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小说,《神秘化身》,我自己觉得是我读过的通俗小说,非常棒的一部。
作者简介
塔娜‧法兰奇,爱尔兰知名小说家。其长篇小说处女作《神秘森林》以睿智、细腻、优雅的叙事手法和纤毫毕现的人物刻画获得全球各地书评的一致赞誉,不仅荣获“爱伦坡奖”、“安东尼奖”、“麦可维提奖”、“巴瑞奖”等四项“年度最佳处女作”大奖,更跃登纽约时报、出版家周刊、今日美国报、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丹佛邮报、波士顿环球报、Book Sense、北卡独立书商协会等全美九大畅销排行榜,并成为亚马逊网络书店2007年度最佳小说。此后她的每一本作品均有极佳的销量,并且全部成为亚马逊网络书店当年最佳小说。法兰奇的小说总是将悬疑的剧情和社会问题、人伦情感紧密结合,语言诗意动人。
能让我想看第二遍的小说并不多,这本小说有这个魅力。一个好的小说,首先应该有一个好故事有底子,然后由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来讲,最后才是其中的思想闪光点。我对太晦涩或者松散的小说一向不来电,如果看一个故事都要费劲去串联,我还如何去感受其中的魅力呢?这个小说这三点都满足了,本来对现代的小说不抱什么太大希望的,结果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神说,拿走你想要的,为它付出代价,而人们只听见神说,拿走你想要的,却绝口不提代价,等需要偿还了,才个个气愤难当。
你想要什么?——应该说我不想要什么。为了生活中的一点享受,出卖个人的时间与舒适。我宁可活的简约。
这其实不算什么牺牲,一点也不,但我忽略了一件事,没有人是孤岛,我不可能说走就走,脱离主流的生活方式,当某种交易成为社会上的常态,也就是达到关键多数,人其实没有什么选择。自由和舒适现在所费不菲,想要的人都必须付出非常高的代价。
能够自由行动和思想的只剩免于恐惧的人,这些人要么有如英雄般勇敢,到么疯了,不然就是知道自己非常安全,不用害怕。
引用豆瓣评论: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83513/小说中让人念念不忘的蕾西,出场时已经死去。关于她的故事,都是借由别人来叙述的。冥冥之中,命运将破解蕾西命运之谜的钥匙交给了卡西,她化身为蕾西,解读她的心灵,追踪她留下的蛛丝马迹,诉说她没能道尽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个悬疑故事,不如说这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一段青春过往,迷茫而纠结,孤独而哀伤。而文中那个若隐若现的蕾西,也曾驻扎在每个人的心底。
阅读时我总是想起田汉的戏剧《古潭的声音》中的那个女孩,“我是一个漂泊惯了的女孩子……哪里也不曾留过我的灵魂,我的灵魂好像随时随刻望着那山外的山,水外的水,世界外的世界,她刚到这一个世界,心里早就做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的准备。”蕾西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吧。从九岁开始她就多次逃家,到十六岁时终于成功地离开家庭,从悉尼到惠灵顿,从惠灵顿到旧金山,从旧金山到北卡罗来纳,再到利物浦,最后到都柏林。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换一个名字,换一种身份,而一旦有要安定的迹象,有了羁绊,比如要转为正式员工,比如与某人订婚,她便毫不迟疑地抛弃旧生命奔向新生活,像一只蝴蝶,翩迁飞舞,偶尔驻足,却从不会为任何事物而停留。
这样的蕾西像极了莫迪亚诺的小说《青春咖啡馆》中的露姬,每一次逃离都让露姬沉醉,每一次逃离时她才是真正的自己。年幼时从破碎的家中逃离,结婚后从安逸的丈夫家逃离,再从情人身边逃离。总是决绝的割断过去,只因这些生活都不是她要的。她一路寻找,一路抛弃过往,想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是最终也不知道她的幸福在哪里。
她们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都有过一段无法言说的伤痛。她们被人爱,却没有爱人的能力,也不觉得抛弃过往对留在原地的人是一种伤害。总是决然的离开命运给予的一切,逃跑再逃跑。永远孤寂地面对生活,永远无法达到生命中的那种圆满,永远缺乏一部分。
谁的内心没有一种想要逃跑的冲动呢?想要放弃周遭的一切羁绊,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过一种与之前的人生完全不同的生活,活得全然忘我,活得无所畏惧。多么率性而自由。可是世上真的有这样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的地方吗?真的存在那遥远遥远的梦中故乡?逃到哪里去也逃不掉孤独与哀伤,逃不过宿命的安排,挣不脱生活的网。或者就永远活在逃离与放弃之中,永远在路上,直到耗尽最后的生命……
http://book.360buy.com/10689076.html
我看第二遍第三遍的书蛮多的,嘿嘿!
像《京华烟云》我就读了3遍,对喜欢的电视剧,也会反反复复地看,每次感悟不同的思想和境界。
好书和好电视剧一样,都是值得一品再品的。
看起来是本畅销书,不知道图书馆有没有得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