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yanzi.wang 于 2016-11-21 10:15 编辑

        一、还是先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为啥学化学。
下了很大决心才开始啃高中化学的。
中国家长的科学素养极低,还懒,但是对孩子的期望和无理要求却极高。
教育的高境界应该是:寓教于乐,身教胜过言传
        二、从应试的角度,怎么学化学
死知识永远不会被真正学会……
国内的教材系统性差,实用性差,冷不防还会放出来些个错误的知识
虽然是应试教育,与其纯粹浪费6年时间,还不如借机能多学点儿是一点儿
就像我始终坚持的科学学习理念,系统性很重要。执行很重要。
        教材:《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




1404 查看 15 收藏帖子 (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nzi.wang

    楼主 2016-11-18 14:42:31 使用道具

    第一课 关于物质的一门科学
    [学习目标]:
    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辨别。辨别单质、化合物、各种同性混合物和异性混合物。
    联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并给予解释的科学。
        古代哲人衣食无忧之后,都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世界万物的组成,为什么,我是啥,啥是啥,为什么……
        先从看的见摸得着的物质入手,物质matter是具有质量和体积的一类东西,质量mass是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通过五种感官,可以了解到物质的许多性质,颜色啊,固液气状态啊,软硬啊,能燃烧吗,能溶解吗,放在一起会发生变化吗……

    进而从亚微观层面认识物质
    原子组成物质
    用化学模型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

    之后再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类,使用定性描述抑或是用定量描述:
        纯净物substance——仅由一种物质构成。既可以是单质element(一种元素组成)也可以是化合物compound(多种元素组成)。比如O2,比如CO2。
        混合物mixture——由多于一种物质构成。比如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等。

    好了,知其所以然的部分来了:
        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纯净物与混合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有些转化是非常简单和平静的,有些转化则是剧烈的、吃惊的、需要苛刻条件的……
    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不会影响物质内部成分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比如沸腾、凝固、熔、蒸发、溶解、结晶等。
    物理性质:在发生不改变成分化学性质的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比如溶解性,熔点,沸点,颜色,密度,导电性,气态液态固态。
    化学性质:物质的组成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种变化)的性质。
    化学变化:一种或多种物质变成另外的物质的变化。

        有点像绕口令。。简单理解一下就是这样:物理性质和变化是,不管怎么变,它还是它自己,长相差不了太多。化学变化是,物质已经不是原来的它了,它变成别的物质了,长相完全变了,因此化学性质也就完全不同了。

    咋变的?那就要从元素的角度来学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和一切
        所以我们使用分子式formula的表达来学习化学课程。
        而任何化学变化都只是原子的重新排列。符合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 yanzi.wang

    楼主 2016-11-18 14:59:11 使用道具

    [第一课复习]

    应试的部分在这里。。。。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物质的宏观表现是他亚微观结构的反映。
    一个样品中物质的数量可以用它的质量来衡量。
    对物质以及物质行为的描述被称为性质。
    按照物质的组成,可将它归为纯净物或混合物。
    混合物可以是各相异性或各相同性。
    依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通过物理变化可以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加以分离。
    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元素是组成所有物质的基石。
    化合物的分子式反映了它的组成。

    每种纯净物都有它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状态有三种:固态、液态、气态。室温下的状态是纯净物的一个物理性质。
    纯净物改变状态时的温度是他的物理性质。
    一种物质的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数。
    纯净物的化学性质描述的是他所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纯净物会重新组合形成不同的纯净物。
    化学变化的另外一个名称是化学反应。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原子决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术语:用一句话表达对下面每一个概念的理解。

    合金、水溶液
    质量、物质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i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反应

    化学
    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

    性质、定性、定量
    密度、易挥发
    科学模型
    溶剂、溶液、溶质
    能量、吸热、放热

    分子式
    质量守恒定律

  • yanzi.wang

    楼主 2016-11-18 15:10:02 使用道具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
    站位比较低。
    大道理都懂,如果不做点儿什么,我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
    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可能都作了无用功。

    当了中学生家长以来,心态一直都没有调整好。
    看着孩子在学校浪费一整天时间,那个着急啊!

    所以,希望通过学习化学课,把心静下来。
    一边学习,一边预习孩子的化学课本,补充背景知识
    希望在孩子学习时能够派上一点点用场

    知识点就像一颗一颗的珠子,
    或者,更像是一大盒子拼图片
    没学好的一个知识点就是丢失的一片拼图
    丢的少,拼成的整图就有欠缺
    丢的多,就压根拼不成这幅图了。

    我们这一生,丢掉了太多的拼图板了。

  • wjjzw1111

    2016-12-21 09:56:54 使用道具

    我最近也想读一些有关化学的启蒙书,最好是趣味性和知识比较系统的,不知怎么开始。
    请问楼主,《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读的是电子版还是纸质书。
    有电子版可否分享一下啊?O(∩_∩)O谢谢
  • yanzi.wang

    楼主 2016-12-21 11:00:22 使用道具

    wjjzw1111 发表于 2016-12-21 09:56
    我最近也想读一些有关化学的启蒙书,最好是趣味性和知识比较系统的,不知怎么开始。
    请问楼主,《科学发现 ...

    单独对化学学科的,启蒙类的书,应该是不太多...
    因为启蒙,主要是针对现象\变化,
    而对于本质性的东西,讲了孩子也不好理解,
    或者,他们现在不应该接触到万一会产生错误认识的死知识.

    我最近这一系列课,其实相当于我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
    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学发现者这套书.
    我们国内对物理化学等等学科划分的硬邦邦截然分开
    是非常不正确的.

    到了亚微观层面,物质科学是相互联系的.

    我一直觉得给小孩子看小学的那套科学启蒙就非常好.

    虽然跟应试教育很遥远,不足以显摆和装13
    但是起码保证孩子没有错误认识.
    错误比无知更可怕.....

    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呵呵.
  • wjjzw1111

    2016-12-21 14:06:1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jjzw1111 于 2016-12-21 14:08 编辑

    《科学发现者》丛书是根据《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以及新世纪人才的需要编写的,是目前美国高中学校普遍使用的主流教材,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每门学科分上、中、下三个分册。http://product.dangdang.com/1458315365.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1355137865.html

    应该是这套了吧。
  • wjjzw1111

    2016-12-21 21:03:30 使用道具

    爱学习的一家人!
  • palapala88

    2017-2-7 20:08:42 使用道具

    学习了!!!
  • 13910136210

    2017-2-13 08:55:44 使用道具

    yanzi.wang 发表于 2016-12-21 11:00
    单独对化学学科的,启蒙类的书,应该是不太多...
    因为启蒙,主要是针对现象\变化,
    而对于本质性的东西,讲 ...

    请问,您说的小学的那套科学启蒙--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科普期刊吗?感谢。
  • jffffj27

    2017-3-2 16:57:56 使用道具

    13910136210 发表于 2017-2-13 08:55
    请问,您说的小学的那套科学启蒙--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科普期刊吗?感谢。

    同问楼主,小学阶段有什么合适的化学物理的科普读物可以给孩子看的?谢谢
  • carolliu

    2017-10-19 06:28:19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收藏了!
  • 18615279035

    2017-11-16 17:32:05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哦
  • weiwei_jo

    2018-8-8 10:03:43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byegood

    2020-6-29 16:05:31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好资源
  • EllenSu

    2020-7-28 09:22:10 使用道具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