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决定因素有家长的方法,孩子的年龄等等。
首先,怎样才算是打开了孩子的英文耳朵? 我觉得,孩子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听懂简单的英文,不排斥英文互动,就算是打开了英文耳朵。当然,这只是开了一条缝,进来了一线阳光,还需要借助大量的情景互动,绘本阅读,音频故事等来进一步扩展孩子的英文听力。
小学生能听懂课文不算是打开了英文耳朵。首先,课文标准音频与日常英文互动的语速和发音是不太一样的;其次,课文是学后听,孩子是有准备的。不过,也有大童逐步脱离课本开始“无准备”地听音频故事,这个才算是打开了英文耳朵。
Sam从一岁半开始,我每天下班和他用纯英文互动,绘本阅读,大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孩子就能听懂简单的英文。
我对Sam的妹妹Jo进行双语养育的时间更早,也是很小就能听懂英文,但具体花了多长时间就无从考证了。
这两个例子都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双语养育,借助了大量的英文互动和绘本阅读,开耳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我和Serena妈妈的双语养育理念是一样的。但执行的方式不太一样。Serena妈妈也是两宝的妈妈,老大Serena五岁多,老二Amy三岁,都非常美丽可爱。
我第一次带两宝做游戏,发现Serena的英文耳朵已经打开了,但Amy没有。
Serena妈妈说,我是这么打开老大的英文听力的(原话引用):
“STEP1: 从大宝一岁起,我花了一年的时间给大宝看英文童谣的动画和配套的绘本。先看一遍动画,这样能勾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听音频(我将DVD的音频下到小布丁里放给孩子听)和看配套的绘本。
因为孩子已经看了童谣的动画(许多是手指谣,可以一边唱一边跟着做动作),所以,她能理解童谣的意思,本身孩子也喜欢童谣的韵律,之后再听音频和读对应的绘本都不会排斥。
这个过程急不得,我们听童谣就听了一年,然后大宝对英文就有了一些理解能力。
STEP2:开始使用带DVD的绘本,我用的是带DVD的培生分级读物。
我先给大宝放一遍动画,动画片是为了让孩子理解内容,然后我再照着书给孩子读绘本,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单词用中文问,我也是用英文答。总之,整个过程全部用英文。”
听完Serena妈妈的介绍,说实话,我有点小激动。Serena妈妈介绍的这个视频加音频加配套读物的双语养育方法,巧妙地规避了大多数家长口语不够流利的缺陷。通过看动画让孩子们理解一段语音的意思(类似情景英语),再脱离视频,通过音频与阅读配套读物来强化孩子对这段英语语音的理解。太妙了!这整个过程都是原汁原味儿的英文,并且还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这时候,家长的坚持就是孩子的坚持。等孩子积累了足够多的听力词汇,很快就可以通过PHONICS的学习进入到自主阅读了。
而Amy呢? Serena妈妈说,自从生了二宝就懈怠下来,等到孩子三岁想学英文时,发现很难避免翻译式学习,孩子对英文的排斥感很强。
我在去年年底做了一个月的双语养育试验,就是建立一个英文环境,每天一个半小时,半小时吃,半小时玩,半小时绘本阅读。我观察了三个小朋友英文听力的变化,都是三岁上下的孩子。
珠珠,两岁零八个月,中文很溜道,英文没有启蒙,家长没时间,老人带。
禾禾,三岁零四个月,中文很溜道,每天听半小时的英文童谣,妈妈大学讲师,重视教育,但对自己的发音没信心,没有英文互动。所以,孩子听不懂英文,上外教课没有反应。
妞妞,三岁,中文尚可。听过英文童谣。妈妈是加拿大籍海归,英文流利,但因一直和妞妞用中文交流,现在想教妞妞英文,遭到了孩子的强烈反对,无法实行双语养育。
先说珠珠。因为没怎么接触过英文,突然被放在一个英文环境里,珠珠的排斥感特别强,总是跟我说,你在说什么呀?!我都听不懂!我置若罔闻(心里是挫败的),好在都是吃吃玩玩,即使珠珠听不懂,为了吃到想吃的,玩到想玩的,也必须努力地去适应环境,在有情景对应的情况下,珠珠的反应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这十五天里,珠珠的听力没有打开。
如果我指着杯子对珠珠说,would you plz pass the glass to me? 她肯定会把杯子递给我,实际上,她的反应要是慢了,她的姥姥也赶紧帮我拿了。这个不算听懂。如果我不做动作,看着珠珠的眼睛说,Plz pass the glass to me,她能反应过来并把杯子拿给我,那才叫听懂了。所谓情景英语,大概就是先通过情景帮助孩子们听懂英语,再慢慢脱离情景,让孩子能真正听懂英语的过程吧。
而禾禾和妞妞的情景就大不相同了。
两个孩子都有大量的听力积累,但缺少互动,对语音的意思不理解。这样的孩子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开口说英文较标准。记得以前看漏屋的一篇文章,他提到,英文口语是否标准还是取决于听。我同意一大半,我觉得母语里没有的发音,听是首要的,要先能辨音,其次,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母语已经根深蒂固的人学习外语,一定要注意口形,口形对了,哪怕耳朵钝了也不怕。所以,听与口形都蛮重要的。两个孩子第二个共同点是,理解外语的速度很快。我的感觉就像,语音都在她们的脑海里存储了,而我呢,就是通过情景英语,将她们脑海里的语音通过情景对应给破译了。
给这篇又臭又长的文章做个小结。
1. 想要打开孩子的英文耳朵,年龄越小越好;
2. 最好的开耳方法是英文情景互动,但是,紧扣童谣与分级绘本的方法也是可行的(Serena妈妈的方法),需要英文互动,帮助孩子理解英文意思,用时会更久一些;
3. 语音启蒙非常重要。经过充份的语音启蒙(即听大量的英文儿歌童谣),小朋友们在情景互动中听懂英文的速度要快得多。
当时年满七岁才开始搞英语,学校学了快一年,二十六个字母掰手指算的程度,听是小白。一边做如师通的听力,一边看卡由的动画,晚上睡前听动画转的音频。当然每天还会读个绘本故事。大概如师通做的第三级,也就是32-48天之间,忽然有一晚看卡由动画的时候,说妈妈,我能听懂动画里说的是什么了。这就是我们听力的第一次突破,历史性的突破,一直记得那一集的卡由,名字是friend。