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绘本、动画,选适合孩子年龄的,然后配上游戏,都是不错的,感觉越小的孩子,启蒙越容易,至少不会出现大孩子那样的排斥。
词汇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不一定需要通过书本(比如你提到的海尼曼,分级读物主要是用于孩子的自主阅读),平常看到什么,和孩子指认一下,慢慢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都能对应上相应的单词了,而且这个过程是轻松愉快的,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看花,可以认识颜色,多指几遍,孩子记住了,还能“考考”TA,比如用 can you find the RED flower? 即使是孩子说话还不利索,TA也能指给你看。
Little bee,little bee(抱着含宝原地跳两下)
round,round,round(抱着含宝转圈)
little bee,little bee(抱着含宝跳两下)
sound,sound,sound(抱着含宝向前或左右跳两下,表示寻找声音来源)
BZzzzz(一只手抱含宝(因为娃还不会走路),另一只手五指合并挠含宝胸口或腋下,含宝每次就咯咯地笑了。爸爸也可以配合一下,三只手一起挠宝宝更加开心。)
很多童谣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还有一本绘本,我印象特别深刻, Mommy's best kisses, 是一本睡前故事书,讲各种动物的妈妈们,亲吻宝宝不同的身体部位,当时孩子应该是两岁左右,一边读,一边把她全身亲了个遍,她觉得非常有趣,反复要求读这本书,最后呢,不仅记住很多身体部位单词,而且能接每一句最后一个单词了(因为押韵的,孩子都喜欢)。
下面是从我以前的记录里 copy 过来的,发现当年自己还是蛮用心的。
发明了一个好玩的小游戏,含自己拿来那本动物大卡,站在沙发前看起来了,我蹲在她背后,用头拱她的背。先是说一句 Here comes a cat,再说喵喵喵,说喵喵喵的时候嘴巴贴在她背上,让她感觉痒痒的,就这样反复进行。
Here comes a cat,喵喵喵
Here comes a dog,汪汪汪
Here comes a frog,呱呱呱
Here comes a sheep,咩咩咩
Here comes a duck,嘎嘎噶
Here comes a chick,叽叽叽
Here comes a cow,哞哞哞
Here comes a car,呜——(含自己是这么说的)
Here comes mama,给她一个 hug 和 kiss
从哪里开始看孩子了。我们23个月开始的,我觉得分级合适,宝根本不看。第一本接受的书是 ten apples up on top,词汇重复多,押韵,有节奏感。反复念了将近一个月这一本书,其间买了brown bear 和毛毛虫,也是完全不看的节奏。一个月以后不看十个苹果了,倒是愿意看毛毛虫了,又看了至少十多天,书都有点散架了。然后是brown bear,这样也两三个月过去了,再试试分级,又愿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