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aihacanada 于 2017-3-22 03:42 编辑

Hi everyone, welcome to our ORT Journey of Discovery. This time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story called 'A Good Trick'. 欢迎大家来到牛津阅读树的探索旅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一课,名字叫做'A Good Trick'。Let's open the book and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together. 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来听一下录音。Are you ready? Let's get started!

这个故事讲了一些什么呢?What is the story about? 这个故事,讲的是Chip和Biff表演的一个小节目。So this story is about a show held by Biff and Chip. 既然是故事,就一定要有一个发生的地点。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他们的家里。Biff这一家人比较喜欢各种表演,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故事的标题,是A Good Trick。在这里Trick就是一个小魔术小把戏的意思。

在这一课里,Biff和Chip举办了一场Biff and Chip Show。观众都有谁呢?Who is the audience? Mum, Dad, and their friends Wilma and Wilf. 可是Kipper去哪儿了呢?当然我们都已经知道答案了。


这里这个rug,可是大有讲究。在美式英语里,rug是铺在地板上的一块小地毯。而在英式英语里,rug也可以是盖在身上的一个小毯子。美国人是不会把rug盖在身上的。美国人盖在身上的,一定是blanket。

有的同学和家长可能要问了。地毯不是carpet吗?没错。carpet是地毯,但是是那种铺满整个房间或者铺满整个楼层,固定在地板上的,才可以叫做carpet。在国内的高档酒店和写字楼里,还有国际机场的国际候机大厅,地上铺的都是carpet。而rug作为地毯解释的时候,只是一块小地毯,可以卷起来拿走的。大家明白这个区别了吗?大家可以看看图,然后看看几个句子。
I need a blanket to keep warm.
Biff and Chip covered the box with a rug.


在这一页里,他们用一个床单盖着下面的盒子。这里的Sheet,是个床单。其实,很薄的一张什么东西,通常可以叫做一个sheet。除了床单以外,最常见的sheet,就是一张纸,a sheet of paper。好多小朋友都学乐器吧?一张乐谱叫什么呢?A sheet music。大家注意这个词的发音,不要发成了shit,那就是很难听的话了。


这是个大纸板箱,我们通常把它叫做cardboard box。It is a big cardboard box.可是在英语里,如果你只是说a box,人们经常就直接理解成为纸板箱。所以,如果你说的箱子不是纸板箱,最好能说清楚,是木头的,还是塑料的。

跟前面说过的一样,这是一个小的纸板箱。This is a small cardboard box. 这个没啥好说的了。可是大家看看,这两个人,Biff和Chip,都是什么扮相呢?也就是说他们扮作了什么人呢?Chip的扮相很明显,是一个魔术师。一个魔术师,英式英语里叫做conjurer,而在美式英语里叫做magician。魔术的一个常用说法就是trick。这就是课文的标题。A magician plays tricks. Chip扮作一个魔术师,他戴着魔术师的帽子,a magician's hat,穿着黑色的燕尾服,tuxedo,还留着两撇小胡子,mustache。小胡子这个词,又是一个英式和美式拼法不同的单词。这些词都不需要记住,以后还要经常提到。

说完了Chip,该说Biff了。Biff的扮相,有的老师说她扮成了一个老太婆的模样。这个老师是很不靠谱的。Biff在这里,是魔术师的助手。为了增加神秘感,她扮成了一个吉普赛的算命女郎的模样。英语里就是一个Gypsy fortune teller。在中国,算命的很多都是道士和道姑。而在西方文化里,大家都相信吉普赛人最会算命。一个吉普赛的算命女郎,可以通过一个神秘的水晶球看到你的未来。Biff头上戴的包头巾,既可以叫做一个head wrap,也可以叫做一个turban。而肩膀上披着的是一块shoulder scarf.


这个时候,Kipper从箱子里站了出来。那么Kipper又扮作了什么呢?这里Kipper扮成的是一个小丑,a clown。可是这个小丑从盒子里钻出来,可是大有讲究。在国外,有一种人人都知道的玩具,在以前非常流行。这个玩具就是Jack-in-the-box。这时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侧面有一个摇把。你一边摇,它就一边放着一首音乐。摇着摇着,突然盒子打开,从里边蹦出一个小丑,吓你一跳。Biff and Chip Show的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大家可以看以下视频,看看这个玩具是不是很好玩?


Jack-in-the-box还是美国的一个快餐连锁店。我每次到美国都回去吃两次,因为我觉得比麦当劳好吃。


最后,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他们表演的是一个good trick吗?老师不这样认为。因为有一点危险。如果盒子密封得太好,他们动作又慢了一点,Kipper在里面就有危险了。大家说是不是呢?大家平时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玩捉迷藏的时候,一定不要藏到危险的地方去。如果你准备进入一个密闭的空间,一定要知道你能从里面出来。而且,玩完捉迷藏,一定要清点一下人数,再最后散开。

这一课的内容就讲完了,接着老师又一些练习要带着大家一起做!

**后边的内容就和其他的牛津树教案差不多了,没什么意思,不贴也罢**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high5 + 30 感谢分享
1496 查看 22 收藏帖子 (1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otheract

    2017-3-22 05:42:41 使用道具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外国文化?????
  • 13910136210

    2017-3-22 08:26:57 使用道具

    我喜欢,继续啊。感谢分享。
  • 开心的爸妈

    2017-3-22 08:48:02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
  • zhaozhy2001

    2017-3-22 08:54:32 使用道具

    深刻感觉到文化这种东西还是要靠见,而不是要靠讲。
  • vivianzeng123

    2017-3-22 09:27:19 使用道具

    昨晚刚看了这个
  • eileensxp

    2017-3-22 09:36:30 使用道具

    很详细啊。老师说的时候就这样中英文结合?
  • winniegirlcn

    2017-3-22 09:45:22 使用道具

    中国老师吗?还有没有更多课文的分享?
  • aihacanada

    楼主 2017-3-22 10:11: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ihacanada 于 2017-3-22 10:25 编辑

    写这种讲解稿非常烧脑,而且以这种文本的方式发布,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我正在联系有关机构制作高质量视频。尽量用见来代替讲。
  • aihacanada

    楼主 2017-3-22 10:54:14 使用道具

    winniegirlcn 发表于 2017-3-22 09:45
    中国老师吗?还有没有更多课文的分享?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外籍华人老师算不算是中国老师?纯正的中国老师,包括北外的教授,也讲不出来这类内容。
  • 弧影

    2017-3-22 11:33:41 使用道具

    这个讲解非常棒!文字稿也没问题。楼主再多来一点吧
  • aihacanada

    楼主 2017-3-22 12:09:13 使用道具

    Jack-in-the-box
  • xuanjiangsara

    2017-3-22 18:10:34 使用道具

    |这样讲好的地方是引入的文化部分,安全知识。是有用心了的。

    这样讲不好的地方是中文解说占大部分,有趣的讲解也是中文(为了吸引小孩子,和成人课讲段子是一样的),英文部分实际只做到了名字介绍。并不是主动参与吸收。

    虽然后面会做相应练习。但是始终会感觉中文就是中文,英文就是英文。和普通的教学差别不大,也是灌知识。
    “ 纯正的中国老师,包括北外的教授,也讲不出来这类内容。 ”
    我不知道北外教授能不能讲这些内容。也许他确实会是语言功底很高,但就是不会跟孩子打交道套话。
    但一言代表所有人,你讲的就太夸张了。
    不要说小孩小基础薄,这样阶段的孩子换个法内容,引入英语一样可以的。
  • xrtelecom

    2017-3-22 21:19:51 使用道具

    aiha老师讲得非常好,我记得初到美国之初,给office打电话请求清理地毯,当时就用了blanket,老美听得一头雾水,然后我又换个carpet,她一下子understand了。
    再后面认识rug这个词,也是多次对比后才发现的。
    英语经常学不好关键还是应用得太少,没有重复就没有熟练,没有熟练就没有流利。
    最后一个小建议,aiha老师能否把讲解稿那些引导、过渡的话与知识点分开?这样内容脉络比较清楚,谢谢aiha老师!来自加拿大国的老师!
  • laosha3612

    2017-3-22 22:24:11 使用道具

    thanks for sharing
  • longer_one

    2017-3-23 08:35:26 使用道具

    讲得是挺好的,国外文化解释到位,但还是感觉中文多了点,英文少了点,感觉还是用中文在解释英文中出现的单词,短句,老师下次可否考虑多用英文来解释呢~
  • aihacanada

    楼主 2017-3-23 08:51: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ihacanada 于 2017-3-23 08:54 编辑
    longer_one 发表于 2017-3-23 08:35
    讲得是挺好的,国外文化解释到位,但还是感觉中文多了点,英文少了点,感觉还是用中文在解释英文中出现的单 ...

    我觉得多数的小朋友和家长,如果用全英文讲解会有理解上的困难。因为很多内容是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用不熟悉的语言,讲不熟悉的内容,对受众要求很高。

    如果讲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西瓜是绿色的,这种内容用全英文讲解肯定没有问题。
  • nolachan

    2017-3-23 08:55:30 使用道具

    干货比理念有用
  • measurewang

    2017-3-23 09:07:23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亲子英语时也可以借鉴用上。多谢!
  • 哇哈886

    2017-3-23 10:18:51 使用道具

    老师讲的很好,非常形象,而且结合当地文化知识。谢谢
  • botheract

    2017-4-17 23:19:27 使用道具

    请问楼主老师,你的这类帖子一共发了几个?
  • botheract

    2017-7-6 02:07: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botheract 于 2017-7-6 02:11 编辑

    貌似这种贴子一共发了四个。
  • evazhao

    2017-8-1 15:37:28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