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上个周末我组织了一批孩子和家长去北京参与了全球孩童创意行动(英文简称DFC:Design for change)的国际年会,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

这个活动是全世界最大的孩童创意行动挑战,现在全球已经超过40个国家参与。
但这个组织在中国的知名度还没有做到大面积的家喻户晓,所有中国区的活动目前均以公益的性质在组织。
我是这个组织的青岛区负责人,自从2014年与这个活动开始结缘,我有一大半的精力都花在了孩童创意行动公益活动的参与和推广上。
从最早对活动提供场地、物资支持,到后来直接自己上阵,组织孩子们做各种创意工作坊,我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时间甚至金钱。

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其实我做了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2014年也是我刚刚开始尝试自己运营机构的第一年,机构的整个状况尚未达到收支平衡。
我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在学校的招生运营上,基本全扔给了老师自行处理。
我抽出身来,一直在尝试各种创新教育实践,当然这些都是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事情。
我安排部分老师甚至组织一批大学生志愿者跟我一起参与,最终的结果是这批人基本都已经离开了,他们认同我做的事情,但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
当新鲜感退去,大家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当然这个过程也吸引了特别多对这个活动感兴趣的合作方,形形色色的人如走马灯一般来了又往。
有媒体、有地产、有营销公司、有公益组织、有教育部门公职人员......
大家都想通过这个活动迅速获得名或者利,但接触了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于是基本又都离开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新会员加入

828 查看 13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Kittywtt

    楼主 2016-12-16 13:59:59 使用道具

    我一直在坚持,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源于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直觉,我判断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只是大部分人没理解。
    我和这个活动产生了深度的共鸣,它和我内心深处一直追求的教育价值是一致的,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所以,在整个活动只提供了活动思想以及大框的前提下,我不停地根据这个大框做了大量具体的教学实践。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活动的大框:
    今晚的直播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受DFC理念的启发究竟做了哪些创新教育的实践,英语教育上又做了哪些创新的尝试,同时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究竟是如何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提升信心,并发现他们的特长。
    不论你是家长或者是教育同行,如果感兴趣,都欢迎你参与今晚的直播分享。
    同时也欢迎你推荐更多朋友一起来参与。
    DFC是Design For Change的简称,其实这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的儿童简化版,设计思维是目前风靡全球的创造力培养方法,目的在于提升人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呢?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介绍图片,以后还会更多的跟大家分享。
    我在刚开始接触设计思维,尤其儿童设计思维教育领域时,基本全国范围内都很难找到有共同经验的人互相交流。
    大部分人都没接触过设计思维的概念,即便有,更多的也专注于成人的设计思维工作坊,在商业方面运用较多。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设计思维开始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育领域,此次北京国际年会巧遇丹麦帅哥同行,他在丹麦就是专门培训老师们设计思维以及创新教育的,所以我又一次印证,这的确是一个国际教育趋势。
    他告诉我丹麦两年前就开始在做教育改革,大家在关注基于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创新教育,此处需要重点解析一下,这里意思是指引导孩子们运用学到的知识去研究如何解决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理论的挑战,让孩子从小体验到知识的学习在真实的社会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比如此次我们设计的皮影戏工作坊,让孩子们用英语去介绍分享,就是想给大家创设一个情景,让孩子们知道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现自己的风采,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丹麦帅哥的教育实践和我们是完全一致的,这个发现让我非常惊喜,大家都很渴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后续我们会做更多的沟通。


  • Kittywtt

    楼主 2016-12-16 14:01:44 使用道具

    目前国内的公立教育体系里,全国上下都在大搞创客创新教育,但基本都是落实在科技发明领域,落实在创新思维训练领域的的确太少太少。
    不过我感觉这股风有可能很快就要吹起来了。
    估计不久的将来,大家能看到越来越多设计思维的创造力培训课程。

    其实设计思维的方法以及步骤,整个设计思维的发源地IDEO以及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 基本都是开源向全世界免费共享的。
    只要你英文能力过关,这些内容你完全可以在IDEO的网站或者斯坦福大学的在线公开课免费学到。
    先给大家推荐一个学习网站,感兴趣的先自己去研究。
    说到这里,必须敲小黑板让大家注意了,精通英文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大家注意了,一定要让孩子们把英文关过了啊!
    至于世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什么在国内的传播速度很慢,除了英语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国内特别喜欢采用拿来主义,国外开源免费的东西基本第一时间都会被拿到国内开班培训,作为商业盈利手段。

    当然这并不违反什么,大家也无需对谁进行道德绑架,毕竟这是中国的大环境所致。
    聊这个也并非表明我有多么无私奉献,我只是想再次敲小黑板让大家注意了,精通英文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只要你英文过关,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你完全可以不用出家门就能掌握全球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与整个世界轻松对话。
    放在过去,这或许只有很小的一撮精英阶层才能接触到。

    但在今天,哪怕你生活在一个极其偏远的乡村,只要能上网,你又懂英文,这些内容随时就可以在你眼前呈现。



  • Kittywtt

    楼主 2016-12-16 14:06:09 使用道具

    好了,介绍了那么久的背景,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分享我们的此次北京之行。
    也为了向大家进一步说明Kitty老师究竟在忙活些什么。
    通过DFC活动的大量实践,以及设计思维内容的深入学习,感觉自己快修炼成了创新教育领域的半个“砖家”,也无意间打通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英语创新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公众平台能改名之后,我把名字改成了“Kitty少儿英语创新学堂。”
    我发现英语语言的深入学习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的,比如批判性思维,当然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但比较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孩子依旧困扰在单词语法记忆等基础层面,家长们大多还是在关注孩子是否会听说,真的关注到思维训练的层面还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过程。

    我们目前的教学实践开始尝试把英文教学融入到创新工作坊中,从此次“神奇的皮影戏工作坊”(Magic Shadow Play Workshop)在会场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工作坊孩子们英文水平的提升,我们的实践应该是很成功的。
    能在国际年会组织老师和孩子们成功地举办了这样一个工作坊,我和团队老师们都很开心,这可能是我们2016年做的最酷的一件事情。

    但整个工作坊的成型其实经历了特别多的困难和波折。

    首先是选题的问题。
    我们原计划是安排团队老师去做一场西游主题的动画创客工作坊。
    后来感觉工作坊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给孩子们更多展示机会。
    所以内容申请的头一天晚上,我临时做了更改,换成了西游主题的皮影戏工作坊,并把工作坊的主导人员由老师通通换成了孩子。

    提交完我是比较忐忑的,因为我们虽然玩过一些英语戏剧的小剧场,但皮影戏的内容并不是特别专业,在一个国际交流的场所,怕是要出丑了。
    我当晚迅速找到了青岛当地皮影戏老艺术家的地址,第二天一早就杀到了皮影奶奶家。
    说明来意以后,皮影奶奶帮我们专业定制了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的一系列皮影演出道具,并委托她的女儿给孩子们做了专业的皮影戏演出排练。

  • luo7128

    2016-12-16 14:13:36 使用道具

    赞一个!了不起!
  • lemon2029

    2016-12-16 14:15:04 使用道具

    时间过得太快了!
  • Kittywtt

    楼主 2016-12-16 14:33:14 使用道具

    其实这个过程非常锻炼孩子们的领导力、沟通、以及合作能力。
    孩子们有的担当导演、有的负责不同的人物角色,还有的专门负责特效和灯光,一场短短5分钟的演出,需要团队所有成员的全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当我们把工作坊的任务告诉孩子们,告诉他们需要去向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以及家长老师们展现中国传统的皮影戏以及西游的传统故事,孩子们很兴奋,练习也很积极。
    很短的时间,他们已经可以配合完成完整的演出了。
    但只能根据音乐表演默剧。
    但我们其实很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

    原有的皮影戏资料用语太复杂和官方,不适合孩子们表达。
    负责英语集训的姣姣老师又把展示PPT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尽量简化。
    但为了表达效果依旧保留了不少比较有难度的内容,其中很多用词是专业八级英语测试才能接触到的词汇。
    在最后一次的英语集训过程中,孩子们表现极其糟糕,有声音小的跟蚊子似的,有念不成句的,还有当场急哭的。
    而这时离去北京只有最后5天了,而且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进行集训。
    我有点没谱了,很怕把孩子们组织到北京去集体尴尬😅!
    我甚至做了放弃让孩子们现场英语介绍的准备,让老师提前录制好了现场的解说音频。

    紧接着我们又碰到了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皮影制作材料的问题。
    传统工艺的皮影制作步骤很繁琐,用料贵,孩子们很难现场完成皮影人物的制作。
    工作坊的预算费用很有限,也压根无法承担那么多人的材料费用。
    我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可替代的材料,而且老师们也迅速实践出了很简易的皮影制作方法,团队的海霞老师很快就用英文整理出了特别棒的手工制作流程,当我拿这些内容找美国朋友帮忙校对的时候,她赞不绝口,这个时候我才稍稍松了口气。

    经过尝试,孩子们很快就能分组合作并随心所欲地创造皮影人物,给大家分享一点孩子们集训时的作品。
    在去北京的路上,姣姣老师怕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没敢直接说取消英语介绍环节,而是试探性地检查了一下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结果让她非常的意外和惊喜,每个孩子都对自己的内容无比的熟练和流利。
    真的到了北京工作坊现场以后,娃儿们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负责唐僧角色的同学半夜发烧到40多度,还是要坚持完成工作坊的任务,孩子说自己的角色很重要,不能耽误团队的表演,这让带队老师们非常感动。
    这个小家伙在集训期间可是最调皮捣蛋的,没想到的是他现场不仅仅是沉稳的完成所有表演,还把自己分到的介绍内容通通背了下来,我们之前其实只要求孩子们能根据PPT读出即可。

    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他们不仅仅自信大方,而且尽职尽责。
    他们就是整个工作坊真正的小主人,还像模像样地指导每个小组创设皮影人物。

    当然让孩子们更兴奋的是他们的皮影工作坊吸引了年会演讲嘉宾来自台湾的叠杯竞技冠军林孟欣大姐姐的全程参与。

    这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林孟欣本身是一个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思想的女孩,喜欢叠杯竞技所以拼命练习,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我看过她在《超级演说家》的演讲,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有人质疑她玩叠杯到底有什么意义,以后会有什么前途?
    她回复:“我觉得其实就像很多人他们会拿一根棍子打一颗球,或者把一颗球投到一个有洞的篮子里。我觉得我们都只不过是在追求我们所热爱的事物,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罢了。”
    真的希望孩子们可以向她学习,都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并勇敢的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 Kittywtt

    楼主 2016-12-16 14:46:56 使用道具

    给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冠军她们组创作的皮影形象😄。


    孩子们的工作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甚至有北京的国际学校邀请孩子去学校表演,因为时间原因,没能继续深聊。
    这次活动我和老师们都很兴奋,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孩子们巨大的潜力。
    我们真的没有想到,短短一个星期不到,孩子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这批孩子并没有经过特别的筛选,而且之前有好几个孩子因为听说工作坊需要英文都吓得不敢参与,后来说演默剧不用开口,才勉强报名。
    就是这样一批孩子,他们的表现让我们这些成人觉得非常意外和感动。

    我再一次证明,当我们赋予孩子足够的责任感和信任,你只需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他们真的比我们想象中要棒很多!
    就像DFC一直宣导给孩子们的Mindset(心智模式),在面对任何问题和困难时,请一定首先告诉自己“Yes,I Can!"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最需要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这些成人,我们很难真正的相信孩子们,我们总是对他们有各种的不放心。
    其实,只要你相信,只要你肯放手给孩子们更多的尝试机会,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Superhero!
    只要孩子们行动起来,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是的,他们真的可以。
    Yes,I can! Every Child can!


  • 哇哈886

    2016-12-16 14:50:52 使用道具

    不错哦,赞一个
  • fanny3270

    2016-12-16 15:27:18 使用道具

    是挺不错的
  • 小小欣然

    2016-12-16 16:12:51 使用道具

    向你学习,真是很好的活动。
  • 云知道

    2016-12-16 18:03:01 使用道具

    坚持下去,有机会参加!
  • 53024189

    2016-12-16 20:34:22 使用道具

    不错,路过。。。赞一个
  • mayrqrqt

    2016-12-17 06:28:06 使用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