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朋友给我发了一篇新闻链接,人大代表李光宇先生认为中国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英语得不偿失。要砍英语课,我写了点儿东西,分享一下。
李光宇先生还走访了一下,表面看他似乎有点道理,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国内英语教学落后造成的,而不是学英语这件事本身。
英语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语言,是中国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桥梁。中国未来发展一定是在国际化大舞台上,英语作为与国际相通的工具的功能已经凸显。在国内各行各业迅猛向国际前沿发展的时候,国内的公立教育体系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英语教育从应试角度转型实用角度,让英语课成为国内孩子通过一种国际语言培养国际视野和多角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用工具,而不是废除与否的问题。明摆着英语在生意学术上交流的需要日渐增多,迫切异常。公立学校不理英语,课外补习机构就会迅速扩张,到时候孩子和家长付出的无论是时间和经济成本都会更多,只要一考定乾坤的高考制度在,即使不考英语,学生和家长的压就减了吗?
你不想让国内孩子学英语,大洋彼岸美国可抓紧让美国孩子学中文呢。奥巴马总统女儿的学校也开设了中文课耶。美国现在有234所学校设有中英双语浸润项目,小学居多!所谓双语浸润项目,简单说就是学生一天的学习里是半天用中文上课,半天用英语上课,半天中文是用中文学不同的科目,不是单纯学中文语法单词句子。我现在在美国负责的一个STEAM小学的中文实验领航项目则是从K开始就让孩子们开始学中文,每天一节中文课。我还经常在工作招聘网站上看到美国幼儿园招聘中文老师的广告,这在7,8年前还是没有的。 外语学习从低龄开始,这是新近外语教学的趋势。外语教学还要meaningful 来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
美国本身是移民国家,有太多的除了英语还会第二语言的人才了,即便如此还这么下功夫在公立教育体系内上中文浸润项目,还有其他语种的双语浸润项目,不同语种的外语课就更不用说了。中文课设置这几年蹭蹭上窜,为啥,因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从我的教育专业来讲,我了解各个国家教育实验研究论证的东西也是通过教育专业数据库中的论文来进行的,这些论文的语言是什么?英语!无论是丹麦的还是台湾的,新加坡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被世界认知,或者从世界性的研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成果,通用的语言是什么?英语!没有英语这个桥梁,任何专业的成果都不能坐上互联网成为国际化的东西!
中国的未来发展之路一定有高知识附加值的企业的广阔空间,中国有没有气魄要让这样的公司国际化?有没有气魄让中国的公司不仅仅立足本国的市场,而是要走向世界?经济层面的东西我不懂,但无论是工程师还是管理人员,在这个国际化进程中能够使用英语发挥本专业的优势,是不是一个如虎添翼的优势?
作为一名在中国加拿大美国三个国家生活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中国人,作为一名研究和从事儿童第二语言教育的老师,我想对李光宇先生说,您的提案能不能换个角度?比如,英语教学要向中国国际化的实用角度转换?学校英语课课程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不知道为孩子前途操碎了心的爸爸妈妈,你们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