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loom

2016-11-30

[中文俱乐部] 古诗文学习从诗经开始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oom

    楼主 2019-8-8 09:57:03 使用道具

    群友1:是的,小时候都是我读书给孩子。


    波儿老师:你带着读可以的,就是大量放音频有可能造成孩子比较依赖听力。


    群友1:嗯,中文英文都听的多。看来还需要家长带着多阅读。谢谢老师指点!


    波儿老师:一般来讲学习风格主要分为三种: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
    波儿老师:所谓学习风格,大致可理解为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使用到的感觉器官。譬如视觉型学习者更擅长通过阅读来学习,触觉型(也称动作型)更喜欢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





  • loom

    楼主 2019-8-9 12:08:34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假如一个人,他感官的使用偏好比例为:视觉50%、听觉40%、触觉10%。根据比重,那我们就说他是视觉型。
    哪怕同样为视觉型,偏好度也并不相同,40%的视觉型和80%的视觉型差别就相当大。
    波儿老师:视觉型,占到人群总数的80%。他们上课时多数时间视线紧随教师,对自己看过的事物记忆深刻,如果看不到教师,就好像什么也没听到。同时,视觉型的学生从小非常听老师的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能认真复习、写作业。但他们对别人说的话容易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状况。
    升乐美园长:视觉多学霸,听觉多领导,触觉多天才,这种类型不受遗传影响,不可逆,后天只能改善。





  • loom

    楼主 2019-8-9 12:10:08 使用道具

    群友2: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类型的分类,是因为我们后天的引导造成还是遗传基因影响啊?
    波儿老师:先天加后天。有些家长过度强调磨耳朵,一天只要孩子睁着眼就放音频。

    群友3:我家典型的听觉型,各种听故事  。
    波儿老师:虽然看起来孩子的中英文记忆量比较大,但是造成孩子不爱看,只爱听。

    群友3:家长陪读可以纠正吗?
    波儿老师:精读古诗词。
    升乐美园长:后天可以改善,陪读有用。如果是触觉类的孩子,需要小班化的学习氛围。





  • loom

    楼主 2019-8-12 15:08:44 使用道具

    听波儿老师讲:关于认字的经典例子






  • loom

    楼主 2019-8-12 15:09:18 使用道具

    关于认字,讲几个例子。

    一个是我,我刚工作那会儿,收入很低,手机都买不起,打电话跟我导师诉苦,我导师给我找了个修订字典的活干。整本字典,每个字每个词条修订。你说我当时认识多少字?但是现在呢,会的还是那些常用字。你要以认字为标准,我跟你说,字典每年还变动呢。我随便出几个字,我能把你们难倒。就简单常用字,我保证你们就不会。所以,这些东西用进废退。



  • loom

    楼主 2019-8-12 15:09:58 使用道具

    第二个是我同事,她跟他老公醉心国学,从小让孩子读经,把字卡一张一张贴墙上让孩子认。


    等到初中,她说她家孩子喜欢中国历史,我说读的史记原文?她说没,白话版的。


    反正孩子成绩就那样,并没有显示出早读经早认字的任何优势。












  • Giant

    2019-8-12 15:10:25 使用道具

    先秦文学古朴。
  • loom

    楼主 2019-8-12 15:10:56 使用道具

    第三个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我妈妈,下面有两个弟弟,我外公一开始教他们三个人一起识字。

    我妈妈要做很多的家务事,一会一会儿被中断。然后我外公测试的时候,我两个舅舅掌握得非常好,我妈就不行,于是被我外公骂,你怎么不如两个弟弟。

    我妈一气之下就不学了,说这太不公平了,他俩只需要认字,我又要认字又要干活。以前不认字的人很多,也不影响什么。

    我一直觉得我妈不识字是个遗憾,不能体会读书的乐趣,一心想着等自己工作了,有空教我妈。




  • loom

    楼主 2019-8-12 15:13:30 使用道具

    Giant 发表于 2019-8-12 15:10
    先秦文学古朴。

    确实是
    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 junjerry

    2019-8-12 21:01:29 使用道具

    loom 发表于 2019-8-12 15:13
    确实是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学习学习!
  • loom

    楼主 2019-8-13 14:33:11 使用道具

    后来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妈就被邻居拉到教会去了。教会不就是一本圣经颠过来倒过去读吗?然后我妈竟然很快认识好多字,而且会写,抄各种教会的歌词,圣经的句子啥的。

    我发现这不是一个个案,就是地方教会上好多都是不识字的中老年妇女进教会才认字的。她们会认为这是上帝给她们的恩赐,实际是用了对的方法。

    等到我在大学当老师,暑假很长,没事干,我开始教我妈单独认字,又不行了,前学后忘。






  • loom

    楼主 2019-8-13 14:33:46 使用道具

    其实就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下学认字,这样不仅掌握了这个字,而且掌握了这个字应该怎么使用。

    比如英语的常用词,只有220个,这220个单词背起来不难,但是如果孩子不去阅读分级读物,不去看英文动画片和儿歌,她们会背会写单词,能讲出完整的句子吗?能不能理解这个单词用在哪个情境下,怎么用?如果没有这个语感,背一万个单词也没有用啊。孩子是会背一万个单词有用,还是能看哈利波特有用?






  • loom

    楼主 2019-8-14 10:02:20 使用道具

    而圣经就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文学读本,因为宗教文本要像普罗大众传播,必须句子通俗,有特定的文风一致,还有各种诗篇。不需要读多,只需要读精。

    这跟我们通过读诗词认字是一个道理。诗词里面涵盖了很多成语典故和很多比较雅致但在现代儿童文学中很难见到的字词。和孩子读的故事可以形成互补,扩大词汇量。

    诗词可以反复诵读,但是故事绝大部分只能默读,否则效率低下。诵读是一种精读,记忆比较深刻。




  • loom

    楼主 2019-8-14 10:03:00 使用道具

    第四个是我的孩子们。我儿子是通过认地铁站名和道路名开始阅读地图找路线起步认字的,他一开始就会运用这些字,而不是拿个小卡片很机械地记忆。

    一年级下开始上学认字,基础分失分不超过2分。

    但是最近我女儿就拿80首的读本开始朗读的,再一个她喜欢听米小圈的故事,拿着米小圈的书对着认,居然自己捣鼓捣鼓认识了不少字。

    大家千万要用巧办法、自然的办法,把学习融入生活,不要太机械和僵化。让孩子低效学习,浪费时间,磨灭孩子对学习尤其是自学的渴求。




  • loom

    楼主 2019-8-15 09:01:41 使用道具

    今日讲座——波儿老师谈今年的高考作文








  • loom

    楼主 2019-8-15 09:02:5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8-15 09:06 编辑

    波儿老师:今年的高考作文,都说很难。高考作文一发布,就有很多机构出来蹭热点,巴拉巴拉讲,我们押中题,应该如何如何审题,如何如何写。我可以说,这都是扯,不跑题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不跑题和得高分是两码事。

    波儿老师:现在的高考作文要求的是什么?



  • loom

    楼主 2019-8-15 09:04:2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8-15 09:05 编辑

    波儿老师:这样一篇作文,不跑题就能得高分吗?


    我可以说,这样一篇作文要写好,思想深度的要求就不低。基本上能把这篇作文写好,也能发表了。


    这种作文,我不认为通过机构押题或者应试教学就能提高。




  • loom

    楼主 2019-8-16 09:05:30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我们看一下江苏卷,承袭了一贯的搔首弄姿、为赋新词的style。


    波儿老师:你看看,这个出题老师的行文的style。暗示了孩子们也得用一点老师这样有点文言色彩的表述。“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现在中考和高考都流行这种文风,老师暗示考生秀一秀古文的积淀。

    波儿老师:我们再来看浙江特级中学老师的下水作文,【高考特刊】下水作文:愿为苍生鼓与呼
    https://mp.weixin.qq.com/s/nuBquHwol_GWl1ZlCcNUDg

    你们觉得特级中学老师这篇写得如何?





  • loom

    楼主 2019-8-16 09:06:24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大家自己判断哈,就是如果真是一个学生在考场上写出这篇作文,算好作文吗?


    波儿老师:木有反应啊,说明大家无法判断一篇文章是好还是不好,那么也就无从引导自己的孩子写出好的作文。


    波儿老师:所以,不要认为孩儿们学习简单,对他们的作文挥斥方遒,其实大多数家长缺乏一个基本的审美判断力。




  • loom

    楼主 2019-8-19 13:38:59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世界上,心中装着读者的大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受欢迎,享誉世界,是文学的丰碑,是文化的经典。


    《水浒》中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江湖好汉,面对无法忍受的压迫,于绝望中奋起,用刀剑棍棒诉说自己的反抗。


    《聊斋志异》里的那些鬼怪狐仙,他们或丑陋或美艳,但是无论悲欢离合,他们与生死以之的爱情故事,赚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


    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古今中外名家,典型事例不胜枚举。

    很空洞,他举的《水浒》《聊斋志异》这两个例子哪里体现出作者心里因为装着读者所以成功?







  • loom

    楼主 2019-8-19 13:39:59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古今中外名家,典型事例不胜枚举。


    这句话,讲跟没讲一样,鬼知道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对读者干了啥?


    如果把每一个人都看成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么他当然应该“心中装着读者”。


    作为一个编辑,第一句我就没看懂。句句似乎都在讲话,句句都不知道讲的啥。那么这位特级老师为什么会敢于把自己的下水作文放公众号上呢?




  • 赵洲洲

    2019-8-20 09:09:33 使用道具

    说的真吸引人!!!理解!!
  • loom

    楼主 2019-8-21 09:36:28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因为他多年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捧,已经看不清楚自己了。


    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就是我这篇文章我觉得还不是很满意,于是莫言的编辑叶开跑出来写了一篇帖子,


    标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百分之九十都应该回炉https://mp.weixin.qq.com/s/D5HJ_ufldhUKjouXiZSBww







  • loom

    楼主 2019-8-21 09:38: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8-21 09:39 编辑

    我先把核心给你们贴一下:

    有位特级教师写了一篇收到很多庸众欢呼的“下水作文”,核心思想是“我为苍生鼓与呼”。这口号听起来十分雄壮,极其豪情,但整篇文章读下来,没有对现实世界、普通生活的任何真正观察、描述、与反思。感觉只是读稿子,举手宣誓表演。


    作者引用的例子是列夫·托尔斯泰和施耐庵,以此证明文学作品要反映生活,为底层人民发声,才能有更多的读者。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作为一名特级语文教师,逻辑如此不自洽,是不应该的。反映生活的文学只是文学的一种类型,此外还有关心个人精神世界和自我完善的文学,还有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等各种类型文学。创作了《追忆似水年华》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城堡》的作者佛朗茨·卡夫卡、《魔戒》的作者约翰·罗·托尔金、《2001漫游太空》四部曲的阿瑟·克拉克、《基地系列七部曲》的阿西莫夫等人,也都是真正的文学大师。


  • loom

    楼主 2019-8-22 14:20:25 使用道具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其实不爱阅读,不懂阅读,这种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真正的逻辑语言,是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并加以有效的写作训练打下基础的。


    比如“众所周知”朱自清,他的《荷塘月色》和《背影》每一个中国学生都读过。教参和标准答案都是死规定,老师如果不是不动脑子只会灌输,而是去拓展阅读《朱自清文集》或《朱自清精选集》(如林贤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读朱自清的好友叶圣陶对他作品的评价。这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朱自清了解得会更清楚一点,知道他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写作上的变化,能够总结他散文写作的优劣和得失,还知道朱自清不会写虚构小说,唯一不成样子的中篇小说是写早逝的妻子的。在写作形态和丰富性这点上,朱自清跟自己的好友叶圣陶不能比。朱自清青年时代写了一些很有名的、咬文嚼字且很矫情的散文,就受到了叶圣陶毫不客气的批判。朱自清后来在伦敦居住时写的《伦敦杂记》,就扎实、丰富、有价值多了。在学术研究上,朱自清的成果也不多,但是他写的《诗言志辨》《古诗十九首释》,也是不错的。比有些语文教师推崇至极的《经典常谈》有价值得多。


    波儿老师:我认为也不会得高分,因为写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水平,而旁观者清。


  • loom

    楼主 2019-8-22 14:25:20 使用道具

    就算一般老师写不出高妙的文章,起码能看出别人写的怎么样,看不清楚自己是比较正常的。

    其实这个作文题目就有点问题。


  • loom

    楼主 2019-8-22 14:26:34 使用道具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这是啥意思?



  • loom

    楼主 2019-8-27 11:50:02 使用道具

    波儿老师:我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其实哈,这是一个基本的文艺理论的问题,就是写作本身有不同流派。有白居易那样写首诗就去问老太太的,也有李商隐那样的獭祭鱼,引经据典,让千百年来的读者都猜不明白的。


    会员0043:特级教师意思,他就是为了应试,带大家应试过关。


    波儿老师:是啊,但是他逻辑不清,带谁过关?就算是一分钟时间看高考作文,对于一个行家来说,也是能看出文风来的。就像一个人迎面走来,你就能感受到他的气质。





  • loom

    楼主 2019-8-27 11:51: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oom 于 2019-8-27 11:52 编辑

    升乐美学园:乍一看金玉其外,细一看没有骨头
    波儿老师:也没有金玉其外,连形式的美也无法超越一些学生的文章。我家里有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的书,我回家拍几张来看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波儿老师:咱们中国的作文题目,有的时候真的是,逻辑是硬伤。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我认为上海出卷人最牛,他们选择直接从名家散文摘一段开头,不用自己写
    浙江和江苏的出卷老师劳心劳力自己编题目,编得有点露怯。

    https://mp.weixin.qq.com/s/4zjKATJgVQrcO7_VHj-v8Q
    法国高考作文题目公布!有一种Cha Ju叫哲学思想


  • neil2000

    2019-8-29 08:45:12 使用道具

    问题是《诗经》,没有几个老师能很好驾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