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最近江苏、湖北高考名额被调整的事情闹得很大,身边的同学、朋友纷纷在抱怨,“这不是逼娃出国念书吗?”,是的,没错,憨爸已经被“逼”出来了,为了做这个决定,想当年我也是纠结了好久...
1.外乡人的迷茫
我从上学到第一份工作都在南京,08年有个机会,跳到了现在这个公司的上海研发中心,过来之前还有些纠结,都说上海生存不易,能行吗?
结果HR拍着胸脯保证,你看薪水给你翻倍了,上海户口也给你办,你就是上海人了,还怕啥?
这么一听,没错呀,于是乎,携家带口地就来到了上海滩。
可是上海咱没房子,只能挂集体户口,一眨眼娃就要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我还特意查了政策,有一条说可以上集体户口所在区任意一所公办幼儿园。我大喜,心想家附近就有一所很好的幼儿园,赶快报名去!
等我屁颠屁颠把材料递过去,招生老师随便翻了翻,“集体户口?”,她的眉头一皱,“你得排队!”
“排队?政策不是说可以上的吗?”
“政策说可以上没错,但得优先个人户口在这个学区的家庭,等他们都招满了,我们才会考虑你们这些集体户口的…”
第一次,我才知道原来虽然同样是上海户口,还是有等级之分的!
我还算好了,我有个同事,资历不够申请上海户口,只能拿居住证。娃到了上学年龄,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不收,理由也是优先当地有户口的,没辙,只能乖乖上私立去!
中国的户籍制度,无形中就给我们下一代设置了一道枷锁。别说教育是公平的,在户籍面前,孩子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同样在一个学区,有户口的就能优先录取,没户口的就得乖乖等着;同样是高考,付出一样的努力,北京上海的学生就比外省的更容易上北大复旦这样的名校。你说,这样公平吗?
记得咪蒙之前一篇给儿子择校的文章也是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但人家是网红,好歹瞬间就有校长给开绿色通道,可又有几人能有咪蒙这样的能耐呢…
同样的择校情况,在美国又是什么样子?
我在美国,拿的是工作签证,就是税一分都不能少交,很多公民权利你却享受不到的那种,俗称二等公民。但就是这种二等公民,在孩子教育上面,却没有丝毫的歧视。
美国政策规定,只要是父母在当地学区居住,无论是购屋还是租房子,都可以免费上对口的学校,无论这个学校多么好。可如果学校太好,报名人数太多怎么办?那就按照先来先得的顺序,谁先报名,谁就先上,绝对不和你的身份挂钩,无论你是华人还是白人,无论你是公民还是工作签证,无论你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无论孩子成绩是优秀还是平庸,一律一视同仁!
在择校的公平性上面,美国完胜中国!
2.升学的疯狂
我每周六都会在公号里分享一些美国天才儿童的选拔题目,经常有朋友对我说,“你这题目也太简单了吧,咱们中国幼儿园的题目比你难上100倍!”说完她就甩给我几道题目,记得有一道幼升小的题目是这样的,
将1-10分成以下几组,(一)1 3 7 8
(二)10
(三)5 9
(四)2 4 6
问,按什么分成这四组?
我想了半天没想出来,结果答案竟然是,
按!音!调!划!分!
我勒个去,国外关于儿童智力开发积累了上百年的优秀成果,那些OLSAT、NNAT、SCAT、CogAT的测试标准覆盖了空间思维、数理逻辑、数学运算、解决问题等等多方面的儿童能力测试,你放着这么多优秀的题目不找,整这些莫名其妙的题目干啥?孩子就算做出来了又能证明TA哪方面优秀呢?充其量就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罢了,可你得知道,测试孩子智商和脑筋急转弯可是两码事!孩子升学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如果你想选拔天才儿童,就请遵循科学的标准来,这也是对孩子、对家长负责!
美国的公立小学、初中、高中,无论多么好,绝大多数入学都无需面试,严格按照学区和报名顺序来划分。当然美国有些学校也会设立天才班,但是这种天才班是保证孩子正常入学的基础上,对优秀儿童额外通过考试挑选出来,做特殊辅导。这和国内幼升小的“成则入学,不成则刷掉”还是有本质的不同!
这也难怪,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孩子压力太大,幼儿园开始就要学英语、学奥数,就是为了应付将来的幼升小考试。末了,她还问我一句,“你们在美国学这个吗?”
呃!为了不打击她,我很含糊地说,“这个吗,我有时候在家会教娃一点的…”
是的,我有时候会在家给娃开拓空间思维、数理逻辑,但这完全是出于提高孩子能力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什么考试,孩子做这些题目因为没有压力,所以也很享受!
在儿童承载的压力上面,不幸的是,中国甩出美国好几条街!
3.教学质量

中国老师太辛苦了,考核经常和班级学生的成绩挂钩。有些家长的逻辑是,学生如果成绩不好,肯定是这个老师教得不好,搞得老师背负的压力也特别大!
有位朋友是个老师,她曾经跟我说,“憨爸,我想给我的学生开设机器人编程的课程,我觉得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好啊好啊!”,我鼓掌表示欢迎。
“但是,校长不允许…”,老师非常无奈地说,“因为这个和升学没关系,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质量…”
@#¥%……&!
我十分无语…
什么是教学质量?难道数理化考满分就代表教学质量好了?那些无法用考试衡量的,比如素质教育、财商教育、体育锻炼、创造力培养等等,就不是教学的范畴了吗?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出未来的人才,还是一个考试的机器?
从百度闹出的魏则西事件,我们就能感受到,为什么一个企业能够昧着良心地做不负责任地推荐,那还是源于这个企业的当事人一味从利益出发,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心。而这个社会公德心,就是咱们从小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比美国,美国小学生必修的三门课,Math、Art Language和Social Study,其中Social Study就是对孩子从礼貌、从谈吐、从爱国、从规矩、从责任感、从自我奉献等方面进行一个系统的教育。
记得去年尼泊尔大地震,憨憨学校里的学生们就举办了一次柠檬水义卖活动,1美元1杯柠檬水,把募捐来的钱都捐给尼泊尔受灾的小朋友。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真是从小培养的,这也是我们教育必须要加强的!
所以,也不要责怪如今社会的道德败坏,我们那种完全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体制在这里扮演了很不好的角色!
所以,也不要责怪中国人爱抄袭、缺乏创新,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但没教我们怎么创新!
中国如今的发展,从表面上看已经不亚于美国。中国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完胜美国的破旧街道;中国高铁的四通八达、日行千里完胜美国陈旧的铁路系统...可是在这么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总觉得还是缺少了点什么!
对,那就是教育!英国泰晤士报评选的2015年世界200强大学排名中,几乎一半都来自于美国,而中国仅仅只有3所,这和我们的国力相配吗?
我相信,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努力、最聪明的!他们理应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该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说我,从小到大,我算是一个学霸,但不是那种顶级的,因为顶级的都上北大清华了,我只考上了南京大学!可就是我这样的一般学霸,工作之余在斯坦福大学里修的几门硕士课程,都拿到了A的好成绩,这意味着我比84%的斯坦福学生成绩都要好!
要知道,比我聪明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如果给他们同样的机会,他们能做得比我更好!他们能比美国那些名校生学得更好!
所以,我选择带孩子走出了国门。因为我相信,孩子花同样的努力,在中国如果能上个211的话,在美国就能上世界前200名的学校!在中国如果能上北大清华的话,在美国就能上哈佛、MIT、斯坦福、耶鲁、哥伦比亚…
孰优孰劣,一想便知!
扪心自问,我想家,真的很想,我身边的华人朋友们也是一个个都盼着回国。可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大家还是在这里默默地隐忍着!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等孩子上大学了,我们就回国去养老!”
我真心希望,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公平,或许到了那一天,中国的家长才不会那么焦虑,中国的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八版
1304 查看 20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ulilikitty

    2016-5-16 16:47:36 使用道具

    资源配比是不均衡的,达不到公平,好在你有这个条件,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 ldfllm@126.com

    2016-5-16 16:52:02 使用道具

    有能力的都出去了
  • ldfllm@126.com

    2016-5-16 16:52:27 使用道具

    剩下的我们只能挣扎
  • 冉小冉

    2016-5-16 16:52:46 使用道具

    想等中学以后出国念书
  • LUCKY1117

    2016-5-16 17:08:35 使用道具

    看完后赞!
  • shellybruce

    2016-5-16 18:25:47 使用道具

    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然后出国读大学,怎么样呢?
  • 温暖兔

    2016-5-16 20:32:19 使用道具

    现在出国读书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就那么几个名额。
  • oranje

    2016-5-16 20:40:45 使用道具

    现在国内很多孩子也是不参加高考,直接A-Level或者SAT的或者申请别的国家。高考报名人数年年创新低。真的不读书了?很多好孩子都直接出国读了。TIMES大学排名100强里以前还没有中国大学呢,这几年慢慢排进去了。
    我一朋友孩子刚被国际学校录取A-level课程,那孩子绝对是北京数一数二的,目标是college of arts,世界排名第一的艺术学院。还有个孩子去年被巴黎综合理工录取了,école Polytechnique,感兴趣的可以查查这学校。
  • 吾爱宸

    2016-5-17 09:15:42 使用道具

    人太多太多,资源太少太少
  • rachelfish

    2016-5-17 09:28:08 使用道具

    非常赞   谢谢分享相关信息
  • selinazhu

    2016-5-18 17:15:39 使用道具

    羡慕羡慕呀
  • ejiae

    2016-5-23 16:22:29 使用道具

    孩子们上大学了,爸妈们也许已无法适应回国的生活了……
  • chongsheng_0209

    2016-5-24 09:35:46 使用道具

    各自努力吧,没啥好说的。
  • 猫妈家的虎妞

    2016-5-24 10:18:49 使用道具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中国人,也比过去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条件的,出国去了,没那么好条件的,在国内可以得到不错学习资源的,奔一本二本国内大学去了。那起子山村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考试机器拼出一条血路来混国内的大学——这点上说,如果拼全面的素质,这些孩子还真是……没法出头了,所以高考这种法子到底还不能算是一无用处。就是一点,国内似乎不上大学就算人生失败,这个功利心太重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技术工人或许是更适合的路子啊,未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实则高考拼出来只会做题很多缺乏更多生存技能的孩子,人生道路更不易走哎。
    为什么千军万马一定都要去挤独木桥?人生道路应该有很多种选择,适合各种人的路。
  • superwhy001

    2016-5-24 10:31:09 使用道具

    同样的纠结,和你的选择一样!
  • 哇哈886

    2016-5-24 10:42:15 使用道具

    纠结也没用,出不了国啊,说实话好羡慕能出国工作的人。
  • sunsic

    2016-5-24 10:44:32 使用道具

    很无奈!有独立户口也给人为地分了等级,身边的朋友们回来,我问他们跟国内感觉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时候,很多时候答案“公平”
  • yuying1973

    2016-7-11 19:13:32 使用道具

    能移民也挺不错,在中国大城市生活也很不易
  • JJJ1989

    2016-7-13 17:15:27 使用道具

    综合上面憨爸分析的几个方面  确实也让我早早萌发了让孩子到国外受教育的想法  
    我和我家先生都在为此努力中  看照我先生的想法就是 我们的目标不在移民 而是为了更多地体验生活  
    无论是我们大人还是孩子  希望近几年我们能够实现这个愿景吧 加油
  • ersiezh

    2016-7-17 03:00:21 使用道具

    怎么可能是谁先报名谁先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