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Dinner at my home这类的主题是我们“让英语贴近孩子生活”理念的又一体现,我们让家长把一周的餐食拍照,然后由孩子来做介绍和交流,PPT只不过是个副产品罢了。
我们谈论起自己身边的事情,往往由于其具体真实熟悉的特性,而变得更为轻松自然甚至是兴奋。相比那些抽空的远离生活的话题,孩子们无疑更愿意讨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活作息,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等等----而这些,则已经成为了我们给孩子们所设立的话题主题。
就像刚才说的,口语加入写作其实也有很多人用。远的不说,我女儿们中文学校写作也有说的环节,只不过说的是自己的腹稿,打算怎么写这个题目,围绕什么写。写出来的是正儿八经的作文而不是楼主您这种口语整理。绝对没有今天天气不好,我跟外教聊XXX之类的玩意儿。
看见那个“今天多云的冬日天 which blabla”的真的很震惊! 每个学生的思维被整理成一样的东西也很叫人震惊!
看完了博客,我想说的是,(I am sorry to say that), 老师检查的不够细致。
老师没发现什么不严谨的地方?
另外,中式痕迹太重,有时看得不知所云——阅读不够的结果。离漂亮还有距离。 从句用太多,满眼的that, which。我也不知道你帖子里提到的翻译是啥?为啥会有个翻译环节?
中国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
楼主既然在英国求学,应该知道国外对阅读比国内重视很多。
口语说再多也是口头表达,离一篇好文章还很远。另外,您展示的文章好多都是:我跟外教说,我一个朋友跟我说,谁说什么了,前天是什么节日,今天我跟外教交流.....然后又把一些fact和自己做的事混杂着说。这个,这个,真没法评价这是什么文体。总之,(恕我直言)看着真别扭。
Task-based Learning is totally fine。But, Task-based Learning和阅读又不冲突。还是多重视阅读吧,不阅读也就是口水文章了,不读,哪怕听也行。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一些图书馆项目做出来的读书报告和写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