想效果好,还只能是扫描。一般来讲,复制给孩子看的图书,国产的200到300元价位的普通扫描仪就够了。扫描的时候先预扫一次,在扫描仪中间调整好参数才实际扫描,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以及分辨率等,高档扫描仪可调整参数更多。我的扫描仪的界面,和其他品牌的扫描仪大同小异,无非是色彩深度(48或者24位彩色,8位或者16位灰度等,一般彩色选24位,灰度8位即可)、分辨率设置(DPI选择,越大扫描精度越高,但是任何扫描仪都有个最大光学分辨率,超过了实际上就是电脑软件拉大了的,比如我的扫描仪最大光学分辨率是2400DPI,那么我不会选择超过这个数字的分辨率,因为那是软件拉大的,不是真实效果,一般扫书什么的也用不了这么大,300DPI完全足够)
我的扫描仪带的设置程序,可以在扫描前设置各种色彩的范围,不过我很少用到这个,除非是修旧照片的时候,调整不同的数值多扫描几次然后叠加,以或者更好的细节效果。不同的扫描仪在这方面做的可能有所不同,调整方式却是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当然,尽量让扫描仪的玻璃板保持清洁,是减少后期劳作的一个很好的建议。
复制书本,我一般扫描300DPI,这样打印出来也能够保证足够的清晰度,文字也能比较锐利。扫描的时候尽量把纸张压平,避免出现色彩不匀和装订处翘起后导致变形和亮度不匀的情况。图片照片等效果好的可以适当调高分辨率以获得更好精度,印刷品可以适当调整扫描仪去网纹的参数(不知道普通扫描仪带不带,我的扫描仪的扫描程序上有,没有也没关系,PS很强大,分分钟搞定)。不过我懒,基本上都是直接选择不进行色彩校正,后期进PS自己处理,免得扫描的时候同一张纸要扫两次还要张张都调整,节约时间。
一般扫描完,我会在PS中间进行处理,基本上用“曲线”功能即可,按CTRL+M或者直接在菜单上依次点选“图像”“调整”“曲线”,出来的窗口上,右边有3个吸管一样的图标,分别是“黑”、“中性色”、“白”,针对扫描件,先点一下“白”这个吸管,然后在图片上点选自己认为是最白的地方(白纸黑字么,肯定点白纸了),然后再点“黑”这个吸管,在图片上点选自己认为是最黑的地方(同样白纸黑字,点黑字的色彩或者是图片的边缘线条),点完后,回发现图片的反差和饱和度相对刚扫描出来的有很大提升。颜色不正的可以考虑在左边的线条上进行拖拉,调整色彩的不同参数(有“RGB”“R”“G”“B”四个可选,第一个是复合通道,整体一起调整,后面3个是分开对三原色进行调整),当然每张图片色彩不同,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参数,需要自己亲自操作、自我把握。
如图,曲线面板右下有3个吸管,靠这个可以控制图像的黑白灰场的色彩深度。具体数值因照片而异,多练习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