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loom

2016-11-30

[中文俱乐部] 古诗文学习从诗经开始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ukiman

    2017-4-7 14:17:11 使用道具

    一口气读完,收获颇多,可以说是重新认识了古诗词,感谢楼主带领我们若干文盲捋清了思路
    已加群,希望能够坚持!
  • loom

    楼主 2017-4-8 10:17:24 使用道具

    yukiman 发表于 2017-4-7 14:17
    一口气读完,收获颇多,可以说是重新认识了古诗词,感谢楼主带领我们若干文盲捋清了思路
    已加群,希望能 ...

    嗯,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走不通的时候需要一个团体的引领,互助前行。学习也这样!
  • loom

    楼主 2017-4-8 10:19:39 使用道具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这个可以用来引导孩子思考,学习应该有什么样一种态度。
  • 青松青

    2017-4-8 10:33:39 使用道具

    买本必备古诗80首就搞定啦!
  • loom

    楼主 2017-4-10 10:18:3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4 22:36 编辑
    青松青 发表于 2017-4-8 10:33
    买本必备古诗80首就搞定啦!

    哪里这么简单呀,亲!去下面连接里去听听对古诗的解读http://www.ximalaya.com/33670890/album/6934529。之后,你再看看是不是买本书就能搞定的事情呢,不过你这本书倒是必读的。我身边有好多爸妈也是亲手给孩子抄的,更具情怀!
  • loom

    楼主 2017-4-11 08:47:48 使用道具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loom

    楼主 2017-4-11 08:48:51 使用道具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 loom

    楼主 2017-4-11 08:49:20 使用道具

    我们可以看到,项羽确实天赋异禀、力拔山兮,但是年轻气盛,毛头小伙子,政治上非常不成熟。
  • newclass

    2017-4-11 09:09:02 使用道具

    学习传统文化!感谢
  • mingming0125

    2017-4-11 09:18:25 使用道具

    好好学习一下
  • ask4daisy

    2017-4-11 11:23:46 使用道具

    真好,跟着楼主慢慢学起来,谢谢分享
  • 田心女子

    2017-4-11 13:00:30 使用道具

    诗歌要同故事串讲在一起,孩子才爱听呢
  • 付弘毅

    2017-4-12 14:59:56 使用道具

    楼主写得真好!现在正在带孩子读诗词,孩子一年级,我用的办法就是听音频,早饭或写字时放音频给他听。这种方法没有压力,听多了就会背了。请教楼主有好的诗经或其他诗词的音频吗?
    另外,孩子爸爸一再要求把诗词打印出来,边背诵边认字。我想让孩子单纯体会声音和韵律的美妙,诗经最早不是没有文字而口耳传唱的吗?
    楼主给点意见吧?
  • grace_wish

    2017-4-13 08:20:36 使用道具

    楼主用心了
  • loom

    楼主 2017-4-13 09:24: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3 09:46 编辑
    田心女子 发表于 2017-4-11 13:00
    诗歌要同故事串讲在一起,孩子才爱听呢

    在孩子阅读味口没有养刁之前,以及九岁前的黄金记忆期,更多的精力要用在熟读成诵上面。九岁后开始讲解,没有孩子不爱听之理,当然,故事化能最大程度提高孩子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又过于娱乐化。学术就是学术。对于孩子学术素养的培养才是重要的,所以。这个度还是要把握好的。现在世面上流行的很多解读,解说。比较娱乐化的,文史还是要正一些好。孩子能接受的。
  • loom

    楼主 2017-4-13 09:30:37 使用道具

    付弘毅 发表于 2017-4-12 14:59
    楼主写得真好!现在正在带孩子读诗词,孩子一年级,我用的办法就是听音频,早饭或写字时放音频给他听。这种 ...

    听音频是个正音的好手段,听力输入是对孩子大脑构建大图景的有效方式,但是呢材料可以广泛些。听,于七周岁半前以前的孩子是最有效的输入手段之一。在孩子七周半以前的阶段,把好的音频资料作为家庭背景音,是可以有无为而为的收获。过了七周岁半,就要开始着手过度倒由听倒读的阶段,孩子爸的建议是正确的。
  • loom

    楼主 2017-4-13 09:37:5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4 22:39 编辑
    付弘毅 发表于 2017-4-12 14:59
    楼主写得真好!现在正在带孩子读诗词,孩子一年级,我用的办法就是听音频,早饭或写字时放音频给他听。这种 ...

    另外建议在孩子吃饭写字时不要伴随聆听,吃饭听对消化不好,吃饭大脑是要去控制消化功能的,当他分出能量去处理听力信息时,那吃饭的效率和吸收率都会受影响。实在要听,轻音乐最好。写字也是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做好的一件事情,这样太消耗孩子大脑能量。长时间如此,孩子会容易生病。在写字时如果要听,那你就听诗写诗。写听的内容。在孩子玩耍时做手工时出去散步时倒是可以随意的放着。也得注意听的时间长短。得给孩子大脑留白。让他放空自己的大脑。好好休息。
  • loom

    楼主 2017-4-13 09:45:26 使用道具

    付弘毅 发表于 2017-4-12 14:59
    楼主写得真好!现在正在带孩子读诗词,孩子一年级,我用的办法就是听音频,早饭或写字时放音频给他听。这种 ...

    我们很多人就一个认知的误区,就是背诗,背古文,其实不需要着意的去背,一有“背”的要求就有“读”的痛苦,导至孩子最后连“读”都怕了。怕读书。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不求背。就是单纯地读朗读。轻轻松松地,几遍下来熟读成诵,能诵就能顺口溜出来,即是背了。还有很多人是会背了,就此丢了不现去多读,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所以读熟习了,会背了还要时常回头温习。就一个字,读!读!读!一天一二遍、三五遍都可。随意随性!不强求!
  • loom

    楼主 2017-4-13 12:42:02 使用道具

    而同样一个场景,刘邦的表现就不一样。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loom

    楼主 2017-4-13 12:44:52 使用道具

    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项羽直接暴露自己的野心,而刘邦只是隐晦地表示羡慕。
  • loom

    楼主 2017-4-14 09:33:56 使用道具

    而刘邦在司马迁的笔下,简直就是个“传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 loom

    楼主 2017-4-14 09:37:05 使用道具

    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ǎo)。高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前去看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了高祖。
  • 大头旸妈妈

    2017-4-14 15:33:36 使用道具

    loom 发表于 2016-11-30 08:30
    要学《诗经》记住六个字,也就是”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内容的分类。诗经共305篇, ...

    真真的真知灼见,好文,坐等继续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1:5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44 编辑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2: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44 编辑

    高祖这个人,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他试着去做官,当了泗水亭这个地方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2:2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48 编辑

    他喜欢喝酒,好女色。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武负、王媪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2: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48 编辑

    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3: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48 编辑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账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账。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3: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50 编辑

    看起来,《史记》的描写也不算太客观,写项羽就描述他不学无术、刚愎自用、匹夫之勇,写刘邦就描述他是龙子,有各种神异事件,而且说他仁厚。
  • loom

    楼主 2017-4-15 08:23: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7-4-16 09:50 编辑

    当然啦,司马迁是汉朝人,写本朝史,总归得悠着点儿。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时确实流传很多关于刘邦的各种神异传说,所以连司马迁看刘邦都是带光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