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iantianaiba 于 2016-5-11 13:47 编辑
日前,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学生之间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而据一份调查显示,“孩子被欺负怎么办”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从幼儿园的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到小学生之间无意冲撞,到中学生时期的青春裂变……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融入不同集体的过程,就是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上的行为上的冲突。
据调查,校园欺凌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而被欺凌者“性格孤僻、懦弱”的特点较为突出。而有些被“同学讨厌”的学生,比如“老师的好助手”,也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015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调查显示,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看到一位曾经受欺凌的女生回忆自己受欺凌的经历时说:“男生打她,她会很激烈地反抗,她越抵抗,男生就越来劲。”这段话让我想起一个经典的绘本故事《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三只小狼盖了一所砖头房子,被大坏猪用大铁锤砸了;
三只小狼接着盖了一所水泥房子,又被大坏猪用电钻给钻烂了;
三只小狼再盖一所加了铁丝网钢筋的房子,被大坏猪用炸药炸飞了……
有时候我们想当然的“以暴易暴”,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已经退无可退的三只小狼最后只好盖了一所弱不禁风的“花房子”,
看上去轻轻一吹就会倒。
大坏猪来了,小狼们照例躲在花房子里,不想让大坏猪进来。
大坏猪说,我要吹倒你们的房子!于是猛吸了一口气……
可是却闻到了一种好闻的香味,于是又吸了一口,又吸了一口……
并且开始跳起舞来。小狼们都看傻了,开始以为是大坏猪故意搞阴谋,
后来才发现大坏猪真的是在跳舞,于是一起出来和大坏猪跳舞、游戏……最后成了好朋友。
在电影《叶问3》的开头,也有两个孩子打架的情节。
这或许是导演为了展示影片最后谁是“正宗咏春”争夺高潮的伏笔,但女老师和甄子丹夫妇在处理孩子打架时的做法却很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学习:老师没有简单的处罚孩子,甄子丹更是邀请打架的孩子上自己家吃晚饭。最终孩子互相道歉和好。老话说“不打不相识”,“打”只是一个契机,要做到“相识”,则需要更有智慧的处理方式。《叶问3》虽然是一部武术电影,从这个开头也可以看出整部片子的核心理念:打,是为了不打。所以之后无论是与泰森的争斗,还是最后“正宗咏春”的争夺,都只是点到为止。
许多人都记得传统故事《三只小猪》中的开头,小猪要独立生活了,猪妈妈嘱咐:小心大坏狼。而《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中,狼妈妈也嘱咐:小心大坏猪!当孩子走向社会走向集体的时候,可能恰恰是家长们提供了一个虚构的“敌人”的存在,所以造成孩子们在与人交往中无意中树立了一个个“敌人”……我想不管是经典绘本《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还是经典电影《叶问3》,对于我们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应该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