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北大出版社的通识教材
(一)
北大出版社有两套非常棒的通识教材,一套是《XX学是什么》,另一套是《XX学十五讲》。
《XX学是什么》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入门书籍。我看过的有《教育学是什么》、《社会学是什么》,和《哲学是什么》。其他还有《心理学是什么》、《宗教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等。具备良好阅读习惯的高中生在寒暑假,若能集中精力阅读其中一两本,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对未来梦想的构建都大有好处。
《XX学十五讲》的官名叫《名家通识讲座十五讲》。我看过其中的《西方哲学十五讲》、《政治学十五讲》。这套书中大多数分册是关于社会人文科学的,涵盖面积广泛,涉及科目众多(主编计划中有上百门课),少数分册涉及了自然科学。我的理解是,全球教育的大趋势是国立大学去文科化。去文科化不等于不要人文素养。承担人文素养的课程,在大学中,主要由通识课担当。通识课的质和量,能真正体现国立大学的价值观和实力。
这套书相对于《XX学是什么》有一定难度。例如《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十五讲》分册就是实践《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分析阅读的好书。但若能列出计划,像学习MOOC一样,一讲一讲地学下来,差不多一学期学一门,高中三年,收获一定不可限量。
有时候我觉得上MOOC,对于忙碌的职场人来说,时间上还是难以维系。但看书不同。合上书后,我的思想仍然开放着。午夜梦回,他们亦可相约:苏格拉底、尼采、鲁迅先生、李商隐。。。
(二)
中学生应该读一些哲学和社会学著作。这里说的哲学特指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康德的书以晦涩著称,但读一些带注解的节选,聊胜于无。脑子里没有西方哲学的人,别想在任何一门人文社会学科远行。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大科学家也往往是哲学家呢!最有说服力的人物是爱因斯坦。
我建议中学生朋友从西方哲学史开始进入哲学世界。大名鼎鼎的罗素和梯利都写过《西方哲学史》,也都是经典,但不容易坚持。我为哲学素人开了这样一份书单,我觉得至少可以看完1,2,3,5吧!
第一本:《哲学是什么》,北大出版社
第二本:赵林、邓晓芒的《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本:柏拉图《理想国》
第四本:西方哲学节选本,包括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洛克、康德等人的著作,到黑格尔为止
第五本:《西方哲学十五讲》(到黑格尔为止)
第六本: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第七本:《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黑格尔之后的哲学)
哲学学习至少有三件事要做:读,思,论。能和你煞有介事谈经论道的朋友不会多,但有一名即可终身受益。若要再加一项,那就再写写吧!有时候给哲学家画个漫画头像,再发散出思维导图,这样多姿多彩,不知道一生严肃的康德先生作何感想。这样想来,有点像在调戏康德先生,不免有些小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