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托班到小班,两年过去了,期间,我家孩子也没少受到“特殊照顾”,虽然这种照顾,别人的孩子也有,但是,处理起来,方法不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从现状看,肯吃亏,能互相理解的,关系都特别融洽;锱铢必较,必讨公道的,都比较郁闷,还有两个转园了。
这里不去探讨谁对谁错的问题,社会就是万花筒,没有谁一定是错的,也没有谁可以说自己是做得最好的。只要自己开心、心安,都是最好的。只是想说说我家孩子都受到了什么样的“特殊照顾”,没有这些特殊照顾,我觉得还培养不出我这个特殊家长和我家的那个特殊孩子。所以,我可能还要感谢这些“特殊照顾”。
特殊照顾之一,托班,我家孩子丢了。在之前的我的家园关系一贴第三点里面的举例。不再累述。
特殊照顾之二,托班,孩子被别的小孩从楼梯中段上推了滚下来。
特殊照顾之三,发卡丢了无数。小班刚寄午的时候,老师、阿姨混班帮忙的很多,总是弄不清谁谁的发卡。我印象里面,三天两头的丢孩子的发卡。后来孩子都不闹腾了,丢发卡就基本没发生过。
特殊照顾之四,丢睡衣。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发现掉在了床底下,已经发霉。
特殊照顾之五,混装孩子物品。这个是很少,偶尔一两次,估计孩子拿错了。
特殊照顾之六,孩子一吹冷气,常流涕咳嗽。接的时候流涕垢面,没人帮着擦拭。
特殊照顾之七,刚寄午没多久,憋尿到尿裤子。电话通知到我到场,还没换。
特殊照顾之八,舞蹈鞋丢了。
这里面的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七,真要计较起来,都够老师喝一壶的了。但是我觉得都可以原谅。孩子在家自己带,还发生过两次身体上的意外,一次磕破了眼角,一次摔裂了鼻翼。这都能度过心灵创伤,不追究责任,那幼儿园那些事处理好,不是更小的小事么?哪来的什么心灵阴影,性情扭曲?真要说会,还不如说是处理不当造成的。
悄悄问下,教师节送什么合适啊??我没送过,总在犹豫来犹豫去的,最后不了了之,连个卡片都没送成。。
分析下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