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6-5-19 23:17 编辑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知何时传遍了神州大地,可谓妇孺皆知。前些日子到安徽省金寨县考察的习近平主席,还对当地村民提起了这句话。这句话就像一个金箍,牢牢地套在中国千千万万的家长头上。家长们希望抓住宝贵的敏感期,以极度的热情积极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对各种早教中心趋之若鹜,唯恐落后。他们用闪卡训练婴儿,对稍大点的学步儿进行阅读、数学、艺术、体育等课程的训练,试图用超前教育打造出一个个“超级宝宝”。

讲个极端的例子。2010年8月份的一则新闻,标题就很耸人听闻:“家长称五个月婴儿会加减乘除识千字。”新闻中的妈妈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就教给她认点卡,在孩子两个月时,据说注意力已经可以持续30分钟,5个月的时候,靠心算能够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根式运算和应用题。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这位妈妈可能已经远远超越普通人的思维超凡入圣了。更有意思的还在新闻的最后,这位妈妈说自己从来不会去强迫孩子去做这些事情,每次都会询问她“你想做吗”,如果孩子明显表现出厌烦就立刻停止,“她感兴趣我才做,让她在快乐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培训孩子的初衷,家长是这么说的:“希望她能在以后学习中轻松些,能自己学的就自学,不用像我小时候那样老是要请家教,上补习班,负担太重。”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以后上学跟不上是负担,现在让几个月大的婴儿学这些东西难道就不是负担?家长知道孩子的真正快乐是什么吗?我不清楚这种做法属不属于精神虐待,如果说人为剥夺孩子成长的条件是损害其权益,那么过分干扰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是不是也应该是损害孩子权益的行为?

当然,像上面这位妈妈一样疯狂的毕竟是少数,但迷信敏感期的说法,教孩子认字、背诗、学算术、背单词、演奏乐器等等的家长,生活中却是不鲜见的。之所以要搞超前教育,一是今天竞争太激烈,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让很多人以为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能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二是生活水平提高,普遍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重心下移的结果。当然,也不乏有些家长拿孩子的所谓早熟、聪明作为炫耀的资本,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另外,笔者觉得,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讲,超前教育的泛滥源于家长对敏感期这一说法的误读。

敏感期,又称关键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对动物的极端感觉剥夺,证实了敏感期的存在。如果给出生6个月以内的猴子的一只眼睛蒙上一段时间,会造成这只眼睛永久失明。但如果6个月以后再蒙,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相似的还有人类,如果儿童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是在出生后的4个月之内。如果超出4个月,手术做得越晚,视力恢复得就越差。如果成年再做,视力将严重受损。这说明在某些特定时期,大脑皮层为某些能力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刺激才能让感官与大脑之间的通路得以连接。如果错过了这个特定时期,通路可能就难以再次开启。

对某些极端个案的观察和研究,证实了敏感期的说法。如1800年在法国发现的野孩,约12岁,会爬树,四肢奔跑,吃野果和树根充饥。野孩不会说话,具有野生动物的习性,拒绝人类食物,不喜欢穿衣服。这个野孩被送到一所聋哑学校,研究人员试图用几年时间来驯化他。然而,对野孩的教育并没有取得彻底成功。他学会了很多物体的名称,可以读写一些简单的句子,但始终没能学会说话,最后在40岁左右时去世。另外还有对被收养的罗马尼亚孤儿的研究(孤儿院的环境很糟糕,儿童成长的条件被严重剥夺),显示收养的年龄越晚,对孩子智商的负面影响越大。这些都说明早期的学习对语言、智力有重要影响。

还有对大脑偏侧化和可塑性的研究。大约98%的人的语言区在大脑左半球,这种功能的偏侧化使大脑的活动更有效率。在语言偏侧化形成以前,大脑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时如果出现脑损伤,语言功能可以从受损的脑区转移到其他脑区,表达和理解能力会接近正常儿童。而如果脑损伤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则会产生严重的语言障碍。

总体来说,敏感期牵扯到所谓“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人的发展离不开大脑的发育,只有在人的神经、肌肉等系统成熟以后,人才能获得某些能力。如全世界儿童都在大致相同的年龄表现出相似的语言能力,这说明大脑为人类语言的获得规划出了时间表。但是,先天的预设又离不开后天环境条件的刺激。如果没有这些刺激,人类的这些能力也就无法完全表现出来。因此,人的发展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后天经验都对大脑发育具有同等作用。心理学家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脑发育,第一种叫基于日常经验的脑发育,指的是依赖于日常经验的幼脑迅速发展的组织,这些经验包括看和触摸物体,听到语言和其他声音以及走来走去和探索周围环境。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所有婴儿、学步儿和年幼儿童的大脑都预期会遇到这些经验,并且如果确实遇到,大脑将正常发育。

第二种叫基于学习经验的脑发育,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它包括已有脑结构的新的发育和精细化,这是特定学习经验的结果,在个体和文化间有很大差异。阅读、玩计算机游戏、编织复杂的小毯子、写诗以及练习小提琴是这一类经验的例子。比如小提琴家的脑和诗人的脑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原因是他们分别使用大量时间来练习不同的脑区。

基于日常经验的脑发育发生较早。随着照料者提供给婴孩和学龄前儿童适合他们年龄的玩耍材料、刺激和愉快的日常活动——分享食物、藏猫猫游戏、睡前洗澡、讨论图画书、唱歌或外出去杂货店,这一发展自然而然地发生。由日常经验所造成的脑发育为较晚出现的基于学习经验的脑发育提供了基础。而基于学习经验的脑发育,是建立在广泛练习之上的,如阅读、音乐演奏、体操等等。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技能的获得存在敏感期。(以上参考贝克《婴儿、儿童和青少年》P221-222

一般来说,语言能力、情绪、感觉动作发育、听觉发育和视觉是大脑发育的五个敏感期。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或许是由人类的进化所决定的。这些能力对于人类来说,是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理应得到优先发展,所以大自然才在婴幼儿时设置了敏感期。而阅读、数学、艺术、体育仅有很短暂的历史,对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大脑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也就不存在敏感期一说。比如识字晚的人,并不妨碍阅读能力的发展,甚至有可能成为作家。学习数学较晚的人,也可以学得好。六、七十岁开始学习画画,一样可以画出精美的作品。

不仅如此,如果混淆了大脑的发展次序,在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准备好时,就匆忙学习过多的知识和技能,会给孩子造成很多消极影响。儿童的大脑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比如食物的匮乏、环境毒素的侵害、疾病的侵袭、慢性压力等等,都比对成人的影响更大。如果过度进行早期开发,孩子的大脑会不堪重负,降低对日常经验的敏感度。过多的刺激和极端剥夺非常相似,不仅会减弱孩子的学习兴趣,导致厌学,还会使他们产生畏缩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学不会,是个失败者!

年轻的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初心是好的。但也不要被所谓时髦的东西蒙蔽了双眼,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孩子成才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顺遂自然规律,不疾不徐,从容不迫,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1120 查看 16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keyant

    2016-5-19 16:10:31 使用道具

    说的真好。引以为鉴。
  • oranje

    2016-5-19 16:50:13 使用道具

    上面例子基本就是天方夜谭
  • kerni

    2016-5-19 17:02:47 使用道具

    上面说的这个家长应该用的是杜曼的方法,专门针对小宝宝的,越小的孩子学的越快,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学习的快速吸收能力就逐渐消失了,五个月婴儿会加减乘除识千字这个有可能,我几年前关注过一位妈妈的博客,几乎天更新的那种,她的孩子在2岁多的时候就能心算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瞬间得出答案,并且不是大家以为的苦学才学会的,孩子学的很轻松,应该算是人脑的超右脑能力被激发出来了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很多事情并是你想象的那样,不要自以为是的批判别人,妄加指责!
  • xuanxuanie

    楼主 2016-5-19 17:05:09 使用道具

    oranje 发表于 2016-5-19 16:50
    上面例子基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有人相信神话。
  • xuanxuanie

    楼主 2016-5-19 17:09:38 使用道具

    kerni 发表于 2016-5-19 17:02
    上面说的这个家长应该用的是杜曼的方法,专门针对小宝宝的,越小的孩子学的越快,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学习的快 ...

    一个家长说的你就信了?她要忽悠你呢?你想问题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多看书总有好处。
  • zhuzhu2018

    2016-5-19 17:11:46 使用道具

    太夸张了,这么小就能算加减乘除。其实让小朋友健康成长就好,可惜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环境里,有些时候大人自己的心就不平静了。
  • 朝飞暮卷

    2016-5-19 17:26:43 使用道具

    五个月还不会说话吧?那么运算的结果是怎么表达的
  • oranje

    2016-5-19 19:28:48 使用道具

    杜曼闪卡问题多多。
  • oranje

    2016-5-19 19:35:36 使用道具

    这种违反生理发展特点的神话居然有人信,真是有趣。五个月,还不会坐吧,不会说话吧!一天主要任务是吃喝拉萨睡吧!你一天闪什么,闪多久能叫五个月娃在不会说话时会四则混合运算?他抓握也刚开始吧!请教相信的人,他咋做题?咋表达?点头,摇头晃脑?
  • jminjun

    2016-5-19 23:34:53 使用道具

    我身边是真的有个3岁就会乘、除法的孩子,而且还是3位数的,你随口考他234×345, 他马上就能说出答案。
    他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说真的没什么特别教育其能力,从小他们也很惊奇他的数学能力,只是入学后渐渐的发现,他欠缺和人互动的能力,最近才确诊他患有亚斯伯格症。
  • 云知道爱图图

    2016-5-20 08:15:25 使用道具

    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也患有亚斯伯格症候群。
  • qinbaoba

    2016-5-20 09:14:14 使用道具

    音乐体操 这些敏感期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怎么成人学起乐器来比孩子费劲的多效果还不好,体操也是不练童子功,小时候韧带没拉开,长大是练不成的,但敏感期具体的节点在哪里,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很难证明而已
  • xuanxuanie

    楼主 2016-5-20 10:17:54 使用道具

    qinbaoba 发表于 2016-5-20 09:14
    音乐体操 这些敏感期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怎么成人学起乐器来比孩子费劲的多效果还不好,体操也是不练童子功 ...

    敏感期一般跟大脑发育联系在一起,某些基本能力只要有适当的经验即可发展。演奏乐器、体操更多依靠身体的发育和训练。
  • yingfangwei

    2016-5-20 12:37:11 使用道具

    kerni 发表于 2016-5-19 17:02
    上面说的这个家长应该用的是杜曼的方法,专门针对小宝宝的,越小的孩子学的越快,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学习的快 ...

    楼主没写出来的是,那后来呢?
    拔苗助长,不会否认初期的欣欣向荣,但是更重要的是长长的人生。
  • kerni

    2016-5-20 12:51:06 使用道具

    杜曼的教育方式不算拔苗助长,对孩子长大后也没有坏处,你可以百度搜索了解一下
  • hyx123

    2016-5-23 09:15:58 使用道具

    上月看到新闻《神童“魏永康”17岁进中科院却遭退学 母亲:怎么不去死》,就寻思不能过早的灌输,同时文化课也不是教育的全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偷跑不见得能坚持跑完,更别提名次。

    BTW,拿这个新闻举例无恶意,新闻里的神童能过回普通人生活需要更大的勇气,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