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父亲的榜样
睡前翻着鲁迅杂文选,其中有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虽然写于上世纪的1919年,至今读来,依然收获很多。又想起最近看的电影和小说,其中的几位父亲,可谓是“父亲的榜样”:
1. 《我是山姆》——山姆是成年人,但智商只有7岁。因为偶然的原因,他有了一个女儿,但妻子却走了。父女开始相依为命。7岁智商的父亲如何养育女儿?他又如何表现自己对女儿的爱呢?看过此片,你会相信山姆虽然只有7岁智商,但对孩子的爱却是比许多智商100的父亲都强。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许多父亲,当面对孩子的时候,如果把自己的智商降到7,可能会让孩子快乐许多。
2. 《美丽人生》——这位勇敢的年轻人,先是勇敢地追求爱情,然后是勇敢地保护家庭。当面临历史困境,人力无法阻挡时,就用智慧保护孩子的心灵。我想,知道并懂得保护孩子的幼小心灵不被伤害是每一位真正的父亲的责任。
3. 《当幸福来敲门》——屡受挫折,屡屡失败,但无论生活如何艰难,父亲都和孩子一起面对,即使是睡在收容所,即使是睡在街头。父亲,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一座孩子可以依靠的大山。
4. 《海底总动员》——这位小丑鱼父亲是否像极了当下的一些父亲?总害怕孩子出事,总想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孩子慢慢长大,矛盾也越来越多。不过一旦孩子出事,他会冲破一切困难去寻找孩子。现在生活中,父与子的关系,最好还是不用通过这么艰难的“考试”来沟通吧?
5. 《我亲爱的甜橙树》——泽泽心灵上的父亲,其实是“老葡”。当看到泽泽犹豫良久,终于对老葡说出“请把我买走吧”时,眼泪真是忍不住地流下来。一个陌生人为何会成为孩子心目中的“父亲”?沉下心来想想,我们常说,血浓于水,可是,生理上的父亲,是很可能会被“杀死”的,只有成为孩子心灵上的“父亲”,父亲才是永存的。如何从“血缘父亲”变成“心灵父亲”,是值得父亲们好好思考的。
父女俩荡秋千的场景温馨而感人。
该贴已经同步到 tiantianaiba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